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劉國梁直板教學視頻

劉國梁直板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3-31 17:19:17

『壹』 劉國梁的球拍什麼

劉國梁的球拍的正手膠面是TSP正膠套膠(黑硬),反手膠面是STIGAME(猛多)反膠套膠(紅硬)
劉國梁用正膠,底板採用瑞典世代佳(STIGA)7層最新型「攻擊型」CL—CR系列底板。這種底板的前端採用了先進的VU技術,直板的板面比較大,板頭發力好,可以使擊球速度大大提高。
劉國梁,奧運冠軍,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人,原中國乒乓球隊著名運動員。6歲開始學打球,1989年入選國青隊;1991年破格入選國家乒乓球隊。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男單「大滿貫」得主,多次獲得男子單打冠軍並和孔令輝一起獲得男子雙打冠軍,與鄔娜一起獲得過混合雙打冠軍,作為主力隊員多次與隊友一起獲得男子團體冠軍,得到過乒乓球運動員所能拿到的所有冠軍。劉國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賽中採取直拍橫打技術並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貳』 乒乓球正膠打法視頻

正膠打法寥落是不爭的事實。成都市市運會,一個前國家隊的正膠高手與前四川隊退役隊員過招。意味深長的是兩個事實:國手年齡正是當打之時,川隊退役者退役已經10多年。在年齡上明顯劣勢。更加有趣的是川隊退役隊員原來是直板正膠,退役後改打反膠。結果出人意料,正膠國手輸了。雖然有發揮的因素,但是輸球就是硬道理。主要的問題在正手,國手多用小上旋開路,對於對手沒有威脅,而對手弧圈上手,威脅大命中率高。不少專業直板正膠退役都玩反膠。一致的說法是正膠需要很精微的手感,難度太大。樓主「逆流而動」,其實是自己找了一條難走的路。看了你的帖子,有些看法與殘存的正膠朋友交流。正膠的反手推擋一定要過硬,否則對方一旦壓迫你的反手,球就完蛋了。何志文、高軍還能打,在於推擋頂得住。何志文的推擋上手後,完全可以和格林卡的反手抗衡,甚至把格林卡推到遠台。張怡林一般是從高的正手突破,說明高的反手對張有壓力。反手推擋要有加力減力和推擠。要能推弧圈也能推不太轉的下旋。這樣在不能側身的情況下,反手位才不至於太被動。有的朋友用反打來解決問題。反打技術難度大,與正手的技術結構配合也不易。除非從小正規的學習,技術過關,本人不認為這個技術在實戰中有什麼價值,往往是花架子。劉國梁的反打技術其實很好了,但是與整個技術體系結合不上,因此重要比賽只是偶爾出其不意的用用。舉個例子,反手下旋用反打上手後對方回正手,不說業余,就是專業隊除了側身也就是變推擋了。建立的主動一下沒了,而且技術的轉換帶來銜接問題。打球的銜接非常重要。是不是真正的高手你只看三個細節——發球、接發球、銜接,就可以准確判斷了。正手攻球是正膠的生命。60年代的國手是全台打。由於現代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器材的進步帶來的旋轉技術的飛躍,這種打法已經不太現實。因此,正膠的正手需要台內能點打挑打,出台能拉能打。以最合理的技術去處理來球。這個需要對不同攻擊技術掌握到家。具體處理要摳得很細。這就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為什麼正膠近年沒有突出人才,正手對於強烈下旋的上手質量難以解決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當然正膠殺傷力最大的還是低球突擊。沒有這一板正膠就不要打了。因為你沒致命武器。其實以上的技術都可以掌握。正膠真正的困難在於它的容錯低於反膠。也就是說同樣有一定問題的回球,反膠能上台正膠就不行。這個容錯率的差別不用很大,5個百分點的差距就致命了。有的球友說正膠不吃發球,因此正膠好打。這個看法是天大的謬誤。發球接發球很大程度決定勝負。如果能讓對方的發球沒有便宜,多數可以贏球了。如果馬琳的發球不能形成搶攻或者調動對方,馬琳的球肯定沒有戲。反膠可以用製造旋轉來克服對方的旋轉,正膠不行。因此正膠最難的是對於旋轉的處理。國際乒壇速度與旋轉之爭,以江嘉良劉國梁的退出,宣告單純的速度制勝已經成為歷史。正膠要取勝必須對於來球的旋轉有準確的判斷。用不同的技術或者同一技術的不同擊球處理來戰勝旋轉。判斷來球的旋轉,做出最有合理的處理,這才是正膠打法最難的地方。反膠可以用強烈的旋轉來彌補判斷的誤差。打正膠沒有這個條件。因此正膠打法很困難,技術含量很高。除了特別喜歡,建議業余愛好者不要去玩正膠。對於正膠打法,很多業余朋友有誤區,認為正膠要快要凶。一味猛沖快打。其實這些都是相對和有條件的。暴打低球,一擊得手很疼快。但是遇到高手,你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勉強打,打丟的多,得不償失。正膠的精髓在靈巧和變化。比之武功,走的是輕靈小巧的路子。台內要靈活,節奏要多變。出了機會才雷霆一擊。本人過去總想一板突擊致人死命,後來看了專業高手的球,才明白過去是傻打,缺乏技術含量。劉國梁說將來如果有正膠登頂前三板要有他的水平,正手的攻擊力要超過他。前三板是小巧的技術活,正手的攻擊力來自於自如的運用不同的攻擊技術和對於來球旋轉的准確判斷。 最後說一下發球和銜接。對於不是太高的選手,發球好基本就可以創造搶攻或者調動的條件。對於真正的高手,後面的銜接將是制勝的關鍵。至於接發球,還是剛才一再強調的問題——判斷准確,合理運用技術手段。 上帝說,你要走窄門。因為大多數人都走的路不會很遠,美好的風光卻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遠方。也許,正膠的樂趣正在於此。

