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新學林教育

新學林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4-04 07:35:54

⑴ 濟南市學林教育培訓學校的介紹

濟南市學林教育培訓學校是濟南市教育局注冊成立的專業個性化輔導學校。學校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本土化」教學,主要針對濟南市中小學生特點及山東省中高考形勢提供專業的文化課考試輔導。同時,還設有軍校生、復讀生、藝術生的文化課全托一對一輔導特色課程。學林教育秉承「關愛學生成長」的教育理念,通過「1對1個性化教學、N對1團隊化管理」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規范學習習慣,優化學習方法,完善知識體系,提升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學林教育憑借過硬的辦學質量、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模式和認真負責的教師隊伍,整合最新教育成果、最先進的教育資源、最人性的教育管理,切合人性化的學習計劃和最適合的教學方案,使學林教育日益成為濟南市家長最值得信賴的教學品牌,同時也贏得了廣大學生及家長的支持和良好口碑。

⑵ 慧學林教育是什麼

讓學生腦洞大開,考試不愁,學習有趣。
教育市場分析:3000億兒童教育市場,在中國體制教育、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兒童教育支出家庭佔比逐年遞增。目前中國16歲以下兒童約3億,每人年均消費1000元。
怎樣的教育才能填補市場的需求?
70、80後家長教育需求升級,要高分也要高能,70後80後的家長已成為我佔比90%的家長主體人群,他們注重孩子應試分數,同時,他們也關心孩子的興趣、情緒、人際等生活的各項能力及孩子的綜合素質。
怎樣的教育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長期、有效、提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拒絕填鴨式粗暴教育!為作兒童教育的主體,學生的需求顯得更為重要,被動的、填鴨式的、死記硬背的教育已經被學生判出局,或者把更多的學生出局,學習不主動,不積極、厭學、逃學甚至自殺層出不窮。
怎樣的教育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有趣、有料、有效
給樂趣給方法給結果,你就是天才!

⑶ 初一下冊政治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教科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期中考試試卷
(時間:60分鍾 滿分:100分)

1.在學校里,同學們相互了解、相互激勵,生活在這個大家庭里感到非常幸福。這種對團體的依賴和需求的感覺是( )
A.想念感 B.歸屬感 C.安全感 D.成就感
2.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發展自己的特長。下列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學校應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多提供機會給學生
B.培養興趣、發揮特長是自己的事,與他人沒有關系
C.學生個人應結合自己的實際,不要盲目追求
D.老師應多同學生談心,多為學生提供方法
3.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集體中。下列對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它像是一滴水與大海的關系 ②離開集體,個人更能自由地發展 ③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
④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集體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團結互助,要真正做到團結互助,就應該( )
①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②盡量掩飾自己的缺點 ③對別人的缺點敢於提出誠意的批評 ④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5.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利。要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 )
①敢於承擔責任 ②學會處理好同學間的關系 ③珍惜班集體的榮譽 ④積極、主動為班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 ⑤以集體利益為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建設好班級和學校集體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對於建設班級和學校集體,我們應反對的是( )
A.個人力量太小了,不值得一提 B.人人必須要貢獻力量
C.集體的事必須通力合作,群策群力 D.積極進取,樂於奉獻
7.每當考試來臨,我們有的同學會表現出緊張的情緒,這是( )
A.正常的情緒反應 B.不正常的情緒反應 C.缺乏理智的表現 D.不好下定論
8.不同的情緒對於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展有不同的作用,為了有利於人的健康成長,下列的方法中你認為不可取的是( )
A.保持和培養積極的情緒 B.合理地宣洩不良情緒
C.把不良情緒置於心理,自己默默忍受 D. 多培育輕松、開朗的良好情緒
9.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感,情感的發展需要我們一生自身的努力和培訓,而情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 )
A.兒童時期 B.少年時期 C.青年時期 D.中年時期
10.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平時父母因某事對我們講多了幾句,就認為是父母的啰嗦、嘮叨,於是對父母有了幾分的成見。其實,這是( )
①不尊敬父母的表現 ②尊敬父母的表現 ③一種不良的情緒 ④一種不良的情感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11.學校飯堂的一幕:高年級的某同學仗著自己身材高大,強硬搶佔了低年級某同學的位置,而且還順利地買到了飯菜。對這一幕,你的正確評價是( )
A.在社會生活中有無規則一個樣
B.社會生活就是要競爭,誰強誰上
C.高年級同學的行為違反了規則,應受譴責
D.對不太習慣排隊的同學應諒解,人與人之間要有愛心
12.我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這說明了( )
A.秩序來自規則 B.有沒有規則一個樣
C.法律能夠保障我們的生活 D.我們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秩序來維護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我一不違法,二不犯罪,與法律無聯系
B.我現在年齡還小,尚屬未成年人,與法律無聯系
C.我不與別人打官司,與法律無聯系
D.法律伴隨每個公民度過一生,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14.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的法律鮮明地反映了( )
A.公民的意志 B.農民的意志 C.廣大人民的意志 D.知識分子的意志
15.有人認為「講自由,就不能有任何的約束;有紀律的約束,就談不上有自由。」這種看法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 )
A.不懂得紀律是有約束力的 B.不懂得自由與紀律是相輔相成的
C.不懂得紀律的重要性 D.認識到自由是非常寶貴的

