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論文
『壹』 求篇國防教育的論文1500字到1800字之間!!急求!!
摘 要: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的德育具有緊密的關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實踐證明,加強國防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德育工作,以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國防教育;德育;
2900字,要發表和我聯系
『貳』 需要國防教育論文1500字
面談
『叄』 國防教育徵文800字
思路:國防教育,先寫寫自己對此的感受,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講述自己參加升旗儀式,因此感受到國防的重要性。也從其他不太安全的角度,對比說明國防教育的重要性。
正文:
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現在的世界還不太平,因此加強國防教育,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國家的領導人明確提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
今天我參加了社會實踐調查,讓我想起了我在北京參加升旗儀式時,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聽著雄渾豪邁的《義勇軍進行曲》時,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激動。「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是當年無數革命烈士為了民族的解放而發出的吼聲!這也是炎黃子孫不屈的意志!
雖然現在看似是國泰民安,危險離我們還很遙遠。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成為現代戰爭和世界不穩定的根源。形形色色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沒有一次不是由於霸權主義發動、挑撥,或是參與的。想前不久的利比亞,直至現在那個地區的人民還處於危險之中。
現在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使得一些有想法的國家感到了震動,一些和我國關系比較緊張的國家紛紛加緊了擴軍備戰的步伐,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局面。
我們的天空上正飛行著外國的各種衛星;我們的海底還隱藏著別國的核潛艇;美國的導彈在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爆炸;新疆的敵對份子正在叫嚷獨立;台獨勢力也絲毫不減?
所以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然而國防的昌盛,離不開軍民強烈的國防意識、國防精神和國防熱情,而這種「意識」、「精神"、」熱情」又決定著國防工作的好壞,維系著國家安全與民族興衰,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基礎。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在我們心中從小就樹立起國防觀念,時刻記住有防才有國,時刻意識國防是我們安定繁榮生活的保障。
『肆』 關於學校國防教育的認識議論文1200字
學校國防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是抵禦國際敵對勢力和平演變陰謀和武裝侵略,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措施。
一、國防教育的目的:
全體師生通過共同參與「維護國家安全、共築和諧家園」的主題活動,了解國家領土及主權知識;國旗、國徽、國歌知識,黨旗、軍旗知識;國防與戰爭常識等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
二、國防教育活動主題:
「維護國家安全、共築和諧家園」
三、國防教育原則:
1、國防教育必須在貫徹教育方針的前提下,與黨校德育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並注意發揮國
防教育的特點;
2、利用黨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主渠道,結合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採取集中教育與分散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進
行;
3、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按照各級各類黨校經常性的教育活動內容,由江入深、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安排
教育活動。
四、國防教育內容和要求:
(一)小學1-3年級
國防知識:
1、建立家鄉、祖國、首都的概念,認識國旗、國徽、黨旗、軍旗,了解其圖案的意義;
2、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紀念日的來歷,知道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
者;
3、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的保衛者,會講一些戰斗英雄故事。
軍事技能:
4、結合體育課學習跑、跳、走等技能,鍛煉好身體,准備保衛祖國;
5、認識一般的槍、炮、飛機軍艦等兵器;
6、會做簡單的軍事游戲。
國防觀念:
7、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尊敬國旗、國徽、黨旗、軍旗;
8、熱愛、尊敬中國人民解放軍,向歷史上的少年英雄學習,熱愛集體,艱苦樸素,關心他人。
(二)小學4-6年級
1、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斗爭史,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實踐活動
及歷史上一些少年英雄的事跡;
