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中國食用菌教學網

中國食用菌教學網

發布時間: 2022-03-30 19:48:59

① 中國食用菌網木耳三級菌配方使用玉米面好還是麥麩好,各有什麼優缺點

給你一個標準的三級種配方吧。
棉籽殼80%、麥麩10%、去稻殼的米糠10%(有的地方叫米皮)、另加蔗糖0.5千克、磷酸二氫鉀0.3千克、石膏2千克
這個配方里使用了麥麩和米糠混用模式,主要是從互補缺陷來考慮的,麥麩里含有大量食用菌生長所需的蛋白質成份,但是他的缺陷是維生素含量不如米糠,而米糠含有豐富的各類維生素,但蛋白質成份含量相對不如麥麩,所以給他們互補一下。
你所說的玉米面我個人建議不要用(實際上我自己用過幾次後就沒用了,因為用了後在菌絲生長階段明顯沒有用麥麩長的快),正如前面幾位說的那樣,澱粉含量高,透氣性差外,他還很難攪拌均勻了,一但加入清水後,就很容易成團。一但成團後那塊團物營養不然是太過盛了,不但食用菌的菌絲不容易生長過去,更多麻煩是,經常是那個小團團上...給你一個標準的三級種配方吧

②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棉殼價目表

你可以在網路搜索,中國食用菌教學網,那裡有比較新的各地棉籽殼價格。

③ 中國食用菌教學網我家的毛木耳菌袋出現綠黴菌,沒有破帶會傳染嗎

如果菌袋內發生綠霉感染。沒有破袋和微孔一般不容易傳染。但是要盡快進行處理。感染輕微的斑點可以局部注射甲醛或者克霉靈葯液。嚴重的要盡快倒出來。凈日光暴曬以後,再重新拌料裝袋滅菌,接種,這樣可以減少損失。

④ 請問中國食用菌教學網上的食用菌論文能夠轉載或者借用嗎

能夠轉載的,記得採用之後標明來源中國食用菌教學網就可以了

⑤ 中國食用菌教學網野生菌種怎樣培肓

目前國內野生食用菌有數百種。但是人工可以種植的只有五六十種。大部分還不能人工種植。不知你說的是哪一種。

如何種植菌類技術

1.選地搭棚 稻田種菇是利用水稻收獲後閑置的冬水田來種植蘑菇。當水稻在散籽後,排干稻田水,開始整地作廂有:2溝3廂式,中廂1.5米,邊廂1米,廂溝寬0.3米,深0.3米,長度10~15米;3溝兩廂式,廂寬1.5米,溝寬0.3米。作廂時,將溝中的田地挖出,壘在廂邊上,形成土埂,用以擋住培養料。廂溝又作操作人員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廂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撐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間用大竹竿連接成頂梁。用地膜覆蓋頂梁,拉直兩邊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麥草用重型夾成大毛扇靠放在頂樑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經過頂梁後,兩邊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兩頭,用草簾遮光。棚外應做好四周的排水溝。

2.培養料的發酵 培養料的配方與室內種菇相同。可採用一次發酵法和二次發酵法。室外二次發酵法不用燃料加溫,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溫來達到二次發酵的效果,降低了生產成本。 方法是用磚、石做墊墩,高約20厘米。在熱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個床架,做成寬1.5米,長不定的基座。把經過前發酵的料堆,調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調pH值到7.8~8。然後將培養堆在基座上,預置木棒或竹成通氣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氣孔作成丁字形,當料堆好後,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內空氣交換之通道。用0.5%敵敵畏或三氯殺蟎醇噴霧料堆表面殺蟲。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個簡易的框架,離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貼到培養料上影響發酵。最後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嚴密封閉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陽光增溫,加上料堆中積累的發酵熱,使料堆溫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當高溫結束後,每天降溫1~2℃,通風3~4次,每次30分鍾。控溫在50℃左右,6~7天發酵結束,最後將溫度降到45℃以下時,就可把料搬進人字棚。

3.鋪料與播種 在料進棚前兩天,用0.5%的敵敵畏對栽培床進行全部噴霧殺蟲,作好培養料進棚的准備。 培養料進棚鋪在床面時,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為宜,料pH值7~7.5,無氨味。鋪料厚度在13~17厘米,邊鋪邊拌,力度均勻。料鋪好後,應用溫度計測定料溫,若料溫在28℃以下是老謀深算可以播種。播種多使用班次粒種,每瓶種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員將手、工具和菌種瓶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播種時,用菌種的2/3撒於培養料的表面,然後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將餘下1/3的種撒於料面,並用干凈木板輕輕壓實。

