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①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卷 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若 与 互为相反数,则a等于
2、 是方程 的解,则
3、方程 ,则
4、如果 是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
5、在等式 中,已知 ,则
6、甲、乙两人在相距1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x千米,乙每小时走2x千米,两人同时出发1.5小时后相遇,列方程可得
7、将1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2年,年利息为5%,到期后,扣除20%的利息税,可得取回本息和为 元。
8、单项式 是同类项,则
9、某品牌的电视机降价10%后每台售价为2430元,则这种彩电的原价为每台 元。
10、有两桶水,甲桶有水180升,乙桶有水150升,要使甲桶水的体积是乙桶水的体积的两倍,则应由乙桶向甲桶倒 升水。
二、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与方程 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
A、 B、 C、 D、
3、若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4、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还要租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怎么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书后答案,此方程的解是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 )
A、1 B、2 C、3 D、4
6、已知: 有最大值,则方程 的解是( )
7、把方程 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A、 B、 C、 D、
8、某商品连续两次9折降价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的售价为 元,该产品原价为( )。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多2厘米,设长为 厘米,那么宽为( )厘米。
A、 B、 C、 D、
10、若 互为相反数,则 ( )。
A、10 B、-10 C、 D、
三、解答题
1、 2、
3、 4、
5、 6、
四、解答题
1、已知 ,若① ,求 的值;②当 取何值时, 小 ;③当 取何值时, 互为相反数?
2、已知 是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试求 的值,并解这个方程。
3、若 ,求 的值。
4、若关于 求 的值。
五、用心想一想:你一定是生活中的强者!
1、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
2、我市某学校计划向西部山区的学生捐赠3500册图书,实际共捐了4125册。其中,初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20%,高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15%,问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比原计划多捐了多少册?
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
1、方程 的解是 。
2、如果 ,那么a= 。
3、如果 +8=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
4、若 的倒数等于 ,则x-1= 。
5、今年母女二人年龄之和53,10年前母女二人年龄之和是 ,已知10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10倍,如果设10年前女儿的年龄为x,则可将方程 。
6、如果a、b分别是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那么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后的两位数是 。
7、方程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得 。
8、如果方程 与方程 是同解方程,则k= 。
9、单项式 与9a2x-1b4是同类项,则x= 。
10、若 与 是相反数,则x-2的值为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根据“x的3倍与5的和比x的 多2”可列方程( )。
A、 B、 C、 D、
3、解方程 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 )。
A、 B、
C、 D、
4、三个正整数的比是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56 B、48 C、36 D、12
5、方程 的解为-1时,k的值为( )。
A、10 B、-4 C、-6 D、-8
6、国家规定工职人员每月工资超出800元以上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20%,小英的母亲10月份交纳了45.89的税,小英母亲10月份的工资是( )。
A、8045.49元 B、1027.45元 C、1227.45元 D、1045.9元
7、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今年共有a人参加,比赛的人数比去年增加 20%还多3人,设去年参赛的人数为x人,则x为( )。
A、 B、 C、 D、
8、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 )。
A、赚16元 B、赔16元 C、不赚不赔 D、无法确定
9、某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a个零件,现实际每天多生产b个零件,则生产m个零件提前的天数为( )。
A、 B、 C、 D、
10、完成一项工程甲需要a天,乙需要b天,则二人合做需要的天数为( )。
A、 B、 C、 D、
三、解方程
1、 2、
3、 4、
四、解答题
1、y=1是方程 的解,求关于x的方程 的解。
2、方程 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 的解互为倒数,求k的值。
3、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 的一个解,求 5的值。
五、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般轮船在水中航行,已知水流速度是10千米/时,此船在静水中速度是40千米/时,此船在A、B两地间往返航行需几小时?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所需时间为x小时,你还需补充什么条件,能列方程求解?根据你的想法把条件补充出来并列方程求解。
2、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3、甲、乙两种商品的单价之和为100元,因为季节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甲、乙两商品的单价之和比原计划之和提高2%,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来单价?
4、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35千米,去时,下坡比上坡路的2倍还少14千米,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12分钟,求去时上、下坡路程各多少千米?
5、甲、已两个团体共120人去某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规定超过80人的团体可购买团体票,已知每张团体比个人票优惠20%,而甲、已两团体人数均不足80人,两团体决定合起来买
团体票,共优惠了 480元,则团体票每张多少张?
