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雨的四季教學反思

雨的四季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2-12 08:05:05

Ⅰ 幼兒園中班在雨中教案反思

1、在雨天尋找快樂,體驗和感受助人為樂的快樂。 2、知道雨傘、雨衣、雨鞋等避雨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活動准備:課件、雨衣、雨傘、雨鞋。 活動重點:在雨天尋找快樂,體驗和感受助人為樂的快樂。 活動難點:知道雨傘、雨衣、雨鞋等避雨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Ⅱ 幼兒園中班「下雨了」教案反思

中班語言教案:下雨了
活動目標

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像,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二、願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三、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活動准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放錄音)「聽,是什麼聲音?」(打雷、下雨)

「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說話慾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麼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出示字卡「頂」、「蘑菇」)

3. 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著什麼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麼?小青蛙心裡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荷葉」)

5. 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師啟發:「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麼樣?我們看著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麼回家的、心情怎麼樣都編進去,好嗎?」

2. 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 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

提供音樂、背景,創設下雨天的情景。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麼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後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1.教師啟發:「剛才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麼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

2. 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

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

活動效果

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像,並結合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輕松識字,活動構思巧妙,達到了「識字、講述、閱讀」的和諧統一。

設計說明

夏天經常會突然下雨,幼兒對雨天回家也有過擔心焦慮,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兒的心態,文章意境優美,想像豐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閱讀。在活動中,我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興趣,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

Ⅲ 雨中趣事大班教案反思

點評:本文復開頭引用詩句並制運用排比句,設下懸念,使讀者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第二段與第五段遙相呼應,寫出了春夏秋冬雨的特點。做到了「一路點題一路歌」,並運用了排比句壯勢,作者由聽雨、看雨過渡到寫做人的道理,這也正是作者由衷地發出「下雨天,真好」的真正原因。

Ⅳ 趣學美術大雨嘩嘩,小雨沙沙教學反思

《小雨沙沙》復教學反思制
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和提高自我認識有著積極的作用。新學期的第一課是小雨沙沙,對於雨天孩子是最喜歡的了,在雨里淌水,用傘接雨水,甚至是瘋跑在雨里挨淋,直到自己變成小小落湯雞。孩子們對雨天並不陌生,但是孩子的記憶力有一個特點,記住的快,忘記的也快。所以我首先讓學生聽雨聲,然後出示雨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雨,啟發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形態的點、線、面對小雨進行描繪。大部分學生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表現出雨的形態。在觀察對比時,我還引導學生運用線條的粗細,長短或是疏密表現出雨的力度和大小。讓學生感受到繪畫的獨特魅力。

Ⅳ 《雨下得有多大》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主要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和思維習慣。為了規范科學實驗,課前我就以復習的形式,讓學生首先溫習三年級時學過的關於溫度計的知識。通過圖片及實物溫度的測量,以投影的形式,全班正確讀數,強調如何科學地使用溫度計讀數。隨後我讓學生自己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測一測等方法掌握溫度計的用法,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對於溫度計的用法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目的在於希望學生通過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諸方面都得到提高和發展。 在學過溫度計的知識後,我將學生按照小組合作的形式,組長監督管理自己小組成員,測量並記錄科學作業本中各個地點的溫度。對於每個小組活動開展的范圍,教師應提前做出規劃,以免學生過於活躍,難以控制紀律。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們可以認真進行實驗,效果也非常明顯,探究的興趣也很高。本課中的另一個活動,通過測量同一個地點不同時間段的溫度得出一天中氣溫的總體變化趨勢,由於時間及管理上的限制,開展起來較困難。盡管課後我安排同學們回家自行測量記錄,進行探究。但是,真正能夠持續趨觀察的同學畢竟還在少數。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孩子們不僅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讓孩子們在知識和探究的相互作用下,科學學習得到了真正的價值體現。

Ⅵ 安全教案雷雨天氣怎麼辦教案反思

教學目標:
1、 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 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了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視頻資料,提問:『這是什麼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麼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 學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後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
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 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00℃,大家想像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
的危險?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 教師小結:「雲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後果你想到過嗎?當
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 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了解
和認識。
(3) 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
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 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通過學習了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 學生交流收獲。
四、野外預防雷擊
1、 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
事情,那麼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2、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l)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 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並說明理
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 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麼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
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 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後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視頻,並結合視頻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Ⅶ 《雨的四季》表達了什麼