『叄』 求劉國梁的球拍資料和乒乓球的球拍資料

劉國梁用正膠.具體--
底板:瑞典世代佳(STIGA)7層最新型「攻擊型」CL—CR系列底板。這種底板的前端採用了先進的VU技術,直板的板面比較大,板頭發力好,可以使擊球速度大大提高。

正手:TSP正膠套膠(黑硬)

反手:STIGAME(猛多)反膠套膠(紅硬)

技術特點:作為直板正膠近台快攻,劉國梁在整體技術上是以快制勝。出手快,擊球速度快,以速度遏制對方。另外,前三板技術好,變化多也是劉國梁的優勢。

根據劉國梁這種打法,他所使用的球拍,對擊球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不僅在底板上要突出快的要求,在海綿和膠皮上也要充分體現速度的特點。套膠的速度,除了膠皮本身的素質外,大部分還取決於海綿的厚度和硬度。劉國梁所使用的正手正膠套膠,都能滿足他這種技術打法的要求。

事實上,大多數近台快攻打法的專業運動員,都願意使用硬度較高的海綿,因為這種打法要求擊出去的球脫拍速度快,而海綿的硬度愈高,球與球拍接觸後的脫拍速度就愈快。因此,擊球時的摩擦發力要短促而有力,此時擊出去的球在對方檯面著台後的飛行弧線往前下方「扎」。

但是對中台打法為主的大多數歐洲運動員來說,他們則更願意選擇硬度不是很高的海綿,因為這種打法要求海綿「吃球」時間稍長,使來球能透到底板,以保證擊球時的摩擦更充分,擊出的球穩定性更高,在對方檯面著台後的前進飛行弧線更長。

另外--
●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庄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一大批世界冠軍都採用正膠海綿直拍。當今世界冠軍劉國梁也是採用這種類型膠皮。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目前國際市場上還有一種介於短顆粒與長顆粒之間的一種中顆粒膠皮,有不旋攻擊的奇特效果,對手攻來的強烈抽球或下旋球,這種膠皮壓根兒就不怕,回過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飄忽,讓對手使不上勁。它被人稱作「魔性膠皮」。