二.簡答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6.在學校里,你是怎樣注重自己的成長的?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並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說說。

17.法律必須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為什麼?

三.辨析題(僅作判斷不說明理由的不給分。本題13分)
18.人的情緒是天生的,是無法改變、無法控制的。

四.材料分析題(要求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說明。本題18分)
19..材料:宋朝文學家蘇軾寫過一篇《河豚魚說》,說的是南方的河裡有一條豚魚,游到一座橋下,撞到了橋柱上。它不責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打算繞過橋柱游過去,反而生起氣來,惱怒橋柱撞到了它。它氣得張開兩腮,豎起頜旁的鰭,脹起肚子,漂浮在水面,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後來,從水面上飛過的老鷹看見了它,一下抓起圓鼓鼓的河豚,撕裂開它的肚子,轉眼間,這條豚魚就成了老鷹的美食。
閱讀材料後,請回答以下問題:
⑴故事裡的豚魚犯了一個怎樣的致命錯誤?從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8分)

⑵自律的關鍵是什麼?(2分)

⑶請你說出自己平時進行自律一個實例。並嘗試分析自律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什麼作用?(8分)

教科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期中考試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B D A A C B D C D D C B
二.簡答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6.答:⑴注意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老師可以給予我們學科上專門的指導和幫助,使我們不斷豐富知識、經驗。(4分)⑵注意處理好與同學的關系,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進步。(4分)⑶充分利用學校的環境、設施,使我們的興趣、愛好得到培養,使學校成為我們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最佳場所。(4分)
17.答: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理由有:⑴法律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它的實施常常會遇到被統治階級的反抗和破壞。(4分) ⑵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違法犯罪的行為時有發生,需要用法律來制裁違法犯罪的行為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的有序與和諧。(4分) ⑶法律規定了人們享有什麼權利,應該履行什麼義務,但必須要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才能對侵犯他人權利和不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制裁,確保人們享有的權利得以充分實現,應盡的法定義務得以切實履行。(4分)
三.辨析題(本題13分)
18.⑴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1分) ⑵ 人的情緒會隨著時間的不同和場合的不同而發生變化,而且它還可能反映這個人的興趣和志向。因此,人的情緒不是天生的,是會變化的。(6分)而且,人們可以主動地通過適當的途徑和方法來調控自己的情緒,理智是關鍵。因此,人的情緒並不是無法控制的。(6分)
四.材料分析題(本題18分)
19.⑴故事裡的這條豚魚沒有很好地進行自律(或:自省。或:沒有自覺地約束自己)。(4分)啟發:在做事的時候,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不應怎樣做,自覺約束自己,保全好自己。(4分)
⑵自律的關鍵是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2分)
⑶所列舉的例子合理即可。(2分)
自律對青少年的成長的作用:自律使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律使人高尚起來;自律能夠使人自知;自律使人學會戰勝自己;等。(回答出3點即可,每點給2分,共計6分)

⑷ 人民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生導師有哪幾位最厲害的是誰

人民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生導師目前還尚未弄清,但我們可以從人民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點來找尋答案。一下是為您提供的: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點全介紹

