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輸血與血型教學設計

輸血與血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2-04-11 18:17:53

❶ 七年級生物蘇教版下復習提綱和試卷

第8章 人的生殖與發育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識別男女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識別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過程
3、描述胚胎發育過程
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1、說明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過程
2、說明睾丸產生精子和卵巢產生卵子
教學難點:
說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發育過程以及胚胎發育的條件和場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設計: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嗎?
二、、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來源,教師總結引入課題
三、學生活動:
1、觀察圖8—1和圖8—2小組討論說出男女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2、討論:為什麼說睾丸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
3、分組討論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線,然後每組代表上黑板畫出示意圖
4、顯微鏡觀察動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標本
5、閱讀課文討論:(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麼地方相遇的?
(2)什麼是受精作用 (3)精卵結合而成的細胞叫什麼?
6、學生自學課文內容,了解常用節育方式提出心中的問題或疑惑
7、學生討論:(1)新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2)精卵結合後在什麼地方發育?
(3)為什麼回有「十月懷胎」之說?(4)人是從什麼地方分娩出來的?
(5)母體是通過什麼結構向胎兒提供營養物質的?
(6)你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師活動:
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肯定,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補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何收獲?你還有什麼疑惑?
六、練習:課本第6頁:自我評價 1、2、3、4 (請學生講解)
思維拓展(學生討論)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生殖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睾丸: 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系統 輸精管: 輸送精子
的結構和功能 前列腺:
陰莖: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產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輸卵管:受精場所
女性生殖系統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的結構和功能 陰道:月經排出的通道

二、受精過程:
1、受精: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過程叫受精
2、節育方式:結扎

三、胚胎發育:

卵子 受精 發育 分娩
精子 (輸卵管) 受精卵 (子宮) 胎兒(陰道) 嬰兒

第 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識別人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
2、舉例說出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特點
3、舉例說出青春期生衛生行為和習慣的重要性
4、關注青春期心理衛生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青春期有關知識,提高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1、識別人體生長發育各個時期的變化
2、舉例說出青春期的性發育包括性器官發育和第二性徵發育,
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點
教學難點:1、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徵
2、說明做好青春期衛生與保健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引入:人的生長發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共有多少個時期?
二、學生活動:
1、討論:請結合自己的生長發育過程,想一想,說一說各個時期有什麼特點
2、活動:(1)學生4人一組,每個同學將自己的各個時期照片拿出來,請另外3個同學猜是哪個時期。(可參考照片背面的年齡,判斷回答是否正確)
(2)將家中長輩各時期照片拿出來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為哪幾個階段?
3、討論:根據人的一生中各個階段的特點,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4、觀察圖8—8男女部分生殖器官發育趨勢示意圖,試著從圖中說出自己獲得
哪些信息?
5、學生觀察表8—1,根據表格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說出有哪些特徵屬於男女的第二性徵?
6、討論:當你首次出現月經或遺精時,是否告訴父母?你父母是什麼態度?你
是什麼感覺?
7、討論:你將如何與異性朋友交往?
8、討論:青春期我們在飲食衛生上要注意什麼問題?在穿著打扮上要注意什麼問題?
三:教師活動:
歸納、總結學生的發言,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大膽的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你想知道的?
五、練習:課本11頁 自我評價 1、2、3 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

嬰兒期(0~1歲)
幼兒期(2~6歲)
一、人的生長發育 童年期(7~11歲)
青春期(12~23歲) 青年期 (24~39歲)
成年期(24歲以上) 中年期 (40~59歲)
老年期 (60歲以上)
二、青春期發育:第二性徵的出現

