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22 15:24:44

❶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看这本书是一次偶然,那是第一次跟着思品组在书吧看到的,《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利用一节课时间简短的看了几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它是一本需要静心深思的书。

书中关于儿童精神的思考,对于教师们是富有启发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关于儿童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始终贯穿了一股的逻辑与理性的力量,字里行间里饱含着作者对于教育与文化的人文情素。只是需要这是一本需要读者在静心去读用心去读才可品出其味道的书,读后感《《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二、要做一名好老师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运。

这是一本所有老师看过之后都应该反思的书。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太多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了,?他们眼中,学生就是分为两种:好生和差生。可是,这个世上没有“差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事!

看了几篇,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❷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1200字

初听《班主任兵法》此书名,把班主任写成在战场上叱诧风云,运用兵法的大将军,觉得很有噱头,就像我们语文老师教小朋友写作文要取个好名字一样,很能吊人胃口,激起阅读兴趣。读了以后,觉得很有味道,在网络上被广大教师力捧,也是理所应当。当然网上有很多的看法,但是正如易中天所说,有多少人在说好,就有多少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批判,这是很正常的。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万纬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唉!
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渗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据说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
有这么一段话,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跃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或许会有人说,这太偏激了。其实不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一个在学生时代优秀的人,是否也表现出了以上万老师所描绘的那种本性呢扪心自问,真有那么一点吧。说中了!撇开自己不说,想想我们的学生,曾经这么爱过他们,保护过他们,他们对我们表达了什么不奢望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字片语,有么他们回来过么看过你么……
又想起了某位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一次家访中,他去一个他特喜欢的学生家送成绩单时,他的父亲居然对老师吼道:"你知道,我在家教育这孩子多辛苦么"言下之意是,孩子的好是我的功劳,与旁人无关,更与你老师无关!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一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一味否认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喜爱的教育作用,抹杀了多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看看现在班里的学生,表扬他们优秀的孩子,他们真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呵呵,是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这一点,大家N多年前就心里都有数,可是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又有多少的"恨铁不成钢"啊!但回头想想,难道"恨铁就成钢"了么(呵呵,一本书中,一个差生对老师的回话,经典!)
不知是不是我"眼神"有问题,还是自己"心理特阴暗"。呵呵,这一本在网络中盛传的教育经典之作,我居然看到的只是这个。或许其他的"招数",我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润物无声"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看了这本书,确实让我感到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一定会很有帮助的。我想,在以后工作闲暇之余,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还会把这本书再认认真真地多看几遍,相信随着我今后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一定可以从中感悟到更多,获得更大收获的。

❸ 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后感

[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后感]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后感 刘良华老是以什么老师最受学生欢迎为切入口,引出教师之所以是专业的特质: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以优秀教师为范例畅谈四类专业素养在教师教学现场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吸纳,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后感。值得一看。 一、什么样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1.像父亲一样言而有度《放牛班的春天》 2.像母亲一样慈爱《乡村女教师》 3.实习教师《麻辣教师》 4.宽容的老师《音乐之声》 5.帅哥老师《十八岁的天空》 6.温柔的美女老师《蒙娜丽莎的微笑》 7.风趣幽默的老师《春风化雨》 8.充满爱心的老师《烛光里的微笑》 9.以身作则的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10.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大宅门》 二、教师的专业智慧 1.课程智慧:显示于教师的备课行为。 (1)吃透教材 (2)补充教材:教师的粉笔字、身体语言、寻找的其他资源、老师自己的个人智慧(老师的阅读、技艺和思想的批判性) 加法原则 (3)更新教材:“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情更重要”减法原则+加法原则 首先改变教材,才能改变教法,我们必须去考虑课程问题,称之为课程智慧。 2.教学智慧:显示于教师的课堂行为。 (1)传道: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构成影响。 ①激情感染:一个老师上课有没有激情,取决于这个老师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态度会以看不见的方式感染他的学生。 我们的老师自己要有梦,让自己有希望,让我们活在我们的希望中,活在我们的梦想中。 ②一个好老师是学生的精神领袖 ③我们要有自己的教师气质:高雅、睿智、亲和 (2)授业:传授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 ①玩游戏:及时反馈 ②认地图:整体学习。地理课的定位;学画画的“致广大而尽精致”;数学中的母题思想;英语教学中细节教育和整体教育的研究,观后感《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后感》。 “简单就是好的;越简单越好;最简单最好”——杜子华先生主讲的《英语成功学》 ③学走路:亲自尝试,主动学习。 (3)解惑: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困惑之后,再引导学生解决困惑。 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人的依附”。 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要素加起来教师的教学智慧。 3.管理智慧 (1)民主管理: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让学生过民主生活;让学生自己做主,让每个学生都有“我说话有人听”的体验; (2)管理技巧:万玮的《班主任兵法》刚柔相济、先制造痛苦再出面拯救等民主管理的辅助策略 (3)教师威信:(爱心和敬畏)民主管理的前提 “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我要让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 4.教师的人格魅力 (1)主动精神 ①创造性地执行:工作条例变成工作范围 ②控制感:受折磨的动物死亡原因,不是生理的痛楚,而是无助的情绪和控制感缺乏 ③生涯设计:尼采说:“一口好牙,何一个强健的胃,这就是我对你全部的期待。”遇到困难,要用你意志力把它咬碎,要用你能承载重量的品格把它消化掉。 (2)乐观心态 ①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 ②赏识意识 (3)生活情趣:教师让自己有欢乐感,然后,他也能让他的学生有欢乐感。 ①过有情趣的生活 ②生活在爱与被爱的生活中 ③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 三、怎样通过行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学习 ①拜师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大量地充满默会知识和隐性知识。 结对子、参师 ②阅读 读书和读图(教育电影、电视、录像) ③进修 (2)教师行动 ①校本课程开发 ②校本教学研究: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 ③校本管理研究: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 范例:“和学生一起写日记” 真正的行动研究一定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是自己在课堂里发现的问题;所研究的问题能改进自己的工作实践;能比较周全的考虑怎么解决提出的问题;发表或公开。 (3)教师发表:教师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读后感,阅读日志; 观后感,观察笔记; 做后感,行动研究笔记。

