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在哪里
『壹』 古时,丹江这个地名在哪里
丹江,发源于秦岭,注入汉江,全长384公里,全部为山区河道,是汉江的主要分支。古时曾称丹江为“粉青江”,因尧帝的长子葬于丹江而改名。
『贰』 丹江市 是哪个省
丹江口市是湖北省的,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十堰代管,位于湖北省、汉江中上游,地处秦岭山系武当山隆起与大横山余脉之间。
丹江口历史文化比较悠久,老县城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时全部淹没,现址依坝建城,因地处丹江汇入汉江的口子处而得名。
(2)丹江在哪里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丹江口市下辖4个街道,12个镇::习家店镇、蒿坪镇、均县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凉水河镇、石鼓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盐池河镇、官山镇、龙山镇、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大坝办事处、均州路办事处。
截至2018年底,十堰市辖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及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下设13 个街道办事处、72 个镇、34 个乡、1842 个村委会、159 个居委会。
『叁』 陕西省商洛市丹江从哪里到哪里
在丹江口水库并入汉江,然后并入长江,最终流进大海
『肆』 丹江流域来源在哪里
丹江,称丹河,古称丹水,亦称丹渊、赤水、粉青江,[2] 在陕西境又名州河版,河南省淅权川县境又名淅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段旧称均水。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历史上丹江航运发达,明清两朝是丹江航运的黄金时代。丹江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含沙量较多。流域内的水利工程有古代著名的沟通丹江与灞水的通道工程丹霸道。20世纪50年代后,沿江建设了二龙山、龙潭等水利水电工程,发挥了蓄水灌溉、发电和调洪作用。
『伍』 丹江口在哪里.知道吗
丹江口
市情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定之后,湖北省丹江口市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水都”。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丹江口市,春秋战国史称均陵,秦灭楚国置县武当,汉承秦制,隋唐改称均州;宋、元、明、清历代皆为重镇;民国初年改州为县;1983年,改为丹江口市。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先贤辈出,陈抟、苏辙、徐霞客等历史名人来此赋诗撰文,为古均州文化增光添彩。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瀚,一片碧蓝,状如翡翠,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
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丹江口市已着手将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作为著名品牌来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区。
丹江口市工业基础雄厚。她是东风公司重要的生产配套基地,是东风公司东进战略的承接点,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多家,已初步形成冷轧和热轧两个中心。丹江口市“四大一新”产业不断壮大,铝业公司、农夫山泉、西宝钢芯铝、丹瑞碳素公司、丹传公司等一批新的企业正在成长,工业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丹江口市生态环境优良。丹江口林木葱郁、群山含翠,森林覆盖率达39.3%,近几年,该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广泛进行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到2010年,力争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丹江口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0.5%,人均公共绿地14.86平方米,曾荣获全国绿化城市称号。丹江口水库水面达112万亩,优良的水质纯净无污染,独特的水产品琳琅满目。鳊、鲅、鲤、鲫、鳜、银鱼等鱼类肉鲜味美,是席上佳肴。丹江口水电站装机105万千瓦,年均发电50亿千瓦时,丰富的水电资源,为境内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今,丹江口市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力争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饮用水基地、湖北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
丹江口市物产资源丰富。这里是我国最北缘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5亿公斤,丹江柑桔被国家评为“中华名果”。茶叶、木耳、香菇等农特产品享誉全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武当绿羽”、“武当针井”、“武当剑茶”,被农业部、湖北省评为优质茶。其中“武当针井”是湖北省著名商标,被欧盟认证为有机(生态)食品。丹江口探明矿藏40多种,其中钛铁、钒储量居湖北省之首。非金属矿有白云岩、石灰岩、电解石、大理石、石棉等可供投资开发。丹江口地产中药材品种多达1100多种。境内武当山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盛产名贵中药天麻、灵芝、金钗、何首乌,堪称武当四宝。
