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磁场公式
❶ 求高中物理磁场强度的几个计算方法以及单位
B=F/ILSINα,其中α为来导线与磁场自方向的夹角,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
在通电导线的问题中,先算处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在用公式B=F/ILSINα,算出B,
在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中,先找圆心,再求半径,求出半径后再根据Bqv=mv²/r,就可以求出磁场B
❷ 高中物理磁场有什么技巧阿
先说你问的这个把!!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以前老师就是这样讲的!!质子以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时,(以磁感线垂直向纸面里,质子从磁场的下边界射入-用左手定则)先找平行于磁场边界的一个速度,然后用一个圆形的纸片放在与速度相切的磁场里,然后固定相切的点向左转动圆形纸片,在磁场总经过的面积就是质子所能经过磁场的地方了,半径不是固定的啊!!
不知道你听明白了没有呵呵!!!!!下面的你看看把!!!
电场和磁场中的带电粒子
命题趋势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是中学物理中的重点内容,这类问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考查考生多项能力的极好载体,因此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在实行了六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也是每年都考,预计以后每年都不会低于10%的分值。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在近代物理实验中有重大意义,因此考题有可能以科学技术的具体问题为背景。
当定性讨论这类问题时,试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定量讨论时常以填空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计算题还常常成为试卷的压轴题。
知识概要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❸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磁场总的运动的公式
。。。。仔细看看教材吧骚年。
还有下回问题的时候把条件补充完整。该用大写的回物答理符号最好不要用小写。
你所说的这个推导我记得是教材上的一道例题。 其中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通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然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
首先由于动能定理。 电场对粒子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 所以 1/2 mv^2 = qU 又因为r=mv/qB 把v代入。。就得到后面的式子
希望有帮助到你
望采纳
❹ 高中物理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公式 如qvb=mv^2/r还有qvb=什么w 、T等等的公式推导过程。
qvb=mv^2/r, 那么对于mv^2/r这个式子中, V= wrv = 2πr/T。
qvb=mw^2r,这里面的wr=v,即得qvb=wv ,消去v,又有w=2π/T可得出。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洛伦兹力的公式为F=QvB。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首先提出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观点。
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有束缚时,洛仑兹力的分力可以做功,但其总功一定为0。洛伦兹力不改变运动电荷的速率和动能,只能改变电荷的运动方向使之偏转。
(4)高中物理磁场公式扩展阅读:
感受到电场的作用,正电荷会朝着电场的方向加速;但是感受到磁场的作用,按照左手定则,正电荷会朝着垂直于速度V和磁场B的方向弯曲。应用左手定则,当四指指电流方向,磁感线穿过手心时,大拇指方向为洛伦兹力方向。
若带电粒子射入匀强磁场内,它的速度与磁场间夹角为0<θ<π/2这个粒子将作等距螺旋线运动,沿B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B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和运动。
❺ 求高中物理磁场电场所有公式…以及一些复合场做题的思路…
六、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http://tieba..com/p/2082669712全部内容详情请点击上面链接。
❻ 有个高中物理公式,关于电流和磁场的,请帮忙。
将漆包线绕在纸筒上做成螺线管,然后接到蓄电池的两极上,用小磁针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一端,若吸引,则为s极,若排斥,则为n极,根据螺线管的磁极方向用右手定则判断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则电流应流回到蓄电池负极
❼ 高中物理关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全部公式例T=2πm/(qB)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及周期公式.
1、轨道半径r
=mv/qB
2、周期T
=2πm/
qB
❽ 求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
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
(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拓展资料: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
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❾ 求高中物理电场,磁场所有公式
体 知识要点: 1、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基本电荷 。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比例常数 叫静电力常量, 。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b)点电荷。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例如半径均为 的金属球如图9—1所示放置,使两球边缘相距为 ,今使两球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设两电荷 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比较 与 的大小关系,显然,如果电荷能全部集中在球心处,则两者相等。依题设条件,球心间距离 不是远大于 ,故不能把两带电体当作点电荷处理。实际上,由于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使电荷分布在两球较靠近的球面处,这样电荷间距离小于 ,故 。同理,若两球带同种电荷 ,则 。 3、电场强度 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 ,它所受到的电场力 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 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 ,场强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由场强度 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 与 成正比,也不能认为 与 成反比。 要区别场强的定义式 与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 ,前者适用于任何电场,后者只适用于真空(或空气)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4、电场线 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a)始于正电荷 (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5、匀强电场 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 6、电势能 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 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7、电势、电势差 ⑴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 ,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 ,则比值 叫做该位置的电势。 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⑵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⑶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等势面的特点: (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c)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⑷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计算公式: ,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 ⑸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 ,公式中的 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8、电场中的导体 ⑴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 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⑵静电平衡: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面感应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一附加电场 ,当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完全抵消时,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
❿ 高中物理磁场的公式及在什么情况应用
高中物理磁场的公式及在什么情况应用
1.
F是电场力(N)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1、q2是电荷带电量(C) 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
2.E=Fq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F是电场力(N) q是电荷量(C)
*点电荷:
EQ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²/C²)
Q是点电荷带电量(C) r是半径(m);
3.φ=Eq
φ是电势(V) E是电势能(J) q是电荷量(C);
4.=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 q是电荷量(C)
WAB是从A点到B点做的功(J)
EpA 是A点的电势能(J) EpB是B点的电势能(J)
φA是A点电势(V) φB是B点电势(V);
5.UAB=Ed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 d是距离(m)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6.C=QU
C是电容(F) Q是电荷量(C) U是电势差(V);
7.推导公式:
E=Ud = =4πkQεs
E是电场强度(N/C或V/m²均可,1N/C=1V/m²)
U是电势差(V) d是距离(m) Q是带电量(C)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 •m²/C²)
ε是相对介电常数;
8.q=It
q是电荷量(C) I是电流(A) t是时间(s);
9.I=UR (欧姆定律) I=ER+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是电流(A) U是电势差(电压)(V) R是电阻(Ω)
E是电动势(V) r是内电阻(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