二、 青春期衛生

第三節 人體概述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並說出人體各個系統的主要功能
2、親自動手實驗,總結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教學重點:
1、識別組成人體的器官和系統,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
2、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
3、舉例說明人體各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相互統一的
教學難點:
1、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
2、分析骨的成分與骨特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引入:人類新個體的產生是由什麼系統完成的?該系統由什麼組成?它們的功能是什麼?
二、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總結引入課題
三、 教學過程:
教師:展示人體全身骨骼模型,請學生介紹這模型有哪些骨骼?哪些肌肉?這些骨骼和肌肉屬於哪些系統?該系統有什麼功能?
學生:觀察模型說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稱,相互討論說出運動系統的功能
活動:請一學生上黑板前做快速下蹲的表演,一分鍾內能做多少個
討論:表演的同學運動後有什麼變化?看到這些變化,使你想到了什麼系統?
人體各個系統有什麼功能?
學生:互相討論交流,積極回答,並相互補充
教師:總結歸納
教師:當你吃魚時,不小心被一小根魚骨卡住了,家人叫你趕快喝醋,你認為這種方法能解決問題嗎?
學生:討論猜測
實驗:學生4人一組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1、一個燒杯里裝食醋,另一個燒杯裝10%的稀鹽酸,分別把相同大小的魚骨放進燒杯,觀察現象,10分鍾後取出,漂洗後,用手觸摸,看能否打結。
2、用鑷子夾起一根魚肋骨,放在酒精燈上煅燒,觀察顏色變化,用鑷子輕
輕敲打煅燒後的骨。
教師:請各組代表說出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學生:各組代表積極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討論:1、魚骨放在醋中沒有變軟,而放在鹽酸中卻變軟了,當被魚骨卡住喉嚨,喝醋行嗎?應怎樣處理?該實驗說明了骨骼含有什麼物質?
2、魚骨能夠煅燒,說明骨骼里含有什麼物質?
3、這些物質使骨骼有什麼樣的特性?
學生互相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歸納,今天大家表現很不錯,讓我們為取得成功而鼓掌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五、 課後反思:
六、練習:課本16頁 自我評價 1、2、3 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第三節 人體概述
一、人體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運動系統:運動、支持、保護的功能
消化系統:消化、吸收
呼吸系統: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循環系統:運進氧和養料、運走二氧化碳和廢物
人體系統 泌尿系統:排出代謝廢物
內分泌系統:具調節功能
生殖系統:生殖
神經系統:具調節功能

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
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柔韌,有彈性 (能夠煅燒)
骨的成分
無機物(主要是鈣鹽):使骨脆硬 (能夠溶解在稀鹽酸中)

第9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境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教學目標:
一、知識: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脂肪
2、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二、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關注、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脂肪
2、 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教學難點: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展示兩組圖片,一組是非洲難民的孩子骨瘦如柴,無力行走的圖片;另一組是一些少年兒童過度肥胖的圖片。
提問:兩組圖片中孩子體態上的明顯差異是什麼原因引導的?(學生答:營養)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提供一些科學營養的建議呢?(學生答:想。)
師:要想科學營養,就離不開營養物質,而我們獲得營養物質的主要途徑是攝取食物,那麼食物究竟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物質呢?
二、師生互動,解決疑難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自己經常食用的5種食物,提出有關營養成分的問題,並作出相關的假設 2、將各小組統計結果進行交流,再統計,全班總計列出多少種食物及營養成分。
3.教師展示收集的食物種類及營養成分。
匯總調查資料、分析、討論和歸納有關信息(見下表)。

編號 食物名稱 主要營養成分 生產原料 產地 最終來源
1
2
3
4
5
師:食物究竟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成分?
學生閱讀教科書內容後回答: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
和維生素共六大類。
師:誰能告訴我哪些營養成分屬於無機物?哪些屬於有機物?
生:水、無機鹽屬無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屬於有機物。
師:三大產熱營養素是哪三種營養成分?
生: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三、實驗: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澱粉和脂肪
學生4人一組進行實驗,並講述實驗現象和結果
討論: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澱粉、脂肪一樣多嗎?
師:我們認識到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這幾種物質分別有什麼作用?我們主要從哪些食物中可以獲得這些物質?
生:結合第21、22頁教科書內容和自身生活經驗,小組總結歸納,小組成員分工合作。
師: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學生列表歸納。
生:匯報合作成果。
師:適時對學習小組進行表揚和激勵。
生:學生互評,並對學習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價。
師:食物中是否含有無機鹽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進行探究
3、 探究食物中含有無機鹽
學生4人一組進行實驗,並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小組互評實驗結果
學生舉例說出各種無機鹽的作用
4、指導學生閱讀課本25頁了解各種維生素的作用及缺乏會導致的疾病
四、師生共同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誰能告訴我你有哪些收獲,你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生:回憶並答出營養成分的種類,主要食物來源及主要功能,並互相補充。
(師適時質疑)
五、自我評價:課本24頁 1、2、3、4 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第一節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1、蛋白質
2、澱粉 人體供能物質
3、脂肪
4、水
5、無機鹽
6、維生素

