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课日记

数学课日记

发布时间: 2021-08-02 19:44:29

数学日记(课堂日记或思维日记)200——300字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版等,并不是无动于衷权,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⑵ 小学生关于数学课的日记怎么

写数学来日记首先要自联系生活,根据平时学到的知识写,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你可以把一道应用题扩写开来.
例如:小明有三十元钱,买了个西瓜十元,还剩多少钱?
你可以改写为:日期 星期
今天是星期几,天气很热,小明很口渴,于是妈妈就叫小明出去买一个西瓜,小明很高兴,妈妈给了小明30元钱,让他把找回的钱拿回来,小明蹦蹦跳跳的就走了.
到了卖西瓜的地方,小明看到有许多绿绿的大西瓜,卖西瓜的叔叔笑着看向小明,给他推荐了一个又甜又脆的好西瓜,小明问一斤怎么卖,大叔说六毛钱一斤,称了一下小明挑的西瓜是8斤,于是小明把钱给了大叔,大叔看小明挺可爱,就问他应该怎么找给他钱,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小明算算吗?
列算式如下:30-0.6*8=25.2
所以卖西瓜的大叔应该找小明25.2元钱
当然,我这只是举了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你要根据你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阿

⑶ 数学日记。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错中求解四年级的举一反三中,有一种题型是“错中求解”。我来举个例子:王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2,但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这道题其实很简单:171错写成117,而商比原来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数×2。这下除数求出来了,就简单了。题目说余数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数分别去除错误的被除数和正确的被除数,如果余数相同,且两商的差是2,题就做对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这下余数相同了,两商的差也是2,答:正确的除数是27,余数是9。错中求解真好玩! 1月27日星期三多云七巧板这天,我在做一道题:先用三块七巧板拼一个直角梯形,再用四块七巧板拼一个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我是拼出来了,可等腰梯形我怎么拼都拼不出来。我叫来爸爸,他来和我一起拼,可还是没拼出来。我把七巧板拼成正方形放进盒子的时候,恍然大悟!啊!原来这个等腰梯形就在盒子里的那一排,而我和爸爸却没有发现,真是笨啊! 2月1日星期一晴错中求解今天,又有一道错中求解的题:小红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0错写成6,把十位上的9错写成6,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这道题应该这么做:被减数个位上0错写成6,就说明少减了6;十位上的9错写成6,就说明多减了30;列式:200+6-30=176。答:正确的差是176。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来一步一步推理,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像玩推理游戏一样有趣! 2月4日星期四多云优惠活动寒假里,数学老师布置了30道趣味题的作业,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某商店搞优惠活动,1包味精7元,2包13元,3包17元,问4包多少钱?8包呢?一开始,我是这么想的:2包减1包也就是13-7=6,17-7=10,10-6=4,6-4=2,17+2=19,也就是4包19元,但我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接下来5包8包的就就没法减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出来。没办法,只好上电脑查了。一查,原来是这么个道理:1包7元,2包13元=14-1;3包17=21-2×2;继续推算下去,4包=28-3×2=22元;那么8包就是56-7×2=42元。终于解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呀!以后我还是要多多努力呀!

⑷ 写一篇关于数学的日记(500)

把所有数学名词叠一块就可以了
二维点线面三角形(锐钝直)四边形(平行,矩形正方形),圆形
三维:球体,正方体,…
函数(映射(一对一,双对一),定义域,值域…)
……

⑸ 求一篇数学日记!

第一篇:有趣的测量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第二篇:巧解几何难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第三篇:有趣的二十四点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第四篇:地瓜用处多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 “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 ,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地瓜又丰富了” ,我说: “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 ,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 。 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 ”妈妈说: “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第五篇:大树有多高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这便是大树的高度了。妈妈和姐姐看着我,直竖大拇指。我乐呵呵地想:数学真有用!

⑹ 安静的数学课日记200字

今天来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这节课源和平常不一样,特别有意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班的同学们都来到电教馆.我的心怦怦地跳得非常快——十分激动呀!由于,我要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编的“数学童谣”呢!
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在讲台上问我们:“同学们,你们都预备好了吧”“预备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响亮的声音,看出了大家的预备一定很充分.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说:“那么,我们这一节自编‘数学童谣’课,现在就开始吧!”
同学们按照顺序上讲台,有的讲述自己编的“数学故事”,有的朗诵自己编的“数学童谣”,有的叙说自己写的“数学日记”……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课堂里一次次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快就要轮到我了,我全身都有点儿发抖了.然而,当我迈开大步走上讲台时,我反而不紧张了.于是,我就大声地朗读了我精心编写的“数学童谣”:
数学算式真不少,
加减乘除须用好;
基础知识要记牢,
很多题目解决了.
朗读完了我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走下讲台,心中一阵轻松.……同学们的故事、童谣、日记等,都离不开“数学”,内容丰富多彩,非常有趣.这节特别的“数学课”让我得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太好了,我希看老师多上一些这样的“课”,让我们学起来更有爱好!

⑺ 写一篇100字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日记

10月15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到糖铺店里买了24颗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见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讨糖。爸爸说:“那好吧!”我们听了高兴万分。可是,这么多糖我们该怎么分呢?于是我们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争吵起来。吵着吵着,我忽然想到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的平均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大声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经有办法了。”弟弟和妹妹说:“真的?”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说:“你们不相信就听我的解释,我们这里不是有3个人吗?”弟弟妹妹说:“是呀?”我说:“那不是很简单,24÷3=8(颗),所以我们应该每人分到8颗糖。”弟弟和妹妹听了,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快如闪电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颗糖。我们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谢数学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们可能还在争吵呢!

⑻ 写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放学回家,突然看见一家店前围着许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店家在版进行促销活动,只要交一权元钱便可回答一个问题,要是能在30秒内答对者可获奖金30元。我看见其它人纷纷败下阵来,便想:到底什么题这么难呢?便怀着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钱。

我跟着老板走进店内,他便开始提问:“小明去书店买书,买了17本99元钱的书,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他一说完,便露出了狡诈的目光,接着开始计时。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来,这99乘17不用竖式计算怎么算得出来呢?就在这时,我灵光一闪,《口算速算天天练》里有一页不是这样写到:一个100以内的数乘99的速算方法是:用这个数先乘100,再减去这个数即可。想到这,我便脱口而出:“1683。”我刚说完,那位老板差点摔倒在地,他一看计时器,才28秒,无可奈何地给了我钱。

我拿着30元走出商店,望着别人那羡慕的目光,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我想:数学并不仅仅是1+1的计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广,除了这件事外,买东西等事都用得到数学。所以,我再次想说:“数学,真有用。”

热点内容
特教老师师德材料 发布:2025-07-20 13:44:24 浏览:346
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0 13:43:51 浏览:862
密度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20 12:02:52 浏览:578
幼儿教师德能勤绩个人总结 发布:2025-07-20 11:03:41 浏览:869
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20 10:31:03 浏览:210
我的师德师风观 发布:2025-07-20 04:56:00 浏览:677
江苏教师与13岁 发布:2025-07-20 02:03:48 浏览:935
军魂老师 发布:2025-07-20 00:40:21 浏览:665
雪教学实录 发布:2025-07-19 23:16:59 浏览:929
2017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布:2025-07-19 22:04:16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