家庭教育方法
Ⅰ 實施家庭教育的幾個方法
(1)樹立父母的威信。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願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於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及時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說話才會有分量,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經常做做「心理換位」,多體會孩子的苦惱,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的需要。父母只有與孩子同樂、同憂,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願意與父母親近,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這樣教育效果就會倍增。
(3)要具有一定的機智和理性。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更加不願聽從父母的話。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先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當遇到孩子「頂牛」時,父母應避其鋒芒,先轉移其注意力,使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心平氣和了再找機會交談,效果會更好。因此,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地處理問題。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父母不要輕易放棄,不要在說教了幾次沒有效果後,就認為孩子「不可救葯」了。教育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恆的任務,並允許反復,所以,不要指望一勞永逸。孩子在進步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反復,這是正常現象。父母應當允許孩子反復,並抓住反復的機會進行進一步教育,促使孩子繼續進步。抓反復,要反復抓,這樣教育才會生效,才會成功。
(1)不要離他太遠。距離是孩子對父母的言語最直觀的感覺。太遠,孩子會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因此,與其在廚房遙控,不如靠近他。
(2)最好用眼睛看著他,叫他的名字,對他說話。如果父母一邊與孩子說話,一邊做其他的事,則很難引起孩子的重視,那麼就容易導致孩子對父母的話忽略不聽。
(3)態度要溫和而堅定,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態度是堅定的。但是不要大吼大叫或用狂怒的聲調命令孩子,否則,孩子就會只有當父母怒氣沖天時才有反應。因此,命令孩子時,大人要努力保持平靜。
(4)多用正面的話鼓勵,而不要說反面的話或用威脅的語句。與其對孩子說「你再不去洗手,就別吃飯了」,還不如說「要吃飯了,現在該去洗手了」。
(5)父母說出的話要配合行動。只有語言,力度是不夠的,還要有行動的配合,與其三番兩次叫孩子關電視,不如說一次就上前關掉。這樣,孩子印象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你說的話是一定要執行的。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這是孩子必須接受學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為主,家長通過言傳身教r更多的是用自身行為來影響、感染孩子。而學校教育則是以系統的理性教育為主,無論是做人的道理,還是眾多學科的學習,都引導學生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學生領進科學的殿堂,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和科技素質。這種「延伸」的功能必須由學校擔當。
Ⅱ 怎樣進行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都帶著家庭的烙印,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那麼,怎樣開展家庭教育呢?
1.家庭教育是在家裡開展的教育,是父母對子女的言傳身教,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是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要愉快的生活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樣才會有一個溫馨愉悅的家。
2.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的組成部分,沙發上,床頭邊,都放上幾本書,休閑時看兩篇文章,和家人分享文章的內容,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培養了閱讀能力,也促進了親子關系。
3.疼愛孩子是不可否認的,但要學會對孩子說「不」,一些原則性的問題父母不可讓步,才能引導孩子走正道。
4.鼓勵孩子,增強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孩子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的困難,經受很多的挫折,要勇敢面對,積極面對生活。
5.孩子的成長要學習做人的道理,尊敬長輩,尊敬老師,愛護幫助弱小,禮貌待人,懷揣感恩的心,有擔當,有責任心等。
6.養成勞動的習慣,勤勞致富,不能一味享樂,同時做事要注重細節,力爭把事情做好。追逐成功。
Ⅲ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什麼嗎
目前,家長在教育上面臨的十個問題:
(1)是否知道自己傳遞給孩子信息、思想和行為回的正確性;
(2)是否答知道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3)是否知道孩子真正的優缺點;
(4)是否知道孩子真正的思想意識;
(5)是否能與孩子形成正常交流(專業、價值觀、思想等話題);
(6)是否能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7)是否傳遞給孩子優秀的標准;
(8)孩子身上的優缺點,是否知道哪些是您傳遞的;
(9)是否知道孩子現狀形成的原因;
(10)是否知道孩子現狀對未來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開始的地方,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中國自古以來便有這樣的說法:「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見,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而當下的家庭教育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幾乎每個家長都沒有「靜待花開」的態度,只是迫切要立竿見影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對於上面那十個問題都不曾有一絲的思考。
Ⅳ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做法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四、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五、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六、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Ⅳ 家庭教育好的教育方法
我認為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讓他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心地善良,待人友善。
Ⅵ 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要重構家長的言行舉止
家庭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則要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要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有著自我的發展規律,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以一個更踏實、更順從發展規律的步調讓孩子學習,才能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孩子把自信建立在他們自己的能力上、學會思考、從而去珍視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要構建學習型家庭教育觀
父母帶著孩子讀幾本書就是「學習型家庭」了嗎?我想沒那麼簡單。真正的學習型家庭應該使得家庭中的每位成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制定共同的理想,從目標到細節逐一完善並正確執行,激發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潛能,創造價值,並在其中體驗到生命的意義。
在社會中,一個不健全的人格,常常從家庭中找到其形成的因素。因為我們大部分作為父母的人都沒有接受過科學的、正確的家庭教育培訓。想要構建一個優秀的、向上積極的家庭教育觀,除了做到以上三點,還需要不斷深化學習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從來不是某一階段的教育,而是持續一生,甚至於影響幾代人的教育。優秀的父母從不把家庭教育的學習看做為枯燥的責任和義務,而是當作自己的「充實、成長與樂趣」!只有樂於學習家庭教育的父母,才能演繹家庭教育的精彩!
Ⅶ 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隨性玩耍的時間。
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認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孩子關心別人
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孩子多運動
運動讓孩子喜歡自己,並從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開懷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讓孩子身體健康、情緒穩定。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孩子內在的藝術天份
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