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教育
A. 六祖慧能是文盲嗎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六祖慧能大師是一個砍柴的樵夫,是一個目識丁的人。認為慧能大師在聽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後,心有所悟,往黃梅,求法於五祖座下,因為他根深機利,得五祖心法與衣缽。成為永恆不朽的一代宗師,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之奇葩。慧能大師真的是一個文盲嗎?饒宗頤教授的「六祖與新州」和凈因法師的「慧能之南禪」的講座,可以給大家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六祖並不是目不識丁,而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素養的人」。
一、 深厚的文化底蘊新州哺育著慧能成長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就從哺育慧能大師成長的新州談起。《通典》卷184:「新州郡新州(今新興縣),秦屬南海郡,兩漢屬合浦郡。晉分置新寧郡,宋、齊因之。梁置新州。隋屬信安郡,大唐亦為新州,或為新興郡。領縣三:新興、永順、索廬。」《通鑒》卷158:梁武帝「大同中征俚有功,為新州助防。」這兩則史實充份體現了歷代統治者,是非常重視對新州管治,也說明新州在歷史上之地位;《陳書》世祖紀:「文帝天嘉四年七年(571)新州刺史廬子雄。」《隋書》杜僧明傳:(563)新州刺史華皎進平南將軍。」從新州設刺史官,並且新州刺史還可升任為平南將軍,可知新州在當時歷史時期之知名度和戰略之重要性;唐貞觀五年(631),倭國使者入貢,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節使日,浮海數月方至。小小的一個新州刺史,既然能作為大唐國派往日本的使者,可以看出新州官員之文化素養;還有史料記載隋代之合浦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登陸港,商賈往來頻繁,商品經濟很發達,與新州地理位置相毗鄰,同屬信安郡,所以新州之經濟也相對發達。以上的史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綜合信息:「在六祖出生之前,新州已經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它有了很深的歷史文化沉澱,並且文人輩出」。
一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大環境是分不開了,如孟母為給孟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三次遷家。六祖的啟蒙思想時期,都是在新州度過了。慧能耳熏目染新州的文化,不能不說新州之大環境對六祖慧能的影響,應此慧能在這個時期應該接觸到很多新州的文化。
二、 幼年的慧能有一個較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據《贊寧宋高僧傳》中:「其先為范陽人,唐武德三年(620)六祖父盧行瑫貶新州司馬。」說明慧能父親被貶以前是在北方,並且官比司馬還要大。按古代北方士族婚姻門當戶對的風俗習慣,慧能的母親不太可能來自一個目不識丁的家庭。慧能的母親當出生於北方大家族,知書識禮應是大戶人家最起碼的要求。《祖堂集》慧能傳:「唐先天二年七月一日,別諸門人,歸新州。雲:「落葉歸根,來時無口……」八月三日遷化,春秋七十六。」這個葉落歸根的儒家思想,可以看出慧能大師受母親教育影響極大。因此,雖然慧能大師三歲喪父,但他仍然生活在具有一定家庭教育傳統的環境里。
慧能出家前並非一貧如洗,而是有一定產業的。據《釋氏稽古略》記載:「唐中宗丁未十一月十八日,又敕韶州刺史重加崇飾,賜額為法泉寺,祖新州舊居為國恩寺。」還有史料記載,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七月命弟子於新州故宅,建塔一所。如果慧能是家徒四壁,住的是毛草屋,又怎能被賜為寺和建塔呢?這說明了慧能老家有一定的產業,並不是一貧如洗的。在《釋氏稽古略》中有生動的描述:「母守節育之。及長,家益貧。祖乃採薪,鬻而供母。」可以看出幼年的慧能,家境原是不錯的。只是他父親去世後,孤兒寡母的殘酷現實使得家境一天比一天差,這也是意料中事。等到惠能長大成人,家境日益貧寒,慧能不得不以砍柴為生,侍奉老母。這說明了小時候的慧能,是可以接愛良好的母教的。
三、 輝煌的求法和宏法經歷
據《宋僧傳》記載,咸亨元年,慧能33歲北上求法,母親已去世,到韶陽遇劉志略結為兄弟,劉志略有個姑母出家當比丘尼,法名無盡藏,每天誦讀涅槃經,慧能聽了為她解說經中大義。34歲那年到樂昌縣(今廣東省北)西邊的石窟跟隨智遠禪師學禪,又依慧紀禪師,聽他講說《頭陀經》。就拿現代之大學生來說吧,他們都覺得理解文言文是很難。如果說慧能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怎能理解全是文言文之經文的含義呢?當五祖弘忍欲求法嗣,令各述心偈,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聽後立刻也和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說慧能是個目不識的人,他怎能寫出怎麼有韻味和禪意的詩呢?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再說慧能在悟道後,南下避難,潛獵人中十五年,後去廣州受戒,聽聞了法性寺印宗法師講《涅磐經》和法達誦《法華經》。慧能住世說法四十年,接引學人的方法除隨機點化外,還經常引經據典,如「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慧能大師為達法說《法華經》,闡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之深意,為智通釋《楞伽經》,解答永嘉玄覺禪師學習《維摩經》時的疑惑,為內侍薛簡闡述《凈名經》真諦。在《壇經》中,引用佛經開示弟子是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說慧能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怎能夠處處引經據典呢?