2、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功績,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3、了解祖國的疆域及周邊國家。
軍事技能:
1、進行隊列訓練,培養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作風;
2、了解常用兵器、彈葯常識,結合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學習救護知識;
3、初步體驗站崗、集合、執勤等軍事生活。
國防觀念:
1、了解歷史上一些國家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斗爭史,增強保家衛家的責任感;
2、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台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3、理解集體力量大於個人力量的道理;培養自覺遵守校規校紀的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
習慣;
4、學習革命先烈、少年英雄有英勇斗爭事跡,培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五、國防教育具體活動:
1、舉行一次國旗下講話,由校長作主題講話,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加「維護國家安全、共築和諧家園」活動。
2、懸掛一條宣傳標語,內容為「維護國家安全、共築和諧家園」。
3、每個班級辦一期以國防教育為專題黑板報。
4、邀請部隊官員進行一次國防教育專題報告。
5、邀請全體班主任老師參加《維護國家安全、共築和諧家園》班隊活動課觀摩活動,並在本班開展活動。
6、學校組織一次「軍營現在時」武警官兵進校園活動。
7、五、六年級學生每人精心製作一個國防知識小書簽,用於贈送給一、二、三年級學生,並評選優秀作品在學
校櫥窗展覽。
8、全校每班學唱一首愛國主義歌曲。
資料來自【潛意識軍事教育】
『伍』 國防教育徵文2000字
盡管已經遠離了金戈鐵馬飲冰河,盡管已經用不著再醉里挑燈看劍,盡管現在我們已經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可是,朋友在你的心中是否還有著一片綠色呢?這綠是硝煙散盡後生命對陽光的訴說,這綠是懸掛在和平年代耳邊的警鍾,這綠是流動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版圖上吉祥的風。在這里,我可以無愧的對你說,我,一名剛剛走過20歲的女孩,就有這份綠的情結。
想到這,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又回到六年前的夏天,那一個多雨多水的夏天,那是1998年的夏天,我國珠江、長江、黑×××流域都遭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襲擊。九江大堤決口,巢湖告急,洞庭湖危在旦夕,太湖一觸即發,數千萬人民群眾的生命隨時都有被洪魔吞沒的危險,無以計數的財產頃刻就可以化為泡影。怎麼辦?抗洪救災,把損失降到最小。誰來做?身穿國防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當然是主力。他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夜以繼日的紛紛趕往災區,他們趕到現場絲毫也沒有猶豫,背沙袋,打豎樁,堵管涌,在濁浪滔滔的水面上搜索倖存的生命。他們嚴防死守,發揚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經過兩個多月六十餘天的奮戰,洪水退卻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又恢復到往日的寧靜。但是,在人們的記憶中,卻永遠定格下了一幕幕鮮活永不退色的畫面:他身穿國防綠第一個跳入洶涌的洪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管涌,他主動脫下自己綠色的軍裝,披在災區人民的身上,還是那一身的綠色奮力向在屋頂呼救的災民游去,還有很多,很多在所有經歷過那場大水的人們眼睛裡閃爍。所有的這一切,使得我堅信了國防的重要性,無論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萬紫千紅,但是最亮麗是綠色,不管我們怎樣強調各自工作的重要性,國防無疑是所有工作正常運行的保障。
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對國防教育有一個嶄新的認識。什麼是國防教育?國防教育實際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氣節的教育,是喚起人民憂患意識和民族危機感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國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教育,是國家安全、民族利益的靈魂,是增強公民國防觀念、提高公民國防素質的基礎工程和中心環節。jzm指出:「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國防觀念,是全黨全軍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整個思想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
自從1999年發生的科索沃戰爭,我駐南使館的被炸,印度的核試驗,日美建立防衛合作新體系,李登輝拋出「兩國論」,美國間諜飛機頻頻騷擾我領空,海空衛士王偉血撒南海,等一幕幕驚心動魄,威脅國家主權尊嚴的事件連連發生,為我們敲響了鞏固國防的警鍾,增強我們的國防意識,樹立國防觀念,開展全民的國防教育,事在必行!
想當年,我們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尚且研製出了兩彈一星,而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迅速發展,軍事高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的國防教育滯後了,民眾的國防意識淡薄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當代青年思索的問題,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否遺忘了什麼?
