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9 15:30:27

如何把孩子教育成功的心得體會例文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每位家長都感慨萬千。我也不例外,多年來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使我感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以老師和家長這一雙重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個人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 當老師要愛學生,作父母要愛子女。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學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再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著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美滋滋的,總是主動思考問題,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假期里我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兒,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像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精力、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們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捕捉孩子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溫加油,讓它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最佳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說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政者手裡,不如說掌握在父母手裡」。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復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與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來。 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我們家孩子今年三年級了,他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學校的共同幫助下,很快的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在著3年多的時間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他將使人終身受益。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字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回給孩子六下深刻印象。同是給她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 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作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是衙門提的問 提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會經常會買書看書。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即鍛煉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他檢查一遍,發現他字寫的很潦草,會要求她擦了從寫。有時候,他很不願意,但不能心軟,得讓他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幹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盡自己更多的努力。 二、不能過分寵愛,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肯難的勇氣和利益。孩子很喜歡唱歌跳舞,也有寫作天分,因此我們就給他創造條件去跳舞,記得第一次學習的時候他哭了,因為學跳舞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情,第二天,他渾身覺得酸痛手舉起來也疼,我問他還學不學,他說還要去學,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一定就會成功。這次花的時間長一些,看著他大汗淋漓的練著老師教的每一個動作,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成功的做好每一個動作我都會對他加油鼓勁。孩子也是越來越認真,孩子小著多我說:爸爸我成功了!看著孩子燦爛的笑容,我從心底為他感到自豪,悅悅很喜歡玩具,家裡的玩具也很多,現在上學,如工他特別喜歡,我就給他預定一個目標,完成的好就可以買。這樣可以激勵他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他睡覺以後,我有時會檢查一下是否整齊,學慣用品是否齊全,若夠沒誒有帶我會給他放進去。事後我會提醒他要注意。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會讓他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他不喜歡的事情。如畫畫他非常 喜歡 從幾歲時到現在很多年他不但興趣未減,反而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是他純真,稚氣的思想 最好宣揚的聖地,看著孩子畫的動物,花草樹木,神志各異,表現方式靈活表達意思明確。 我會有一 種開心的喜悅。我的想法是讓孩子能夠干他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與孩子一起學習。 老師如果布置了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我都要認認真真地與孩子一起完成。需要翻閱書籍的就去看書,需要上網搜集或是下載的資料也都按時完成。女兒要做手抄報,我就上網幫助她搜集資料,與她一起設計版面,陪著她一直做完。學校里的書香校園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我就每天床頭上放上一本書,孩子也跟著學,睡覺前我們母女倆一起讀上一會書,從此賈長逸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暑假裡的每天早晨,我和女兒帶上一本《100名人成人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去大化公園,在山頂上,我給女兒讀上一個名人故事再回家。

Ⅱ 成功教育的理論

其一,根據現代人才學的觀點,凡是在某方面具有較高才能,可以獨立承擔一定工作並作出較大貢獻的人都是人才,而且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成才。只要我們確立現代人才觀,善於發現培養對象的優點和專長,堅持因材施教,努力開發不同對象身上的潛能,就可以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整體性成功教育從「天生其人必有才」這一理念出發,根 據人才的層次性、多樣性和可塑性等特點,給予每個學生和教師們一視同仁的關心、幫助和指導,就可以為他們日後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其二,成功學理論認為,每個人,包括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有追求成功的慾望,也都有實現成功所賴以存在的潛能。只要建立有利於誘發師生成功心理並為他們實現成功提供保障的育人機制,採取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策略,就能激發起師生追求成功的熱情,使他們主動開發自身的潛能,通過努力變成功慾望為成功現實;由此又轉化為一種更強的內驅力,推動他們各自在原基礎上向更高層次的成功目標奮進。整體性成功教育正是體現成功學理念的一種教育模式。
其三,當今時代經濟、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取決於公民素質的整體提高,而這一任務決非基礎教育所能單獨完成,還有待於終身教育的普及和完善。但基礎教育所能做到的,是在這個階段中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開發他們的心智潛能,使他們走上社會後憑藉自身的素質基礎接受終身教育,不斷發展適應、服務和改造社 會的自我增值能力。整體性成功教育正是為完成這一任務創設一種優化的育人機制。