分析了六祖慧能大師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家庭環境和求法經歷,我們豈能把六祖看做一個不識字的人呢?不錯,在六祖壇經中,慧能大師確曾自稱是一個不識字的人,但這只是由於他自謙的美德。類似現代人交談,也有人常說「我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也是一種自謙之辭,並非真的不學無術。還有更深的含義,就是警示後學不要拘泥和執著於文字,真正的佛法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六祖慧能大師不是真的不識字,而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素養的人。
B. 大家幫幫忙!謝謝了!急!!!!!
1.這是佛經上的內容
2.無嗔,無痴等等,你都明白了嗎?
2.佛經還真不好直譯,給你一個大意吧:
「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於性相,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這句和下面的「無念」其實是一回事,大意是:如果有人說事物有兩種區別,其實不要去管他的來歷和原因,什麼都不用去管。
這是慧能教育他是弟子的時候說的話,也屬於頓悟的范疇
「不以此為此,不以彼為彼,不著一切法,無分別智,即是無念。」
這是在說什麼是無念,和慧能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是一個意思,就是不要著了行跡,「不以此為此,不以彼為彼」意思是不要把一個事物看成他本身,要「不著一切法」,不分彼和此,什麼都不要去管他,那就是無念。
C. 2020年廣東省內非深戶高職高考需要房屋租賃合同嗎
省外參加廣東省高職高考需要滿足隨遷子女條件!
關注慧能教育訂閱號,任何高職高考相關咨詢都會有哦!
D. 北京鑫智慧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鑫智慧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4-13在北京市市轄區延慶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千家店鎮大栜樹村後溝52號東房。
北京鑫智慧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229MA00DGYD49,企業法人李鐵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鑫智慧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教育咨詢;軟體開發;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銷售文化用品、體育用品、樂器、音響設備、燈具、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鑫智慧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E. 辦理工程師職稱哪個機構好請告訴我一個信得過的。
我們教育機構 工程師職稱 很專業
F. 神秀和慧能誰的境界更高
阿彌陀佛
談境界,肯定是惠能大師境界高,惠能大師是佛境界。
凈空法師---釋迦牟尼佛現的是佛身,六祖能大師現的是比丘身,比丘身是佛身,外現比丘身,裡面的確是佛境界。
凈空法師---我們看六祖跟神秀兩個人,要從學術上來說,神秀比六祖高得太多了,人家通宗通教,講經教學的大法師;六祖惠能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怎麼能跟人相比?學術,惠能大師比不上神秀;
悟性,神秀大師比不上惠能。惠能大師悟性高,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能把境界看透。這個看透就是大乘經教上所說的,一個人、一個物、一樁事,他能把它的性相、理事、因果統統看穿,這個神秀大師做不到。所以五祖不是感情用事,衣缽傳給六祖,沒有傳給神秀。這種示現,用意非常深廣,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從這個里頭去學習。
G.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閑聊閱後感
轉載的別人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讀《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有感
一日偶從部門的第三團支部里借了這么一本早就聽說過的書,工作之餘,捧來閑讀,其中數節,甚是有趣,評來與大家共賞。