第二節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
教學目標:
一、 知識: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說出小腸的結構特點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
二、 能力:
通過討論、交流、實驗觀察,培養學生表達、交流、觀察、動手等能力
教學重點: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說出小腸的結構特點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
教學難點:說出小腸的結構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設計:
分為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新課學習 知識應用 拓展知識 課堂反思 課堂小測驗
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如下:
教師活動 媒介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消化系統圖片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激發興趣
指導學生角色扮演 活動—小品表演 進行角色扮演、觀看、細聽
引導討論 小品和課文內容 討論、交流、表達
引導實驗觀察: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 實驗活動 實驗、觀察、討論、交流、表達
點撥、指導閱讀 課本內容 帶著問題閱讀
問題討論 問題 分析、解析、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歸納整理 板書 歸納表達、理順知識
引導實驗:觀察小腸結構 實驗活動 實驗、觀察、討論、交流
設置問題,拓展知識 問題 交流表達
引導課堂反思 問題 交流表達
布置課堂小測驗 測驗 完成小測驗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出示學生比較熟悉的圖片和一段富有啟發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體的什麼地方發生變化呢?」作為導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探究的願望;為學習者指明方向,引導學生帶著慾望進入學習任務,從而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讓學生表演小品(角色扮演:學生分別扮演口腔、胃、小腸、大腸、肝臟等器官),再次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學習環節。
2.新課學習根據小品內容提出幾個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在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則是多看、多聽、多感受而少說話,並及時對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和提高,將零碎的知識系統化。
討論後,學生帶著問題做實驗――探究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理解口腔內的化學性消化
3.知識應用和知識拓展:教師提出「你知道哪些消化系統的疾病?」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消化系統的疾病。引導學生學會搜集信息、積累知識,並時刻關注生活、關注學習、關注健康。
討論後,學生帶著問題做實驗――觀察雞小腸,學生用手摸、用眼看、用放大鏡觀察,然後猜測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這是學習的感性認識階段。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理順知識,這是學習的理性認識階段。
4、課堂小結、反思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人體的消化與吸收

口腔
食道
胃(吸收水,酒精)
消化道 小腸(吸收大部分水、無機鹽、維生素、甘油、
1、消化系統 脂肪酸、氨基酸)
的組成 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維生素)
肛門

唾液腺(分泌唾液澱粉酶)
肝 (分泌膽汁)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
腸腺 (分泌腸液)

2、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澱粉 口腔唾液澱粉酶 麥芽糖 小腸 酶 葡萄糖
蛋白質 胃胃蛋白酶 多肽 酶小腸 氨基酸
脂肪 酶小腸 甘油、脂肪酸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
教學目標:
一、 知識:1、關注並學會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2、明白什麼是合理膳食並理解合理膳食的意義
二、能力:
1、有興趣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並原與其他同學交流,嘗試設計表格
2、有興趣參與課堂調查活動,並小組協作將數據進行初步處理
3、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二、 情感:關心長輩的飲食,體驗父母的辛勞,學習表達孝心
教學重點:
1、關注並學會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2、參與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3、關注食品安全
教學難點:關注食品安全
教學方法:調查探究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人太胖太瘦都說明這個人的營養狀況不太好,那什麼樣的體重才是比較標準的呢

討論、交流、表達

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並交流 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營養狀況
參與討論,交流,表達 讓學生關注並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三)過度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課堂調查 學生發言,討論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是否正確,並說出科學依據 讓學生明白飲食衛生的科學道理,體現教學來自生活,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素養

(四)營養學專家對合理膳食的建議 提問: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才是合理的,才有利於我們健康成長?說說自己的看法
講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的有知識

學生發言,談談對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的理解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後再給出營養專家的建議,有利於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樣才是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五)「今天我們當家」——為家人設計一日食譜
描述父母的辛勞和同學們的幸福生活,安排學生討論如何為家人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
小組討論,設計一日食譜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譜的設計並付之實施(課後) 通過應用學過的知識進行以「今天我當家」為主題的設計食譜活動,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讓他們關心長輩的飲食、體驗父母的辛勞

(六)關注食品安全 引導學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導學生設計調查表,調查當地食品的安全性 小組設計調查表,分工合作,並在課堂上交流(課後) 讓學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鑒別食品的安全性,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七)課堂反思、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獲?還想了解些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表達 通過反思與小結,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
(八)課堂練習 布置課堂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 對知識進行鞏固