無疑,我們遺忘了「國防」。抓好國防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應該具備這樣的國防素質:對社會主義祖國懷有無限忠誠和熱愛,把反對侵略,保衛祖國當做自己的神聖職責,辨證的認識戰爭與和平的關系,了解人民戰爭思想和我國的軍事戰略方針,具有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具有為國家,為人民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具有堅忍不拔、排除萬難奪取勝利的堅強意志,學習國防法和國防教育法,自覺履行公民國防義務,積極參與各項國防活動具備一定的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時刻聽從祖國的召喚。
當今世界並不是太平盛世,國防戰略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國防斗爭形勢錯綜復雜,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多極化發展的未來,群雄紛爭,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軍事高科技競爭方興未艾,我國周邊不穩定因素尚存,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日本軍國主義妄想復活,台獨勢力十分猖獗。
我國的國防實力、綜合國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須大力加強國防建設,然而國防的昌盛,離不開軍民強烈的國防意識、精神、熱情,而這種「意識」、「精神」、「熱情」又來自國防教育工作的好壞,維系著國家安全與民族興衰,維系著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基礎。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我們的內心都永駐綠色,為這片綠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國防
『陸』 國防教育徵文1000字
我們青少年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通過參加國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從而增強對國防的義務感、責任感和堅決保衛祖國的堅強意志。
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是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和平年代歷史對現實的警醒,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怎能忘記那段沉重屈辱的歷史?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還不是因為當時國力薄弱,清政府腐敗無能嗎?到頭來落得個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的下場,園明園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貴的文物流失海外,這是多麼沉痛的教訓啊!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只要我們國力強盛,軍事過硬,眾志成城,就能立於不敗之林。
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永恆問題,國防教育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內容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的話題。我們應該牢記無數先烈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邱少雲、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更讓世人見證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激勵著我們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國防意識。
我們青少年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國防觀念,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能製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才能令垂涎中國的列強望而卻步。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真槍實彈的鍛煉機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近距離感受戰爭,比如在革命紀念館有一些模擬戰場,通過高科技聲、光、電再現戰爭場景,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震撼不已。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日本侵略者雖然有著比中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最終還是被勇敢的中國人民趕出了中國,因為中國人民知道國家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被人踐踏是一種恥辱,所以他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加強國防,譜寫了一曲勝利的贊歌。
每一個青少年都應實行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的原則,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假期里經常參加一些軍訓之類的活動,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在艱苦的條件下勇於磨練自己的意志,擁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能到部隊上親自感受一下綠色國防的魅力,讓你會更加有一種使命感好、責任感、自豪感。你一定會特別嚮往軍營生活,服兵役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選擇軍營,關注國防是你無怨無悔的選擇。軍裝很美,它不只是一種服飾,它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榮譽。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每一次搶險救災,他們都沖在了最前面,雖然滿是艱險,卻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在每一次戰勝困難時,看到同胞們感激的笑臉,那是最奢侈的回報啊!
政治、文化、經濟三者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任何一方面的沖突都會引起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沖突,而軍事是一個國家的堅強後盾,政治安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現在,仍有一部分反動勢力在興風作浪,大搞分裂祖國的活動,對中國推行「西化」「分化」戰略,企圖利用各種手段將中國搞散、整垮。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針對性地開展國防教育,才能更好地振奮名族精神,激發愛國主義,促進國家的團結統一,保持民族的生機與活力。
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國防人才。民是國之本,國民素質是決定國家盛衰強弱的根本性因素。我國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國防需要的是身體健康,擁有從事生產和一定的戰鬥技能能夠愛國守法的「國防人」。只有廣大公民都具備國防所需要的特定素質,,才能適應國防的要求,否則,就難以成為對國防有用的人,更不能成為國防人才。國民素質的提高,國防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國防教育作用的發揮。
中國人民在長期的國防實踐中,反復地接受國防教育,整體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現代戰爭對人的精神、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今世界各國無不將國防教育視為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國防人才的重要途徑,予以高度的重視。就連軍事技術最發達、武器裝備最先進的美國,也絲毫沒有放鬆對國民進行國防素質的培養。我們要建設現代化國防,要提高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能力,也必須大力加強國防教育,使廣大公民從思想上、知識上、技能上做好進行國防建設和開展國防斗爭的准備,特別是早就一大批適應現代化國防要求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國防人才。這項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是地方各個部門和系統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軍事技能,激發愛國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國防教育應該從小抓起,有的學校對此十分重視,把減負留給我們的時間,轉化為讓他們自我發展和主動發展的空間,運用了「兩條退走路」的方法開展國防教育。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強國防、愛中華,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柒』 大學國防教育論文範文
淺議大學國防教育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高校國防教育是軍事技能訓練、軍事理論課以及軍事選修課的統稱。國防教育在整個高等學校的
教育體系中,屬於基本素質教育的范疇,不僅具有「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功能,而且