這本書中寫的就是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的羊皮卷的故事及其如何具體運用羊皮卷。羊皮卷的故事頗有些神話意味,特別是羊皮卷的傳承居然還和耶穌有關,而且傳承者得到其書彷彿尹喜得了老子的《道德經》一般,了悟一番就坐地成仙了。當然羊皮卷的「了悟」可沒有禪宗的「頓悟」那麼漫無邊際,無處尋門,而且它的方法可以說是相當簡單:每張羊皮卷用三十天的時間閱讀,然後再進入下一卷。清晨即起,默默朗讀;午飯之後,再次默讀;夜晚睡前,高聲朗讀。這是不是有點像和尚念經,還有早晚課那!據說念經的作用在於攝心,說幾句話怎麼就能攝心呢?六祖慧能教育一名僧人念經之法時曾說:「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見於《壇經.機緣品》),如何心行那?羊皮卷中也提供了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按順序以三十天為周期每天早中晚閱讀書中的章節,並每天以所閱讀章節中的原則規范和反思自己的該日的行為,並做記錄和比較。這樣做是為了「攝心」嗎?書中有言:當我每天重復這些話的時候,它們成了我精神活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們滲入我的心靈。那是個神秘的世界,永不禁止,創造夢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的行為。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養成一個好習慣,不如知道怎樣養成一個好習慣,當然羊皮卷中的東西絕非僅僅習慣那麼簡單,它所要改變的是你的情感構架與思維模式,它所教給你的不是一物一事一樁一門的知識和技巧,它可以提高和改變的是你的智力、能力、 意志與理念乃至於信仰(羊皮卷第十章鼓吹信神和禱告,在我看來不一定要假託基督,其實我們的共產主義信仰也一樣有偉大的力量,甚至更強!在我看來一切基於無限本體的東西都是可以給你偉大的力量!),還有全面的人品、風度、氣質、性格、風格、精神的全部力量。比如智慧、鎮靜、從容、遠見、堅定、博大、高尚、善良、瀟灑、機智、耐心……這些都不是可以臨時補充、臨時改變、臨時完成的。它們是與人同在,與身同在,與人共進,與身共進的,也就是所謂之身同之學。而羊皮卷中的方法也就成了化身外之學為身同之學的奇妙法門!所以這種頗似念經的改變自己的方法是我認為在羊皮卷中最值得探討的東西!其實在當今社會,這種深層次改變自我的方法已經有很多:心靈動力、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自我激勵催眠等等,但大多劍走偏鋒,有點邪!相對來說「念經」這種方法可以說簡便易行,通俗易用,雖然45周的時間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是長了一些,但是對於你的一生來說:這點時間可以說是很短了。而且經過這45周之後,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後來的一生中不斷的實踐這種方法成就你的身同之學。那這種方法是否有效呢?且不說全世界那麼多的人為之收益,僅從我自己的個人經歷來講:這種不斷「念經」加反思的方法,的確可以修正人的觀念乃至理念、影響人的行為。這種方法也恰恰符合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學》中講到培養身同之學中所講的那樣: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實行的過程、琢磨的過程、領悟的過程、反省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更是一個感化、升華、盪滌、溫暖與充實的過程。
H. 藝考生文化課培訓哪家考試成績好
藝考生主攻專業課程,忽略了文化課的學習時間,因此,文化課佔用的時間是非常短的。那麼,藝考生怎麼補習文化課呢?下面和廣州慧能教育藝考生文化培訓班一起來看看吧!
一、藝考生補習文化課的方法
1、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復習
藝考生由於長期專注於專業課的集訓輔導,自然而然文化課就存在或多或少脫節的現象,但是,在專攻藝術的時候,充分有效利用零散時間去鞏固自身學過的知識,不要全部壓到最後的3個月的時間。
2、強化文化課必考知識
考試都是基礎分佔60%以上,只要掌握了文化課必考基礎知識,那麼,文化課分數就一定不會太低。
3、文化課考試應試技巧
藝考生缺乏考場應試經驗,經常缺席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大型考試,在沖刺文化課分數時,考生就應該掌握考試應試技巧,包括解題技巧,遇到難題該如何應對技巧等等。
4、專項練習高考真題
在文化課備考階段,考生必須強化考試重點,把握命題趨勢,專項訓練做題能力,同時強化練習高考真題,從做題中找出知識盲點,查漏補缺。
5、通徹高考藝考政策
在備考文化課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必須了解藝考生高考政策,同時藝考生必須知道填志願的技巧,及時了解高校信息。
6、調整備考階段心態
在沖刺文化課階段,心態是很重要的,有些考生平時考試分數非常好,但到考試,由於心態不好,常常考得非常差,因此,在備考中應該把調整心態提上議程,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備戰文化課,輕松上考場!
