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基本經濟制度教學設計

基本經濟制度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2-03-31 14:37:27

㈠ 需要一篇高中政治新教學方法的論文,謝謝!

高中政治新課程實施中課堂教學策略及方法

高中新課程實施兩年多了,如何在實踐中理解新課標,用好新教材,始終是老師們思考的中心話題。當前,老師們普遍反映教材內容多、信息量大、課時緊張;高考方案出台後,許多老師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採取「求穩」的對策,對知識進行擴充加深,導致教學容量與課時的矛盾進一步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有四個必修加六個選修模塊,這一矛盾更加尖銳。

問題的產生始終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聯系在一起。解決問題需要勇氣,更需要創新。教學是藝術,藝術的真諦在於創新。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戰場,穩步推進新課程,必須著眼於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學校內部看,要緩解上述矛盾,主要的出路在優化教學設計,改善課堂教學狀態,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途徑共同解決。以下圍繞這兩個方面談談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的策略和方法的選擇。

一、重視教材研究和教學設計,准確把握教材特別是必修模塊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

課改的穩步推進不僅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更要穩定教學質量,因此,教學容量與課時的矛盾,首先取決於我們對教材知識的把握和處理。這就要求重視教學設計,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在現有的課程體系內,教學設計中最簡單的就是一課一課地進行設計,而優秀的教師總是要對內容進行重組而進行大單元的、相對完整的設計,實現內容的縱向貫通和橫向聯系。新課程的模塊內容不是線性的單一線索,而是立體網狀的綜合體。因此,在模塊課程背景下,一課一課地進行教學設計,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不可能的。於是,在某一模塊的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必須要把握模塊整體的內容,還要認真考慮本模塊與其他模塊之間的橫向的或縱向的聯系,因此,對模塊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是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摘自《基礎教育課程 》2004年 第5期郭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如何實施?」)重視整體性的教學設計,有助於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以及靈活地分配教學時間。基於此,筆者主張:

1.重視學習目標設計。思想政治課課程標准與教材之間存在一個落差,即課標表述的彈性、原則性、選擇性與課堂教學的具體性、操作性和確定性的矛盾。因此,教學設計中要把課程標准「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細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課堂教學目標,以此來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學業成績的評價。比如:

觀察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階層的文化生活,體察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說明現代社會中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的意義。知道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精神現象;識記文化的含義;初步理解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系;了解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性。理解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結合實例分析文化與經濟、政治的辯證關系;理解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能夠發現社會生活的文化價值;從各種文化現象中提煉文化的精神內核,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一系列的觀察、舉例、比較和討論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區別范疇的能力以及辯證思維能力。學會賞析多樣文化,初步體驗文化多樣性的價值;體察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認識到文化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增強文化自覺。

上述目標分為基礎和提高兩個層次,既體現了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要求,又體現了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發展的理念。

2.重視對課本教學內容的重組。教材是教學的範本,更是實施新課標的工具和載體。與舊教材相比,我們過去認為的重點知識,新教材要麼體現,要麼淡化,要麼分散處理。如果求穩為上,按照舊的知識體系去教新教材,什麼知識都放心不下,肯定完成不了教學任務。選擇性是新課程的重要特徵。我們認為必需依據新的標准確定教材的重點和主幹知識,而不是抓住舊的教材知識體系在新教材上「添磚加瓦」。這個新的標准就是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淡化學科知識體系的特點、知識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課程定位。教師要充分調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注重根據課標內容目標和要求,按照以大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設計的思路,對高中思想政治實驗教材進行刪減、補充、延伸,合理重組教學內容,以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注重使用當代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充實教材內容,更新教學案例和素材,體現時代性,將重要概念、原理、觀點等理論教學內容與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經驗緊密聯系和有效融合起來,以有利於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建構知識模塊。

比如在「神奇的貨幣」這一課中,課標的內容目標要求是「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解釋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課標的提示與建議是「對商品交換中沒有貨幣會發生的困難進行分析,說明貨幣的作用;以金銀、紙幣、賬面結算為例,歸納出貨幣的基本職能;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匯的情景;討論『金錢萬能嗎』」。從課標的表述可以看出,本課從學生熟悉的經濟生活現象入手,揭示貨幣現象的本質,明確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並正確看待貨幣的作用,既有知識的要求,也有能力的要求,最後還要求落實到樹立正確金錢觀這一思想教育目的上。因此,教材的線索是清晰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學資源的選擇、探究活動的設計等都應該圍繞「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展開。至於教材中出現的商品的含義、商品的二因素、貨幣的派生職能、外匯的構成和作用、人民幣的幣值的變化及其影響等則是非重點,它們不應該作為共同的基礎性要求擴充給全體學生,否則兩個課時一定教不完。至於這些知識如果有學生感興趣,可以作為提高性要求,在選修教材中得以體現。

3.重視「以問題為引導、體驗為中心」的情境設計。這是「從生活邏輯到理論邏輯,引導學生以生活為基礎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的課程理念的重要表現,也是探究性學習方式的重要體現。情境設計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社會,真正體現從生活邏輯到知識邏輯,不要簡單地照搬書上的素材,也不僅僅是用生活的例子來印證書本的結論。比如,在講「多變的價格」這一課時,我們選擇了油價的波動這一經濟現象,而沒有機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動設計。油價的波動牽動中國經濟的神經,選擇這一現象作情境,貼近生活,為學生所熟悉,以一個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既體現了知識的內在邏輯的嚴謹性,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還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4.重視課程資源的整合與開發。要注意將教科書與其它的各種課程資源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多種課程資源支撐起學生的學習活動。如網路信息、圖片、錄音、錄像、影視作品、參觀、調查、訪談、時事政策、黨團活動、班級活動、學校特色等。把廣州市身外我國改革開放前沿和市場經濟比較發達地區所蘊藏的豐富的人文社會資源,很好地利用,尤其是基於網路的信息、見多識廣的學生及學生家長、社區聯系點、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自然和人文景觀、教育基地等等。如果把身邊的這些資源與學校的資源一起,發揮取長補短的互補作用,就必然使學生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資源得到大大拓展。

二、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尋求新課程理念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的微觀實現形式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教與學的矛盾。如果說重視教材內容的研究和教學設計是側重於解決了「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則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就主要是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從新課程本身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來看,老師們普遍提出兩個困惑:

一個是強調「從生活邏輯到知識邏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這就要求正確處理生活世界(感性)與學科知識(知性)的矛盾,傳統的教學突出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演繹邏輯的嚴密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在高考仍然不會有大的根本性變革的背景下,「以生活為基礎、從生活邏輯到知識邏輯」的要求會否削弱雙基教學的要求,並進而可能影響高考?片面追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顯然是「新瓶裝舊酒」,不符合新課程理念。

一個是在「互動開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下,過多的探究活動會否影響基礎知識的教學?我們在教學觀摩中也多次看到師生活動非常「精彩」的課堂表現,但最後發現在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上可能是「致命的缺失」。

孤立地追求形式上的學生的探究活動顯然也是對新課程的曲解,必須加以解決。

這兩個困惑實質上就是如何在穩步推進新課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的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困惑需要實踐中的智慧和創新。

筆者認為,重視雙基教學與強調「互動開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質上不矛盾的,是一致的,區別在於途徑。有效率的雙基教學必然會尋求方式和方法上的突破,有內容的探究學習方式也必然回歸到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

新課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課主張的三維目標並沒有削弱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培養,而是相對於為高考而進行的單一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而言,它更全面准確地反映了學習活動的本質和宗旨。我們可以從下圖勾勒它們之間的關系: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探究活動中進行的知識的自我構建,這一過程也是學生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則是在知識構建和能力提升基礎上的升華。因此,三維目標是統一於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是同一過程的三個維度。

而要實現學習過程中三維目標的有機、和諧的統一,必須處理好幾對矛盾:

1.教學設計與課堂施教的矛盾。

教學設計只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除了要設計好重點和難點的教學外,重要的是分析學生,設計好「問題和活動情境」,以問題和情境來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思維。在設計時,要進行內容的整合,情景設置不要太多,最好一個主題,多層次多角度挖掘其知識性含義;問題要有啟發性,能夠引起師生共鳴。這樣才是有效學習」。

2.研究性學習和接受性學習的矛盾。政治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有些知識還得要老師親自講。思想教育性的,有理論深度的知識點,以老師講為好,重點的知識不適宜由學生探究和自我構建。我們可以為了一堂公開課而精心准備和設計,並讓學生有精彩鮮活的表演,學生感受和享受了過程,但他對知識的把握可能仍然是稚嫩的、生澀的,也很可能是粗糙的,盡管學生印象很深。關鍵的深化和點撥、總結還得老師做,但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常態教學。比如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宜在老師主導下進行系統的有邏輯的層層分析與講解;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則更適合由學生在自我探究中去體驗和感悟。

3.探究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的矛盾。熱鬧不一定是一節好課。就政治課而言,老師講不一定就沒有學生的參與,學生的參與應該是「深度參與」,全體學生的參與不應該是讓許多學生都上來講,組織學生的參與和探究活動要做到「收放有度」,老師的歸納和小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引人的情境,或者拋出了一個高質量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這也是參與和探究,而且是深度的高質量的參與。活動「走過場」、刻意地單純地追求活動的次數和學生參與的人數,為活動而活動,講「熱鬧」,都是不可取的。

4.知識的「傳授性」和「生成性」的矛盾。要重視知識的生成性(知識的發生過程),突出「過程與方法」。知識教學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結論,而是師生、生生在互動中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正因如此,新課程特別強調「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

比如,為了揭示貨幣的產生及本質,我們設計了如下的學習環節:

[活動與探究]

19世紀,非洲某集市上曾上演過這樣一幕:賣牛奶的人喊:「買牛奶的拿鹽來!」賣鹽的人喊:「買鹽的拿矛頭來!」而賣咖啡的人喊:「買便宜的咖啡拿紅珍珠來!」

[思考與結論]

(1)如上圖,擁有紅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則 的人能與之成交。而擁有紅珍珠的人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牛奶,則這些人(能、不能)成交。

(2)如果僅僅是牛奶的擁有者與鹽的擁有者偶然相互交換。你認為,要使買賣成功,至少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條件一

條件二:

條件三:

條件三:

呵呵,還真是不容易啊!

(3)如果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有一種大家都接受的公認的商品「貝」(見下圖「神奇的貝」),則買賣就方便多了。

先把牛奶、紅珍珠等商品換成等值的,然後再用相應的 去換回自己所需要的鹽、咖啡等商品。

在這里,這個大家公認的商品起到了兩個特殊的作用:一是表現其他商品的,二是在各個商品所有者之間充當交換的,我們把這樣的商品叫做

(4)從歷史上來看,牲畜、布匹、玉石等物品都曾經起到了和貝克一樣的作用。但是後來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貴金屬金銀以其的特點,逐步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這就是貨幣。馬克思曾經說過,貨幣天然(是、不是)金銀。

(5)很顯然,布匹、貝克和金銀所起的作用從本質上看是一樣的,只是這一作用後來固定到金銀身上,所以,金銀天然(是、不是)貨幣。

(6)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貨幣也是商品,其本質是這一過程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到知識生成的過程」這樣一種境界,這一過程主要是在學生的自我探究中實現的,「自在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為我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充滿了追求真理的愉悅,而且洋溢著生命的活力

5.「結論預設」與「價值中立」或「判斷中立」的矛盾。主張自主探究並不意味著知識上的價值中立(value-free),也不意味著判斷中立(judgement-free)。長期以來的理性主義傳統(科學技術中心論),使人們確定不疑地相信普遍的、確定性的、客觀的或「絕對的知識」的存在。其實,不僅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就是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知識,都是滲透有價值的,反映著價值和追求價值。多年來強調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不僅重視「知識建構」,更重視「價值引導」。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性決定了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的價值引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正因為這樣,新課標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徵相統一」、「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的特點相結合」。

中學教學而言,我們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中很多知識可能是「結論預設」的。比如在政治與生活、文化與生活中有些章節,帶有很強的主流意識形態色彩,這時候教師的價值引導與疑惑澄清就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使命。

新課程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敢於正視問題,立足於常態教學,注重教學反思,堅持實踐創新和群眾路線,就一定能夠把新課程的實施推向深入並取得扎實的進展。

祝:節日快樂~~!!!