参考答案: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A卷
一、1、-1 2、 3、-3或9 4、1 5、50 6、1.5(X+2X)=10 7、1080 8、2
9、2700 10、40(点拨:设应由乙桶向甲桶倒x升水则有:180+ x =2(150- x)解得x =40)
二、1-5 A、B、A、B、C 6-10 A、B、D、D、C
三、1、 2、x =-4 3、 4、 5、x = -9 6、x =4或-2
四、1、(1)
2、a=-2 X= -6
3、XY=-4
4、 (点拨:不含Y项,则Y的系数等于0,合并同类项得:(6-3R)X+(5-2R)Y-2+4R=0,即5-2R=0,∴ )
五、1、25 60(点拨:设加工甲部件X人,则乙部件(85-X)人,则3×16X=2×10(85-X)解得:X=25 85-25=60)
2、400册,225册(设初中学生原计划损X册图书,则120%X+115%(3500-X)=4125 解得:X=2000 2000×120%-2000=400册,(3500-2000)×115%-(3500-2000)=225册)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B卷
一、1、 2、a=-2 或-4 3、m=1 4、X=0 5、33岁 10X+X=33 6、10b+a
7、 9、X=2 10、 (点拨:由题意可知:5X+2+(-2X+9)=0,从而求出X=- 则x-2=- -2=- )
二、1、C 2、B 3、B 4、B 5、C 6、B 7、C 8、B 9、B 10、C
三、1、 2、X=4 3、Y= -2 4、X= -1
四、1X=-2(点拨:解把Y=1代入方程2- (m-Y)=2Y,解得m=1;再把m=1代入方程m(X+4)=2(mX+3)解得:X=-2)
2、R=1 3、-23
五、1略
2、780件(点拨:设原计划生产X个零件,则有 ,解得X=780)
3、20元,80元(点拨:设甲商品原单价X元,则乙商品原单价为(100-X)元,则(1-10%)X+(100-X)(1+5%)=100(1+2%)解得X=20)
4、42千米,72千米(设去时上坡X千米,则下坡为(2X-14)千米,
则: 解得X=42 2X-14=70)
5、16元 (点拨:设团体票每张x元,则个人票每张 元,则有
120× -120x=480 解得:x=16)
②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求代数式的值
题目:已知x+3y=5,4x+2y=19求x+y的值~~~~~~~~~~~~x+y=(1/5)(5x+5y)=(1/5)[(x+3y)+(4x+2y)]=(1/5)(5+19)=24/5
③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检测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2x-6 B、x-1=0 C、2x+y=5 D、
2、下列方程中,解为x=4的方程是( )
A. B. C. D.
3、解方程3x-2=3-2x时,正确且合理的移项是( )
A、-2+3x=-2x+3 B、-2+2x=3-3x
C、3x-2x=3-2 D、 3x+2x=3+2
4.已知x=-3是方程k(x+4)-2k-x=5的解,则k的值是()
A.-2B.2 C.3 D.5
5. 如果 与 是同类项,则 是( )
A.2 B.1 C. D.0
6. 某试卷由26道题组成,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今有一考生虽然做了全部的26道题,但所得总分为零,他做对的题有( ).
A、10道 B、15道 C、20道 D、8道
7. 甲、乙两工程队开挖一条水渠各需10天、15天,两队合作2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的工作由乙队单独做,还需多少天能完成任务?设还需x天,可得方程 ( )
8.某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赢利25%,另一件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该商贩( ).
A.不赚不赔 B. 赚9元 C.亏18元 D. 赚18元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若 是关于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的值可为______.
10.当 =______ 时,式子 的值是-3.
11.关于x的两个方程5x-3=4x与ax-12=0的解相同,则a=_______.
12.某商店将彩电按成本价提高5 0%,然后在广告上写“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仍获利270元,那么每台彩电成本价是___________.
13.当 ______时, 的值等于- 的倒数.
14.如果代数式 与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 =
15.如果方程 的解是 ,则 的值是_____________。
16. 某幼儿园阿姨给小朋友分苹果,每人分3个则剩1个;每人分4个则差2个;问有多少个苹果?设有x个苹果,则可列方程为 .
三.解下列方程.(每题4分,共16分)
① ②
③ ④3x-1.50.2 +8x=0.2x-0.10.09 +4
四、解答题。(共36分)
1、(6分)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共413枚,金牌数位列亚洲第一。其中金牌、银牌、铜牌的比为4:2:1,问得金牌多少枚?
2、(6分)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2.4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3.2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3、(7分)雅丽服装厂童装车间有40名工人,缝制一种儿童套装(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配成一套)。已知1名工人一天可缝制童装上衣3件或裤子4件,问怎样分配工人才能使缝制出来的上衣和裤子恰好配套?
