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化学
⑴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医学专集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是什么关系
组织化学,外文名histochemistry,是指以常用的组织化学技术,对细胞内主要化学成分和活性的粗略(一般性)的研究,研究身体细胞和组织的化学构成,可利用于特异的显色反应,显微分光法,荧光抗体法,放射自显影法等。
中文名
组织化学
外文名
histochemistry
⑵ 试述什么是细胞化学染色,说明其基本步骤,并指出在临床中有哪些应用
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和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细胞形念学为基础,结合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胞内的各种化学物质做定性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一)固定
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物理法为干燥和火焰固定,化学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二)显示
1、偶氮偶联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在。
2、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沉淀。
3、普鲁士蓝法:细胞内、外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细胞化学染色图册
4、雪夫反应:过碘酸氧化细胞内糖类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与雪夫试剂作用,使无色品红形成红色沉淀。
5、金属沉着法:其他尚有物理学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显示脂质)、荧光显示、放射自显影以及体外活体染色亦常用于临床血液细胞学诊断。
(三)细胞化学定量
粗略估量,以染色反的强弱,受色的深浅,人为地区别为阴性和各种程度的阳性。
百分法,只能反映细胞阳性率,不能反映受色强弱。
积分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法,将等级估量与百分率相结合它既反映了细胞阳性率的高低,又反映了细胞受色的强弱。
细胞化学染色 -
过氧化物酶染色
(一)四甲基联苯胺法生物
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的髓过氧化物酶(POXorMPO)分解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色化合物沉着于细胞质内。
试剂
1%TMB、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过氧化氢溶液、稀过氧w化氢溶液、瑞氏染色液
操作
1、取0.1%TMB乙醇溶液lml,加亚硝基铁氰化钠饱和溶液10ml,溶液呈淡棕黄色。
2、在新鲜干燥的血片上,加混合溶液0.5ml,放置lmin后,再加稀过氧化氢溶液0.7ml,染色6min。
3.瑞氏染液复染15~20min。
4.油镜镜检。
结果
细胞质内有蓝黑色颗粒者为阳性。
(-)无颗粒沉着;
(±)颗粒细小,分布稀疏;
(+)颗粒较粗,局灶分布;
(++)颗粒粗大,分布较密,占胞质1/2~2/3;
(+++)颗粒粗大,呈团块分布;
(++++)全部胞质均部满颗粒,可覆胞核。
临床意义
POX主要分布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内,随着粒细胞成熟的程度而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碱性粒细胞为阴性。
(2)单核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幼稚单核细胞和成熟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颗粒细小,弥散分布。
(3)其他细胞
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组织细胞、巨核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4)血小板过氧化物酶
主要定位于幼稚型巨核细胞的核膜上,可作为原巨核细胞的一种标志物,有助于FABM7的识别。
(5)过氧化物酶染色
主要用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呈阳性反,以M3和M2型反应最强,MI和M5型反较弱,S故有助于区别M3和M5型。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POX阴性反,故为急性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的重要指标。
⑶ 植物细胞化学成分
植物细胞的化学成分主要有:
水、糖类、蛋白质(各种酶,结构蛋白,细胞骨架)核酸、脂类、多肽、氨基酸,此外还有
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以及一些游离的金属离子(k、na、ca、fe、mn等)
解释一下:其中的水、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是生物体所需的基本成分,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多肽、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和基本原料,这个也是存在的。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的光合作用的产物。金属离子主要用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平衡等,比如钾和钠,镁和锰是叶绿素的成分。
细胞间质液含有细胞在代谢时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包括:水、二氧化碳、蛋白质、纤维素、糖类、无机盐、尿素以及一些激素等。
解释: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
⑷ 什么是细胞化学法,在细胞内脂类的显示中有什么
细胞化学法:是指在不破坏细胞形态结构的状况下,用生化的和物理的技术对各种组分内做定量的容分析,研究其动态变化,了解细胞代谢过程中各种细胞组分的作用。
在细胞内脂类的显示可以采用自发荧光或吸收荧光素的方法,确定脂类的位置与分布状态。
(4)细胞化学扩展阅读:
蛋白质的显示:
显示蛋白质所用的米氏反应,其中硝基汞试剂作用于细胞中蛋白质侧链上的酪氨酸基,形成红色沉淀,在重氮基反应中氢氧化重氮与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基反应形成有颜色的复合物。
某些碳水化合物、酯类和DNA可用对其醛基有特异结合的试剂,如雪夫氏试剂。对核酸的染色方法与核苷酸磷酸、碳水化合物和嘌呤及嘧啶的三种成分的特性有关。
⑸ 科塞尔对细胞化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这位细胞化学的奠基人在荣誉而前没有放慢脚步,甚至退休之后,他仍兢兢业业地工作,直至1927年7月5日逝世。在他去世后,细胞化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在医学和生物学上逐渐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
⑹ 什么是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化学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整套有关联的技术,包括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示踪细胞化学技术等.