人民大學對外漢語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點。
本專業由老一輩著名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教授於50年代親手創建,1981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著名語言學家胡明揚先生曾長期擔任學科帶頭人,至今仍指導著本專業的建設。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語言學理論研究、句法語義研究、音系學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和計算語言學研究等。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學專業知識、獨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語言研究和應用人才。
本專業目前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85%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博士生導師有賀陽教授、勁松教授、張衛國教授、李泉教授。
本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現代語言學論著選講、語言研究方法、語法學、語義學、音系學、社會語言學、歷史語言學專題、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第二語言教學法研究、語言學中的數理方法、語言信息處理等。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到各級黨政機關、新聞出版單位、教育和科研機構從事語言文字的應用、教學和研究工作。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賀陽 博士生導師

賀陽,男,1955年出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攻讀普通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胡明揚教授。1988年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主編,北京市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2006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研究的領域包括北京話、現代漢語語法和語言接觸,先後參與和主持的研究項目有「北京話研究」、「現代漢語詞類問題考察」、「現代漢語句法問題考察」、「間接語言接觸的個案調查與理論研究」、「漢語國際推廣研究」等。

講授的碩士研究生課程有:現代語言學論著選講、語法學、漢語句法語義研究、語言研究方法等。

發表的主要論文:

(1)《北京牛街地區回民話中的借詞》

(2)《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話調查》

(3)《北京話語調的實驗探索》(合作)

(4)《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

(5)《北京話的語氣詞「哈」字》

(6)《程度副詞+有+名」試析》

(7)《漢語完句成分試探》

(8)《性質形容詞作狀語情況的考察》

(9)《性質形容詞句法成分功能統計分析》

(10)《形容詞與不及物動詞的區分》

(11)《形名兼類的計量考察》

(12)《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

(13)《從現代漢語介詞中的歐化現象看間接語言接觸》

(14)《現代漢語數量詞中的若干歐化語法現象》

(15)《現代漢語DV結構的興起及發展與印歐語言的影響》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勁松 博士生導師

勁 松

1956年出生於北京,198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校今。200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評為教授,擔任博士生導師。

教授課程

本科生:

語音學

碩士生: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專題

博士生:

社會語言學

研究領域

1、當代北京話及普通話規范問題,側重研究北京話和普通話的語音現象,如語調、輕聲、兒化韻等。

2、語言學理論研究,側重於音系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

主要著作

《馬學良學述-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名家學述》(與瞿靄堂合作),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與瞿靄堂合作),

《現代漢語輕聲動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社會語言學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

發表論文:

《北京話的口語語體》

《北京話的語氣和語調》

《北京話語調的實驗探索》(與賀陽合作)

《北京話的字調和語調-兼論漢藏語言的聲調》(與瞿靄堂合作)

《論漢藏語言的類型和共性》(與瞿靄堂合作),

《論普通話的性質和存在形式》

《雙語研究中的語言態度問題》

《流行語新探》

《漫談「洋味」漢語》

《網路語言是什麼語言》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與瞿靄堂合作)

《雙語學習中目的語對基礎語的影響》

《兒化的語素形位學》

《被字句的偏誤與規范》

《中介語「僵化」的語言學意義》

《詞的認知基礎》

《兒化詞變化和變異的社會調查研究》

《常州話前高母音的舌尖化》

《嘉戎語上寨話》(與瞿靄堂合作)

《嘉戎語藏語借詞的時空特徵》

《尖團音新議》

《疊置式音變獻疑》(與瞿靄堂合作)

《兒詞綴的意義和功能》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吳紅雲 博士生導師

1、基本資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社會職務、獎勵、榮譽稱號

吳紅雲教授(1963- ),女,出生於江西南昌,語言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1999-2000),美國富布萊特項目研究學者(明尼蘇達大學, 2008-09)。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文學院外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英語教學》雜志編委、全國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協會常務理事。曾先後在武漢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愛丁堡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

曾先後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現代外語》最佳論文獎」、「第九屆中國人民大學優秀論文成果獎」,曾先後兩次榮獲「全國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獲獎選手指導教師獎」。

2、教授課程

第二語言習得、語言學導論、英語綜合實踐、英語泛讀等。

3、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語言習得、應用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英語寫作。