丹江口市交通通信发达,水、陆、空组合交通成网,四通八达,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16国道纵贯五个乡镇;汉丹铁路直达武汉,汉江航道直通武汉、上海等口岸;武当山机场、襄樊机场分别距市区26公里和108公里。移动通讯、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工业基础良好,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全国著名企业农夫山泉有限公司,在丹江口投资兴建的纯净水及果汁饮料生产基地已经竣工投产;美国的EPlC和JLF公司的相关项目,落户丹江口并投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大桥横跨汉江,将使丹江口右左岸城区连为一体。此外,正在修复的武当山八宫之首的净乐宫丰富了旅游线路,南水北调纪念塔、观景台等一系列建筑将拔地而起。
丹江口市决心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经济强市、旅游名市、文明靓市”的总体奋斗目标,举全市之力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扩大招商,开拓创新,发展丹江口经济,全力打造中国水都--丹江口。
历史沿革
丹江口市是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均县为基础设置的县级市。地处鄂西北,汉水中上游。东与老河口市交界,南与房县接壤,东南与谷城县相连,西与十堰市、西北与郧县相接,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为邻。城区丹江口,东南距省会沿公路480公里,西距郧阳地区行署驻地十堰市沿公路110公里。市境东西长73公里,南北长81公里,总面积311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43.1万,有汉、回、满、壮、侗、苗、白、蒙古、土家、布依等11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82%。
1948年3月21日,均县解放。当时人口23.9万,其中县城人口1.5万。1959年因建丹江大坝县城迁至丹江口,经过近30年的建设,市区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有4个街道办事处,20个居委会,17个自然村,人口83,064人。
截止1986年底,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08个,职工总数2.4万。其中,中央、省属企业25个,职工1.47万人。工业门类14类之多,冶金、电力、化学、机械、建材、食品、纺织、缝纫、文化用品工业等大门类已形成行业优势,化学、机械、建材、食品等已成为市属工业的四大经济支柱。丹江口市目前已形成以水利枢纽工程为主的地区性工业中心城市。
丹江口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86年全市有大、中、小学526所,学生10万多人。其中,水电部、省属高等、中等学校4所,本市中等师范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农业中学5所、初中69所、小学445所,在校学生99.722人。除此以外,还有各种成人学校、职工学校、电视大学等。
丹江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繁盛,追溯其历史对本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资治都是有益的。
『陆』 丹江哪里好玩
丹江漂流
1991年,开设丹江漂流。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江阔流舒,古人曾有“森森清江下急流”“帆通汉水潮偏绿”的描述,沿江有岩险东旸、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1小时半。山狭流急,素有“没奈何,走寨河,手把舵,腿哆嗦”,“四百水路三百滩,龙王争来阎王夺”之谣谚。沿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诸景,并遍布各种书体之摩崖题刻。犹有好事者,从这里漂流百里达竹林关;在商南县境内一段,湘河镇庙沟至月亮湾,全长17公里,水深流急,漩转浪高,惊而无险,饶多情趣。沿江有红鱼口;梳洗楼、月亮湾等。倘未尽兴,可继而漂流到白浪街,观尝三省石景点。游客所乘航具,包括竹筏、皮筏。每筏坐4至6人,有训练有素之年轻船工撑篙。在“高山流水”、“小小竹排”等古今乐曲声中起航。登筏漂流,如踏云驾雾,可尽情领略沿途之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尝野山野味以回归大自然,野情野趣以捕捉新感觉。放情嗷啸“云驻云飞随尔便,潮起潮落奈我何。”“一路缘溪花复水”、“森森清江下急流”的观光漂流线,使古今多少游客“明日欲别不忍去”。著名作家姚雪垠为之题词:“秦楚雄关, 漂流胜景”。商州作家贾平凹题词:“昔日水旱码头,今日漂流胜景”。盛赞“既有北方之粗犷,又江南之抚媚,是理想的天然消暑度假胜地。”
『柒』 丹江风景名胜区的地址在哪里
丹江口来水库,坝址在湖北源丹江口市。
丹江风景名胜区在河南淅川县,包括丹江、小三峡、香严寺、坐禅谷、南水北调渠首、荆紫关、龙山等精品景区(点),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它涵盖太多了,而且比较分散,如果自己想要多去几个地方就不太方便,你可以到河南南阳市参加当地旅行社的短线游。自己去的话,先到淅川县汽车站,有到各景区的班车。
『捌』 丹江在哪里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发源于秦岭地区(陕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荆紫关附近(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在湖北省原来与汉水交汇的地方注入丹江口水库