板書設計:
第四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

一、 膳食指南:1、多吃谷類,供給充足能量
2、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攝入
3、參加體力活動,避免盲目節食
二、 平衡膳食寶塔:
第一層:谷類 (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層:蔬菜、水果類(分別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層:魚、禽、肉、蛋類(235克~200克)
第四層:奶、豆類(分別是100克 50克)
第五層: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三、食品安全:

第10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
第一節 血液和血型
教學目標:
一、 知識:1、說出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2、觀察血塗片,區分白細胞與紅細胞、
3、說出血液中幾種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學會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
4、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及鑒定的過程
5、說出失血對人體的影響,理解血型和輸血的關系
二、 能力:
培養學生對現象的觀察能力,實驗的規范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的思維方式。
三、情感:
通過對人體血量等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無償獻血、義務獻血的教育。
教學重點:1、說出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2、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及鑒定
教學難點:1、血常規檢查對診斷疾病的意義
2、說明血型堅定的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探究法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提問:在我們人的血管里流動的是什麼? 討論,交流,進入課題
觀察血液的組成 演示實驗:血液的組成成分 觀察教師的操作,注意發現問題,學習實驗的規范操作
血液中血漿及血細胞的組成 觀察量筒內分層現象,注意顏色及所佔體積
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 教師講解、巡視、指導 實驗:觀察血塗片
紅細胞的正常值,血液為什麼是紅色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知識和圖10—2人的血細胞 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和白細胞的顏色和數目以及結構上的差異,觀察血小板的形狀
貧血的概念 如何對待補鐵的問題? 閱讀補充資料討論交流
了解發炎 講解什麼是發炎 學習白細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與凝血 巡迴演示比較 觀察血塊周圍的液體和使用抗凝劑的血液有什麼不同
認識化驗單,知道血常規檢測內容 展示幾張化驗單,分發給學生 學生分組閱讀,討論化驗單上幾項指標的不同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二課時)輸血和血型 如果你醫生,面對失血過多的病人,你如何搶救? 討論,交流
輸血原則 巡視並適時指導 分組活動,模擬「血型鑒定」
我過無償獻血制度 講解我國無償獻血制度 查找有關無償獻血資料(課逅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討論,交流
課堂練習 布置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血液和血型

運載血細胞
血漿(功能) 運輸養料和廢物
防禦保衛
1、血液的組成
紅細胞(內含血紅蛋白):運輸氧氣
血細胞 白細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輸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好,緊急狀況下,O型血的人可以給任何人輸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❷ 七年級血液和血型評課記錄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根據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參考

文 章來
源蓮山 課
件 w w w.5Y
k J.Com 生物人教七年級下第四單元第四章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1.血量和輸血
(1)人體血液的含量。
成年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7%~8%。例如:一個體重為50千克的人約有血液3 750毫升。
(2)血量穩定的意義。
體內血液量的相對穩定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意義。
(3)失血對身體的影響。
一個人一次失血不超過血量的10%(約400毫升),所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
一次失血超過800~1 000毫升,就會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 等症狀。
一次失血超過30%(約1 200~1 500毫升),就會有生命危險。
【例1】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過體內血量的多少會危及生命?()
A.5% B.10% C.20% D.30%
解析:
A ×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過10%,即不超過400~5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B
C × 一次失血若超過20%,即超過800~1 000 毫升,各種生理活動會受到影響;而一次失血超過30%(約1 200~1 500毫升),就會有生命危險。
D √
答案:D
2.血型
(1)血型的發現。
ABO血型是1900年由奧地利的醫生蘭德斯坦納發現的。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進行研究。他把他們的血液交叉混合後,發現一個人的紅細胞遇到某個人的血漿時,紅細胞會凝集,而遇到另外一些人的血漿卻不會。經過他的分析和研究,終於發現了人類的ABO血型。