對於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很強的綜合育人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便注重在高等學校開展
國防教育。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以貫徹新的《兵役法》為契機,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工作進入了一個
新的歷史階段。
一、高校國防教育中的愛國主義理念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勞動和斗爭中形成和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
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集中表現為人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現為人們為爭取和維護自己
祖國的獨立、富強和榮譽而奉獻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
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主要體現在建設有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
國防教育,是根據國防的需要來培養人的活動,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侵
略、顛覆和威脅,對全體高校學生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國防觀念的一切活動。由此不難看出,從
內容、對象上講,國防教育是從屬於愛國主義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是相互統一的有機整體。因
此,國防教育從實質上講,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在新時期的高校中,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
教育,就是由國防教育的這種特殊性和本身具有的本質屬性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高校國防教育既
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堅強陣地。
二、高校國防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高校國防教育將保衛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熱情和精神作為教育的重點,並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
賦予新的內涵,從而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一)開展國防教育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盛與發展的基本條件。今天,「振興中華,實現四化」,全面實
現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是中華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
而國防建設,既是這一奮斗目標的組成部分,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昭告世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倡導一切進步思想和
先進文化的永恆主題。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的鮮明特徵,
就是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
為最大恥辱」,使學生牢固樹立「國家興盛我榮耀,國家衰敗我恥辱」的觀念,這也是高校國防教育的出發
點和歸宿點。
(二)開展國防教育有利於拓深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內涵
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使學生在政治觀念、國家意識、民族利益等較高層次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它主要解決學生的政治立場、愛國主義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問題。根據《教育法》、《國防法》和《國
防教育法》開展的國防教育,凝聚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在目標、原則、對象上與愛國主義教育保
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內涵,在全方位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開
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進一步拓深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已
經成為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國防教育能夠使學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無上
的地位,能夠和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來侵略顛覆的威脅,能夠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犧牲個人
或局部利益。這樣,就能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把大家緊緊地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具有堅不可摧的
偉大力量。
(三)開展國防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和自覺性
1662年到1796年,滿清政府經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努力,中國出現了被史學家稱為「康乾」盛
世的興盛時期。當時疆域遼闊幅員廣大,人口達3.6億,國家財力佔世界總財力的1/3,總體經濟實力居
世界第一。但是,為什麼在僅隔44年後,即從1840年開始,兩次鴉片戰爭竟把大清帝國打得一蹶不振,
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境地呢?究其原因,除了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弱,經濟科技落後外,主要
是清政府國防廢弛,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異常淡薄,以致中國國防力量極其虛弱,整個國家處於「有國無
防」狀態。當今世界是大變革、大轉折、大發展的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期,正處在偉
大復興的歷史新起點。偉大的復興需要強大的國防力量作支撐,也更加需要全體社會公民具有更強烈
的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在思想上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長城。國防教育使學生明白,隨時接受祖國
的挑選,懂得公民的國防權力和義務,樹立青年報效祖國的意識,培養護國之智。
今天,我們大力倡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歷史、面對
現實,自覺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安全和尊嚴,真正做到「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使
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在新世紀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捌』 國防知識論文500字 倆篇
一、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根據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要求,軍事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軍事理論教學時數為36學時,軍事技能訓練為2-3周,學生成績記入學生檔案。軍事課在普通高校雖然屬於基本素質教育的范疇,但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它不僅具有「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提高全民國防意識」的功能,而且是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趨於成熟的關鍵引導,特別是在強手如林的未來世界激烈競爭中,他們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強烈的民族精神才能利於不敗之地。所以,軍事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學校領導及教師的認同感
多年來實踐證明,開展大學生軍事課,對大學生進行軍事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各高校把軍事課看成是新生入學的第一課,上好這一課將給大學生在校4-5年的學習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被各高校領導及教師們認同。由於各所高校領導的重視,各部門的積極支持配合,給予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所以軍事課在普通高校中充分體現出了它的育人地位和效果。
2、學生的認同感
