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物理层

物理层

发布时间: 2020-11-22 04:14:49

『壹』 属于物理层的设备

常见的物理层设备:网卡;光纤;CAT-5线;RJ-45接头;集线器有整波作用;Repeater加强信号;串口;并口。

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1)物理层扩展阅读: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DTE即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

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贰』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数据单位分别是()

C。

在网络传输中,作为具有完整意义的二进制数据整体,报文在传输层被拆分成较小的可专传输的数据属单元,并添加头部形成包,到达网络层后再次被添加头部形成新的包。

另外,当数据经过网络层时,在这里会被添加目的地址与源地址,这样一来包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会被封装成帧,最后才成为物理层的比特。

(2)物理层扩展阅读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相关明细

1、网络层

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比如IP、IPX等。

2、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这些协议与被讨论的各种介质有关,比如ATM、FDDI等。

3、物理层

连接头、帧、帧的使用、电流、编码及光调制等都属于各种规范中的内容,比如Rj45、802.3等。

『叁』 物理层有哪些协议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来是为连接模拟通信线路中的调制解调器等DCE及电传打印机等DTE拉接口而标准化的。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用RS-232-C作为接口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信,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串行传输方式,DCE-DTE间使用的信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信。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连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
RS-232-C所使用的连接器为25引脚插入式连接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屏蔽的24芯电缆。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数据传输。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
RS-449的连接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连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连接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连接器。
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
V.35
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
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连接器的形状并未规定。但由于48Db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制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模拟传输用的音频调制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制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X.21
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肆』 什么是物理层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伍』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反映在物理接口协议中的物理接口的4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高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速率和距离的限制等。

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他信号之间的关系。即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物理接口信号般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

4、规程特性, 定义了再信号线上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顺序和时序,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5)物理层扩展阅读

物理接口中各模块执行与之相应的SDH帧开销的处理工作,提取或者综合数据给下一个模块,从而完成物理接口功能。同时根据相应SDH帧中与OAM有关字节进行物理层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比如在接收复用段开销处理模块中,如果检测到在SDH帧中接收到的B2与计算结果不同,则不但把复用段误块数(L-FEBE)写到发送的M1字节中以发出L-FEBE。

而且,还可以根据设置产生中断,并把错误数累计到其B2错误寄存器中;而相关发端接收到L-FEBE后,则可以将其累计写入L-FEBE寄存器中,同时也可产生中断。与此类似,各模块开展相应的OAM功能,如产生和检测AIS、RDI等。

『陆』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数据单位分别是()

A是错误的。

因为在网络传输中,报文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二进制数据整体;报文在传输层被拆分成较小的可传输的数据单元,并添加头部,形成包,到达网络层后再次被添加头部形成新的包。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数据经过网络节点时,在这里添加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包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被封装成帧,最后才是物理层的比特,

所以C才是对的,分别是包、帧、比特的单位;因为这是层层分割,层层传递的一个关系。

网络层:数据包(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流(bit)。

(6)物理层扩展阅读

在电子学领域里,表带宽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的。

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的能力。

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一般以“秒”为单位)传输数据容量的大小,表示吞吐数据的能力。

这也意味着,宽的带宽每秒钟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

所以我们一般也将“带宽”称为“数据传输率”(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柒』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版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权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7)物理层扩展阅读:

物理层的组成部分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DTE即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

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捌』 物理层功能和作用

物理层作用: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主要功能:

1、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2、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

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3、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8)物理层扩展阅读: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

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

信号的传输离不开传输介质,而传输介质两端必然有接口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既然物理层主要关心如何传输信号,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规定各种传输介质和接口与传输信号相关的一些特性。

信号的传输离不开传输介质,而传输介质两端必然有接口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既然物理层主要关心如何传输信号,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规定各种传输介质和接口与传输信号相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也叫物理特性,指明通信实体间硬件连接接口的机械特点,如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这很像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其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已被ISO 标准化了的DCE接口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和排列方式。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例如用户的计算机)的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其几何尺寸与。

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用来连接DTE与数据通信网络的设备,例如Modem调制解调器)连接器相配合,插针芯数和排列方式与DCE连接器成镜像对称。

电气特性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信号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气参数等。

功能特性

指明物理接口各条信号线的用途(用法),包括:接口线功能的规定方法,接口信号线的功能分类--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和接地线4类。

规程特性

指明利用接口传输比特流的全过程及各项用于传输的事件发生的合法顺序,包括事件的执行顺序和数据传输方式,即在物理连接建立、维持和交换信息时,DTE/DCE双方在各自电路上的动作序列。

以上4个特性实现了物理层在传输数据时,对于信号、接口和传输介质的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理层

『玖』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主要性能:
⑴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特性:4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详见:
http://ke..com/link?url=_ISzudHpvwyltIrI

『拾』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了更好理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区别,可以把物理层认为是主要是与某个单一设备与传输媒介之间的交互有关,而数据链路层则更多地关注使用同一个通讯

热点内容
七年级语文书内容 发布:2025-07-21 01:23:59 浏览:674
丑石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20 23:56:06 浏览:989
贝拉国际教育 发布:2025-07-20 23:17:16 浏览:581
线上一对多教学 发布:2025-07-20 22:04:59 浏览:771
安全教育班会心得 发布:2025-07-20 20:57:23 浏览:957
三年级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20 19:31:26 浏览:816
党员师德演讲稿 发布:2025-07-20 19:19:14 浏览:4
生物质链条炉 发布:2025-07-20 17:50:30 浏览:938
青年教师师德征文 发布:2025-07-20 17:44:47 浏览:596
高一数学教学视频全套 发布:2025-07-20 17:21:18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