廣州慧能教育考生文化沖刺班淺談藝考生文化課的重要性
對於藝考生來說,你是否認為只要專業課過關了,文化課就可以輕松過關?其實,你必須認識到,文化課也許是你更為「薄弱的環節」。
很多藝術生在學習了一段藝術專業之後,長時間地不接觸文化課,大腦當中已經沒有文化課的概念了,進了文化課班聽課,如聽天書。據初步統計,藝考生高考80%的失敗原因,不是因為專業課沒過關,而是因為文化課沒過關。
當眾多藝術生費了很多精力與時間過了專業課這一關後,卻顧此失彼,文化課成績成為他們進入藝術高校的最後一道更難的門檻。普通的藝術院校也許300分左右的文化分就可以上,但重點院校如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還是需要450分以上、500多分的文化課成績的。
I. 雲谷禪師告訴了凡要轉動什麼求答案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語的效果難以度計,神奇威力會隨著你不斷持咒的精進,越來越大,這是真實不虛的。不但被歷代高僧大德所推崇,也被無數的信眾所驗證。
咒語是一種制控聲波
▼
但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法的朋友中,很多人可能對咒語的功效持懷疑態度;更有人認為持咒只不過是一種心理暗示已。
那麼,咒語是否有科學依據?它的力量到底來源於哪裡?其實,美國科學家已經用科學實驗,驗證了咒語神奇的效果,它確實會對我們人體產生作用。
近幾年國外一些科研機構與科學家都在研究咒語,現在比較公認的結論是:咒語是一種制控聲波,具有一切聲波的特點:
① 穿透性。它的速度為每秒鍾332米,可以穿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在遇到密度很大的障礙物,會產生折射,根據不同的密度,會相應地改變傳播方向。
② 與溫度有關。當溫度升高(或下降)一度時,吐音聲速每秒增大(或減少)0.6米。
③ 聲壓。聲壓的大小反映了聲調的高低,當聲音超過某一最大值時,在耳中會引起觸痛感,還可使人血壓升高,聽覺受到損傷,出現病態;正常范圍內,則使人心情暢達,智慧閃現。
④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人耳能聽見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赫。使人悅耳的樂音多在40~40000赫的頻率之間。
⑤ 聲波的震動,可產生共鳴現象,發生音諧。
咒語聲波會改善身體生理指標
▼
顯然氣咒法可以理解為利用聲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帶動內氣行走,達到意到聲到氣到。
以意領氣,以意催聲,聲氣結合,形成一股強大的渾沌氣流,達到特種的療效。
尤其是次聲波頻率在 0.0001-20Hz之間的字音,就能夠在人體內傳播,穿透體內病態組織(細胞)內,使病灶組織內閉塞的血管重新開放,並推動其血液流動,從而改善病態組織內的血液循環。
在長期的修持下,念誦咒語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流,這種音頻氣流會使身體氣脈產生震動。
除血流速度加大以外,血液粘稠度會下降,血球懸浮,這就給血液及血液中的氧氣、負離子、吞噬細胞、免疫球蛋白等物質。
向病變組織內輸送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機體抵禦疾病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使病變組織(細胞)恢復為正常細胞。
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咒語的奧妙
▼
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科學家們,主要是從咒語和腦電波、腦磁場的關系角度,研究咒語的作用機理與效果。他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最驚人的發現是「咒語會產生腦磁圖」。
測了27個詞語,就發出了27個詞語的腦磁圖。這個實驗證明,咒語的力量不只是來源於念誦時產生的聲波,當我們默想時,依舊會產生磁場力量。
可見意念也是物質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 默想咒語大腦會出現腦磁圖
中國聖賢教育認為,命由心造,心存善念就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
這個實驗或許能證明心念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但為何這些咒語具有其他詞彙所不具有的強大磁場力量,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念咒可以讓人體氣脈震動
▼
經常念誦大悲咒、心經、消災吉祥神咒、准提神咒、往生咒的人們。有人認為這只是宗教的行為,其實即使是不信佛的人,如果能經常心無旁騖地念誦,體質也會逐漸增強。
這其中的原理並沒有什麼神秘,生命在於運動,而念誦咒語也是一種運動。