细胞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将细胞形态观察与细胞成分分析结合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就是生物化学(cytochemistry)技术.
⑺ 什么是细胞化学法,在细胞内脂类的显示中有什么
1. 金属沉淀法:利用金属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有色沉淀,借以辨认所检查的
物质或酶活版性。如磷酸酶权分解磷酸酯底物后,反应产物最终生成CoS 或PbS
有色沉淀,而显示出酶活性。
2. 偶氮偶联法:酚类化合物与偶氮染料结合后可以形成耐晒染料。
3. Schiff 反应:细胞中的醛基可使Schiff 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变为红色。这种反应通
常用于显示糖和脱氧核糖核酸(Feulgen 反应)。
4. 联苯胺反应:过氧化氢酶分解H202。产生新生氧,后者再将无色的联苯胺氧化
成联苯胺蓝,进而变成棕色化合物。
5. 普鲁士蓝反应:三价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普鲁士蓝。
6. Formazane 反应:显示脱氢酶。
7. “Nadi”反应:显示细胞色素氧化酶。
8. 脂溶染色法:借苏丹染料溶于脂类而使脂类显色。
9. 茚三酮反应:显示蛋白质。
⑻ 细胞化学染色:外铁: 是什么意思
楼主你好!
在细胞化学领域中,sb是指一种能溶解于
脂肪中的色素染料。
望楼主采纳
⑼ 细胞化学的学术研究
组织抄化学、细胞化学袭是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已有一定基础,苯胺染料技术发展到高峰的20世纪40年代才活跃起来的。本克1862年首次应用苯胺染料,这是组织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1936年比利时的组织化学家利松的《动物组织化学》一书总结了组织化学的优缺点及发展的方向,把组织化学推向高潮。
当前,发展比较快的是定量细胞化学及定量组织化学,其目的是对细胞、细胞的组分和细胞外的产物,在其原位上和活的情况下进行定量化学分析,主要包括细胞光度学和原位定量测量两个方面。
⑽ 细胞的化学成分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种元素占90%以上。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无机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
水在细胞中不仅含量最大,而且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学属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游离水,约占95%;另一种是结合水,通过氢键或其他键同蛋白质结合,约占4%~5%。随着细胞的生长和衰老,细胞的含水量逐渐下降,但是活细胞的含水量不会低于75%。
水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无机物、调节温度、参加酶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
细胞中无机盐的含量很少,约占细胞总重的1%。盐在细胞中解离为离子,离子的浓度除了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10)细胞化学扩展阅读:
细胞组分(Cell Components):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各类生物细胞成分有其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主要成分有两大类:无机成分,包括各种无机盐和水;有机成分,主要为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等。
通常水约占85 %~96%,无机盐约占1.0%一1.536%,蛋白质7%~10% ,脂类1.0%~2.0%,其他有机物质占1.0%~1 .5%。,细胞组分的研究对了解生命本质、营养要求、培养基设计和生物的开发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细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细胞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