(2)血型的分類和發現血型的意義。
人類最基本的血型ABO血型有四種,分別是A型、B型、O型和AB型。血型的發現為臨床搶救失血過多的患者提供了可能。
ABO血型是人類最常見的,也是最早被發現的。在發現ABO血型之後,人們又陸續發現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數十種血型系統。血型不僅與醫學、生物化學有關,而且和人們的思維、性格、氣質、行為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例2】下列哪種血型不屬於ABO血型?()
A.AB型 B.A型
C.O型 D.Rh陰性血型
解析:
A × ABO血型可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種類型。所以,選項A、B、C都是符合題意的。
B ×
C ×
D √ Rh陰性血型的劃分不屬於ABO血型的分類。
答案:D
3.安全輸血
(1)輸血的意義。
輸血就是將獻血者的血液輸入失血者的體內。是搶救失血過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2)輸血原則。
輸血原則是輸同型血。即A型血人缺血時應輸入A型血。AB型血的人應輸入AB型血。輸血時如血型不合,受血者體內紅細胞會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而引起嚴重後果。
(3) 成分輸血
若病人只是因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輸血,如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只需要輸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輸入全血,這就是成分輸血。成分輸血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選擇性地輸入某一成分。
【例3】輸血時如果血型不符,可能會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引起中毒死亡
B.紅細胞凝集成團,妨礙血液循環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漿發生沉澱,血液無法循環
解析:
A × 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否則會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凝集成團的紅細胞會阻塞血管,影響血液循環,既而危及人的生命。
B √
C ×
D ×
答案:B
4.無償獻血

我國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無償獻血。無償獻血可以挽救失血病人的生命。
「有人認為獻血會傷元氣,而且會造成貧血」,對嗎?
不能這樣說!因為,血液中的紅細胞生命期約為120天,白細胞通常為7~14天,血小板為 7~9天,即使不獻血人體內的血細胞也會衰老死亡。一次獻血200~300毫升,僅佔全身血量的6%左右,而且獻血後能刺激人體內的造血功能,加強造血能力,同時加速了血液成分的更新。
【例4】(湖北咸寧)獻血能夠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關獻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獻血
C.提倡公民自願獻血
D.一次獻血3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
解析: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無償獻血。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獻20 0~300毫升的血。
答案:B

5.檢驗血型的方法
(1)准備A型和B型標准血清,四根潔凈的細玻璃棒和兩片潔凈的載玻片,在玻璃棒上分別標號為1、2、3、4,在載玻片上分別標號為1、2。
(2)用1號玻璃棒取一滴A型標准血清,放在1號載玻片上;用2號玻璃棒取一滴B型標准血清,放在2號載玻片上。
(3)將采血器消毒後,從耳垂處吸取一滴血,放在盛有1 mL生理鹽水的小試管里,進行稀釋。用消過毒的3號玻璃棒取一滴小試管里稀釋的血,放在1號載玻片的血清里,用消過毒的4號玻璃棒取一滴小試管里稀釋的血,放在2號載玻片的血清里。1號 和2號兩片載玻片上的血與血清混合。
(4)用低倍顯微鏡分別檢驗1號、2號載玻片,如果兩片載玻片上的紅細胞都不發生凝集現象,則受檢者的血型是O型,如果紅細胞的凝集現象只發生在2號載玻片上的B型血清內,則受檢者的血型為A型。如果紅細胞的凝集現象只發生在1號載玻片上的A型血清中,則受檢者的血型是B型。如果兩片載玻片上的紅細胞都發生了凝集現象,則受檢者的血型是AB型。

【例5】高峰、杜鵑、張成、姚遠四位同學檢驗血型的結果如下表所示。(「√」為不發生凝集,「×」為發生凝集)請你根據表格判斷四位同學的血型依次為()。

A.A型、B 型、O型、A B型
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B型、A型、O型
解析:
A × A型標准血清含有抗B凝集素,B型標准血清含有抗A凝集素。高峰同學的血液與兩種血清均不凝集,說明紅細胞表面兩種凝集原都沒有,為O型;杜鵑同學只與A型血清凝集,不與B型標准血清凝集,說明紅細胞表面只含有B凝集原,是B型;張成同學只與B型標准血清發生凝集反應,所以是A型;姚遠同學的血液與兩種血清均發生凝集反應,說明紅細胞表面兩種凝集原都有,是AB型。
B √
C ×
D ×
答案:B

6.異型 輸血的注意事項
(1)異型血之間的輸血原則。
O型血的人可以輸血給任何血型的人,AB型血 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液。
(2)輸異型血時要緩慢、少量。
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得太快太多,輸進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因此,輸血時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異血型者之間輸血,只有在緊急情況下,不得已才採用。
(3)充分檢驗,保證輸血安全。
在通常情況下,由於考慮到人類的血型系統種類較多,為了慎重起見,即 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間進行輸血,也應該先進行交叉配血實驗,即不僅把獻血者的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進行血型配合實驗,還要把受血者的紅細胞和獻血者的血清進行血型配合實驗,只有在兩種血型配合都沒有凝集反應時,才是配血相合,可 以進行輸血。
【例6】下列關於輸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B.在沒有同型血而又情況危及的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大量輸入O型血
C.在沒有同 型血而又情況危及的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少量輸入O型血
D.在沒有同型血而又情況危及的情況下,除AB血型的人外,其他血型的人都不可以輸入AB型血
解析:
A × 輸血 的原則是輸同型血。但O型血與A、B兩種標准血清都不會發生凝集反應,所以,將少量的O型血輸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患者體內不會發生紅 細胞凝集現象。但是,AB型血與A標准血清和B標准血清都會發生凝集反應,所以,AB型血只能輸給AB型血的患者。
B √
C ×
D ×
答案:B 文 章來
源蓮山 課
件 w w w.5Y
k J.Com

