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历史
历史学考研主要考历史学、英语、政治,这三门科目。
1、历史学,通史(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20道选择题,每题2分;
8道名词解释,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题30分;4道简答题,每题30分。时间会足够的,不用担心。
2、英语。
3、政治。英语和政治是公共课,必须考的内容。
复试:1、笔试:你所报的专业内容;
2、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问题提问。
请安排好复习时间,合理搭配英语政治的复习,及早做好安排,并严格执行。
(1)考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考试的内容所占比例有: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㈡ 高考历史主要考什么
主要是考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会融会贯通,是否会根据材料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㈢ 考试的历史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考试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考试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
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
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分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
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暮春(农历三月),省试发榜后,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吏部发榜后,合格者方可授官。
唐朝廷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将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
(3)考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㈣ 为什么有的考生历史能考九十多分,但是中国历史的朝代都背不完
这个问题非常适合现在的高考生,很多学生在历史上会因小失大,认为我只要把所有东西都背完了,难道我没有高分吗?这个真不一定,很多考高分的孩子,的确朝代的顺序是背不完的,但这也并不是常态。我们应该从试卷与背书方面来说,现在的教育早就脱离了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靠理解。
所以与其你把它当做一个任务,不如认真的去赏析历史故事,把书籍当成一个课外书来看。你会发现很多历史的背景以及原因是相似,甚至分开几本书的内容能形成一件事。毕竟历史是分经济、政治等方面来讲的,所以你需要把几本书看成一本,然后在分开分析。
㈤ 历史考研都考什么
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 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古专业 学校单独命题)
所考科目有 英语 政治(各100分) 历史学基础(300分)
历史学基础包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当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内容
教育部目前没有指定教材
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辅导班更具自己经验列出来的
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11本
1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2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3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4 《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5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6 《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7 《中国古代史》(上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8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9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10《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11《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一个是是北师大的版本( 淘宝书店或者三人行 博仁等考研辅导机构都有卖)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 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相比较而言 北师大好一点 编的比较新 适合跨专业备考
辅导书:
《 历史学考研辅导 》仝晰纲主编 可以去网上搜搜 名词解释有仝晰纲的也有
考研论坛 历史学版主 长孙博的《历史学名词解释》
都可以去当当 卓越之类的书城去看看
齐鲁出版社 仝晰纲主编的的 《历年历史学考研真题集》 题目是做不完的 没事要做研究真题 看老师的出题思路 总结以后 这样再去看书 效果会好一些!!
如果是选择用北师大的教材 北师大出版社自己出了一套辅导书 包括《历史学基础》 模拟题 模拟真题 三本 可以去买 北师大教材必备辅导书
买教材的话的话 一 淘宝 有买全套的 二 博仁 三人行 勤思统考专业辅导机构 他们也代购书籍 都是75折 还蛮便宜 当当就不要去了 版本凑不齐 也贵
历史学因为是统考 所以学校可以晚点去确定
总的来说 历史学考研并不是特别难
但历史学就业不怎么样 特别是对本科出身不好 不是师范类的学生而言 毕业后想去做老师或者历史学相关专业 比较困难
建议去 考研论坛 历史学板块 多去逛逛!!!
历史研究生飘过·····
㈥ 如何考好高考历史
哈哈哈 这个我在行 以前我也很困惑 后来一直做题就总结出规律 选择题四个答案都对的话 就要认真读懂题意用笔划下关键词 有些答案明显不符合题意的可以先排除 不过要熟读课本 我以前就是课间别人在玩是我就翻开书吃吃零食看着课本 带着一种轻松的态度去看就很容易看进去 连续几天的话一本书很快就会看完 然后再从头再来 这是解决大题的
㈦ 历史专业的考研都考啥
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
(7)考历史扩展阅读:
考研就业
1、就业方向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
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
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
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期间就能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
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气质形象;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企业:由于历史是基础性学科,可以尝试对专业要求较低的一些职位。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历史学专业
㈧ 历史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历史学学硕的考试科目为历史学、英语1、政治,这三门科目。
如果你是统考的话,就会这样考历史学,通史(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20道选择题,每题2分;8道名词解释,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题30分;4道简答题,每题30分。时间会足够的,不用担心;英语、政治。
如果你不是统考的话,也是考这三门科目,英语和政治是公共课,必须考的内容。但是历史的参考书和考试比例就根据各自报考的学校的要求购买和复习。
历史学专硕的考试科目为333综合教育、英语2、政治这三门,若报考的学校对专业课有要求,就根据其要求购买参考书。
报考学校的要求可以进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里面有详细的参考书目。
拓展资料:
历史学统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广泛的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解决之前历史专业考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增强历史学科各专业的通融性,以为今后历史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历史研究生选拔提供更为公平、有效的测试方式。
参考教材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通史: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学统考_链接_网络
㈨ 本人想考历史专业研究生。
我是北师大研究生,你可加伊尔溢灵玲溢柳吧灵依交流的。历史学的就业前景是不太好,但关键还是看自己的能力如何,如果你真的自身素质好,就业前景也是不错的。但关键是你要选择名校。勤思将在近期的北师大举行考研高分经验交流会,你可以登录它的网报名,到时会有高分的学员和老师到现场与学生互动,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