㈡ 唐慧勞教案涉及什麼法律規定,以及解決思路

2012年8月2日,永州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因唐慧擾亂社會秩序決定對其勞動教養一年六個月。唐慧不服勞動教養決定,於8月7日向湖南省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提出了書面復議申請。湖南省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經審查決定受理,並依法啟動了復議程序。同年8月10日,湖南省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消息,唐慧的勞動教養決定經復議被依法撤銷。

隨著「唐慧勞教案」被全球網民所關注,勞動教養一詞再度讓我國法律界人士熱議。勞動教養,顧名思義就是勞動、教育和培養,簡稱勞教。勞動教養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前蘇聯引進,但形成世界上中國獨有的制度。勞動教養並非依據法律條例,從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規定的刑罰,而是依據國務院勞動教養相關法規的一種行政處罰,公安機關毋須經法庭審訊定罪,即可對疑犯投入勞教場所實行最高期限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思想教育等措施。
實施勞動教養的依據為《國務院關於將強制勞動和收容審查兩項措施統一於勞動教養的通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教養試行辦法》。這兩個文件只是行政法規。
《國務院關於將強制勞動和收容審查兩項措施統一於勞動教養的通知》第一條:從今年下半年起,對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需要進行強制勞動的人,一律送勞動教養。對原有強勞人員,應按原批準的強勞期限執行,如發現新的違法犯罪需要延長期限的,按勞動教養規定辦理。(頒布時間:1980年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第十三條勞動教養期限,根據需要勞動教養的人的違法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動機和危害程度,確定為一至三年。勞動教養時間,從通知收容之日起計算,通知收容以前先行收容審查或羈押的,一日折抵一日。(頒布時間:1982年1月21日)
而我國《立法法》第八條明文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一)國家主權的事項;(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罰;(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九)訴訟和仲裁製度;(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根據此條規定,明顯可以得出結論:勞動教養的規定已經違反了《立法法》第八條之規定,應該立即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憲法》第三十三條每三款規定: 「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廢止勞教制度,是該案最佳解決思路。

㈢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經濟學的參考書目誰知道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參考書目

科目
覆蓋范圍
參考書
備注

311高等數學單考
單變數微積分、多變數微積分、場論初步、級數、常微分方程
大學本科通用教材

312高等數學A
單變數微積分、多變數微積分、場論初步、級數、常微分方程
《高等數學導論》(上、中、下) 陳登遠 中國科大出版社

《高等數學導論習題集》中國科大數學系 中國科大出版社

313普通物理A
力學、電磁學、原子物理
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

314高等數學B
高等數學(函數、極限、一元函數微積分、多元函數微積分、級數、常微分方程、解析幾何)
大學本科通用教材

315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上、下),肖萐父、李錦全主編,人民出版社

316科技通史
中西科技史基本內容,重要科學史事件、著作、人物思想及其述評
任何科技通史類著作均可作為參考書

317馬克思主義原理
唯物論、辨證論、認識論、唯物史觀;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理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李秀林 人大出版社95年版

《政治經濟學教程》宋濤 人大出版社99年版

318議論文寫作
以科技哲學涉及的領域為范圍,命題作文,主要考核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理論思辨水平和論述表達能力

319綜合英語
專業英語八級所涵蓋的范圍。重點在對英語基本功和知識面作全方位的考查。

320傳播學
傳播學基本理論及其應用。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 2001 沃納·賽佛林等著 郭鎮之等譯

《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 張國良主編

《大眾傳播動力學》約瑟夫 R 多米尼克著 蔡騏譯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21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極限、連續、微分、積分的概念及性質;(擬)微分中值定理、Taylor定理及其應用;凸函數的概念及性質、極值問題、隱函數定理;Newton-Leibniz、Green、Gauss和Stokes公式及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一致收斂函數項級數的判別和性質;Γ函數和B函數;Fourier級數的常見性質
《數學分析教程》常庚哲 中國科大出版社

322分析和代數
數學分析:一元和多元微積分,無窮級數,廣義積分。線性代數: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和線性變換,歐氏空間,矩陣標准形
《數學分析》(一、二、三冊) 何琛 高等教育出版社

《線性代數》李炯生 中國科大出版社

323科技考古學
現代科學技術在考古學各領域的應用。
科技考古論叢(第二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昌燧主編,左健副主編;

科技考古論叢(第三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王昌燧主編,秦潁、馮敏副主編。

324 物理化學
熱力學、動力學、膠體表面、電化學、統計熱力學
《物理化學》付獻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概念辨析,解題方法》范崇政 中國科大出版社

325地球化學
無機地球化學,涉及地球不同層圈的化學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地球化學熱力學等基本知識
《地球化學》趙倫山、張本仁 地質出版社 1988版

《地球化學》陳道公等編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4版

326神經生物
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感覺神經系統和發育神經系統
《神經生理學》阮迪雲、壽天德 中國科大出版社 1996版

《神經生物學》壽天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版

327生物化學
糖、脂、蛋白質、核酸、維生素、激素的結構、性質、功能; 合成和分解及相關調控;酶學;能量轉換;染色質的組成、結構,原核與真核復制、轉錄、翻譯及相關調控以及表達調控的相關物質及性質;
《生物化學》王鏡岩等 高教出版社2002版

《分子遺傳學》孫乃恩 南京大學出版社,

《Biochemistry》5th Edition Geremy M. Berg 著W.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4版

328科技史議論文
科學技術史上重要事件分析評論和寫作能力
《自然科學史》梅森 上海譯文出版社

329環境科學基礎
環境科學基本原理
《環境學概論》劉培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或新版

330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下冊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331地質學原理
普通地質學

《地球與極地科學》孫立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普通地質學》夏邦棟 地質出版社

332綜合化學
含無機、分析、有機、物化
《綜合化學》張懋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334現代科技知識

科技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歷程、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前沿、科技推進傳統產業現代化、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不同國家科技強國的途徑與經驗、高科技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新技術革命的世界影響與我國對策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宋健主編、惠永正副主編 科學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4年版。

《高科技—跨世紀的戰略問題》吳錫軍 何國平編著 江蘇科技出版社 1992年版。

《跨世紀科技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鄭積源主編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5法學綜合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刑法、訴訟法、行政法
《法理學》孫國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刑法》陳忠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刑事訴訟法》張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21西方經濟學
微觀:消費者及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結構與價格決定,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一般均衡,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宏觀: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的靜態均衡模型,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動態經濟學
《現代西方經濟學》(上、下)宋承先 復旦大學出版社

422中國共產黨黨史
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胡繩,中共黨史出版社91年版; 《新編中共黨史簡明教程》,蓋軍,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03年版