Ⅲ 成功教育的實質

成功教育是一種正在發展中的教育思想,對其實質的探討目 前尚嫌單薄,結合深刻變革、日趨繁榮的教育現實,我們認為可從如下四個維度進行相對系統的分析: 沒有主體性的發揮,就根本不會有成功可言。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理論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本質上即是人的主體性完成、完善和發展的歷史,因此,提高和弘揚人的主體性理應成為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中國的教育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客體地位根深蒂固,以致於在指導思想、內容、方法乃至組織形式上都存在著妨礙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流弊,而成功教育針對這些流弊,積極倡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主題的要求,而且運用這種主體性已切實獲得了追求「成功」的效果。成功教育對人的主體性尊重具體體現在:
1.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根據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獨立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成功。
2.視教育為民主、友愛、合作的交往方式,革除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將人格尊重融於嚴格要求之中,讓學生始終享有對自身價值充分肯定和認可的感受。
3.使學生自覺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注意課堂與課外的有機結合,把學生引向生活,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能,這是人的本質所在。亞歷山大·納烏莫維奇·魯克認為,「事實上,創造能力素質是每一個人、每一個正常兒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於把它們揭示出來並加以發展」[2]。《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也指出:「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能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目標比其它所有目標都重要。」[3](P6)因此,教育者必須摒棄「創造是精英們的專利」的觀點,確立「人人是創造的主人」這樣一種意向。雖然中國目 前正大搞素質教育,但形式化成分過多,教育現實基本上仍可歸屬於科學主義指導25第2期李保強等成功教育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下的唯理性教育,強調科學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的創造潛能發掘置之可有可無的地位,這既是對人的創造本能的蔑視,也是對人力資源的荒廢。成功教育以發掘人的創造潛能為己任,大膽地改造日益嚴酷的教育積弊,自然是一種進步。成功教育對人的創造潛能的發掘體現在:
1.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成功教育工作者經常設置並利用多種引發學生創造慾望的誘因,尤其注重知識本身的趣味性和發揮榜樣的作用。
2.保證學生的心理自由。成功教育工作者注重對學生的解放,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常常給予更多的創造空間和自由支配的時間。
3.開設多樣的科技教育課程。成功教育工作者注重通過開設有很強操作性和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教給學生多種創造技法,如模仿、類比、遷移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時間的延續和空間的擴展中,每一個人都以其獨特的個性存在著。教育的任務就是「在無數的生活道路上,找到一條最能鮮明地發揮他個人的創造性和個性才能的生活道路」。[4](P503)教育對個性的展現貫穿於人類教育史的全部歷程,無論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還是蘇格拉底主張的獨立人格塑造,也無論誇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則,還是杜威的從做中學體系,無不閃爍著教育發展個性的光彩。20世紀80年代以後,世界教育改革愈來愈關注人的個性問題,成功教育正是在順應國際潮流基礎上更加重視對個性的高揚的。成功教育發展人的個性的主張主要表現在:
1.關注並致力於發展學生的自我概念,使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與評價,積極尋求閃光點,進而樹立更堅定的自信心。
2.強調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幫助學生發現適合於自己個性的行為方式和方法,藉以獲得個人意義的成功。
3.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在有選擇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不斷豐富和日臻完善。 人的價值,是物化在對象之中的人之為人的效用的總和,反映在現實生活中亦即指稱人的地位、作用和尊嚴等,是對人自身的一種肯定性評價。由中國古代先賢的「人貴論」至毛澤東所講的「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從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命題到存在主義哲學的「人是價值來到世界上的原因」的推論,都無一例外地體現著對人的價值的崇尚及其追求熱望。知識經濟時代強調人才對於市場化社會的作用,人的個體價值也提升到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為「對人的價值的單向度的片面張揚乃至惡性膨脹的異化形成對社會發展是不利的」[5]。所以,全部教育價值的實現須以人的價值實現為基礎,教育理應成為成就個體價值的催化劑,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卓越的自覺性去把握的艱巨任務。成功教育在這方面已作出的積極而可貴的探索,其表現是:
1.堅信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立足以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反對目中無人、目中無活人的錯誤做法,承認並發現學生的價值。
2.確立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有機結合的價值取向,追求使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高尚的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特徵的社會個體。
3.認定儒化的教育模式難以造就具有競爭意識和創造精神的現代人,力倡通過深化教育改革,解放並發揮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Ⅳ 成功教育的十八字方針

教育方針
主要概念
我國方針
三者關系
黨的方針
新視角
相關法規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主要概念
全局性
變動性
現實性
階段性
4我國方針
中國初期
50年代
新時期
5三者關系
政策方針
區別
政策法律
6黨的方針
7新視角
嶄新視角
目標任務
特點
接班人
實踐結合
方針政策
8相關法規
教育方針(guiding principle for ecation )是國家或政黨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的方向和總指針,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

