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物理答题

物理答题

发布时间: 2020-11-22 02:54:44

A. 物理的答题格式(初中)

答计算题的正确。
实验题要求按先后步骤写实验过程、单位转换(如果有必要)
2、写出解题所需的公式、已知量
3、代入公式求解
4、完整、不会造成扣分的最简洁格式是
1

B. 物理答题要注意哪些规范

物理答题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v2/R,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mv/qB。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
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
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C. 初中物理答题格式图解

初中物理计算题答题格式,要写已知、求、解、答四个环节,已知量若需单位换算,要在已知里进行,解的环节三步,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具体如图所示。

D. 求初中规范的物理答题方法

一、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
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三、
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四、
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
使用各种字母要规范
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
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
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
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
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六、
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
1.必须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
2.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
3.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E. 物理答题要注意哪些规范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 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写出,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三、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3.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1.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忌字迹潦草.阅卷时因为“v、r、ν”不分,大小写“M、m”或“L、l”不分,“G”的草体像“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形状不对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2.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若写成R就算错.3.一个字母在一个题目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淆.4.尊重习惯用法.如拉力用F,摩擦力用f表示,阅卷人一看便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带来误解.5.角标要讲究.角标的位置应当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许多.角标的选用亦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过某相同点的速度,按时间顺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带来误解.6.物理量单位的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等错误说法.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成“西南方向”、“南偏西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规范的,应说成“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135°”或“如图所示”等.七、绘制图形、图象要清晰、准确1.必须先用铅笔(便于修改)、圆规、直尺、三角板绘制,等确认无误后再用中性笔描出来(网上阅卷用铅笔是看不出来得),反对随心所欲徒手画.尤其是对于光学,如果图画的精准,其实用量角器量一下就可以知道是多少了。2.画出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运动过程图等)应大致能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图文要对应.3.画函数图象时,要画好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4.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F. 物理答题可以做完再写答吗

题目………
解:xxx
xxx
xxxxxx
答:所求是……/因此小车行驶的路程是xx
形式差不多就行,就是有“解”和“答”显的有条理。
其实最标准是课本上面的例题形式。简洁,准确。(一些文字说明有必要,一些没有必要)
或者看看各种辅导书,或者是高考真题的形式。
最对了什么形式都好说,形式写的好便于判卷。加油

G. 关于物理答题格式

第一,写下一个“解:”。

一来格式非常规范,二来如果物理题目很难的话,考试的时候一个“解”就是2分,花一秒钟写一个“解”,双重保障。

第二,答题的书写格式。

物理学的答题书写格式总体上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从题目给你的答题空白处的最左边开始写,由上至下,一步一步要很清楚,写到最下面没有位置继续书写时,再从右边开始从上往下写(不是答题空白处的右边)。

第三,答题的细节方面。

对于磁场力学等计算较多的题目,对于关键的列式要写清楚,不能写错,计算过程可以省略,只写答案。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公式不能省略不写或者直接由数字代替公式字母写在题目上。如果遇到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需要①、②、③……等这样的序号标示清楚。

第四,答题的收尾方面。

算一些电阻,时间,路程等。

(7)物理答题扩展阅读

1、速度公式:

速度v V=s/t m/s Km/h 1m/s=3.6km/m,路程s S=vt m Km 1km=1000m,时间t t=s/v s h 1h=60min=3600s,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密度ρ ρ=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质量m M=ρv Kg g 1kg=1000g,体积v V=m/ρ m3 Cm3 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3、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5、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6、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7、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8、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H. 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