4、(7分)某自来水公司按如下规定收取水费:每月用水不超过10吨,按每吨1.5元收费;每月用水超过10吨,超过部分按每吨2元收费。小明家9月份的水费是22.8元,小明家9月份用水多少?
5、(10分)周末小明爸爸去陶瓷商城购买一些茶壶和茶杯,了解情况后发现甲、乙两家商店都在出售两种同样品牌的茶壶和茶杯,定价相同:茶壶每把定价30元,茶杯每只定价5元,且两家都有优惠:甲店买一把茶壶赠送茶杯一只;乙店全场9折优惠。
小明爸爸需茶壶5把,茶杯若干只(不少于5只)。
(1)设购买茶杯x只,若在甲店购买则需付 多少元?若在乙店购买则需付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2)当购买15只茶杯时,请你去办这件事,你打算去哪家商店购买?为什么?
(3)当购买茶杯多少只时,两种优惠办法付款一样?
文章
④ 初一数学上期第三章的公式
第一章 实数 ★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a<1时1/a>1;a>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 实数的运算 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 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 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b-a. 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 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 =│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 、 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 联系:都是非负数, =│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 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 ( —幂,乘方运算) ① a>0时, >0;②a<0时, >0(n是偶数), <0(n是奇数) ⑵零指数: =1(a≠0) 负整指数: =1/ (a≠0,p是正整数) 二、 运算定律、性质、法则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 2.分式的性质 ⑴基本性质: = (m≠0) ⑵符号法则: ⑶繁分式:①定义;②化简方法(两种) 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4.幂的运算性质:① · = ;② ÷ = ;③ = ;④ = ;⑤ 技巧: 5.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6.乘法公式:(正、逆用) (a+b)(a-b)= (a±b) = 7.除法法则:⑴单÷单;⑵多÷单。 8.因式分解:⑴定义;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9.算术根的性质: = ; ; (a≥0,b≥0); (a≥0,b>0)(正用、逆用) 10.根式运算法则:⑴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则;⑶分母有理化:A. ;B. ;C. . 11.科学记数法: (1≤a<10,n是整数= 三、 应用举例(略) 四、 数式综合运算(略) 第三章 统计初步 ★重点★ ☆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总体:考察对象的全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5.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6.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二、 计算方法 1.样本平均数:⑴ ;⑵若 , ,…, ,则 (a—常数, , ,…, 接近较整的常数a);⑶加权平均数: ;⑷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2.样本方差:⑴ ;⑵若 , ,…, ,则 (a—接近 、 、…、 的平均数的较“整”的常数);若 、 、…、 较“小”较“整”,则 ;⑶样本方差是刻划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当样本容量较大时,样本方差非常接近总体方差,通常用样本方差去估计总体方差。 3.样本标准差: 三、 应用举例(略) 第四章 直线形 ★重点★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判定、性质。 ☆ 内容提要☆ 一、 直线、相交线、平行线 1.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图形”、“表示法”、“界限”、“端点个数”、“基本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2.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3.直线、线段的基本性质(用“线段的基本性质”论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两点间的距离(三个距离:点-点;点-线;线-线) 5.角(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6.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线及其表示 8.垂线及基本性质(利用它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9.对顶角及性质 10.平行线及判定与性质(互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②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定义、命题、命题的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题 二、 三角形 分类:⑴按边分; ⑵按角分 1.定义(包括内、外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⑴角与角:①内角和及推论;②外角和;③n边形内角和;④n边形外角和。⑵边与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⑶角与边: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讨论:①定义②××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心③性质 ① 高线②中线③角平分线④中垂线⑤中位线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专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积 ⑴一般计算公式⑵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重要辅助线 ⑴中点配中点构成中位线;⑵加倍中线;⑶添加辅助平行线 8.证明方法 ⑴直接证法:综合法、分析法 ⑵间接证法—反证法:①反设②归谬③结论 ⑶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常通过证三角形全等 ⑷证线段倍分关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证线段和差关系:延结法、截余法 ⑹证面积关系:将面积表示出来 三、 四边形 分类表: 1.一般性质(角) ⑴内角和:360° ⑵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平行四边形。 推论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菱形。 推论2: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边形 ⑴研究它们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⑶判定步骤: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对角线的纽带作用: 3.对称图形 ⑴轴对称(定义及性质);⑵中心对称(定义及性质) 4.有关定理: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③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如,找下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辅助线:①常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对角线”、“作高”、“连结顶点和对腰中点并延长与底边相交”转化为三角形。 6.作图:任意等分线段。 四、 应用举例(略) 第五章 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