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地理
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不属于任何省份。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专国民政府设立属上海特别市,上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与日本九州岛隔东海,南、西与江浙相连,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
上海市辖为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浦东新区、崇明区。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1)上海的地理扩展阅读:
上海是长三角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19米。最高海拔为大金山岛,位于金山区杭州湾,海拔103.70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是上海陆地最高点,海拔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内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龟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类岛屿。
『贰』 上海市有哪几个区所在地理位置是什么的
截至2017年,上海辖16个市辖区:
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金山区、松江区、黄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其地理位置分别是:
(1)黄浦区: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合流处的西南端;北起苏州河,东、南濒黄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
(2)徐汇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东北侧与黄浦区毗邻,东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与闵行区分界,北与静安区、长宁区接壤。
(3)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东连静安区,西与西南邻闵行区,东南接徐汇区,北与普陀区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
(4)静安区:位于上海的市中心,与六个区相邻,东与黄浦区、虹口区、宝山区为邻;西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交界;南临长乐路,与徐汇区衔接;北与宝山区接壤。
(5)普陀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部,是沪宁发展轴线的起点,也是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西、北和嘉定区、宝山区相接,东、南和静安区、长宁区、闵行区毗连。
(6)虹口区:位于上海市区北部偏东;东临大连路、大连西路、密云路、邯郸路、逸仙路,与杨浦区接壤;西靠河南北路、罗浮路、淞沪铁路、西宝兴路、北宝兴路、俞泾浦、江杨南路,与闸北区毗连;南濒黄浦江、吴淞江,与浦东新区和黄浦区隔江相望;北至三门路稍北的农机路,与宝山区相接。
(7)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临虹口区,北与宝山接壤。杨树浦港纵贯区境南北,杨浦即以此演变得名,南部沿江地带是曾经的上海公共租界东区,中部偏东区域则为“大上海计划”实施地。
(8)浦东新区:浦东南与奉贤区、闵行区两区接壤,西与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与崇明区隔长江相望。
(9)闵行区:位于上海市中部,形似一把“钥匙”,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
(10)宝山区: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陆地和岛屿两部分。陆上,东北濒长江,东临黄浦江,南与杨浦、虹口、静安、普陀4区毗邻,西与嘉定区交界,西北隅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横贯中部的蕴藻浜把它分成南北两部,吴淞大桥和蕴川路大桥、江杨路大桥、塘桥大桥横跨其上。
(11)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东经121°26',北纬31°39'。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
(12)金山区:位于中国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地处黄浦江上游的金山,东与奉贤区接壤、北与松江区、青浦区为邻,西与浙江平湖、嘉善交界。
(13)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上海之根” 的称呼。位于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
(14)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接壤,西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市昆山市相连,北与嘉定区相接。
(15)奉贤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位于上海南部,东与浦东新区接壤,西与金山区和松江区毗邻,南临杭州湾,北与闵行区相隔黄浦江。
(15)崇明区(2016年7月成立):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
(2)上海的地理扩展阅读:
上海市行政区划详情,如图表:
『叁』 上海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3年,全市平均气温17.6℃,日照1885.9小时,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肆』 上海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概况上海虽然尚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上海是新中国的“窗口”,4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及海内外来华投资的热点;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还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外滩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瞩目……,上海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
清晨,一轮红日从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上升起;海关的钟声划破新外滩的宁静;滨江大道上晨炼的人们以及跳交谊舞的男女正跃跃欲试……与那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横空出世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让您感受到现代城市交通的崭新一页;那龙腾虎跃、构架未来的浦东新区、虹桥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及这些热土上所创造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夜幕降临,您不妨登上黄埔江边高耸入云的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极目远眺,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近处,南京路上的霓红灯宛如一条五光十色的灯河,这里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滩的游轮码头登上豪华的浦江游轮,在夜幕中,游戈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东方明珠”、外滩之间,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画中行”的意境。这就是上海的都市风光,这就是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黄浦江畔,从外白渡桥出发,沿宽阔的中山东一路往南,直抵延安东路。此时,黄浦江拍岸的涛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不绝于耳,数十座巍峨的大厦绵延起伏。这就是闻明世界的外滩。
徜徉于滨江大道上,您会发现哥特式的尖顶和古希腊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阳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那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十幢巍峨大厦沉浸在灯的海洋里,一座座晶莹剔透如水下宫殿。临江远眺,整个外滩建筑群璀灿夺目、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响、恢宏壮阔的交响史诗。外滩的建筑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万国建筑博览”——外滩,可谓当之无愧。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是大自然的杰作。上海的自然景观大致可分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岛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云间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黄埔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的一项特色旅游。“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淀山湖风景区,而“岛之旅”则是指崇明、长兴、横沙、金山等众岛屿。