4.發菌及出菇管理 播種後的3天內,緊閉人字棚,棚兩頭用草簾遮嚴,保溫保濕,以促使菌種萌發和吃料。3天後,晚上可以適當掀開棚兩頭,通風換氣。15天後,料內菌絲基本長滿,就可以覆土了。覆土採用濕土拌礱糠。分次將粗土、細土均勻覆蓋在料面上。當菌絲長上土縫時,開始噴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長大,在整個了菇期間,對水分管理,採用輕噴勤噴,保持覆土濕度即可。 開春後,氣溫上升,注意增加噴水量,力爭多出春菇,4月份整個稻田種菇結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可增加稻穀產量,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種菇,是一項開發稻田資源,引導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⑦ 十個國內外的食用菌網站

國外的不太清楚,不會英語。國內的知道一些,中國食用菌論壇,中國食用菌商務網,中國食用菌技術網,中國菌業網,中國黑木耳網,江蘇食用菌網,古田食用菌網,中國食用菌協會網,北京蘑菇網,福建食用菌網,北方食用菌網,等等很多。

⑧ 哈爾濱什麼地方教菌類(鮮蘑、金針蘑、香菇、平菇、木耳)等種植技術,所需要的生產材料在哪裡能買到

幫你找了很多,要看哪種菌。
種植草菇一般播種後 12 天就可開始出菇,15 天進入第一個菇峰.整個周期會出現 3—4 個菇峰,時間 一個月左右,應及時採收.出口的草菇應含蕾(沒開傘)採摘,採回後切成兩半,使香味濃郁,色澤美觀,成品 貯藏於塑料袋內,防止潮濕. 花菇栽培技術 花菇是香菇之上晶,它菇蓋肥厚,表面有許多鮮明白色的裂浪紋條,質嫩,柄短,香味濃郁.

建議你登錄中國食用菌教學網,或者高效農業技術論壇。那裡有這幾種蘑菇的栽培技術視頻。看一下就清楚了。
食用菌的種植最好在室外。室內如果通風換氣比較好。也可以利用。

另外要先了解村裡的氣候,土質,生禽,果樹,茶葉 看看是不適合種植

⑨ 目前中國用於工廠化的食用菌有哪些

現在適合中國工廠化的食用菌有金針菇
和杏鮑菇
以及雙孢菇
前面兩種已經在中國很普及而後一種正在興起,目前這幾張的行情都比較穩定,關於這幾個品種的詳細分析建議你登錄中國食用菌教學網查看上面的市場分析資料。

⑩ 歡迎訪問中國食用菌教學網

第四屆木耳節展會牡丹江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取得了雙贏

在木耳節展會上身著廠服的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工人不停地介紹設備小小的展廳擠滿了人,人們都對多功能裝袋機產生的興趣,記者的照相機的鏡頭對准了牡丹江瑞利食用菌設備廠不停地拍照。
在這國家級的展會中牡丹江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展示了企業的技術實力,展示了企業發展的潛力,展示了企業的勃勃生機。訂出百餘台設備。在6月27日6月30日的牡丹江日報分別刊登本廠展區的圖片報道了牡丹江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可以自豪地說第四屆木耳節展會中,牡丹江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取得了雙贏。

(轉載牡丹江日報的一篇文章)
中國˙牡丹江(東寧)第四屆黑木耳節暨食用菌產品展覽交易會側記

籌備期,展位預定火爆;開幕前,200個標准展位全部「名花有主」;展會中,合作交流氛圍濃厚,產業推介、項目簽約、專業會議。可謂好戲連台……從2004年到2009年,「梅開四度」的黑木耳節經歷了由縣級展會到國家級展會的嬗變,而節會本身也在「成長」中不斷磨礪著自身的品牌——在激情釋放「黑木耳效應」的同時,邁向了更為廣闊的「新時代」。

展位「新時代」:精心設計搭建交流平台

蘑菇造型環環相扣、超大菌袋令人耳目一新、「木耳文字」讓人嘆為觀止……走進本屆黑木耳節的展館,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展區折射出各個參展單位在展位設計上狠花了一番心思。
三個高大的紅色「蘑菇傘」環環相扣,周圍輔以同樣為蘑菇造型的四城區展位,在主展館正中,牡丹江特裝展位以頗具現代感的造型呈現在參會者面前。而展區內,液晶顯示屏、多媒體演示,再加上多種先進的聲光電設施,則全面生動地展示了我市食用菌產業狀況和各大龍頭企業、基地的風采。
除了實物展示,更「奪人眼球」還有完全用黑木耳拼成的「東寧黑木耳,中華第一品」十個大字。「我們先像平時生產木耳一樣用鋸末子搭底,再把菌種排成文字形狀進行培育,這可絕對是個功夫活,靠的是高超的袋栽木耳技術。」說起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東寧縣展位的工作人員可是頭頭是道。
在本屆黑木耳節上,不僅象東寧、林口、海林這些食用菌生產大縣(市)在展區設計上獨具匠心,寧安、穆棱、綏芬河等食用菌產業並不發達的縣(市)也都在展位設計頗下了一番工夫---像穆棱市展區中由鮮木耳、猴頭菇等搭起的食用菌之樹,寧安展區的「小橋流水」,綏芬河展區精心准備的多媒體宣傳片……都讓人感受到了我市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脈動。
為啥大家都在展位設計上如此精心?寧安市的一位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黑木耳節升級為國家級展會,我們展位設計的層次也要相應提升;再說,展位是我們展示自己、吸引客商的平台,當然也要精心設計,你說是不?」