❹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 感谢今天家里停电,下午2点多钟送女儿去跳舞后便安心泡在书店,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曾在县教育网拜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内容,讲的全部是理论,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讲的是万玮老师当直升班班主任的具体做法,看后给我鼓舞很大。曾两次去书店看这本书,只看到161页,后来再去找这本书时,却不见了,以为书店卖掉了呢!今天意外相逢,像阔别的好朋友又相聚在一起,令我惊喜不已,便如饥似渴地从162页看起,一直看到5点钟结束。期间忍着不上厕所,忍受瞌睡虫的袭击,忍受哈欠连天后的眼泪盈眶,忍受眼睛的疲劳,一口气把它读完。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讲的是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直接升入他们学校的高中,教数学的万老师临时当这个直升班的班主任,万老师主要采用与学生一起背诵《新概念英语2》的方法度过这短短集训的28天。每天要背4篇课文,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出。刚开始学生热情高涨,可是热情过后学生便觉得枯燥乏味,万老师便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讲背书有三种境界,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界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境界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的理解是刚开始学生兴趣高,课文内容又简短,背一篇得一篇,第一境界人人容易进入,背着背着,兴趣过去了,短文内容加深、篇幅加长,万老师都觉得难背,学生就觉得更难背了,慢慢就有学生变得松懈、懒散,体会了第二境界,是客服困难坚持到底,还是知难而退?在万老师勇气比赛、小组竞赛、每天自己填写背诵表等多钟活动形式的鼓励与坚持教育下,学生体会了背书之道如同做人之道。经过为期28天的集训,大部分学生完成了目标,并为高中生活打下了持之以很、吃苦耐劳的思想基础。 原来我一点儿也不了解万老师,暑期培训桂林石峪老师介绍了他以及他的《班主任兵法》,才知县教育网推荐的《班主任兵法》是他的佳作。今天看完本书后,我佩服万老师的“万能”、佩服万老师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佩服万老师的才华,佩服万老师的口才,佩服万老师的记忆力好,下面我也忍不住想说说我从本书中了解到的万老师以及读后的感受。 万老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不但数学课教得好,深受学生喜欢,而且处理问题常用数学思维逻辑冷静分析,最后才选择最佳的办法来处理,读后感《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每一位教师都明白“教书容易育人难”的道理,而班主任除教好书外,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如学生欠交作业了、班级卫生不理想、学生纪律松懈、出现打架、骂人现象、问题学生等等,班主任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处理得恰当、令学生心服口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确实要讲究一些艺术,而万老师与魏书生老师一样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那就是不管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不管学生惹老师生多大的气,老师都要把自己当旁观者,尽管心不平但也要语气平和地冷静处理,万老师说得好:“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好好说学生才愿意与你交流,才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老师训斥或大骂一顿,老师得发泄一顿解了气,表面上学生不敢吭声,被那气势汹汹的阵势所压倒,但学生的心是不服的,口服心不服,根本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不听话我好气啊,气得好像脖子长了个大瘤子,然后自己不得不又把那大瘤子挤瘪”,能够自己把那“大瘤子挤瘪”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控制的过程,听到这些话我反而夸老师们会正确处理问题。 万老师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我想他还可以胜任英语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英语、背英语,可见他的英语水平不一般,学生用英语写日记,他能看懂还能批改,怎不令学生折服?我所了解的初中老师没有哪个像万老师这样多才多艺,有那么多拿手的功课,我都深深地佩服了。 万老师除胜任数学、英语外,我想更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每天上课之余,还要批改学生的日记,而且改过之后还要写评语,那些评语写得棒极了,充满了激励作用,学生看后深受鼓舞,日记变成了他与学生交流的独特方式。我想也许很多语文老师都比不上呢!我就特别惭愧,以前我当班主任时,每学期结束,都要在学生手册上写评语,刚开始写时还能挖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个与一个的评语都不同,可是写了一、二十个后,就感觉头脑的词写空了,特别是有些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学习不好、纪律不好、劳动又懒,很难发现他身上有什么优点,不知从何写起,感觉写得非常吃力。万老师的直升班有48人,他每天布置学生背书外,要求学生结合背书的体会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有时还确定主题,规定不少于250字,每天批阅后还要写评语,每晚还要写自己的教育日志,一天改48本日记,写48条评语,照此计算,28天时间他共写了1344条评语,再加上他自己的13万字教育日志,真了不起啊!也许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别吧?与万老师相比,我感觉自己就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太微不足道了,多努力吧!因此平时抽空多看些书,放假了则有更多的时间“充电”了。 常说我们小学老师像万金油,如果像万老师这样精通那么多功课,洞察能力强,教育方法多而灵活又富有责任心,那领导和家长、同事和学生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好老师!万老师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了,因水平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希望各位同仁与我一起努力!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❺ 攻心为上读后感