●反膠

其特點是擊球旋轉力強、擊球穩定、易控制,適合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由於擊球穩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學者首選的類型。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又有多種不同性能的反膠海綿拍供選擇,如膠皮粘性強、配套的海綿軟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膠海綿膠皮是直、橫拍選手目前最常用的膠皮,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選手使用。因為這種膠皮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

目前國際超一流選手中,絕大部份都使用反膠膠皮。如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塞弗、馬文革、王楠等,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蓋亭、王濤、孔令輝、鄧亞萍、李菊等,直握拍的馬琳、閻森、馮哲等,他們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為反膠膠皮。

打反膠的選手都希望膠皮有高裹力,即膠皮面要粘,這樣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數。除了專業運動員有條件打比賽即換膠皮外,業余愛好者恐怕就沒有這個條件了,所以要懂得保護膠皮的粘性。最簡單的辦法是每次練習以後,用軟泡沫海綿沾清水清洗干凈,市面上也有專用的清潔劑出售,使用效果會更好。清潔後用聚脂薄膜復蓋上,這樣既可防塵又可防氧化。

●生膠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橫拍兩面攻選手,為求得擊球的變化,採用了正手反膠(拉弧圈)和反手生膠(快撥及擺短)的搭配方法。當今世界冠軍王濤及著名選手陳靜、耿麗娟等都採用反手生膠的打法,韓國及朝鮮女選手哉庵執釓浞椒ǜ�喬橛卸樂印U庵中閱艿?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膠皮可作為直拍反打反面貼膠的一種選擇。

●長膠

這是一種膠粘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一薄海綿上面而膠皮海綿,是我國在六十年代發明的。當年張燮林用這種膠皮削出變幻莫測的球,被稱為乒壇魔術師。這是因為這種膠皮球在拍面會產生反常的旋轉現象,典型的變化是:對方搓來的下旋球,己方用長膠對搓時,將以上旋飛回;對方攻來的上旋球,己方用長膠推擋後以下旋飛回;用削球回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球會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旋。這些反常的變化常令對方失誤或回出高球,對付不熟悉長膠性能的人打這種球常可輕易取勝。但用這種膠皮打球,不但對方失誤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和娛樂性。1998年5月,國際乒聯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理事會,以19票對18票,作出關於禁用使用長膠的決定,並對正膠作出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得大於1:1的規定。少年運動員千萬不要用長膠,一方面長膠難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定型。中國乒協早已明文規定少年比賽一律不得使用長膠。

●防弧膠皮

專門對付弧圈球的還有一種叫「防弧膠皮」的反膠海綿膠皮,這種膠皮拍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台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如前述當年蔡振華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

上述各種乒乓球拍面覆蓋物中除了注意膠皮特性的選擇外,還應注意海綿的選擇,即注意海綿的厚與薄、硬與軟。一般來說,厚海綿吃球較深,咬球時間較長,擊出的球後勁較足,在拉球時特點更明顯;相反薄海綿吃球時間短,擊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後勁不足,不易把對手打死。至於硬海綿則有咬球時間短、球速快的特點,適合快攻的打法;而軟海綿則球速遜色些,但控制球較佳,一般人打起來比較順手,也打得比較穩。

除了海綿與膠皮外,用於粘合海綿膠皮的膠水,在當今高科技時代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種專用的無臭快速膠水,比賽前粘貼能大大發揮「葯效」(據說能提高膠皮彈性20%-30%),如同給球拍吃了興奮劑。這種奇妙的特性是由匈牙利選手KLAMPER偶然發現的,當時他比賽輸了一局之後,覺得正手的膠皮沒粘好,於是重貼,竟然想不到這半乾的膠皮少球使球速提高了不少。如今快速膠己不是什麼秘密,但有些人卻變得過於迷信它的作用了。

現在不但要求海綿膠皮應符合國際乒聯(英文簡稱ITIF)的規定,如包括粘合劑總厚度不得厚於4毫米,膠皮的二面必須一面為鮮紅色,一面為深黑色等,參加重大比賽還必須選用國際乒聯已批准使用的膠皮及粘貼膠皮用的膠水。目前,國內有多種品種獲得批准,其邊緣均有清晰可見的商標型號及國際乒聯ITIF的標記。