它是確定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原則和行動綱領。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教育方針
定義
發展教育事業
變動性
總有不同的政策
中國初期
提倡愛祖國
主要概念
教育方針(guiding principle for ecation )國家為了發展教育事業,在一定階段,根據社會和個人兩方面發展的需要與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總政策或總的指導思想。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從以上定義可看出,教育方針的制定者都是國家或政黨,它與教育目的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教育方針」有以下的特性:

全局性

由於教育方針的制訂者——國家或執政黨將教育方針作為貫徹整個教育發展方向的指針,因此,它具有全局性的指導意義。一般來說,個人意義上的教育目的(即內在的教育目的)受到國家的教育方針的制約和控制。由於社會的發展需要以個人的發展作為前提條件,所以國家在制定教育方針的時候,通常是以促進個體的發展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個人的教育目的與國家的教育方針這時也是基本一致的。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

變動性

由於教育方針制定者是國家或政黨,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或政黨對教育的發展總有不同的政策,一些國家政黨之間輪流執政,教育的戰略和政策變動也就會比較頻繁,教育方針也就有所不同。教育目的釐定者常常是社會團體、教育哲學家,目的一經提出就有相對的穩定性。而且同一政黨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可以不同,不同政黨的教育方針甚至可以完全相反。因此,教育方針的變動性比教育目的的變動性要大得多。

現實性

定義指出:「它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質、教育的目的以及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既然教育方針指明了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那麼,教育方針作為國家或政黨的教育戰略具有更明確的現實意義。從「教育目的」的定義看,教育目的能否實現是有爭議的,特別是沃爾夫岡 ·布列欽卡的定義認為教育目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具有終極性、理想性,在短期內具有不可實現性。

階段性

由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故教育方針具有階段性,對於同一政黨,教育方針的階段性也就更加明顯,即後階段的教育方針是前階段的教育方針的延續和進一步深化,這是與國家和政黨教育戰略和政策的連續性分不開的。最高的教育目的則具有終極性。

我國方針
中國初期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同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重申了《共同綱領》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為當前的革命斗爭與建設服務」;「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學校必須為工農開門」;對舊教育採取「堅決改造,逐步實現」的方針;建設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某些有用的經驗,藉助蘇聯教育經驗;「教育工作的發展方針是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這些方針政策明確了當時教育工作的性質、任務和總方向,對於肅清國民黨政府的文教政策和舊教育的不良影響,對於建國初期中國教育的改造與建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1951年3月,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提出:「普通中學的宗旨和培養目標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使之成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自覺的積極的成員。」這是建國後首次提出智、德、體、美全面發展,使教育方針的表述比較簡明全面。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頒發《中小學暫行規程》(草案),提出「實施智育、德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教育」。這些雖然是對普通中小學說的,但對整個教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1953年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中共中央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教育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和三大改造服務的軌道上來。教育方針的提法隨之發生了變化。1954年1月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提出:當前中學教育的任務,是以國家總路線的精神教育學生,把他們培養成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祖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同年5月,政務院公布《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提出:「中學教育的目的,是以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社會全面發展的成員。」「中學必須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1955年8月中華全國學生會第16次代表大會提出全國青年學生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貫徹毛主席「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指示,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能夠掌握現代科學知識、身體健康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幾種提法,明確提出了培養社會主義社會的新人、建設者的目標和德(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智(掌握現代科學知識)、體(身體健康)幾方面全面發展的標准,反映了整個教育事業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

50年代

1957年2月,毛澤東針對教育界與教育方針有關的「全面發展教育」的討論,提出:「中國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這個提法與前幾種提法的區別在於,一是正式使用了「教育方針」的概念,二是把「德育」放到了首位,三是未提「美育」,四是用「幾方面發展」取代了「全面發展」,五是明確提出了培養「勞動者」的目標。這個方針盡管還不很完善,但仍不失為比較科學和准確的提法,它明確了我國教育的性質、方向、培養目標及其規格,成為長期指導我國教育的方針,對新中國教育的發展影響深遠。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使用了「教育工作方針」和「教育目的」的提法,提出:「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並指出這種主張「正確地解釋了『全面發展』的涵義」。這個方針是當時我國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形勢的產物,盡管在某些方面是正確的,但在指導思想上卻反映了明顯「左」傾觀點和錯誤,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片面突出政治的年代,在長期執行過程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甚至給教育工作造成了損失。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提出:「在這場文化大革命中,必須徹底改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中國學校的現象。在各類學校中,必須貫徹執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但是,整個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戰線是重災區,不僅教育方針受到歪曲篡改,未能得到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甚至林彪、「四人幫」一夥還提出「寧要沒有文化的勞動者,而不要有文化的剝削者、精神貴族」。大批所謂「智育第一」、「白專道路」、「業務掛帥」,提倡「白卷英雄」,鼓吹要培養「頭上長角、身上長刺」的「反潮流」戰士,使教育事業遭受到嚴重摧殘,使中華幾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新時期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果斷地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全黨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的基本路線,中國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相應地,教育方針也發生了變化。

