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吟教學視頻
① 古琴自學視頻全集古琴6古琴顫音怎麼練
古琴里沒有顫音這種東西,音外搖指是很難看的。有的是吟猱以及其延伸出的長吟短吟急吟飛吟長猱短猱急猱等等。吟猱的指法在不同門派有不小的區別,一般來說吟的動作比猱小,為近徽位的上下畫圓,猱的動作幅度大,有的彈作反撞,有的在本位上下往復畫直線。吟彈奏聲音如低吟淺唱竊竊私語,猱如猿猱竄於樹間。
② 如何自學古琴
學習古琴方法如圖:
易錯細節:
1、手肘抬得太高,手容易酸;
2、椅子太高或太矮;
3、身體距離古琴太近或太遠;
4、身體中心線對著古琴中心;
5、坐著的時候蹺二郎腿。
(2)古琴吟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按彈的宜忌
1、精神要寧靜,身體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
2、思想要純潔,情意要專注,不可雜亂散漫;
3、呼吸要勻調,視聽要集中,不可粗暴放縱;
4、手指動作要簡靜,不可繁亂,用指又須甲肉相兼,甲多則聲音焦燥,肉多則聲音渾濁,兼而用之,其聲自然清潤激切;
5、兩手用力都不要不覺,不可努張過度,輕要不浮,重要不麄;
6、大指按弦,不可以食指扒捏住作圈,幫貼用力,不可張開虎口;
7、名指按弦,要末節凸出,不可凹下,凹下稱為折指按不能堅,又不可以中指壓於其上幫貼用力;
8、食指彈弦,大指離可抵送,但不可捏緊,致不活動;
9、左右手指取勢,要文雅美觀,左手各指不可粘連伏於弦上,右手各指不可握拳靠在岳邊。小指雖禁而不用,但要伸直,不可屈曲;
10、形態雖要嚴肅,不可極度緊張,怒目張口,動作雖要活潑,不可流於油滑,取媚打花。
③ 古琴演奏的「吟」一共有幾種分別怎麼用大神們幫幫忙
落指吟 左手按弦即吟。 長吟 長久的吟。 細吟 細微的吟。 急吟 緊切的吟。 緩吟 緩慢的吟。 雙吟 同一弦上彈兩聲,二俱用吟。 定吟 左指不離音位,唯指節運動的吟。
④ 古琴是如何考級的
古琴是有等級考試的,最高等級為十級。
古琴考級分為十級,一至三級為初級程度,四至七級為中級程度,八至十級為高級程度。
古琴的等級考試內容,不僅包括樂理,琴本身曲目還是抽考,每級所有曲目都得很熟,考官有權利從任意開始,任意結束。
(4)古琴吟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考級曲目
1、《瀟湘水雲》
是一首中國古琴曲,無射均(緊五弦)定弦。作者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創始人郭沔。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共十段。
2、《廣陵散》
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時的《聶政刺韓傀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
3、《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漢族古琴名曲,據傳為蔡文姬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
⑤ 古琴的彈奏方法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
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輪、撥刺、撮、滾拂等;左手有吟、猱,綽、注、撞、進復、退復、起等。
拓展資料
1、古琴的右手彈弦亦有手指之別與指背甲彈與指面肉彈之別。右手的彈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擔的。一般說來,大指與中指力度較強,食指與名指較弱(小指是古琴中的禁指,只用其餘四指彈奏)。這四指的彈弦又各分指背甲彈和指面肉彈兩種。前者音色比較輕、薄、亮,後者音色比較重、厚、實。
2、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他說:「以指甲肉別之,輕而清者,挑摘是也;輕而濁者,抹打是也。重而清者,剔劈是也;重而濁者,勾托是也。外弦一二欲輕則用打摘,欲重則用勾剔;內弦六七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勾剔。抹挑勾剔以取正聲,打摘劈托以取應聲,各從其下指之便也。」
3、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彈弦出音。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異。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與食指外,最常用的是名指與大指;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兩種。一般說來,名指按弦其音溫厚穩實,大指則清脆明亮;肉按者溫厚穩實,甲肉相半者則清脆明亮。
⑥ 古琴痴迷者求一古琴老師
我的老師是東北三省有名的老師,是李祥霆大師的得意門生……有不少人都慕名而來……是大連市古琴協會的副會長……1節課120……但教得真的很好……對學生也非常好,就像對自己的兒女一樣……
⑦ 李程古琴教學黃鶯吟
這個教學視頻,你可以在網路上搜索,畫質也很清晰,你可以去搜索一下。
⑧ 古琴怎麼學
發自內心的喜歡古琴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真正的興趣,一般來說很難堅持。如果僅僅是為了附弄風雅,或打發時光,一旦受挫就容易失去興趣,很難持之以恆學下去,領悟到藝術的真諦。畢竟琴技到意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系統的學琴計劃
學習古琴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制定系統的學琴計劃是十分重要的,先學習右手八法,再學左手按音上下綽注進退復泛音等,附以練習曲鞏固所學指法;然後開始學仙翁操等小曲,最後按照曲目級別層層遞進練習琴曲,切忌好高騖遠、貪多貪大。大小曲更有其妙處,比如說《神人暢》、《山居吟》等樂曲雖然級數不高,但卻是意境深遠,堪為曲中神品,比有些大麴子的藝術價值要高的多。通過好學、善學、樂學、苦練,自學古琴也是可以學好的。