一、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题目量多,当题目也很难时。在解答过程中,可适当舍弃一部分题目。有句俗话:“宁可断其一指,不可伤其十指。”要“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因此合理分配时间,提高答题效率,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⒈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用5~10分钟时间(一般用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浏览”一遍所有试题,首先要看试题说明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粗略的估计),并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看试卷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缺页少题的现象(包括看不清楚),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⒉根据学科分值分配和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生物学科约需要25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余下的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返攻难题。从试卷类型上分,第Ⅰ卷用时参考时间约50分钟,第Ⅱ卷用时约85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
⒊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第一”。正确解决“速度”和“准确率”的矛盾是寻求时间分配最佳方案的关键。做题速度不能太快,过快不能保证准确率,也不过慢,以至能做的题完不成。所以解题时要准确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题的准确率,不要寄希望于最后时间的检查上。应当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各题时间的分配。
重视Ⅰ卷选择题,确保选择题的得分,给选择题以充足的时间是必须的,即使选择题很容易,也不要低于40分钟,如果你成绩差甚至可以用60分钟。Ⅱ卷时间分布约为每分钟得2分为原则,做题要先易后难,很难的题不要长时间的思考。到了后面计算题中也要大致按照这样的策略,每一分钟大概完成两分,对大题原则上要8至9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一般来说,遇到一个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对你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大多数同学们来讲,理综考试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 二、注重做题顺序
因为理综是同一学科内的综合,而三科的知识体系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答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按科目答题,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有个连续性,从而提高做题的准确性。在这三科中,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先做自己优势学科,再做弱势学科。同时也要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既可先拿到分数,又可为非优势学科留有充分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同学们情况各不相同,选择哪种做题顺序要因人而异,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稳定一种方法。 三、Ⅰ卷做答时要稳定心态,速度不宜过快
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选题〔除物理外〕,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所以如果选择 题能够得到较高分,即使后面有一些失误,成绩也不会太低,因此选择题答的好坏,至关重要。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
审题要细,一般来说,简单题应阅读两遍;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对于选项是对还是错,要有根据,此类题采用的方法也较多,技巧性很强。如:守恒法、始终态法、关系式法、作图法等等。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对生物、化学题采用排除法和推理法。物理题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答案后,就不要再猜其它答案,否则一个正确,一个错误,结果还是零分。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的题更要复查。
选择题从试题题干上分析有两大类:一是完整叙述题,只要读完题干,即可分析出答案,解答这类题可以快一点。二是不完整叙述题,解答这类题要把题干和选项仔细分析比较,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得到正确选项。考生在检查答案时,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 四、Ⅱ卷答题要规范
做题时,首先要读懂试题,通过对试题所有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搞清楚已知什么,求什么;第二,理清解题思路;第三,一步一步准确完整地按要求回答问题。同学们在平时练习中要特别注重解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专用名词和计算单位等的应用都应准确完整,并形成习惯。考生解题不规范是参与高考理综评卷的老师时常议论的一个话题。这种失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不严谨,物理、化学、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解题步骤不完整,逻辑推理不严密,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太草,涂抹太多,卷面太脏等。如化学键连接的位置不准确;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方程式不配平、或者配平但没有化成最简比、或没有注明反应条件等;物理语言描述不准确、字母符号没有说明,推理没有理论依据等等问题。
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参考高考理科综合标准答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在叙述的过程中思路要清晰,逻辑关系要严密,表述要准确;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从基础做起,从字、词、句、专业语言书写,努力达到言简意赅,回答问题要切中要点,抓住关键。 五、审清题目,规范解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或一般难度的试题应阅读两遍;对于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的综合试题,审题应分三步:第一步,先粗读,大脑对题中所述内容有一个大体轮廓。第二遍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未知、设问等,大脑建立一幅较为清晰的物理情景。第三遍选读,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挖掘出隐含条件,找出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熟题”,先不要急于下笔,这类题往往有陷阱,比如题设条件发生变化等,再看一遍,确认后再下笔。阅读时最好用钢笔点着逐字读,这样不会遗漏有用信息。虽然慢了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路没走错,就有可能到达目的。 六、先易后难
解题时要先易后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要在考试中能真正做到才可以。真的做到了,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若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暂时跳过,在草纸上作好记录,以防遗忘。容易的题完成后,节省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
有些考生看到试题比较简单或比较熟悉就很兴奋,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 意,有时看起来很容易很熟悉的试题,稍改变关键词或条件,就会出错。这样的题目恰恰是最容易失分的。这里应该想到,一般来说高考题与日常训练题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决不能丢分。
还有些考生一看到试题难度较大,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答题的信心。这时要清楚认识到:你觉得难,别人也不轻松!只要静下心来,仔细认真地审题、作图、深入分析,才能解答难题。
涉及到信息题、知识迁移题、新情景创新题等,信息量大,文字长,要善于抓住提炼有用信息,这些题目大都属于“高起点,低落点”,所用到的知识和解题方法,都是日常学到的基本知识及方法,一般解答比较简单。
遇到确实不会做的题目,一般不会倒扣分,也不能空白。计算题:应该把部分思路用学科语言(定理、定律的表达式等)表示出来,物理解答题的计算过程、化学方程式写出来;选择题:把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答案选出来,由于物理选择题多选和单选混在一起,一定要认真思考。
七、排除杂念,充满自信,轻装上阵
排除杂念,轻装上阵。在考前要静思几分钟,双目微闭,全身放松,缓缓呼吸。考试时若时间很紧张,又一时不能完全解读的题目,就要勇敢的舍去,余下的时间检查会做的题,以确保尽量不失分。
充满自信,斗志昂扬。要学会自我安慰:我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不见得会做。只有这样才会很快稳定情绪,进入角色。
头脑清醒,谨小慎微,做到要吃透“题意”,要了解各题的分值配置,以便合理分配时间,要明确和设计出解题方法、步骤,达到一准、二快、三规范的答题要求。 基础题拿足分,中档题少失分,难题力争多得分。谨防因答题或书写不规范而失分。
高考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考场上一定要切记:“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I.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一、中考物理答题策略
总体来讲应本着“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的原则去做。答题的策略一般包括:合理安排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采取先易后难的答题策略等。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解答有两种主要方式:
(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时将惟一的正确选项答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二)、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1). 回忆法:根据需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主要考查我们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法: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或技巧性的填写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4) 分析法:根据题给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5) 对比法: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互关系得出结论。
(6). 剔除法:对题中列的可能答案逐一进行辨析,先淘汰错误答案,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7). 心算法:常用来解答一些物理意义明显的,紧扣物理定义、定理和定律的简单习题。
(8). 比例法: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的方法解题。
(9). 图象法:根据题意作图,利用物理图象找出正确答案。
(10). 估算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有关的常量或近似量,然后进行合理的估算。

热点内容
特教老师师德材料 发布:2025-07-20 13:44:24 浏览:346
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总结 发布:2025-07-20 13:43:51 浏览:862
密度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20 12:02:52 浏览:578
幼儿教师德能勤绩个人总结 发布:2025-07-20 11:03:41 浏览:869
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20 10:31:03 浏览:210
我的师德师风观 发布:2025-07-20 04:56:00 浏览:677
江苏教师与13岁 发布:2025-07-20 02:03:48 浏览:935
军魂老师 发布:2025-07-20 00:40:21 浏览:665
雪教学实录 发布:2025-07-19 23:16:59 浏览:929
2017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布:2025-07-19 22:04:16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