[攻心为上读后感]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攻城,就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须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他,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攻心为上读后感。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但是攻城为次!不可常用!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的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摘自《班主任兵法》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学生跟老师其实就是对阵的两个阵营,但是这两个阵营的战斗力却是有天壤之别。老师强,而学生弱。以强击弱,战无不胜,但是强压给学生的意愿真的是学生想要的吗?常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每个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攻城之法以前我们的老师也都用过,咱们那时候的想法是怎样的?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不过反过来说,对于攻城之法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教育要求我们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我现在教的是一年级,对于课堂纪律,站队,咱们每天要强调好多遍,他们有时候还是站不好,我们再用好言相慰不过是让他们感到厌烦而已,这种时候我们以一种强势姿态命令他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人愚见还是偏向于攻心,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或者问题学生来说。很多时候,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问候,一个玩笑,一个小小的奖励就能让他们高兴半天。中国人非常喜好度,凡事都有个度,超了,不好,低了,也不行。对于度的拿捏,这就是实践的问题了。就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所能妄加评论的了!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想必凡和自己较过劲的人对这话都深有感触。人与自己较劲,到底是什么跟什么较劲呢?左手跟右手,躯体跟心理,还是思想跟灵魂?这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读后感《攻心为上读后感》。不过依据常理,我们和自己较劲,应该包括整体的我与内心深处的我,具体的我与抽象的我,形体的我与思想的我,甚至灵魂的我与思想的我。人战胜不了自己,不是因为自身太强大,恰恰是因为自身太脆弱。比如说,我们明明觉得被威武所屈有失男子汉气概,可我们还是屈从于武力;我们明明觉得被贫贱改变志向脸上无光,可我们还是在贫穷面前丢弃了尊严;我们明明懂得被富贵利禄收买无耻,可们还是甘愿做了金钱的奴隶。如此等等。所以,人要当一家之主甚至一国之主容易,做心灵之主很难。人,一直是自己心灵的奴隶。这种情况在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情境下尤为突出。冯骥才先生的中篇小说《啊!》,描写的正是这种背景下人心脆若薄冰的情形。文革动乱时期,批斗成风,人整人,人咬人。亲朋相互揭发,邻里相互攻讦,人人自危。历史研究员吴仲义本来没做什么亏心事,安心搞他的地方史研究。不想有一天突然收到哥哥的来信——十年前,兄弟两人曾参加过同学聚会,讨论过对国家体制的看法。吴仲义认为国家还没有一整套科学、严谨和健全的体制;中间有许多弊病,还有不少封建色彩的东西。这样就会滋生出种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形成时弊,扼杀民主。那样,国家的权利分到一些人手中就会成为个人权势,阶级专政有可能变为个人独裁……——吴仲义的哥哥怕有人揭发这番言论惹火烧身,写信叮咛吴仲义千万小心。吴仲仪赶紧回信,不巧的是,心思恍惚的吴仲义弄丢了信,找遍角角落落也没能如愿。于是整日惴惴不安,心事忡忡,怀疑信件已经落到了单位领导手中,他的底细已暴露。他的反常正好给一向喜欢检举、告发、批判人的上级贾大真以机会。贾大真采取攻心策略,层层施压,逼吴仲义就范。吴仲义在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心理防线訇然倒塌。将事情的原委始末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向贾大真做了交代。后来,等到获释回到家里后,才发现那封还没有寄出的信在洗脸盆下安睡呢。看完小说,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吴仲义就不能坚守自己的心理防线,从容处之呢?可又一想,生活中,有谁能真正做了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可以通过锤打炼造出金刚不倒之身,谁又能轻易炼出固若金汤之心?人是血肉情感之化合,怎能没有一些隐私与秘密?倘要攻心任谁也逃不过心灵一劫。真佩服三国马谡,将攻心之谋总结成一套可屈百万雄兵的理论策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当然更佩服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将人之心理剖析得了无遮拦,明明白白!攻心为上,这自然是冯骥才先生的高明之处,也就成了作品《啊!》的成功之处。〔攻心为上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❻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学期末的最后一次会议中,图书管理员刘老师推来了一架子书,放置在最上面的一本《班主任兵法》吸引了我的眼球,只听说过军事上用到兵法,没想到班主任工作也有兵法,实在新鲜,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新鲜之余又想: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于是便利用座位之便,顺手把书“牵”了过来。