⑨ 古琴的技法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一千種,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輪、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左手的上、下、進復、退復、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等。
古琴的右手彈弦亦有手指之別與指背甲彈與指面肉彈之別。右手的彈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名指承擔的。一般說來,大指與中指力度較強,食指與名指較弱(小指是古琴中的禁指,只用其餘四指彈奏)。這四指的彈弦又各分指背甲彈和指面肉彈兩種。前者音色比較輕、薄、亮,後者音色比較重、厚、實。近代著名琴家彭祉卿對此有過詳細的分析,他說:「以指甲肉別之,輕而清者,挑摘是也;輕而濁者,抹打是也。重而清者,剔劈是也;重而濁者,勾托是也。外弦一二欲輕則用打摘,欲重則用勾剔;內弦六七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輕則用抹挑,欲重則用勾剔。抹挑勾剔以取正聲,打摘劈托以取應聲,各從其下指之便也。」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彈弦出音。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異。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與食指外,最常用的是名指與大指;其按弦的部位亦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兩種。一般說來,名指按弦其音溫厚穩實,大指則清脆明亮;肉按者溫厚穩實,甲肉相半者則清脆明亮。
就右手的彈弦來說,其強弱變化的幅度十分寬廣。由於古琴有效弦長,振幅廣闊,故同樣一種彈弦技法,可以彈出極輕柔飄忽的音,同時也可以彈出非常沉重剛烈的音,這全憑演奏者使用的力度如何。而有效弦長比較短的樂器,例如琵琶、阮等,其可變化的幅度就小得多。實際上,古琴彈弦的四指本身也是有著力度差別的。一般說來,大指的托、劈和中指的剔、勾尤見力度,而食指與名指則相對地要柔弱一些。四指中,用肉彈與用甲彈效果又有不同。肉彈所出的音線較粗,甲彈則較細;如果用力相等,那麼較粗者體積大,單位壓強小,故以強度勝;較細者體積小,壓強大,故以力度勝。古琴演奏時可以根據出音力度的需要而選擇適當的彈弦技法,其選擇的餘地相當大。
左手按弦技法也會對力度造成影響。首先,按弦部位的不同和技法的差異可以造成力度的變化。若就按弦手指而言,則有大指與名、中指之區別:用大指則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名、中指則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若就按弦部位而言,則有肉按與甲肉相半之按的區別:甲肉相半者明亮有力,其音線細而光滑;肉按者柔和溫潤,音線較為粗、松。音線細而光滑者,其質感密,其力度強;音線粗、松者,其質感疏,其力度弱。何粗何細,何強何弱,演奏時也可以根據音樂表現的力度要求來選擇適當的按弦技法。
古琴發音的張力除了來自左右手的技法與使用的力量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左手運指的速度。一般來說,速度越快便越見力度,反之,則越是鬆弛。但是,更重要的還取決於速度的變化狀態。左手在使用綽、注等技法時,其運指通常是非勻速的,即變速的,它們或者呈減速度狀態,或者呈加速度狀態。勻速運動所形成的軌跡是直線的,而減速運動和加速運動則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直線形不成張力,只有拋物線(包括反拋物線)才是富有張力的線條。不同的是,拋物線的軌跡是由緊張趨於鬆弛,而反拋物線的軌跡則是由鬆弛趨於緊張。趨於緊張者剛健有力度,趨於鬆弛者則平穩、舒展。效果不同,但都是富有張力的音線。古琴在以綽、注方式出音時所形成的軌跡大部分正是拋物線或反拋物線的,因而極富張力。
定弦 古琴調式有35種,按五聲音階定弦,正調音域有四個八度零一個大二度。
在彈弦樂器中,古琴是一種較獨特的樂器,琴面為指板,沒有柱和品。演奏時,將琴橫置於桌上,右手投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標記(不限定在13個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與徽之間),音準上要求極為嚴格。
空弦的音高不固定,要根據演奏的樂曲而定。正調時琴弦最低的一條空弦音為大字組C音,定弦由第一弦至第七弦依次按五聲音階排列,分別為C、D、E、G、A、c、d。古琴音域寬廣,由C—d3,共有四個八度零一個大二度。
古琴常用的還有緊五弦、慢三弦、緊五慢等調式。
古琴表現力特別豐富圓潤,運用不同的彈奏手法,可以發揮出很多藝術表現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渾厚,宏如銅鍾;泛音透明如珠,豐富多彩,由於音區不同而有異。高音區輕清鬆脆,有如風中鈴鐸;中音區明亮鏗鏘,猶如敲擊玉磬。按音發音堅實,也叫「實音」,各音區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區渾厚有力,中音區宏實寬潤,高音區尖脆纖細。按音中的各種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細致的表現力。
七弦論考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常見指法
1.右手指法
主要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及其不同的組合如:輪、鎖、疊涓、撮、滾、拂、歷、雙彈、打圓等。
2.左手指法
主要分為按音與滑音兩種。按音有跪、帶起、罨、推出、爪起、掐起、同聲等。滑音有吟、猱、撞、喚、進復、退復、分開等。
琴的擺放
鑒於電視劇、電影等地方出現古琴的片段老是會把琴的擺放位置搞錯,有必要給予提醒。
發現,87版《紅樓夢》最厚道,林黛玉彈古琴,以及琴的知識都對了。
古琴的擺放位置應當寬頭朝右,窄頭朝左,最細的線朝自己,徽位點和最粗的弦在對面。古琴的琴軫,也就是寬的那頭,是要懸空在擺桌子右側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