4、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1)2006-2007: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英語學習宏觀理念和微觀策略」

2)2004-2007: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中國英語學習者句法發展模式研究」

3)2005-2008:參與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項目「外國語言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4)2007-2008:指導「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課題「北京市公共場所英語標識規范性研究」

5、主要科研成果

1)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的實證研究》專著 2006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重英語學習的內在規律」《光明日報》2008年2月13日

「時間限制對EFL作文成績的影響」《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

「大學英語寫作中元認知體驗現象實證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教學活動條件下大學生英語寫作元認知的特點」《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2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 (第1作者)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現代外語》2004/4(第1作者)

「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第2作者)

「英語學習需要建構的語言環境」《光明日報》2006年8月9日(第1作者)

「英語學習需要科學的學習理念」《中國教育報》2006年3月31日(第1作者)

「Investig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readiness for learner autonomy」《中國英語教學 [三]—北京中國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tacognition in EFL Writing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 2004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中國英語教學》2002/3

「談培養大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學林擷新—中國人民大學學者論學集》200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論索緒爾語言符號任意性的辨證思想」《外語論壇》 2003 外文出版社

「論教學的觀念和期望對學習者自主性的影響」2002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

「高校師生英語學習觀念調查」2001北京市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 — 大會主題發言

「關於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報告」 1998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增刊

「詞彙困惑與大學生英語寫作技能的提高」 1998 《北京市研究生英語研究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編:《法庭內外—法律英語讀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

主編:《英語寫作範文》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2

翻譯:《中國民法案例匯編》 1993 台灣出版社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李泉 博士生導師

李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語言學博士。1962年生於黑龍江依蘭縣。1985年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語言學研究生班畢業,留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至今。198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學位。

曾應邀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匈牙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新加坡、南非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

獲得過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學獎、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師獎,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第八屆、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兼任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世界漢語教學》編委,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

《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合著),商務印書館,2004。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材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大綱與教學模式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主要論文

《敦煌變文中的助詞系統》,《語言研究》1992年第1期。

《「要是S就V了」句式語義語用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現代漢語「形+賓」現象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現代漢語「形+動態動詞」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1期。

《「全速、大力」一類詞的語義語法特徵及詞類歸屬》,《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同義單雙音節形容詞對比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4期。

《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言研究》2002年第2期。

《單音形容詞祈使句及相關的語法化問題》,《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三輯,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5。

《單音形容詞重疊的式和語法意義》,《對外漢語研究》第二期,商務印書館,2006。

《單音形容詞構成的主觀評價句》,《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五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漢語重疊的連續統現象——兼談單音形容詞重疊的性質》,《漢語教學學刊》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試論現代漢語完句范疇》,《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對外漢語教學釋詞的幾個問題》,《漢語學習》1991年第3期。

《試談中高級階段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任務》,《中高級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

《漢語常用詞彙與日語相應漢字詞彙對比》,《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1991。

《廣播新聞聽力課教學論略》(執筆),《漢語學習》1994年第3期。

《論語感的性質、特徵及類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新編漢語教程〉的設計、實施及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2期。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理論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日漢語氣助詞系統對比》,《漢語言文化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第二語言教學中的功能及相關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漢語文化雙向教程〉的設計與實施》《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

《〈駱駝祥子〉中所見的語言文化現象》,中國語言學會編《中國語言學報》第九期,商務印書館,1999。

《加強基於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必要性》,《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言研究》2001年增刊。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原則》,《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北京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有關語言教育研究的幾個問題》,《漢語學報》第3期2001年上卷。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基礎》,《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1期。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體系》,《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2期。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基本理論》,《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3、4期。

《近20年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和研究的基本情況述評》,《語言文字應用》2002年第3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趣味性》,《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語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關問題》,《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基於語體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構建》,《漢語學習》2003年第3期。

《論第二語言教材評估》,《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若干問題》,《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范圍和內容》,《漢語學習》第2004年1期。

《第二語言教材的屬性、功能和基本分類》,《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針對性》,《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第2期。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基本程序》,《海外華文教育》2004年第2期。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通用原則》,中國應用語言學會編《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聯合出版社,2004。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述評》,《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第2期。

《漢字研究與漢字教學研究綜觀》,《漢語研究與應用》第四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3期。