423教育技術學與計算機基礎
教育技術學基礎

教學設計

數據結構
《教育技術學導論》尹華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數據結構》(C或PASCAL語言版)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424寫作與評論
要求有每小時500字以上的英文寫作能力。著重於對問題的理解、分析和闡述。翻譯評論則注重考查對英、漢兩種語言的理解和把握。(包括一篇翻譯評論)

425數字媒體技術
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網際網路等技術基礎
《數字媒體概論》馮廣超著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設計》劉惠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網路出版》周榮庭 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26中國通史
史前至宋代
中國史綱要(上下冊),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翦伯贊主編。

427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
線性代數:行列式、矩陣、線性空間線性映射與線性變換、二次型與內積

解析幾何:向量代數、平面與直線、常見曲面
《線性代數》李炯生 中國科大出版社

《空間解析幾何簡明教程》吳光磊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8科學技術史概論

科學技術史基礎知識

《自然科學史》梅森 上海譯文出版社

《科學的歷程》吳國盛 北京大學出版社

429 物理化學B
熱力學、動力學、膠體表面、電化學、統計熱力學
《物理化學》付獻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概念辨析,解題方法》范崇政 中國科大出版社

430西方哲學史
形而上學、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等基本問題和這些問題的提出、轉變與持續,以及就此展開的爭論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31中西方美學史
關於美、美的本質、審美對象、審美意象、審美意識等基本問題;真、善、美三者關系的理論探討及發展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 人民文學出版社

43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概率論:隨機變數及其分布,數字特徵,極限定理。數理統計:參數估計,假設檢驗。
《概率論》蘇淳 科學出版社 2004

《數理統計學教程》陳希孺、倪國熙 上海科技出版社

433科學技術哲學
自然觀、科技觀、方法論、西方科學哲學基礎知識、科技哲學實證問題分析
《自然辯證法原理》欒玉廣 中國科大出版社

434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數和波動方程,一維定態問題、力學量算符對稱性及守恆定律、中心力場、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自旋、定態微擾論、量子躍遷。

《量子力學》曾謹言 第三版 第一卷 科學出版社

435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
原子結構和光譜、分子結構和光譜、量子力學概論
《近代物理學》徐克尊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物理學》楊福家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子物理學》褚聖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學導論》曾謹言高等教育出版社

436電動力學A
電磁現象的普遍規律;靜電場和靜磁場;電磁波的傳播,電磁波的輻射(包括低速和高速運動帶電粒子的輻射);狹義相對論
《電動力學》郭碩鴻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37固體物理
晶體結構、晶體缺陷、晶體結合、晶體振動及熱學性質、金屬電子論、能帶論、電導論
《固體物理》黃昆原著 韓汝琦改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38信號與系統

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與系統(包括在輸入輸出描述方式和狀態描述方式下,以及時域、頻域和復頻域)的一整套概念、理論和方法,及其在通信、信號處理中的主要應用,以及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DFT,FFT和數字濾波器)。

《信號與系統:理論、方法和應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徐守時,修訂版,2003年版

《數字信號處理》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王世一,1997,3-5章。

439電子線路
電子線路、數字電路
《線性電子線路》戴蓓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閻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440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基本原理、理論及元素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校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上、下冊)

《無機化學例題、要點、習題》張祖德等編 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441分析化學
誤差與數據處理;酸鹼滴定,配位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澱滴定,常用的分離方法與復雜物質分析
《分析化學》武漢大學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量化學分析》李龍泉等編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442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伍越環編著的全部內容
《有機化學》伍越環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有機化學實驗》蘭州大學、復旦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43結構化學
量子力學基礎、原子分子電子結構、分子光譜、晶體結構
《物質結構》潘道皚 人民教育出版社

444高分子化學
聚合反應基本原理及高分子化學反應
《高分子化學》潘才元 中國科大出版社

445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結構及物理性質
《高聚物結構與性能》 馬德柱等 科學出版社

446大氣科學導論
大氣組成和結構,大氣靜力學,大氣熱力學和靜力穩定度,大氣輻射傳輸和輻射平衡,大氣動力學基礎,天氣預報原理,雲和降水物理,大氣聲、光、電基本知識。
《大氣科學概論》徐玉貌等,南京大學出版社

《大氣物理學基礎》許紹祖 氣象出版社

447電動力學B
全書(除*號章節外)
《電動力學》郭碩鴻 高等教育出版社

448地震學
地震波傳播理論、射線理論、用地震波研究地下結構
《地球物理學基礎》地震學部分,傅承義等 科學出版社

《地震學原理》有關章節 徐果明等,地震出版社

《地震學原理與應用》有關章節 ,劉斌等,中國科大講義

449理論力學B
質點力學、質點組力學、剛體力學、相對運動與參照系、分析力學
《理論力學教程》周衍柏 人民教育出版社

450空間物理基礎
普通物理/理論物理學中涉及到空間科學的知識
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或普通物理教材

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

451普通地質學
地質學基礎,包括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層學等基礎知識
《普通地質學》夏邦棟等 地質出版社

《地球與極地科學》孫立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452生理學
全書
《生理學》第五版 姚泰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版

453系統安全工程
全書
《危險源辯識、控制及評價》陳寶智 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版

454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高分子化學、高聚物結構與性能基本內容
高分子化學》潘才元 中國科大出版社

《高聚物結構與性能》 馬德柱等 科學出版社

455細胞生物學
細胞的結構與性能;細胞分泌和運動的機理;細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個體發育中的作用及其調節機制;細胞工程。

《細胞生物學》翟中和 王喜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細胞生物學》魯潤龍 顧月華 中國科大出版社,2002年版

456普通化學

大學本科通用教材

457理論力學A
運動學、動力學、靜力學到拉格朗日方程、微振動
《理論力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458機械設計
零件的幾何精度,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摩擦輪傳動和帶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軸,聯軸器、離合器,支承,直線運動導軌,彈性元件。
《機械原理》鄭文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密機械零件》龐振基 機械工業出版社

459工程光學
幾何光學成像原理、平面零件成像、光闌和光能計算、光學系統成像質量評價,典型光學系統、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應用光學》胡玉禧 中國科大出版社

《工程光學》郁道銀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

460普通物理B
力學、電磁學、原子物理
《中國科大基礎物理教程》叢書 科學出版社

461化學工程學
液體動力過程,傳熱過程,傳質過程、反應器基本原理
《化學工程基礎》北京大學化學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462熱工基礎
《工程熱力學》