這種震動好比是在做「氣脈的體操」,氣脈通暢則血行通暢,氣血調和則百病消除,所以經常念誦咒語從健身方面說,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功法。
六字大明咒治病原理
▼
1、「嗡」聲發自掌臍下四指處的生法宮,沿任脈上升到喉部,張口微聚,有「嗡嗡」的聲。
這聲上頭震動整個頭部,充斥七竅,如果眼睛有疾,可睜眼出氣;如果耳朵有疾,可讓耳朵震動下治療;
如果鼻子有病,可掩一耳朵出氣;如果頭部有病,可引氣上頭,再向下出氣。
「嗡」音遍滿一切處。宇宙中最根本的頻率就是嗡音,宇宙中的所有發音物體,所發出的音頻充滿各處,其共振的音頻就是嗡音。
念誦嗡音的頻率,可以使人體產生共振,嗡音又為天部音,此音可以調動宇宙的原始生命能量。
2、「嘛」字是開口喉音,發音時唇先合後開,聲音振動喉部,天突發麻,波及兩臂,以至兩掌心部發麻,可治療喉炎、咳嗽、肩周炎、兩臂部等疾病。
3、「呢」字是舌尖音,注於心,心地光明,發這個音時,聲振於胸,反射雙掌,勞宮(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發麻。
可治療心悸、胸決悶、肺病、高血壓及橫膈以上的內臟疾病。
4、「唄」是唇音,口先閉後開,內氣自氣海(位於人體的下腹部)達於命門,命門及脊都會有溫熱之感,治腰腎、脊椎等病。
5、「彌」發音時口微開,舌下音,聲向下,內氣沿帶脈轉動,小腹有振動感,主治三焦病,肝、腸、腹等病。
6、「吽」字引氣上行,到了喉部即向下,氣沿身體前部及雙腿下行,直達湧泉(在人體足底穴位),可治腿痛、關節等病。
高維音樂與誦讀經咒對腦波的影響
聽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講「佛法」
馬克斯·普朗克
(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國物理學家。
佛法、科學,其實只是兩個名相。
因此 , 你可以說 佛陀說法49年,講述的是全宇宙(十法界)的「科學」;
也可以說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講述的是 現代人易懂易信的物質的「佛法」。
當量子理論誕生之後,科學和佛學在我們這個時代微妙地會和,它們心心相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只留下我們這些心隨境轉的凡夫俗子,還在情緒起伏的妄覺中分別不休… …
普朗克: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存在
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感嘆道: 「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他進而剖析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這與佛陀的論述不謀而合:「一切法從心想生」,又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那段經典故事同樣明顯——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沒有物質,只有心的振動、覺性的頻率!這是多麼偉大的科學發現!普朗克博士發現: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
其實,這個宇宙的「秘密」一直在被不同的文明所傳述:古埃及和希臘的「秘傳哲理」談到宇宙七個原理的「振動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振動。」
到了印度瑜伽理論中,又發展成為「七輪學說」:根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額輪,最高是頂輪,行者修行的能量每提升通過一輪,均有不同的心靈感受、頻率振動,心清凈度亦隨而增加。
近代的科學也印證了能量和物質間的關系,最有名的就是愛因斯坦的E=mc(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
大衛·霍金斯:人類意識的能級水平
基於普朗克的發現,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發現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的隱藏的圖表:一個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級水平的圖表。
他將普朗克發現的秘密更進一步的透露: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有一定的意識水平和能量水平。
不論是書籍、食物、水、衣服、人、動物、建築、汽車、電影、運動、音樂等等統統都有一個確定的能量級。
之所以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去接觸經典(文學著作、音樂、繪畫名作等),是因為他們的能量水平和經典的能量水平根本不相應,也就是他們無法與經典保持共振,也就理所當然的不會去讀經典了。
這與佛法中的論述也奇妙地吻合:佛法的修行,一直強調如何與佛菩薩「相應」。