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许多震动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处处为您讲述着一个个使人永不忘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观和纪念地。在上海,每到秋祭,纷至沓来的人们在这里祭祀先烈、缅怀革命历史,已成为了一种风俗。大上海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是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这里荟萃多少风云人物,散落在上海各处的不同住宅建筑,由于其主人的非同寻常,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这里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孙中山、宋庆龄、鲁讯等故居,会使您产生抚今追昔的深沉遐思,这里还有无数个达官贵人的住宅,探访一下李鸿章、蒋介石等人的公馆,可以联想起主人那段显赫的发迹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着1700多年的传播发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随着近代都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结合丰富多彩,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上海的宗教建筑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个角落。它们各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炯异、装饰典雅而著称中外。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名刹-龙华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闻名中外的玉佛寺、现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于佘山顶上,宛如中世纪欧洲古城堡的圣母大教堂……,无一不展示着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韵。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近代城市,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一百多幢优秀的园林建筑。我们向您推荐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厢四条“一日游”黄金线:到嘉定可浏览唐代南翔寺经幢、南朝砖塔、宋代孔庙、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会对唐代青龙塔、宋代普济桥、元代放生桥、清代曲水园和万寿塔感兴趣;宋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宋朝方塔、护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会令您流连忘返;步入南市老称厢,则置身于代表明清风格的古城墙、豫园、文庙、三山会馆、书隐楼之中……物换星移千百年,这些古老的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但它们仍以各自的魅力,成为上海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上海在长达近200年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种人文社会资源,仅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就有几十处;上海还是一个都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都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建筑景观,被称为全国第一街的南京路商业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虹桥开发区的建立,上海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内环线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铁的贯通。上海的都市景观呈现五彩缤纷的新气象
『伍』 上海形成的地理原因是什么
1.位置:沿海城市,长江入海口,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地理位置优越.
2.地形&气候: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适宜发展工农业和吸引人口居住从而获得劳动力.
3.交通:陆海空交通枢纽,交通极其发达,铁路方面京沪线、沪杭浙赣线等在上海交汇,水运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4.劳动力: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众多,且上海及周边的江苏浙江等省教育发达,故来到上海的劳动力数量很多而且素质过硬.
5.农业基础:长三角向来是农业历史悠久,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日后上海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6.历史文化基础:上海在19世纪便被西方列强所开发,西方的先进技术首先由此进入中国.工商业气息浓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响,热衷于发展经济、科技与文化.
7.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学府和科研地区云集,大量人才涌入上海,使其科学技术处于领先.
8.市场:上海面向的市场非常广阔,消费群体庞大,由于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将产品销往内陆地区,也可以通过海运空运销往国外.
9.资源:上海虽然资源不太丰富,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从各地进口的煤、石油、金属等使得其资源和能源都很富裕.
10.政策:中央政府给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税区、免税区等等),这些政策有利于上海吸引外资和经济的发展.
『陆』 上海市地图的地理位置。
上海地图
『柒』 上海的人文地理
1.上海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程度高,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专,经济腹地广,国属内外市场广阔,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2.上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由于泥沙淤积,有良好的天然港湾,有利于海上交通运输
3.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受气旋影响易受到台风危害产生强降雨,风暴潮等;冬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已发生暴雪,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4.上海市第三产业发达,科技水平高,地区接待能力强,适合接待各国旅客,兴办旅游业
『捌』 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上海地理位置优势是:
1、位于北纬30度左右,气候条件好。
2、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3、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中国长三角前沿,腹地广阔。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4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5、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工农业基础好。
6、沿海位置,海运方便。
7、铁路交通是南北的枢纽。
(8)上海的地理扩展阅读:
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参考资料:网络-上海地理优势
『玖』 上海的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抄地区,界于东袭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陆境海拔最高点。
(9)上海的地理扩展阅读
上海的名称由来
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后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拾』 上海的地理环境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主要水域和河道有长江口,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苏州河)、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圆泄泾、大泖港、太浦河、拦路港,以及金汇港、油墩港等。其中黄浦江干流全长80余公里,河宽大都在300米~700米之间,其上游在松江区米市渡处承接太湖、阳澄淀泖地区和杭嘉湖平原来水,贯穿上海至吴淞口汇入长江口。吴淞江发源于太湖瓜泾口,在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汇入黄浦江,全长约125公里,其中上海境内约54公里,俗称苏州河,为黄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与苏、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的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0余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