1978年9月22日,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講話指出。」要「把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方針貫徹到底,貫徹到整個新社會的各個方面」。「為了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必須認真研究在新的條件下,如何更好地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後來他又提出教育要「三個面向」,要培養「四有」新人。這些都被寫進了中央和國家有關文件,具有教育方針的性質,對新時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進入新時期以來,黨和國家有關文件、法規對教育方針多次作過表述。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

Ⅳ 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裡很窮,憑借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通過頑強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後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裡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裡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盡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持。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喬治•華盛頓從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當他看到哥哥穿著軍裝上前線打仗,羨慕極了。一天吃過晚飯,他忽然想到了一個什麼問題,急忙跑去問父親:「爸爸,我長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樣,當一個勇敢的軍人,好嗎?」「好極了,親愛的孩子!」父親高興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麼樣的孩子才能成為勇敢的軍人嗎?」父親反問道。「嗯——」華盛頓想了想,回答說:「誠實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勇敢的軍人,是這樣的嗎?」「就是的。只有誠實,大家才能團結,團結才能戰勝敵人,成為勇敢的軍人。」
父親不光言傳,還很注重身教。在父親農場里,有一顆小櫻桃樹,那是父親為紀念華盛頓的誕生而栽種的。小喬治一天天長大,小櫻桃樹也一年比一年高了。華盛頓一心想長大做一名威武的軍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槍,把自己武裝起來。他本想讓父親幫幫忙,可看到父親成天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於是決定自己動手。小華盛頓拿起鋸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樹,把它鋸倒了。哪知道這棵樹,就是父親最心愛的那棵櫻桃樹。這下可闖了大禍。
父親回來,知道了這件事,大發脾氣,質問是誰乾的。華盛頓躲在屋子裡,非常害怕。他想了想,還是勇敢地出來,走到 面前,帶著慚愧的神色說:「爸爸,是我乾的。」「小傢伙,你把我喜愛的櫻桃樹砍倒了,你不知道我會揍你嗎?」
華盛頓見父親氣未消,回答說:「爸爸,您不是說,要想當一個軍人,首先就得有誠實的品質嗎?我剛才告訴您的是一個事實呀。我沒有撒謊。」
聽兒子這么一說,父親很有感觸。他意識到孩子身上的優良品質,要比自己心愛的櫻桃樹還要珍貴。他一把抱住華盛頓,說:「爸爸原諒你,孩子。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當阿道夫•貝耶爾10歲生日那一天。他原以為爸爸媽媽會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樣,為他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可是這一天:母親一大早就把他領到外婆家裡,在那裡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沒有提做生日的事。貝耶爾很不高興,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著嘴不說話,母親見了,語重心長地說:「我生你的時候你爸爸41歲,還是個大老粗。現在他51歲了,可還跟你一樣,正在努力讀書,明天還要參加考試。我不願意因為你的生日而耽誤他的學習,時間對他來說實在太寶貴了,你現在還小,也要學會珍惜時間。」
母親的話語,如雨露一般,點點滴滴滋潤著貝耶爾幼小的心田。後來他回憶道:「這是母親送給我10歲生日的最豐厚的禮品。」
貝耶爾在大學讀書時,有機化學家賈拉古教授的名字傳遍了德國。不過,那時這位教授還很年輕。一些科學界耆宿總是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挑剔他。有一天,貝耶爾和父親在一起閑談,提起了賈拉古教授。貝耶爾說:「賈拉古只比我大6歲……」言外之意是這個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父親聽了很不滿意,他對貝耶爾說:「大六歲怎麼樣,難道就不值得你學習嗎?我讀地質學時,老師的年齡比我小30歲的都有,我一樣恭恭敬敬地稱他們為老師,認認真真地聽他們講課。你要記住,年齡和學問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誰,只要有知識,就應該虛心向他學習。」