《漢語國際化進程中學科建設問題思考》,《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第3期。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研究綜觀》,《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第4期。

《文化教學的剛性原則和柔性策略》,《海外華文教育》2007年第4期。

《對外漢語教材中文化偏誤分析》,袁博平主編《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o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Cypress Book Co. UK Ltd. 2007。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研究縱覽》,《海外華文教育》2008年第4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語言文字應用》2008年第3期。

《普通話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漢語學習》2009年第2期。

《關於構建國際漢語教育學科的構想》,《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第3期。

主要研究領域

1.漢語語法

2.對外漢語教學

3. 國際漢語教育

研究生課程

1.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

2.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3.語言流派與漢語語法研究

4. 漢語語法分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⑸ 上海市人才市場有哪些

上海人才市場浦西固定市場
地址:中山西路620號
時間:每周二、四、六 9:00——15:00
交通:69、71、73、224、251、252、519、754、814、825、829、856、909、941、軌道交通三號線(輕軌明珠線)延安西路站

世紀風常設人才招聘會
地址:延安西路200號上海文藝活動中心
時間:每周六 9:00——15:00

上海市小企業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地址:上海市大木橋路108號時間: 每周一、二、三、四、五

上海固定人才交流夜市
地址:上海浦東商城路660號樂凱大廈5樓交流大廳
時間:每周三 18:00——21:00

上海人才市場商城路市場
地址:上海浦東商城路660號樂凱大廈5樓交流大廳
時間:每周六 9:00——16:00

上海青年人才固定市場
地址:上海市漢中路188號
時間:每周一、二、三、四、五
交通:64、128、109、801、927、955、41、710、767H、63、13、113、95、837、114、768、隧道三線、地鐵一號線(漢中路站)、地鐵三號線(上海火車站)等(恆豐路和漢中路交界處)

上海浦東新區人才市場
地址:上海浦東新區人才市場(張楊路1996號,近苗圃路口)
時間:每周六
交通:339、589、609、638、736、772、773、777、783、785、788、790、791、814、935、961、廣野專線等巨野路站

上海高科技人才交流會
地址:上海市南昌路47號科學會堂2號樓
時間:每周日

上海市黃浦區天天才市招聘會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普育東路227號黃浦區工人文化宮
時間:每周一、二、三、四、五、六
交通:69、929蓬萊公園,969、715、144、869、大橋二線、大橋六線南車站路,868、910、802、65、931、43、89、928、64、867南浦大橋

西宮天天職場
地址:武寧路225號滬西工人文化宮
時間:每周二、三、四、五、六
交通:軌道交通曹楊路站、40、94、951、01、105、876、950、966、837、838(到武寧新村站)