我的推薦是以雙面反膠海綿為主,輔以正面正膠海綿反面反膠海綿。作為專業運動員及業余選手均能適用的反膠海綿,宜選用粘性強而彈力適中的類型。隨著對乒乓球旋轉認識的提高及控球能力的加強,為求得球的變化,還可以正、反手面配置不同性能的海綿膠皮。總之,在膠皮的選擇,正、反面膠皮類型配置上,一定要因人而異。前世界冠軍邱鍾惠說過,乒乓球是一項「個性」非常強的運動,膠皮類型、型號千變萬化,應理智地從自身條件、技術特點權衡考慮來取捨。

『肆』 一代球王劉國梁在打法上有什麼弱點

這個只有當年的劉國梁和他的對手知道。到現在都沒有曝光。但是從直拍橫打這個技術的推廣不難發現,弱點在於反手。劉國梁是發球搶攻。他的發球無人能敵,對手的發球不管發的是什麼旋轉他第一板就能拉。所以一時間天下無敵。後來取消了發球遮擋,破了他一個絕招。然後對手發球直接發上旋喂給劉國梁拉,但是正膠拉的球是沒旋轉的,對手利用這一點直接反拉劉國梁反手,當時直拍選手反手只能推擋,對手就佔了主動,不停的拉,就拉死了。然後為了破解反手的弱點,中國隊開發了直拍反打技術。這項技術在劉國梁拿出來比賽之前都是絕密的。小比賽根本不用。果然對手再次使用反拉反手的戰術時,劉國梁使用直拍橫打,直接把對手打懵逼。重新站到了世界巔峰。現在直拍橫打已經成為中國直拍選手必備技術。原來那種直拍推擋,反拉,只在日韓選手中才能看到了。

『伍』 劉國梁教學

求劉國梁教學片!下載!非在線看!郵箱是[email protected],給發也可以,追加懸賞!

『陸』 中國有史以來有哪些乒乓球直拍高手

這個很多啊,像老一輩的容國團,徐寅生,李富榮,七十年代的蔡振華,許紹發,八十年代的郭躍華,陳龍燦,韋晴光,九十年代的劉國梁,00年後的馬琳,王皓,10年後的許昕~~~~這個是列舉男子選手的,且都是比較出名的直板高手~~~~~

『柒』 求視頻:直板正膠正手蓋打弧圈球,最好是高清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zODE0NzA0.html
竟然發現一個正膠兩面攻的!

『捌』 乒乓球直板台內球如何接教學視頻

我只知道一部分,
你可以到Youku:

關鍵字
: 庄則棟 直拍兩面攻打法戰術分析 高清
: 劉國梁、江嘉良、楊影 直拍快攻打法戰術分析 高清
還有 馬琳, 閆森 的教學視頻.

但願對您有幫助.

『玖』 乒乓球正手怎樣拿拍視頻`

1、乒乓球拍的握法是2種。直握和橫握。

1)直握法,拇指和食指緊扣拍柄,中指等三指彎曲空握(可以放下一個乒乓球)頂住拍的背面。採用直握的國手有:許昕、王皓、馬琳。

2)橫握法,相對簡單,怎麼握菜刀,就怎麼握拍。採用橫握的國手有:張繼科、樊振東、李曉霞、丁寧、劉詩雯。

2、特點

1)直握優點:通過拇指和食指的調整,實現對板型的靈活控制。易於實現台內挑打、台內擰拉等各項技術,在同一位置擊球時,相對橫板來講,所需要的擊球空間更少。但缺點是:訓練難度大,要達到高水平很不容易,出成績很難。反手始終是弱項,雖然採用了橫打技術,但也沒有解決直板中遠台的相持能力。

2)橫握優點:握拍簡單,通過手腕控制板型。護台范圍大,正反手適合主動發力,中遠台進攻頗具威脅。易於出成績。缺點是:台內小球處理等台內技術不如直板,橫板的中間偏腋下位置始終是橫板選手的軟肋。

熱點內容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