軍訓期間學生們能自願接受緊張而艱苦的軍事訓練,親身體驗軍營生活接受軍事鍛煉,部隊派出的優秀教官進校軍訓,在完成承訓任務的同時,把人民軍隊的好思想、好作風帶進了校園,使同學們有了面對面向解放軍學習的機會。解放軍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和優良作風對同學們產生了直接影響,解放軍的良好素質和軍人魅力給他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並建立了深厚友誼。雖然是十幾天的軍訓生活,卻能使他們終身難忘,軍訓後仍然留戀那十幾天的軍營生活,有人說,「軍人的素質是一種永恆」,這足以證明軍事課在當代大學生心靈深處的地位和影響。目前社會上一些企事業單位招聘高校學生,把學生是否經過軍事教育作為一個優先選擇的條件,學生本身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軍事教育過程中積極主動接受軍事訓練,認真學習軍事理論基礎知識爭取好的成績。
3、家長及社會的認同感
家長及社會對高校的學生軍事教育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認同。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軍事訓練改變日常生活中懶散懈怠作風,鍛煉他們的意志品德,平衡他們的心態。認為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堅強的意志,聰明是一種財富,意志則是更大的財富。聰明人辦小事,堅強者才能辦大事的道理。社會上一些企事業單位招聘高校學生也把學生是否經過軍事教育作為一個條件來優先選擇,普通高校的軍事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支持與鼓勵,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說:「中國政府多年來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提高國防觀念。國防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由此看出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有它素質教育的現實意義,是不可多得的實施人才興國戰略、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基地。
二、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軍事課是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國防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校的國防教育是通過集中軍事訓練,上軍事理論課和分層次的多種形式國防教育,以及課程之外的國防知識演講、競賽、軍事夏令營等軍體活動來體現的,無論在德育,還是在智育、體育等方面,都為大學生成才提供了一個新的載體。它不僅有助於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體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內容是按照《通知》要求進行教學的,從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國防教育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可塑性強,接受能力快,特別是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他們充滿對大學的好奇和渴望,大學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的國防教育有著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在軍事課程之內接受系統國防教育,充分發揮著國防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通過基本軍事技能訓練能磨練他們的意志品質,並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使他們長期處於腦力勞動狀態,再加上各種主客觀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質脆弱,視力下降,身體素質差等問題。而高校的軍事訓練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它集中訓練的特點是,嚴格、緊張、統一、有序。這對於剛剛走出家門的大學生來說是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軍事訓練很好的培養了他們頑強拼搏和集體主義協作的精神,增強他們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為他們的大學生活乃至將來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對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自身安全出發,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運用到國防上,大學生通過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可以親身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和知識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從而極大的激發他們刻苦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可以增強勇於向困難挑戰,勇攀科學高峰的意識。
3、普通高校的軍事課,教學方法和手段先進靈活。目前,高校國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軍事訓練和軍事理論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教學,結合教學內容及要求製作教學課件,形象生動,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提供最新最快最先進信息,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課外國防教育活動靈活多樣,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保證國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穩定和長效功能。
三、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的深遠意義
《國防教育法》指出:「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高校開展以學生軍訓、軍事理論課教學和課外多層次多樣式國防教育活動,是按照國防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我國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搞好高校國防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學生是國防建設的後備力量,隨著軍事高科技的飛速發展,未來戰爭是技術的抗衡,是人才的較量。而這些人才的培養,僅僅靠軍隊院校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靠地方院校來培養。青年學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生動最具活力的群體。他們的素質高低,國防觀念的強弱,將對社會起到巨大的「輻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公民絕大多數受過大、中學校教育,據2003年統計表明,全國有1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1500多所高級中學按照要求開展了學生軍訓,800多萬學生接受軍事訓練及軍事理論基礎教育。因此學生軍事課開設將在全體公民中形成越來越大的覆蓋面,作為後備兵員的儲備,對改善現代軍隊兵員文化、科學技術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通過學校國防教育所積淀形成的道德行為、意志品德,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成為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新人,是一件利國利民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所以,軍事課在普通院校開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玖』 求國防教育論文
21世紀,國防已經是國家最基本的保障。如今,美國已經部署了導彈防禦系統,俄、日等國也接二連三的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研製現代化武器,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都是為了加強國防。這是因為國防是至關重要的。
在我心中,國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曾說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是呀,如果一個國家的國防實力弱,那麼那個國家的政權就不可能穩定。伊拉克和阿富汗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要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美國還會侵略他們嗎?沒有強大國防的國家早晚會被任人宰割的。我們都知道1840年的鴉片戰爭,清朝的腐敗無能,國防力量的薄弱,國家安全又如何保證。如果當時中國有很強的國防力量,那麼中國就不會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家的安穩都沒能保障,人民就不能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
在我心中,國防還是和平的象徵。如果每個國家都有強大的國防,那麼世界上很少有戰爭。發展國防並非是去侵略其他國家,而是要捍衛自己國家的和平。我國作為聯合國任理事國之一,有維護和平的責任,所以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才能維護世界和和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呀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發展離不開國防建設,我們從下應好好學習,將來投身於國防事業,為祖國擁有強大國防而努力奮斗吧!