不懂追問,望採納,你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

❸ 輸血與血型的問題

紅細胞血型
有26個血型系統,包括紅細胞抗原400多種。與人類輸血關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統,其次是Rh血型系統。
1.ABO血型系統及其亞型:ABO抗原受控於H、A、B基因,不同個體紅細胞膜上表達不同的抗原,形成了A、B、O、AB四種正常型別和許多亞型。ABO血型系統的共同特點是紅細胞上含有某種抗原,紅細胞上就不存在對應的抗原。ABO血型系統正常型別和絕大多數亞型個體均符合這種規律,故可根據此規律用血型單克隆抗體檢測紅細胞上的抗原(正定血型),或用標准紅細胞檢測檢者血清中的抗體(反定血型)來判斷被檢者血型。此外,體液中還存在小分子可溶性ABO血型抗原的型物質,為半抗原。可通過被檢者唾液中型物質的檢定來輔助鑒定血型。
2.Rh血型系統:Rh血型能識別的抗原共43種,常見的抗原有五種,分別是D、C、E、c、e。此系統與ABO系統不同的是很少有天然抗體,大部分抗體均由免疫刺激後產生。由於D抗原的抗原性最強,故常以其存在與否定為Rh陽性或陰性。
【臨床意義】
1.溶血性輸血反應:①ABO血型鑒定主要用於獻血與輸血,如硬獻血者與受血者血型不同則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②Rh陰性的患者輸入Rh陽性和血液後,可刺激病人產生免疫性抗體,當再次接受Rh陽性血液時,可造成溶血反應甚而導致病人死亡。
2.新生兒溶血症:「O」型血母親孕育A型或B型血胎兒時,或Rh陰性的母親孕育了Rh陽性的胎兒後再次妊娠時,即可導致新生兒溶血症;若Rh陰性孕婦曾輸過Rh陽性血液,則第一胎就可發生新生兒溶血症。
3.某些原因不明的輸血反應時,應考慮少見的血型抗原刺激。
4.ABO血型與遺傳有關,故在法醫學上常用於親子鑒定。
配血試驗
交叉配血:病人血清加獻血者紅細胞,獻血者血清加病人紅細胞,二者均無凝集、證明血型相同且無其他特殊凝集素,可輸血;否則不可輸血。
其他血型系統:臨床還可見到MNSs系統、P系統、Lewis系統、Diego系統、Kell系統、Ii系統等十分罕見的血型系統。

❹ 七下 生物 學習與評價 第四節 輸血和血型

1.(1).失血過多,因為血量不超過10%,人體血容量約為體重的8%,一個體重50KG的人血液總量約4KG,一次獻血400毫升,不到人體總量的10%。如果是體重小於50KG的女士(大於45KG),一般采200毫升也有采300毫升,同樣不超過10%。(2).血型不匹配,導致死亡。原因: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對抗內他自身紅細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沒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則含有抗A 和抗B凝集素。2.沒道理。一般血型分A\B\AB\O的,凝集與否與各血型中所含的凝集蛋白有關。

❺ 急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七八年級生物教案(新版本)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60

『初中生物教案』七年級下生物教案(全冊)

·課 題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 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說出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分析比較得出人與類人猿的本質區別2.根據圖片、資料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71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本章提示 本章完成了對光合作用全過程的認識和理解,但又不是對光合作用這一知識點的簡單完善,而是從綠色植物對於生物......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53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教材分析: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是繼「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之後和「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教材編......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19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級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徵。 2、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85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教案講課人:孟大平課題:致同學們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有關生物學方面的信息,教師應按照課標內在的要求,通過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及初......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878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骨胳和骨胳肌群.doc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骨胳和骨胳肌群.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21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青蛙的外部形態和結構生..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青蛙的外部形態和結構生理特徵.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49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緒言探索生物的奧秘.do..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緒言%20%20%20探索生物的奧秘.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53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第八章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第八章 植物體是一個整體.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64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第五章%20有機物的分解..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第五章%20有機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38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第三章生物與環境.doc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第三章生物與環境.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50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第一章%20第二節%20細胞..