上海市部分勞動力和人才交流市場
上海市職業介紹中心

地址:上海市安遠路45號

電話:62552537

郵編:200041

上海市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管理所

地址:上海市安遠路45號

電話:62534459

郵編:200041

上海人才市場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620號

郵編:200051

電話:62337946

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

地址:上海市高安路25號

郵編:200031

電話:64318226

上海市人才交流市場一覽表

名稱
地址
電話

上海市人才市場
中山西路620號
62738701

上海市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高安路
64374554

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
雁盪路
63750784

上海國際人才交流協會
高安路
64333900

上海信息人才發展公司
南昌路
63182920

上海總工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吉林路2號
65455941

上海文化系統人才交流中心
巨鹿路709號
62475609

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陝西南路202號
64734158-16

上海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漢口路233號
63212410

上海國際商會人才交流中心
金陵西路28號
63847741

監獄局勞教局人才調節中心
吳興路225號
64748811-5614

上海市人事局人事仲裁處
高安路19號紅樓301-303室
64370070-303

上海市華僑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北京西路860號
62553532

上海廠長經理人才公司
中山西路620號2樓
62738701

上海東方人才交流公司
巨鹿路845弄1號
62792832

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浦東分部
浦東大道1550號

海運學院培訓樓A樓
58851370

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漕虹分部
宜山路822號304室
64850115

浦東新區人才交流中心
東方路902號
58306585

徐匯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漕溪北路336號
64872222

長寧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東諸安浜路166號
62124604

普陀區人才服務中心
桐柏路146號
62162776

閘北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共和新路802弄39號
56700602

虹口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四平路421弄20號
65071581

楊浦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隆昌路690號
65437340

黃浦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九江路219號506室
63239841

南市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陸家浜陸1100號
63761905

盧灣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瑞金一路100號
64332668

64950776

靜安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西康路464號
62531531

寶山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友誼支路20號
56129721

閔行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滬閔路6258號

區政府1號樓211室
64121700

嘉定區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嘉定區清河路34弄內
59520274

南匯縣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南匯縣惠南鎮西路大街58號
58024781

奉賢縣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奉賢縣南橋鎮立新路35號
57420093

金山縣勞動者交流服務中心
朱涇鎮萬安街704號4樓
57313540

松江縣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松江鎮普照路25號
57825422

青浦縣人才開發調節中心
青浦環城東路1號
59725546

崇明縣人才服務中心
城橋鎮人民路1號
59621047

⑹ 從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期刊雜志的國家級省級

從嚴格意義上說,期刊雜志並無國家級、省級的區分標准。因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早就聲明:中國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沒有所謂國家級、省級等的等級區分。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通常將某刊物說成是國家級的,某刊物是省級的或市級的。這種劃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用處。這種劃分的標准,大致是:
所謂「國家級」期刊,一般即指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的會刊;
所謂「省級」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與本科院校的學報;
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也可視為國家級。
國家級刊物和重點刊物名稱目錄
(此刊物級別目錄執行時間為2001年1月起)

國家級學術刊物

1、《哲學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學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國語文》
16、《中國圖書館學報》
19、《歷史研究》
22、《新聞與傳播研究》
25、《高校理論戰線》
28、《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2、《經濟研究》
5、《經濟管理》
8、《社會學研究》
11、《心理學報》
14、《外國文學評論》
17、《音樂研究》
20、《中國史研究》
23、《中國社會科學》
26、《光明日報》
29、《世界古典文明史雜志》英文版 3、《財貿經濟》
6、《法學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學評論》
15、《外語教學與研究》
18、《美術
21、《世界歷史》
24、《求是》
27、《人民日報》
30、《體育科學》

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理論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刊物目錄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重 點 刊 物
出 版 單 位

1、哲學
1、哲學
1
《自然辯證法研究》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

2
《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學會

3
《哲學動態》
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

4
《自然辯證法通訊》
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

5
《科學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6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

7
《宗教學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經濟學
理論經濟學
1
《宏觀經濟管理》
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

3
《經濟法制》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4
《中國勞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5
《會計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

6
《統計研究》
中國統計學會 國家統計局

7
《保險研究》
中國保險學會

8
《經濟學動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9
《國際金融研究》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

10
《宏觀經濟研究》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11
《財政研究》
中國財政學會與財政部主辦

12
《審計研究》
中國審計學學會

13
《中國工業經濟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14
《稅務研究》
中國稅務學會與國家稅務總局主辦

應用經濟學
1
《國際貿易》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2
《當代經濟研究》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

3
《國際經濟合作》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際經濟合作出版社

4
《數量經濟與計量經濟》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5
《世界經濟》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6
《價格理論與實踐》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中國價格學會

7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中國社科院

8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9
《國有資產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10
《中國工商行政管理》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業管理》
國家經貿委

12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所

13
《市場營銷導刊》
中國市場學會與國家經貿委主辦

3、法學
法學
1
《法律科學》
西北政法學院

2
《中國法學》
中國法學會

3
《中外法學》
北京大學中外法雜志

4
《比較法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研究所

政治學
1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馬克思主義研究》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中共中央黨校

4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中共中央編譯局 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

5
《科學社會主義》
中共中央黨校和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

6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會

社會學
1
《中國青年研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國青年雜志社

2
《道德與文明》
中國倫理學會、天津社科院

3
《婦女研究論叢》
中國婦女理論研究會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中華書局

6
《現代國際關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

7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研究》
中共中央編譯局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運史學會

民族學
1
《東歐中亞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學刊》
中國社科院

4、教育學
教育學
1
《中國教育學刊》
教育部 中國教育學會

2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學前教育研究》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

4
《課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較教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