從1974年開始,著名足球運動員趙達裕幾次報考省級專業足球隊都因為個子矮而落選,三番五次的失敗讓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時,趙達裕的父親心裡更不是滋味,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個人失去機會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卻是喪失信念,兒子此時此刻需要的是鼓勵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剋制自己的感情,為了不讓兒子因此失去信心、放棄努力,他便給兒子將「卧薪嘗膽」的故事,鼓勵兒子一定要咬緊牙關,不能輕易服輸,要做個有骨氣的人。他還給兒子介紹足球運動員胡登輝的事跡,他雖個子小,單因為球踢得特別好,照樣進了國家隊。他還帶兒子去見一位廣東球星,請他介紹小個子打大個子的絕招,千方百計要使兒子樹立起這樣的信念:「只要你比別人強,就一定會有人來要。」
在爸爸的鼓勵支持下,趙達裕重新燃起信心,從未放棄努力。辛勤的耕耘,終於嬴來了初步的收獲。1975年,趙達裕跨進廣州隊,參加了全國青年賽。而這時,父親卻因病住進了醫院。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父親仍然沒有放棄讓兒子繼續努力進取的願望。他要求兒子保持信心,繼續拼搏,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而耽誤了訓練,這就是作為父親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願!
有志者事竟成。憑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個子趙達裕終於跨進了國家隊,為中國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綠茵場上。他實現了為國爭光的願望。

Ⅵ 成功教育的原則

1.對象的全體性。成功教育者在理念上,承認所有學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具有獲得成功的願望,並且對每位學生的成功抱有期待和熱情,堅信他們都能成功。
2.過程的指導性。成功教育者的著力點在於積極為學生創設各種利於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誘導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自己的潛力,並且用成功後的快樂體驗強化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形成「良性循環」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
3.效果的成功性。成功教育者將教育結果的立足點確定在與學生原有水平的比較上,發現和認定學生的進步和成就,即便是最小的進步和成就,並實施鼓勵性和肯定性評價,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估價自己的力量,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更大的成功。
4.宗旨的發展性。成功教育者的總體目標是追求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生活的能手和事業的成功者。
成功教育實施的五大原則:
1、 放身段,交其心。
不要把自己當作是老師,別老是認為你是領導,就得是什麼都是聖旨,只要你們願意和他們用真心的交朋友,就算是鐵
也會軟。就看你們有沒有那個誠心了。
2、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尊其師,信其道」。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能夠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只要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調動起來,反之,就要受到壓抑、限制。學生如果將教師看作是成功、成才的可以依賴的保證和依靠,是自己最尊敬的師長、兄弟和朋友,他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
3、 課堂是成功教育的主戰場
要從上好每一節課做起,怎樣讓學生願意聽你的課,教研就應該從這開始。學生願意聽你的課,把這節課的知識掌握了,學會了,那你的教學就成功了。
4、 班級是成功教育實施的主體單位
要以班級為主,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班主任要聯系各任課去向不明,抓好教學管理,這個班級才能搞好。一個班級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蓬生麻中,不失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班級差,說不定好生也受影響。因此班級建設在成功教育中顯得非常重要。
5、成功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的配合協調
成功教育不光是教師的事,全體教職工都要投入到成功教育服務之中。家長是一個特例,把孩子教育成德才兼備的人,家長必須配合學校的教育。
我相信只要我們認識到成功教育的重要性,真心真意地按成功教育理念辦事,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達到教師成功,也能夠祖國未來的「花朵」競相開放。

Ⅶ 青島成功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山東省注冊資本:3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王建波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李滄區分局注冊地址:青島市李滄區書院路125-9號
法定代表人:王建波
成立時間:2013-03-27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323007895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市李滄區書院路125-9號

Ⅷ 什麼是成功的教育

成功教育是一片充滿生機的廣袤土地。是除基礎教育之外的理想的選擇。成功教育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發展的教育,是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

熱點內容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
歐文投籃教學 發布:2025-05-14 06:35:52 瀏覽:580
對配班老師的評價 發布:2025-05-14 06:34:41 瀏覽:344
師德的人物 發布:2025-05-14 06:33:09 瀏覽:175
教師師德個人總結 發布:2025-05-14 05:39:36 瀏覽:667
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 發布:2025-05-14 05:15:15 瀏覽:455
葯物化學習題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642
教育培訓章程 發布:2025-05-14 04:13:05 瀏覽:634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