放假后,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抛之脑后,好好地彻底地放松了两天,当然《班主任兵法》也被我束之高阁。直到有一天:

“周一,该看看书学习学习学习啦!”(“小孩学样”这话说得一点不假,放假后,女儿学着我的样,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没有一点要读书的想法。)我对正看着动画片《猪猪侠》的女儿喊道。

“那你呢?你不老也是看电视吗?”女儿嘟囔着。

“我也要开始学习啦!”为了做好女儿的榜样,我装腔作势地拿起《班主任兵法》翻动着。没想到这一翻可不得了,简直就如同着了魔。太有吸引力了,如同一部斗智斗勇的小说,我一口气看了半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班主任兵法》一书的作者是万玮老师,写这本书时他的教龄仅七年。在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例被万老师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让我每读一个故事时仿佛身临其境,在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有时又感到对万老师的种种招数由衷的佩服。同时更让我感慨的是: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一位武艺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还应该是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感受颇深。

首先,我们做为老师,要学会关心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第一,要从思想上关心。思想上的关心是最紧要的关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读后感《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第二是生活上的关心。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挑食现象较普遍;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在常人看来的一些小事,却是他们的大事、难事。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饱暖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争取让他们无学习的后顾之忧。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日子里都有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有顺心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试想一下,当学生对老师心存爱戴时,你这个班主任难道还会不成功吗?三是学习上的关心。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做真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了关心学生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就是“恒”。“恒”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品格之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果断、实干到底的意志品质,是教师具有顽强毅力的具体表现。可以这样讲,无论哪一位教师丢掉了这个“恒”,那么,他最初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和理想,就要半途而废;在学年伊始所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就会夭折;在自己学生中的威信,就将与日下降,甚至会带出一个散漫懈怠、畏缩不前、豪无战斗力的班集体。这绝不是言过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和周围的教师当中,不难找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向全班同学公布了美好的“班级活动计划”,可是,只搞了一两次像样的活动,就无声无息了;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向同学们讲“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可谓雄心勃勃,然而,数周后,个别学生开始“冒头”,不良风气开始蔓延┅┅当初的“守则”、“要求”、“常规”也渐渐被老师淡忘了;新学期开始的一切新气象都在变:地面上的纸屑、果皮增多了;同学们献给集体的盆花枯萎了;课堂上随便讲话、“不务正业”的人多了;作业也交不齐了┅┅从种种原因看,作为班主任心中必须要有“恒”字,必须坚持不懈、实干到底,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另外,作者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心理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例如作者的“实践篇”中“一生叹息”、“围而不打”、“投石问路”等许多小故事,以及“理论篇”部分中的“攻心为上”、“虚实篇”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的确,一名教师如果摸透了学生的心理,又何尝抓不住他的心呢?自然他也会顺着你指的光明大道前进下去。

《班主任兵法》波澜大海,深邃奔流。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读透,读精,干起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才能料事如神,足智多谋。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服务学生!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的老师——《班主任兵法》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热点内容
七年级下册地理同步 发布:2025-09-18 21:49:01 浏览:253
大学城英语 发布:2025-09-18 21:32:25 浏览:589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发布:2025-09-18 19:59:33 浏览:531
干电池化学 发布:2025-09-18 16:30:48 浏览:733
何猷君怎么读 发布:2025-09-18 16:07:13 浏览:158
2017个人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18 16:04:58 浏览:8
教师资格证统考一年几次 发布:2025-09-18 14:01:59 浏览:92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发布:2025-09-18 07:59:57 浏览:944
师风师德评价表 发布:2025-09-18 07:01:17 浏览:886
实施的英语 发布:2025-09-18 03:25:05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