6
《高等教育研究》
華中理工大學 全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

7
《教育研究與實驗》
教育部 華中師范大學

8
《中國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國高教研究所

12
《外國教育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

13
《教學與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

心理學
1
《心理科學》
中國心理學會

2
《心理發展與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學探新》
中國心理學會

5、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
1
《當代語言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
《古漢語研究》
湖南大學

3
《古文字研究》
中華書局

4
《方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5
《世界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6
《語言文字應用》
國家語委

7
《中華文史論叢》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學遺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9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0
《文學評論叢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11
《讀書》
三聯書店

12
《語文建設》
文字改革委員會

13
《辭書研究》
上海辭書出版社

14
《文藝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所

15
《文藝理論研究》
中國文字理論研究會

16
《民族文學研究》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7
《明清小說研究》
江蘇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18
《新文學史料》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中國典籍與文化》
國家教育部

20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國語言文學
1
《外國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
《外語界》
上海外國語大學

3
《現代外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4
《外語學刊》
黑龍江大學

5
《中國翻譯》
中國外文局編譯研究中心

6
《中國俄語教學》
中國俄羅斯研究學會

7
《日語學習與研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8
《外語與外語教學》
大連外語學院

9
《外語研究》
解放軍外語學院

10
《中國英語教學》
中國英語研究會

11
《外國文學研究》
華中師范大學

12
《當代外國文學》
南京大學

新聞傳播學
1
《新聞戰線》
人民日報

2
《中國記者》
新華社

3
《現代廣告》
中國廣告協會

4
《國際廣告》
中國對外經貿企業協會

5
《中國廣告》
《中國廣告》雜志社

6
《編輯學刊》
學林出版社

7
《中國出版》
國家新聞出版署

8
《中國圖書評論》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學出版》
教育部

10
《圖書發行研究》
中國發行協會

11
《編輯學報》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12
《出版發行研究》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主辦

藝術學
1
《音樂創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

2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上海音樂學院

3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中央學院

4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5
《鋼琴藝術》
人民音樂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雜志社

7
《藝術教育》
文化部

8
《美術研究》
中央美術學院

9
《美術觀察》
美術觀察編輯部

10
《中國美術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師大

11
《裝飾》
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出版:中國裝飾雜志社

12
《中國油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3
《水彩藝術》
人民美術出版社

14
《中國版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

15
《國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

16
《連環畫報》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17
《雕塑》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

18
《藝術與設計》
出版總署

19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20
《人民音樂》
中國音樂家協會

21
《中國音樂教育》
教育部

6、歷史學
歷史學
1
《史學理論研究》
歷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中國社科院

4
《考古》
中國社科院

5
《軍事歷史》
軍事科學院

6
《民國檔案》
中國第二檔案館

7
《抗日戰爭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國地方誌》
北京 中國地方誌辦

9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10
《當代中國史研究》
國史學會

11
《歐洲》
中國社科院

12
《當代亞太》
中國社科院

13
《美國研究》
中國社科院

14
《考古學報》
考古雜志社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檔案館

16
《台灣研究》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亞研究》
中國社科院

19
《西亞非洲 》
中國社科院

20
《社會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

7、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1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教育部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
2
《管理現代化》
中國科學技術學會

公共管理
3
《中國行政管理》
人事部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4
《大學圖書館學報》
北京大學、國家圖書館

5
《圖書情報工作》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6
《國家圖書館館刊》
中國國家圖書館

7
《圖書館雜志》
上海圖書館

8
《情報學報》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會刊

9
《情報資料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信息學會、中國人民大學

10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11
《中國信息導報》
國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報科學》
中國科技情報學會

8博物館學
圖書情報文獻學
1
《中國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學會

9、綜合類

1
《文獻》
國家圖書館

2
《文物》
國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華書局

4
《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
論點摘編

5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全文轉載

6
《黨的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7
《國際問題研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8
《中國教育報》
(理論文章,1500字以上)

9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中國社科院

10
《東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東北師范大學

11
《中小學教師培訓》
東北師范大學

12
《社會科學戰線》
吉林省社科院
http://skc.nenu.e.cn/cgjb/table/200101.htm
http://index.sdjtu.e.cn/xbzy/kjc/kyc/%D6%D0%CE%C4%BA%CB%D0%C4%C6%DA%BF%AF2004%B0%E6.htm

熱點內容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