·http://book.zzteacher.com/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第一章%20第二節%20細胞.doc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96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級生物教案 人的呼吸

·教育資源/教案庫/初中三年級/生物/人的呼吸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18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有關生物學方面的信息,教師應按照課標內在的要求,通過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及初步了解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和社會的習慣. 設計思路 : 一,本節課是實驗課程的第一......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003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課題第六章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教學目的知識目標描述人體通過眼獲得外界環境信息的情況. 眼球的結構各部分功能. 近視眼的成因和預防. 技能......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61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開花結果和營養繁殖

·教學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結構,認識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學會解剖和觀察花的基本結構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雌蕊,雄蕊的結構和功能.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33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課時教案生物的遺傳物質

·課題第十三章 第二節 生物的遺傳物質課型新課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包括) 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方法目標 1,知道科學家研究基因的大體歷程,列舉基......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93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課 題:昆蟲的生殖與發育執教人: 盛愛民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與過程能說出昆蟲發育的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區別方法與能力目標能輕松地識別昆蟲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31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二年級)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

·初中生物教案(二年級)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有氧呼吸的過程,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理解呼吸作用的意義;通過對有氧......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12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第二節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初 中 生 物 教 案 總第 頁課 題第二節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二)血管課型新授授課時間月 日第 課時(共 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48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第二節人體的呼吸

·初 中 生 物 教 案 總第 頁課 題第二節 人體的呼吸 (二 )外界空氣與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課型新授授課時間月 日第3 課時(共 4 課時) 教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35 推薦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教案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有關生物學方面的信息,教師應按照課標內在的要求,通過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及初步了解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和社會的習慣. 設計思路 : 一,本......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534 推薦程度:

『生物』生物學八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2. 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095 推薦程度:

『生物』生物學八年級下冊

·《生物學》八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 2006.3.27 五十七中學 高文慧 一,教材分析 (一)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 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2......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40 推薦程度:

『生物』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生物上冊教案

·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教學目標: 1.說出動物生活環境的種類和特點. 2.說出水生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常見種類和主要結......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477 推薦程度:

『生物』冀教版七年級生物教案:練習測量

·冀教版七年級生物教案:《練習測量》 唐山七中 崔軍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掌握一定的測量方法和技巧. 技能性目標 嘗試測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標 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養成事實......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83 推薦程度:

『生物』九年級生物復習課教案

·生物公開課教案. 課題:第三專題生物的呼吸. 授課人:魏澤禎. 時間:2007年4月20日. 地點:膠州市二十八中學. 課型:九年級第二輪復習課.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058 推薦程度:

『生物』《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四單元

·《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章. 第一節第2課時:.輸血和血型教案. 柳州市十八中 唐韶麗.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①了解正常人的血量②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③模擬血型.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68 推薦程度:

『生物』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案(全冊)

·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很多種類的藻類和原生動物。所以,我們認為這一段河水已經富營養化。根據我們的觀察,河流周圍的攤販和小吃店經常將洗碗、洗菜甚至宰殺雞鴨的水倒入河中,這些水要麼含有大......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383 推薦程度:

『生物』細胞呼吸教學案

·全面理解無氧呼吸 ①對無氧呼吸概念的理解應抓住以下三點:第一,條件:不需要氧氣,只要相應的酶;第二,物質變化:...【例3】將酵母菌研磨,離心分離後,得到上清液(含細胞質基質)和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20

❻ 九年級上冊生物的血型與輸血這一節,去辨別血型(很多人就說誰和誰凝集,誰和誰不凝集的)如何辨別血型

血型
一般分為4種,A,B,AB,O型
一般取A型血清與b血清將血液分別滴在上面,看是否發生結塊
若a發生結塊b未發生,則為b型血
若b發生結塊a未發生,則為a型血
若ab都發生結塊,則為ab型血
若ab都沒發生結塊,則為o型血

❼ 請問哪位好心人有北師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級"形形色色的生物"說課稿不勝感激!!!