2. 國防在我心中
盡管已經遠離了金戈鐵馬飲水河,盡管已經用不著再醉里挑燈看劍,盡管現在我們已經意氣風發走近新時代。可是,朋友在你的心中是否還有著一片綠色呢?這綠色是硝煙散盡後對陽光的述說,這綠色是懸掛在和平年代耳邊的警鍾,這綠是流動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版圖上吉祥的風——國防。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不斷發展,人類在不斷進步,社會也變得更加文明。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素質也越來越高。和平與發展成了當今社會的主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國防只有在戰爭年代才值得重視,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顯得多餘了。可是,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作後盾,無論多強大的經濟也會化為烏有。
我們沒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美好願望和宏偉藍圖,可是罪惡的子彈還在威脅著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威脅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軍隊擔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沒有國防,就不會有和平穩定的發展局面;沒有國防,人民的生命財產就無法保障。
曾幾何時,過去舊社會的中國任人欺凌,祖輩被人欺侮。當我想到這些時,我的心中就有一訓說不出的感受,因為屈辱的歷史讓我們永世難忘-----腐敗清政府被帝國主義列強打敗後被迫割地賠款,簽定不平等條約;日本侵地軍在中國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在我心中,國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防事業是每個中國人都應引以為自豪崇高的事業,而從事國防事業的人是我們新時代最值得尊敬,最可愛的人。當今的中國社會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滿,國泰民安,這全靠我國有一支值得人民信賴,給人民帶來安全的人民軍隊,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
國防是一個國家政治穩定的必要條件,是經濟建設的安全保障,是獨立自主地行使外支權的強大後盾,是保證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重要支柱。
沒有國防,就沒有國家的安全「沒有國家的安全,人民的生存,生命就沒有保障。
國防,你是我們中國人驕傲的資本,你是我們中國人美好 未來的保證。國防,你在我心中。請讓五星紅旗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在世界的東方。
加強國防教育,愛我中華
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現在的世界還不太平,因此加強國防教育,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
我們青少年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通過參加國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從而增強對國防的義務感、責任感和堅決保衛祖國的堅強意志。
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是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和平年代歷史對現實的警醒,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怎能忘記那段沉重屈辱的歷史?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還不是因為當時國力薄弱,清政府腐敗無能嗎?到頭來落得個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的下場,園明園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貴的文物流失海外,這是多麼沉痛的教訓啊!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只要我們國力強盛,軍事過硬,眾志成城,就能立於不敗之林。
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永恆問題,國防教育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內容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的話題。我們應該牢記無數先烈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邱少雲、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更讓世人見證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激勵著我們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國防意識。
我們青少年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國防觀念,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能製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才能令垂涎中國的列強望而卻步。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真槍實彈的鍛煉機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近距離感受戰爭,比如在革命紀念館有一些模擬戰場,通過高科技聲、光、電再現戰爭場景,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震撼不已。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日本侵略者雖然有著比中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最終還是被勇敢的中國人民趕出了中國,因為中國人民知道國家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被人踐踏是一種恥辱,所以他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加強國防,譜寫了一曲勝利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