《傳熱學》
《工程熱力學》曾丹岑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傳熱學》楊世銘 陶文全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63普通生物學

大學本科通用教材

464電子學基礎
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
《電子技術基礎》數字和模擬部分 康華光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周荷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465半導體集成電路
1. 雙極型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原理、方法。單元電路的具體設計

2. MOS模擬電路的設計原理、方法

3. 數字集成電路的基本設計原理、方法和典型單元電路的實現
《模擬集成電路》陳金松 中國科大出版社

《數字集成電路設計透析》清華大學出版社

466微波技術基礎
傳輸線理論,金屬波導,介質波導、微波諧振腔,微波網路基礎
《微波技術基礎》廖承恩編著

西安電子科大出版社1994版

467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熱力學基本規律,均勻物質熱力學性質,熱動平衡判據,相平衡,微觀態的描述,玻爾茲曼統計,玻色和費米統計,系綜理論初步。
《熱力學統計物理》汪志誠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3年

468計算機系統結構
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
《數據結構》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操作系統》 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社

469計算機軟體基礎
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
《數據結構》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編譯原理和技術》 陳意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操作系統》 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470企業管理
微觀經濟學、管理學
《西方經濟學》上冊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周三多 復旦大學出版社

471行政管理
管理學、政治科學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周三多 復旦大學出版社

《政治科學》邁克爾·羅斯金等著,林震等譯 華夏出版社

472自動控制理論
古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
《自動控制原理》除第4、8、10三章 龐國仲 中國科大出版社

《線性系統理論和設計》前七章 仝茂達 中國科大出版社

473管理綜合A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運籌學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周三多 復旦大學出版社

《西方經濟學》上冊 高鴻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版

《運籌學》李維靜等 清華大學出版社

474管理綜合B
管理學、資料庫與網路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周三多 復旦大學出版社

《資料庫系統原理教程》王珊、陳紅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工程教程》黃叔武、楊一平 清華大學出版社

475信息安全基礎
密碼學導論,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二版)楊明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

《Computer Security》,Dieter Gollman等,1999

《網路安全基礎教程:應用與標准》(英文影印版) William Stallings,清華大學出版社

476概率統計
概率論:隨機變數及其分布,數字特徵。數理統計:參數估計,假設檢驗。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

中國科大出版社

477媒介管理
媒介管理基本理論及案例分析,數字媒介經營與管理
《媒介管理學》邵培仁著 200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經濟學》趙曙光 史宇鵬著2003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電子媒介經營與管理》彼得.K普林格爾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4年版

478當代國際關系
國際關系的形成及其在當代的演變、國際關系中的基本行為體、國家的對外政策與手段、國際組織、國際法、冷戰後的國際戰略與安全、經濟全球化與國際關系、當今全球問題與全球治理、21世紀的世界格局與國際關系發展趨勢、中國外交戰略與在世界的和平崛起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系》俞正梁等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21世紀:世界格局與大國關系》 張蘊嶺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版。

《探求變化中的世界》張蘊嶺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479民商法學
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
《民法》王利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新編公司法教程》江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票據法》董安生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證券法》葉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80經濟法學
經濟法學與知識產權法
《經濟法》潘靜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劉春田;

481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的化學和生物理論及技術;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環境工程學》蔣展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82醫學免疫學
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免疫應答、免疫病理、免疫學技術
《Immunobiology 5》Charles A Janeway

《細胞和分子免疫學》(第二版)

金伯泉

《免疫學原理》周光炎

《醫學免疫學》(第三版)陳慰峰

《醫學免疫學基礎》高曉明

483基礎化學
化學基礎
大學本科通用教材

484決策分析

《管理決策分析》彭勇行 科學出版社

485材料科學基礎
晶體學基礎,常見的晶體結構,晶體結構缺陷,化學熱力學基礎,相平衡與相圖、相變、晶體中的擴散、成核生長理論等
《材料科學基礎》徐恆鈞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486計算機技術基礎
數據結構、微機原理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明 清華大學出版社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周荷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487等離子體物理導論
單粒子理論、等離子體平衡、等離子體波動、等離子體不穩定性
《等離子體物理導論》F.F.Chen,科學出版社 1980年。

