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历史
1. 关于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故事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井冈山根据地历史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 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3. 井冈山历史红的原因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所谓红指的是和革命有关.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进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10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被称为革命的摇篮.
4. 发生在井冈山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足。而井冈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怀这两位行伍出身、久经战阵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就犹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井冈山上的红旗不倒,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井冈山红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纷纷聚集起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5. 红军进军井冈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的统治力量薄弱;大革命时期曾建立过共产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并有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武装。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历史背景是什么三个多月的努力,井冈山和靠近井冈山的宁冈、永新、遂川、茶陵、酃县(今湖南炎陵)都为工农革命军控制。同时,毛泽东对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农军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成为人民的军队。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攻占宁冈新城,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
6. 为什么说井冈山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因为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6)井冈山历史扩展阅读:
1929年,朱德、毛泽东率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刚离开湘赣边界时,开始只是考虑到赣南去,还没有入闽的想法。后来部队抵达吉安县的东固时,得知井冈山已失守,返回那里已失去意义,同时又了解到闽西的详细情况,遂决定利用闽西的有利条件,到那里开展游击活动。之后扩大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
1929年1月以后,湘赣边界特委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高机关。宛希先是唯一的外籍干部,为土、客籍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师袁、王在边界特委内唯一的依靠。1929年5月,重新选举的特委里,邓乾元、朱昌偕先后任书记;副书记、常委、执行委员几乎都是土籍人士。
毛泽东在1928年十月、十一月先后写成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作对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经验予以总结。
7. 井冈山的历史沿革
井冈山在东汉年间已开始有人居住。
秦朝设郡县制时,为九江郡庐陵县的属地。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年间,为庐陵郡西昌、遂兴两县分治。
唐朝显庆年间(658年),改为江南西道吉州府属地。
明、清以来,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龙泉(现遂川)两县分治。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间,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井冈山境内曾设“(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直属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
1950年,成立“井冈山特别区”。
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1965年7月1日我国发行《井冈山》特种邮票一套
1966年——1976年,“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属吉安地区管辖。
1977年,恢复省辖的“井冈山管理局”。
1981年11月,改为“井冈山县”,由吉安地区管辖。
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井冈山市”,景区划归井冈山市管辖。
2015年7月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井冈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8. 井冈山大学的历史沿革
井冈山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8年,中共吉安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的指示,在吉安市创办了吉安工学院、吉安农学院、吉安医学院和吉安师范学院四所高等学校。同年12月,地委决定四所学校合并,成立井冈山大学。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1959年7月1日正式命名为井冈山大学。
1963年7月,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办。1977年10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井冈山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198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吉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吉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师范学院。
1978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为基础,建立了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1993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84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备案,创办吉安地区工业职工大学,1986年改名为吉安地区职工大学。与此同时,成立吉安地区工交干部学校。2002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7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2004年5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布了井冈山学院的领导班子。
2007年8月和9月,国家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批准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
截止2019年,学校设有15个教学学院(部)和3个管理型学院,建有本科专业8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招生专业66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万余人。
9. 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