『玖』 丹江口在哪个市
丹江口市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定之后,湖北省丹江口市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水都”。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丹江口市,春秋战国史称均陵,秦灭楚国置县武当,汉承秦制,隋唐改称均州;宋、元、明、清历代皆为重镇;民国初年改州为县;1983年撤消均县改丹江口市.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先贤辈出,陈抟、苏辙、徐霞客等历史名人来此赋诗撰文,为古均州文化增光添彩。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瀚,一片碧蓝,状如翡翠,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境内还有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的知名度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丹江口市已着手将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作为著名品牌来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区。丹江口市工业基础雄厚。她是东风公司重要的生产配套基地,是东风公司东进战略的承接点,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多家,已初步形成冷轧和热轧两个中心。丹江口市“四大一新”产业不断壮大,铝业公司、农夫山泉、西宝钢芯铝、丹瑞碳素公司、丹传公司等一批新的企业正在成长,工业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丹江口市生态环境优良。丹江口林木葱郁、群山含翠,森林覆盖率达39.3%,近几年,该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广泛进行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到2010年,力争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丹江口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0.5%,人均公共绿地14.86平方米,曾荣获全国绿化城市称号。丹江口水库水面达112万亩,优良的水质纯净无污染,独特的水产品琳琅满目。鳊、鲅、鲤、鲫、鳜、银鱼等鱼类肉鲜味美,是席上佳肴。丹江口水电站装机105万千瓦,年均发电50亿千瓦时,丰富的水电资源,为境内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今,丹江口市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力争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饮用水基地、湖北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丹江口市物产资源丰富。这里是我国最北缘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5亿公斤,丹江柑桔被国家评为“中华名果”。茶叶、木耳、香菇等农特产品享誉全国,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武当绿羽”、“武当针井”、“武当剑茶”,被农业部、湖北省评为优质茶。其中“武当针井”是湖北省著名商标,被欧盟认证为有机(生态)食品。丹江口探明矿藏40多种,其中钛铁、钒储量居湖北省之首。非金属矿有白云岩、石灰岩、电解石、大理石、石棉等可供投资开发。丹江口地产中药材品种多达1100多种。境内武当山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盛产名贵中药天麻、灵芝、金钗、何首乌,堪称武当四宝。丹江口市交通通信发达,水、陆、空组合交通成网,四通八达,襄渝铁路、汉十公路、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16国道纵贯五个乡镇;汉丹铁路直达武汉,汉江航道直通武汉、上海等口岸;武当山机场、襄樊机场分别距市区26公里和108公里。移动通讯、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工业基础良好,城市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全国著名企业农夫山泉有限公司,在丹江口投资兴建的纯净水及果汁饮料生产基地已经竣工投产;美国的EPlC和JLF公司的相关项目,落户丹江口并投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大桥横跨汉江,将使丹江口右左岸城区连为一体。此外,正在修复的武当山八宫之首的净乐宫丰富了旅游线路,南水北调纪念塔、观景台等一系列建筑将拔地而起。丹江口市决心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经济强市、旅游名市、文明靓市”的总体奋斗目标,举全市之力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扩大招商,开拓创新,发展丹江口经济,全力打造中国水都--丹江口。
『拾』 丹江口具体在什么地方
丹江口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与丹江交汇口,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淡水人工湖,是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道教圣地武当山也坐落在此,是个旅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