《等離子體物理原理》馬騰才、胡希偉、陳銀華,中國科大出版社 1988年

㈣ 政治整理筆記怎麼

其實就是對於自己筆記的一個整理,把相應的重要的知識點給整理出來,畫上重點做上記號。還可以把相關的難點也可以記錄。

㈤ 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改理念

受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政治教學在中國存在著諸多弊端.從名稱上來探討,國外把這門學科稱為社會科學,而國內則稱為思想政治.實則高中政治涵概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學生活以及系列選修課.「思想政治」作為帶有濃重歷史遺留色彩的名稱,如何舊瓶裝新酒,是政治教師面對的尷尬,也是教學的瓶頸.新課程的實施恰好給予了政治教師一個新的契機去改變這一切,應對這一切.
一、政治教學的瓶頸
1、誤解政治的瓶頸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與學的不和諧是比較突出的,主要表現在對政治這門課程的誤解.高中生把高中政治誤以為是初中政治一般只要劃劃背背,開卷考試,誤以為政治都是離自己很遙遠的沒有原則的對黨和政府的宣傳,進而輕視這門課程,輕視它的價值,甚至部分政治教師也抱有這樣的想法.政治教師既無心又無力狠下工夫,陷入教與學不和諧的怪圈,導致政治教學水平與質量難以大幅度提高.要沖出這個困境,政治教師自己首先就必須具備高度的學科認同感及歸屬感,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的導師,引導學生喜歡政治,樂意探索政治的奧秘.
2、政治理論太過抽象的瓶頸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部分包括了經濟、政治、文化、哲學,除了經濟生活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外,其餘內容離學生都較遠.這就要求學生用已有的感性經驗來理解理論,絕不能把理論當作死板的教條,只能使理論成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論.但是讓學生用少得可憐的政治參與來體驗政治生活、用哲學的眼光來看待社會主義文化、學習哲學中包含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確實是有難度的.雖然這些在教師看來是科學的精髓,博大精深,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背景.因此,事實上來講,理論教學虛高的問題總是難以從根本上來解決.
3、教材內容滯後的瓶頸
政治和新聞一樣具有時效性,雖然好多規律、原則、遠景規劃等短期內並無變化,但是和政治相關的材料層出不窮.教材理論難以反映理論發展前沿與創新的成果,不能體現社會新發展.於是今天的政治就成了明天的歷史,教材的滯後性不言而喻.雖然在新課程體系下,從教材結構、課文內容已體現出了「新」字,但是對同一個問題的分析也具有時效性.去年人民幣幣值穩定,今年人民幣不斷升值;去年人們忙於抑制物價上漲,今年又要應對金融風暴保增長;去年學習十七大,今年熱議土地流轉.這就要求政治教師不斷關心時事政治,密切關注社會變化與發展,恰到好處地運用身邊的材料彌補教材中的不足.這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一種挑戰.
二、那麼如何才能突破這三個瓶頸呢?
1、情景教學,創建「生活化課堂」
教與學的矛盾由來已久,學生對「政治」的誤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變現狀,教師應該接受新課程理論,在課堂中設置情景,並且一以貫之.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生活情景,因為「生活化課堂」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比如在《多變的價格》一課,我們可以通過設置學生上農貿市場買菜的情景來幫助學生設疑導學.拋出問題:菜農在菜場開市前並未開會討論,如何得知蔬菜該賣多少錢一斤?一下子激活學生的大腦興奮灶.這個情景與課文的探究題相互呼應,並且一以貫之,整節課學生都在不斷地從生活經驗中尋找價格變動的原因.
其次,教學設計要靈活,構建學生可能的生活.如在學習《公司的經營》一課時,雖然學生從未見過公司的運作,只是偶爾從電視、電影中了解.但課堂教學為學生構建可能的生活提供了條件.課堂教學不同於一般人的生活,它是基於歷史和現實而指向個體未來可能生存與發展的生活.課堂教學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比如在《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及《公司的經營》這兩框,我們可以採用延續情景的教學法,在《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假設自己從設攤經營、到雇傭工人幫忙開小店,再到吸引外資辦公司,讓學生來判別個體、私營、外資、混合所有制經濟.《公司的經營》我們還可以順延這個情景,請學生幫「我們老師」考慮公司要如何設立,有哪些要求,開什麼公司,如何經營等等.與此同時,學生就自然而然成了我這個「老闆」的下屬,職能部門仿效班幹部團隊設置一目瞭然,各學生分別成了總經理、董事會成員、股東等.在這個情境中寓教於樂,效果很不錯.
再次,教師要放低姿態、發揚教學民主,減少「身份角色」,不以勢壓人,不以壓代教,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用平等的姿態、平易近人的風格來教育人、引導人、感染人.
2、引入探究性課堂教學,減少理論深度、抽象度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關鍵就在於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讓學生從課堂的一個個探究中去總結歸納,然後自己推理、演繹.比如在講金錢觀、消費觀時,首先,請學生歸納身邊看到的一些不好的消費行為,然後根據這些行為讓學生去猜測人們的消費心理.雖然學生歸納地不夠專業,但是呼之欲出的答案讓學生們滿懷期待,當老師講出答案時,正中學生下懷,印象深刻.根據這個邏輯,對比不正確的消費行為,學生還可以自己去判斷是非,歸納正確的消費觀.書中每個單元探究並無規定答案,而更重視學生的頭腦風暴法思考出的開放性答案.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於教師創設的新穎而有意義的探究,比單純的「一對一」的問答興趣更加濃厚,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
其次,進入實踐探究階段,這一階段,學生要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開展小組討論,查閱資料,並且親自調查,以期找出答案.這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個體(團體)主動探求,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知識新技能的過程.比如,學生外出調查收入與幸福指數的關系問題,而後自己得出並不是錢越多幸福感就越強的觀點,從而結合書本主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這些「點撥」是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貼合實際、生活,又是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成就感油然而生,慢慢便會愛上這樣的學習方法.
再次,作為老師對於高深的理論,自己不應該一知半解,我們的體會是,看教參還不夠,應該拿本科階段的書,有條件更翻閱研究生課程書本,搞清來龍去脈,釐清理論產生的背景、形成原因以及最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高屋建瓴,厚積薄發,深入淺出,讓學生感受教師的智慧和力量.
3、聯系熱點,豐富教材,與時俱進
「教材唯上」的觀點已經過時,對於教材中出現的過時的觀點,教師要敢於糾正.用前沿理論來替代滯後的理論.針對政治教學「時效性」的特點,教師首先要學會自己通過報紙、雜志、網路的積累,篩選與教學相配合的材料.視頻、圖片、文字等.只要運用得當,恰到好處即可.在講《生活處處有哲學》時,我們運用一些當紅情景劇如《武林外傳》的片段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影片中的人是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哲學的,馬上替代老舊的講法——書本上「杞人憂天」的例子.在政治生活的教學中更是可以利用國際政治(比如總統選舉)、經濟風雲(比如股市變幻)等來分析書本上的內容,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學生最願意聽的內容.其次,教師還應發動學生共同搜索與學過的內容有關的材料,通過政治小報、辯論賽、課前新聞播報等方式來共同翻新書本.
總之,政治教師應該正視這些瓶頸和尷尬,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來改變學生,改變自己,使思想政治真正成為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有用學科!