展品「新時代」:「新歡舊愛」齊唱「主角」

8時剛過,牡丹江市瑞利食用菌設備廠廠長張志勇就領著工人將一台墨綠色的機械搬進了自己的展位。「這是我們最新研製生產的多功能裝袋機,能同時滿足木耳和平菇的裝袋,今天還是第一次在展會上公開亮相呢!」
張志勇一邊擦著汗一邊介紹說,自己從前做鋼材料加工,後來看到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好便進行了「戰略轉移」,想不到這一干就是7年。「上次黑木耳節在東寧開,我的機械拿不過去,只能給人看展板,這次會址改在牡丹江,咱可得好好展示一下」,張志勇說。
開館不久,就有大批菌農擁進了張志勇的展位---看來,大夥兒對這個能夠「一機二用」的鐵傢伙還是很感興趣。「這里地方小,歡迎大家到我廠里去參觀!」面對眾多的參觀者,張志勇熱情地發出邀請。
多功能裝袋機的出現,也引起了勃利縣菌農於雲華的注意。於雲華種了十多年食用菌,今年他家的黑木耳產量達到了10萬袋,而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選擇一台合適的菌用機械。「今天展出的菌用機械都不錯,但我還得多看看。」於雲華說。
裝袋機、封口機、壓縮機、攪拌機、電篩子……幾乎所有食用菌生產所能用到的機械都可以在這里找到,不僅讓過去一律倚仗人工的食用菌產業充滿了濃郁的「機械化」色彩,也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這項產業未來的「風向標」----產業化、標准化、規范化。

如果說菌用機械是菌農的「新歡」,那麼作為「舊愛」的菌種、菌袋等菌需物資仍是不少菌農前來參會的目的所在,而這其中新品種更是大受歡迎,像黑龍江省柴河冬梅食用菌廠的楊義慶這次就帶來了招牌產品「雪梅一號」重新純化後的新產品。「相比從前的『雪梅一號』,這次我們帶來的新產品產量更高、更耐水,顏色也更黑。」楊義慶介紹說。」
看到「新歡舊愛」齊唱「主角」,前來參加黑木耳節的市食用菌協會的專家感慨地說,正是在二者的互相協調促進中,牡丹江的食用菌產業才迎來了新的發展。

區域合作「新時代」:南來北往高朋滿座

升級為國家級展會,黑木耳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已經不僅僅是牡丹江的展會、黑龍江的展會,更是中國的展會,參展嘉賓的層次和范圍也更廣、更豐富---據說,本次黑木耳節的參會嘉賓涵蓋了全國23個省市,這不,日本、韓國、俄羅斯的客商也慕名而來。
從福建坐飛機到哈爾濱、又從哈爾濱坐火車趕到牡丹江,站在福建省漳州市薌城黑寶食用菌機械廠展位前的該廠業務主管胡少華身上看不到絲毫疲憊。胡少華表示,雖然漳州距離牡丹江路途遙遠,但黑寶食用菌機械廠非常看重牡丹江龐大的黑木耳市場,「機械沒法運到這里,但有意向的客戶可以通過網上訂購或是電話咨詢等多種方式與我們進行合作。」胡少華說。
由於本屆黑木耳節展位預訂非常火爆,組委會安排的200個展位「擠」進了260多家企業,許多企業不得不合用展位---這不,來自河南商丘市梁園區的解放食用菌袋塑料廠就不得不和湖北隨州隨緣食用菌消毒劑廠擠在了「同一個屋檐」下。
與這些域外參展企業相比,黑龍江森工總局的「集體亮相」和「北大荒」、「皓月」等知名品牌的強勢出場帶給人們的震撼更是超過了歷屆節會,這不,為了在本屆黑木耳節上展示龍江森工系統的風采,省森工總局不僅組織了23個林業局和4家科研單位參展,還統一打出了「黑森」品牌。
東方紅林業局森源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單浩宇此次帶來了自己公司生產的地栽木耳、刺五加等代表產品。他介紹說,此次集體參展,森工總局的要求是產品要突出一個「新」字,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要上層次、上檔次,而東方紅林業局此次參加第四屆黑木耳節的隊伍更是多達30餘人。「展會是企業發展最有力的平台,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多走多看,利用展會發展自己。」單浩宇說。
今年的黑木耳節變了---低端產品少了,精深加工產品多了;「冷兵器」少了,「機械化」設備多了;走馬觀花的少了,洽談合作發展的多了……伴隨著本屆黑木耳節的新脈動,人們著實領略到了展會升級所帶來的新韻味,而一個更為廣闊的「新時代」也在向我市的食用菌產業招手

熱點內容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