http://www.shengwu.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755

❽ 輸血與血型的資料

輸血配型的原則是輸入的紅細胞不能具有受血者所缺的抗原。臨床器官移植中選擇供者和受者時,必須使紅細胞血型相配合,其原理與輸血配型完全相同。 紅細胞血型 有26個血型系統,包括紅細胞抗原400多種。與人類輸血關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統,其次是Rh血型系統。 1.ABO血型系統及其亞型:ABO抗原受控於H、A、B基因,不同個體紅細胞膜上表達不同的抗原,形成了A、B、O、AB四種正常型別和許多亞型。ABO血型系統的共同特點是紅細胞上含有某種抗原,紅細胞上就不存在對應的抗原。ABO血型系統正常型別和絕大多數亞型個體均符合這種規律,故可根據此規律用血型單克隆抗體檢測紅細胞上的抗原(正定血型),或用標准紅細胞檢測檢者血清中的抗體(反定血型)來判斷被檢者血型。此外,體液中還存在小分子可溶性ABO血型抗原的型物質,為半抗原。可通過被檢者唾液中型物質的檢定來輔助鑒定血型。 2.Rh血型系統:Rh血型能識別的抗原共43種,常見的抗原有五種,分別是D、C、E、c、e。此系統與ABO系統不同的是很少有天然抗體,大部分抗體均由免疫刺激後產生。由於D抗原的抗原性最強,故常以其存在與否定為Rh陽性或陰性。 【臨床意義】 1.溶血性輸血反應:①ABO血型鑒定主要用於獻血與輸血,如硬獻血者與受血者血型不同則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②Rh陰性的患者輸入Rh陽性和血液後,可刺激病人產生免疫性抗體,當再次接受Rh陽性血液時,可造成溶血反應甚而導致病人死亡。 2.新生兒溶血症:「O」型血母親孕育A型或B型血胎兒時,或Rh陰性的母親孕育了Rh陽性的胎兒後再次妊娠時,即可導致新生兒溶血症;若Rh陰性孕婦曾輸過Rh陽性血液,則第一胎就可發生新生兒溶血症。 3.某些原因不明的輸血反應時,應考慮少見的血型抗原刺激。 4.ABO血型與遺傳有關,故在法醫學上常用於親子鑒定。 配血試驗 交叉配血:病人血清加獻血者紅細胞,獻血者血清加病人紅細胞,二者均無凝集、證明血型相同且無其他特殊凝集素,可輸血;否則不可輸血。 其他血型系統:臨床還可見到MNSs系統、P系統、Lewis系統、Diego系統、Kell系統、Ii系統等十分罕見的血型系統。

❾ 醫學生物學基礎教案怎麼

網路
一分鍾了解生物醫學00:46
生物醫學
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生物醫學是綜合醫學、生命科學和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而發展起來的前沿交叉學科,基本任務是運用生物學及工程技術手段研究和解決生命科學,特別是醫學中的有關問題。
生物醫學是生物醫學信息、醫學影像技術、基因晶元、納米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學術研究和創新的基地,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提出、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形成了現代系統生物醫學,是與21世紀生物技術科業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領域,是關繫到提高醫療診斷水平和人類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領域。
中文名
生物醫學
外文名
biomedicine
基本問題
運用生物工程技術手段研究
主要手段
電子信息技術結合醫學臨床
快速
導航
研究內容生物醫學就業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文獻
生物醫學概念
生物醫學是生物醫學信息、醫學影像技術、基因晶元、納米技術、新材料等技術的學術研究和創新的基地,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提出、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形成了現代系統生物醫學,是與21世紀生物技術科業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領域,是關繫到提高醫療診斷水平和人類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領域。
研究內容
·醫葯微生物學 - 分離致病微生物,以用於鑒別和挑選敏感抗生素治療。適用於對髓膜炎、食物中毒及軍團病等疾病的診治。
生物醫學細胞
·生物醫葯-研究疫苗、糖類、酯類、蛋白質、酶、多肽、核酸和轉基因產品等對生物體,特別是對人體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作用。由於生物醫葯毒副作用很小,大多情況下可以達到對疾病治療的目的,必將成為醫學領域的新興學科和熱門專業。
·臨床應用化學 -通過分析血液及其他生物物質,協助診斷像糖尿病等疾病。通過進行毒物學研究,測試腎臟和肝功能,並協助進行療程監測。
·輸血技術-生物醫學家是醫院血庫及輸血服務的運作中介,負責為救治病人進行輸血及血漿分鎦的准備工作,並確保捐血者和輸血者的血型不會相互排斥。

熱點內容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