㈥ 2013年四川省樂山市事業單位考試大綱誰有啊

根據2013年樂山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公告的規定,樂山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共201名。報名時間為2013年7月25日至7月31日15:00,考試時間為2013年8月17日。考試科目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公共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為幫助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樂山人事考試網將2013年樂山市事業單位考試大綱公布如下: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均為單項選擇題。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數量關系。主要考察應試者對數量關系的理解與計算能力:①數字推理;②數學運算。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考察應試者對現代漢語的理解與表達能力:①詞語替換;②選詞填空;③語句表達;④閱讀理解。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主要考察應試者邏輯推理判斷能力:①事件排序;②圖形推理;③演繹推理;④定義判斷;⑤類比推理。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主要考察應試者知識面和對常見的現象或事物產生的原因、引起的後果等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主要考察應試者對統計資料,包括圖表和文字等資料進行准確理解、轉換與綜合分析的能力。
《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礎知識、公文寫作、公民道德建設、科技基礎知識、四川省情、樂山市情、事業單位和時事政治方面的知識。
第一部分 法律
1.法學概論: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制定;③法的實施。
2.憲法:①憲法的含義、產生與發展;②國體、政體;③基本經濟制度;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⑤國家機關。
3.行政法:①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行政法律關系;③行政行為概要;④行政立法;⑤行政處理;⑥行政訴訟;⑦行政賠償。
4.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關系;③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④物權;⑤債權;⑥知識產權;⑦人身權;⑧財產繼承權;⑨民事責任;⑩時效。
5.刑法:①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則和適用情況;②犯罪;③刑罰;④常見的犯罪和刑罰。
6.勞動法:①勞動法的概念、內容、基本原則和作用;②勞動法律關系;③勞動合同;④勞動爭議的解決;⑤勞動監督檢查。
第二部分 公文寫作
1.應用文基礎知識:①應用文的含義及特點;② 應用文的種類和作用;③應用文的結構、語言和表達方式;④應用文的定稿。
2.法定公文:①法定公文的特點和分類;②法定公文的構成要素及寫作要求;③常用法定公文的撰寫:命令、決定、報告、請示、通知、通報、通告、批復、函、會議紀要等。
3.事務文書:①事務文書的概念及特點;②事務文書的種類和作用;③事務文書的寫作要求;④常用事務文書的撰寫:計劃、總結、會議記錄、述職報告等。
第三部分 公民道德建設
1.公民道德建設概述:①道德與公民道德;②十個道德規范③我國道德建設的現狀;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意義。
2.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
3.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①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②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③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④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
4.社會主義榮辱觀:①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內容;②提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意義。
第四部分 科技基礎知識
1.信息技術
2.生物技術
3.新材料技術
4.能源技術
5.空間技術
6.農業高科技技術
測試內容包括上述高新技術的基本特點、作用及發展趨勢。應試者應當了解上述新科學技術的核心研究內容與特點、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地位和作用、領域內的重大科技成果、發展趨勢。
第五部分 省情市情
1.四川省省情:①四川省的地理歷史概況;②四川省人文社會概況;③四川省的政治經濟概況。
2.樂山市市情:①樂山市的地理歷史概況;②樂山市人文社會概況;③樂山市的政治經濟概況;④樂山市近一年的重大事件。
第六部分 事業單位常識
1.事業單位概述:①事業單位的含義和特徵;②事業單位的類型;③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
2.事業單位改革:①事業單位改革的必要性;②事業單位改革的目標和方向;③事業單位改革的原則和總體思路。
3.事業單位主要人事管理制度:①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②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制度;④事業單位職稱制度;⑤事業單位考核制度。
4.事業單位人事爭議處理:①人事爭議的概念和種類;②人事爭議處理的基本原則;③人事爭議處理的基本方法。
第七部分 時事政治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時事政治的了解,考試內容涉及近一年來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時事。
《醫學基礎知識》
《醫學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考查內容主要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葯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和衛生法規與政策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 人體解剖學
1.運動系統:①骨;②骨連接;③骨骼肌。
2.消化系統:①消化管;②消化腺;③腹膜。
3.呼吸系統:①呼吸道;②肺、胸膜和縱隔。
4.泌尿系統:①腎;②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5.生殖系統:①男性生殖器;②女性生殖器。
6.脈管系統:①心血管系統;淋巴系統。
7.感覺器:①視器;②前庭蝸器。
8.神經系統:①中樞神經系統;②周圍神經系統;③主要神經傳導通路;④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腦脊液循環。
9.內分泌系統:①內分泌器官;②內分泌組織;③內分泌細胞。
第二部分 生理學
1.機體生理功能調節:①調節的方式;②體內控制系統及其控制原理。
2.細胞的基本功能:①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②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功能;③細胞的興奮性;④細胞的生物電現象;⑤骨骼肌的收縮功能。
3.血液:①血液的組成與特徵;②血液的主要功能;③血細胞及其功能;④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其基本過程;⑤血型。
4.血液循環:①心臟的泵血功能;②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和電生理特性;③血管生理;④心血管活動的調節;⑤冠脈循環的血流特點和血流量的調節。
5.呼吸:①肺通氣;②肺換氣;③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④化學因素對呼吸的調節。
6.消化和吸收:①消化、吸收的概念及消化方式;②消化道;③胃腸神經體液調節的一般規律;④口腔內消化;⑤胃內消化;⑥小腸內消化;⑦排便反射;⑧吸收。
7.能量代謝和體溫:①能量代謝;②體溫。
8.尿的生成和排出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②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③尿生成的調節;④清除率;⑤尿的排放。
9.感覺器官:①感受器和感覺器官;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徵;③眼底視覺功能;④耳的聽覺功能。
10.神經系統的功能:①神經纖維傳導沖動的特徵;②反射及反射弧;③突觸傳遞;④神經系統的感覺分析功能;⑤神經系統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⑥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⑦腦的高級功能。
11.內分泌:①激素作用的特徵;②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③腺垂體的內分泌功能;④甲狀腺激素;⑤與鈣、磷代謝調節
有關的激素;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⑦胰島素。
12.生殖:①男性生殖;②女性生殖。
第三部分 葯理學
1.葯物效應動力學:①葯物的基本作用;②量效關系;③葯物的作用機制。
2.葯物代謝動力學:①葯物的體內過程;②體內葯物變化的時間過程。
3.常用葯物的葯理、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禁忌症:
包括可逆抗膽鹼酯酶葯、難逆抗膽鹼酯酶葯、膽鹼酯酶復活葯、M膽鹼受體激動葯、M膽鹼受體阻斷葯、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葯、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葯、局部麻醉葯、鎮靜催眠葯、抗癲癇病和抗驚厥葯、抗帕金森病葯、抗精神失常葯、鎮痛葯、解熱鎮痛抗炎葯、鈣通道阻滯葯、抗心律失常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葯、抗心肌缺血葯、抗動脈粥樣硬化葯、抗高血壓葯、利尿葯及脫水葯、作用於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葯、組胺受體阻斷葯、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葯、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葯、糖皮質激素類葯、抗甲狀腺硫脲類葯、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葯、B-內醯胺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及林可黴素類抗生素、氨基苷類抗生素、四環素類及氯黴素類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葯、抗真菌葯和抗病毒葯、抗結核病葯、抗瘧葯、抗惡性腫瘤葯等。
第四部分 病理學
1.疾病概述:①健康、亞健康和疾病;②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③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普遍規律和機制;④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⑤疾病的轉歸。