觀世音菩薩的32種應化身(可以化顯為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這三聖,梵王身、帝釋身等六天,小王身、長者身等五人,比丘身、居士身等四眾……),其實歸根結底,32種應化身,代表著法界眾生眾多不同的心願。
那麼如何提升個人的能級呢?或許你也猜到了。就是放棄低能級的東西,和高能級的「事物」待在一起、保持共振。
這包括接觸具有更高能級的人,如佛門中強調的親近善知識;去到高能級的能量場,如在佛教的廟宇道場中熏修;接觸高能級的書籍、音樂、電影、錄像帶、畫像、工藝品等,如閱讀佛陀和高僧大德留下的經典論著、瞻仰佛菩薩像、念佛持咒等。
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轉」
根據大衛·霍金斯博士的研究成果顯示,一個人的能量層級的提升就可以帶動大批低能級的人類意識開始提升,可以從所在居住地點輻射出去,甚至波及全球。每1點的意識能量等級的上升會標志著正能量的10倍加強。
生命正能量與意識能量等級呈對數關系。生命正能量等級越高的人,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力越大。
意識層級提升
意味著把低頻能量提升成高頻能量
現代醫學、靈修理論中所謂的「療愈」,其實就是透過「共振」來轉換人的電磁場中低頻能量狀態,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轉化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振頻高的能量。
共振可應用在人體的各個層次上,在細胞層次上來說,我們可以將人體內堆積過多的自由基轉換成為陰離子;在肉體上,可以將高度濃縮的腫瘤轉換成密度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緒上,我們可以將比重大的痛苦升華成比重小的快樂;在認知上,可以將負面的批判轉換成正面的欣賞,將悲觀的看法轉為樂觀的態度。
在靈性上,可以將人的意識從原本只認同有形的肉體,提高到也能感覺無形靈體的狀態,從而喚醒我們的靈性意識,重新和自性本體聯結,最後達到和宇宙合為一體的狀態。
這些現代的科學論述,其實與佛法中的轉惡為善,回小向大,轉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的修行理論與次第,又是驚人地一致。佛陀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轉」的下手處:像袁了凡那樣地「竭誠」
那麼,如何轉變我們身心的能量級別,從而改變我們的命運呢?
佛門中人熟知的袁了凡先生的親身經歷,形象地說明了「轉」的下手處:恭敬竭誠!
袁了凡,明朝人。他小時候遇到一位姓孔的老者,老者會邵子皇極數,給他算命。老者告訴他說縣考童生能考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學考第9名。沒想到的是此後應考,每一個都應驗了,一點都不差。
這下袁了凡相信人皆有命。
後來又經過數次的驗證,袁了凡徹底死心了,因為你追求得來的,都是本來你命里有的,都是定數,所以他對人生,再無任何非分之想了。
後來袁了凡到棲霞山拜訪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告訴他說,只要這個人被起心動念所轉,他就被陰陽造化所縛,這樣的人就有定數。
但是凡人之中,極善、極惡之人,卻都能改變定數。因為大善或者大惡,都會在現世就召來報應,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現世報」。普通的小善、小惡則很難在現世就改變什麼。
雲谷禪師告訴袁了凡要改惡修善,還給了他功過格(是一種記錄每日善惡行為的表格,以便自我監督)並且教他念准提咒以及念咒的要領。
袁了凡聽後,就發誓行三千件善事求登科第,並且對雲谷禪師的每一句話都盡心竭力地踏實去做,不敢有半點馬虎。
結果從這開始,姓孔的老者原來算出來的都不準了。第二年科考本來算他該考第三,結果竟然考了第一。本來算他命中只有中秀才的份不能中舉人,結果他秋天就中了舉人,他命里沒有的,竟然被他求到了。
袁了凡倍受鼓舞,行善更加真誠,去惡更加徹底,總是把眼光放在改正自己的缺點上,總是看自己善事有哪些做得還不到位,就這樣十年如一日。
袁了凡本來命中無子,他後來發願再行善三千件求子。結果第二年就滿願了。
他就又發願行善一萬件求中進士。結果他家人覺得一萬善事太難了,照他的進度,不知道哪年能完成。結果一天夜裡袁了凡夢到一位神人,袁了凡就請教這件事,結果神人說,你只減糧一件事,就已經抵得上一萬件善事了。
原來,當袁了凡做寶坻縣長的時候曾經給農民減過租,從原來的每畝田收二分三厘七毫減到一分四厘六毫。這個減租的幅度是很大的,全縣的農民都得到他的好處。
袁了凡醒來後就去問幻余禪師,禪師說,善心真切,一善可以抵得上萬善,你這一個縣何只一萬農民得到你的好處,這一萬件好事不就夠了嗎?結果三年後他果然進士及第。
姓孔的老者算他的壽命只有53歲,結果袁了凡實際活到74歲才去世。他在69歲的時候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書,就是著名的《了凡四訓》,裡面詳細地介紹了他具體是怎麼去「轉」的全過程。
他的一生印證了印光大師的名言:「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