本文通過細致描寫雨的景象、雨的聲音、雨的氣息,表現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義,把雨表現得可感可觸,表現得親切可愛。文章用詩化的句子,增強了形象感和動作性的表達。體現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分段描繪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點:春雨的美麗,嬌媚,溫柔,細潤,甜美,清新;夏雨熱烈,粗獷也奔放;秋雨端莊而沉思的沉靜;冬雨的自然平靜而且柔和。

雨的四季作品原文節選:

我喜歡雨,無論什麼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似乎還帶著一種冬天的昏黃。可是只要經過一場春雨的洗淋,那種顏色和神態是難以想像的。每一棵樹彷彿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的葉子,簡直就像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Ⅷ 大班下雨的前兆的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下雨的前兆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也會預報天氣,了解一些常見的下雨前兆。
2、學習將氣象預報的知識和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活動准備:課件、CD、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播放響雷的聲音,引出話題。
——「小朋友聽到了什麼聲音?」
——「電閃雷鳴是會發生什麼事情?」
——「夏天裡經常有雷陣雨,要是出門沒帶傘,就有可能被淋濕,看來我們還真該了解一下天氣預報。」
2、請幼兒交流經驗。
——「我們可以從哪裡事先了解天氣情況呢?」
——「小動物會不會給我們預報天氣呢?」
3、給幼兒交代任務。
——「小動物究竟會不會給我們預報天氣呢?我們來聽一下故事就知道了。」
二、播放課件。
1、邊聽故事,邊提問來理解故事內容。
——「電視台的叔叔阿姨是怎樣知道每天的天氣情況的?」
——「有哪些動物能告訴我們天要下雨了?」
——「它們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這些小動物為什麼在下雨前行為發生變化呢?跟什麼有關系?」
2、教師小結動物預報天氣的多種方法。
三、遷移經驗。
——「還有什麼現象也會告訴我們天要下雨呢?」
——「指導天要下雨,我們應該做哪些准備?」
四、表演游戲,鞏固知識。
1、每人拿一張圖片貼在自己的胸前,根據老師的指令作出相應的動作。
2、小結:小朋友們真棒,不僅了解小動物在下雨前的現象,而且還能表演,我們都了解了下雨的前兆,以後出門就不會淋雨了,老師還希望小朋友在平時多注意觀察,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Ⅸ 小班安全:《雷雨天要注意什麼》教學反思

1、聽打雷下雨的錄音,導入活動。
教師:請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小朋友遇見過打雷、閃電的天氣嗎?雷電大多在什麼時候出現?誰能學一學打雷的聲音?打雷危險嗎?為什麼?

2、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護方法。
(1)教師:大家在野外郊遊,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聲轟隆隆、轟隆隆的響個不停。打雷這么危險,他們怎麼辦呢?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他們怎麼保護自己的。
①.教師(指圖,進行更詳細的解釋):打雷的時候,要遠離大樹。因為野外很空曠,高高的大樹更容易遭到雷電的襲擊,站在樹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們千萬千萬不能站在大樹下躲雨。
②教師:當感覺到身體的汗毛和頭發都豎起來、皮膚麻麻的時候,雷電就很近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隨意跑動,要下蹲低頭,抱緊雙膝,盡量將身體和頭放的更低,像圖上的人的做法,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一下這個動作。(引導幼兒正確做出雷電將要襲擊時的自我保護動作。)
③教師: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鐵架,上面有很多條電線。他們有時會被很大的雷電擊中,非常危險。在那附近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像圖中的阿姨這樣,雙腿並攏,蹦跳著離開電線和高高的鐵架。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做雙腿並攏蹦跳的動作。)
④教師: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屬物品,比如金屬手錶、項鏈、手鐲等,因為這些金屬物品容易導電,讓人們更容易遭受雷電的襲擊。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傘柄是金屬質地的雨傘哦,它也會導電,最好使用塑料質地的雨具。還要提醒身邊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機,要把手機關掉。
(3)教師:在野外時,如果碰到雷雨天氣,應該怎麼做才安全,大家都記住了嗎?請大家和老師做個游戲,教教老師,遇到不同的情況,老師應該怎麼做。
(4)教師表演自己在野外遊玩時,碰到了雷雨天氣。提出不同情況的問題,請幼兒說說相應的做法。比如,教師說:「下雨打雷了,快,找個地方躲躲雨。去大樹下行嗎?」幼兒對此作出判斷。

3、展示掛圖,簡要說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的正確做法。
教師:在野外空曠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氣時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時也要注意安全。要趕緊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樹下。回到家以後,最好不要開電視,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