2.血液循環障礙:①充血和淤血;②出血;③血栓;④栓塞;⑤梗死。
3.炎症:①炎症的原因和炎症介質;②炎症的基本病理變化;③炎症的反應、組織學類型和結局。
4.腫瘤:①腫瘤的概念;②腫瘤的特徵;③腫瘤的命名和分類;④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⑤癌前病變、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⑥常見腫瘤;⑦腫瘤的病因和發病學。
5.心血管系統疾病:①動脈粥樣硬化;②高血壓;③風濕病;④感染性內膜炎。
6.呼吸系統疾病:①慢性支氣管炎;②慢性阻塞性肺氣腫;③肺炎;④硅肺;⑤肺癌。
7.消化系統疾病: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潰瘍;③病毒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消化系統常見腫瘤(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原發性肝癌等)。
8.泌尿系統疾病:①腎小球腎炎;②腎盂腎炎;③泌尿系統常見腫瘤。
9.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統疾病:①卵巢腫瘤;②子宮疾病;③ 妊娠滋養層細胞疾病;④乳腺疾病。
10.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①結核病;②細菌性痢疾;③傷寒;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⑤流行性乙型腦炎;⑥血吸蟲病;⑦艾滋病。
第五部分 診斷學
常見病理現象的發生機制、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包括:發熱、疼痛、水腫、呼吸困難、咳嗽、咳血、呼吸音、紫紺、頸靜脈怒張、心界、心音、皮膚病變、惡心、嘔吐、嘔血、便血、腹瀉、黃疸、腹水、肝腫大、脾腫大、排尿異常、淋巴結腫大、意識障礙和頭痛等。
第六部分 衛生法規與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護士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艾滋病防治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教育公共基礎筆試》
《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考試內容涵蓋教育學基礎、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和教師職業道德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教育學基礎
一、教育與教育學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態、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基本規律
(二)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
(三)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義、教育功能的類型、教育的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
(二)影響教育功能發揮的因素
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義、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教育目的確立中的價值取向
(三)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論基礎、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內容
四、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的定義、教師的角色、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及途徑
(二)學生的定義、學生的本質特點、學生發展的規律
(三)教育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
五、課程
(一)課程的含義、課程理論及課程理論流派、課程的類型、課程的組織、課程的管理
(二)我國課程改革的回顧、新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課程標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點
(三)新課程帶來的變革
六、課堂教學
(一)教學的含義、教學理論及教學理論流派
(二)課堂教學設計的含義、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內容和方法
(三)教學策略的含義、常用的課堂教學策略
七、學校德育
(一)德育的含義、功能及地位
(二)德育過程的含義、德育過程與教學過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關系、德育過程的理論、德育過程的規律
(三)德育的任務、目標、內容與課程
(四)德育的原則、途徑與方法
八、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
(一)班級的含義與特點、班級的歷史發展、班級的結構與功能、班級的發育過程
(二)班級管理的內容、原則與方法
(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務、職責與素質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學
一、心理發展與教育
(一)心理發展的概念、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二)心理發展的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三)早期教育與心理發展、准備狀態與心理發展、教育如何促進心理的發展
(四)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二、學習與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含義、人類學習與動物學習的重要區別、學生學習的特點
(二)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掌握學習和指導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三、學習的遷移,記憶和遺忘
(一)學習遷移的含義、學習遷移的種類、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學習遷移的促進
(二)記憶的含義、記憶的三種存儲模式
(三)遺忘的含義、主要規律、產生原因及克服遺忘的策略
四、學習策略與不同類型的學習
(一)學習策略的定義、分類、特點、學習策略的發展、一般的學習策略及其培養
(二)知識的含義、知識學習的一般心理過程、知識的分類與學習
(三)技能的含義與種類、影響技能形成的因素、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
(四)解決問題的歷程、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主要心理因素、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五)品德與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結構、科爾伯格品德發展階段的理論、道德教育的基本觀點
五、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
(一)學習動機的概念、學習動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影響、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
(二)歸因與歸因方式、維納的歸因理論、歸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引導合理歸因
(三)注意的含義、學生注意的組織與培養
六、個別差異與教育
(一)人格差異的含義、人格差異與教育
(二)認知風格差異的含義、場依存與場獨立、整體性策略與系列性策略、內傾與外傾
(三)學困生的含義、學困生與優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學困生的教育措施
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具體方法
第三部分 教育法學
一、法與教育法
(一)法的含義、法的特徵、法的淵源
(二)教育法的含義、教育法規的含義
二、教育法律關系
(一)教育法律關系的含義、特徵、類型;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二)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含義、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三)教育法律關系客體的含義、教育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
(四)教育法律關系內容的含義、權利和義務的含義、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類型、教育權利和教育義務
三、教育法律規范
(一)教育法律規范的含義、類型
(二)教育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
(三)教育法規與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義、教育法規與教育道德的比較、教育道德的作用
(四)教育政策的含義、教育法規與教育政策的關系
四、教育法制過程
(一)教育立法的含義、原則;教育立法體制與立法主體許可權;教育立法的程序
(二)教育法規實施的含義、教育法規實施的方式、教育法規的效力與解釋
(三)教育行政執法的含義、特徵、地位、原則、內容與方式
(四)法律制裁的含義、違法的含義與種類、法律制裁的方式
五、教育法律責任
(一)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歸責要件、歸責原則
(二)教育法律責任的分類
(三)學校(包括教師)對學生的侵權責任、學校對教師的侵權責任、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學校和教師的侵權責任、社會其他主體對學校和教師或學生的侵權責任
六、學生的權利及其維護
(一)學生權利的含義、主要內容
(二)學生受教育權的維護、學生財產權的維護、學生人身權利的維護
(三)學生傷害事故的定義、學生傷害事故案例分析、學生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七、教師的權利及其維護
(一)教師權利的含義、教師權利的性質
(二)教師權利的內容:教師的職業權利、教師的一般權利
(三)教師權利的維護:教師教育權利的維護、教師人身權利的維護
八、教育法律救濟
(一)法律救濟的含義、特徵、渠道、基本原則;法律救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行政申訴制度:教師申訴制度、學生申訴制度
第四部分 教師職業道德
一、教師職業道德概述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含義和結構
(二)職業道德在教師素養中的地位、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二、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一)愛國守法
(二)愛崗敬業
(三)關愛學生
(四)教書育人
(五)為人師表
(六)終身學習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
(一)教師職業道德養成的含義
(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養成
(四)教師職業道德管理

希望能幫到您o(∩_∩)o !

熱點內容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