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与造型教学反思
『壹』 大班有趣的线条数学教案
有趣的线条教案
一、活动背景:
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抓住最佳时期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意义。为此,我结合我园的研究课题“创设适合农村幼儿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利用幼儿熟悉的事物——毛线来作教材、教具,利用毛线形象各异、变化多端的造型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设计了这则语言活动“有趣的线条”。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 对线条图展开想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像能力。
2、 要求幼儿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继续学习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线条图两张(如图),各种颜色的毛线绳人手一份。
2、视屏转换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看线条图谈话。
1、出示粘在纸上的线条图,激发幼儿想象。
师:昨天,老师在织绒线时,发现绒线可以甩成许多图案。你们看,图上的线条多有趣呀,好象是这样,又象是那样。小朋友,你觉得它像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进行表达。)
幼:像笔架、像心电图、像英文字母……
师:(作出肯定)真有点像!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2、转动线条图,变换线条的方位,激发幼儿新的想象。
师:(转动手里的图案,使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横着看线条像什么?竖着看线条像什么?倒过来看线条像什么?”
幼:横看线条像山峰、波浪……竖看线条像小路、蛇……
师:真的很像。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词来说“像什么样的山峰、像什么样的波浪……就更好了!
幼:横看线条像起伏的山峰、涌动的波浪……竖看线条像弯曲的小路、行进的蛇、上升的烟、侧面的人脸……倒看线条像骆驼的背、奶牛的乳头……
师:说得真好!
(评析:我们用笔画一条弯曲的线,大人看了会说“这是一条曲线”,而小孩子看了会说“这是一条蛇”,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在闪光。教师通过出示线条图、转动线条图,与幼儿一起讨论“象什么”,一方面激发了幼儿对玩线条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幼儿的想象,为以下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二、引导幼儿操纵绒线形成线条图,进行想像的发散。
师:教师操纵绳子形成一个线条图。甩动绳子后松开手,让绳子自然落地形成线条图。
引导幼儿采用多种甩绳的方法,如抓住绳子的一头甩动,或抓住绳子的中间甩动,或将绳子向上抛,或转圈甩动绳子等,形成差异较大的线条图,以促使想像的发散。
师:(让幼儿展开想像)小朋友们看,线条图现在又像什么呀?
幼:横看像一棵茂盛的树、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顶厨师帽……倒过来看像老爷爷的鼻子和胡子……竖着看像一只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线条游戏。
1、全体幼儿参与,每人拿一根毛线绳操纵,形成线条图,要求边玩边想象。
师:我们每人拿一根绒线,用不同的方法甩动,让毛线绳落在桌子上,然后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贰』 中班美术活动鉴赏教案《蒙娜丽莎》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教学重点)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教学难点)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 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 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 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5. 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 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7. 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 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2. 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3. 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 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 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叁』 小学美术教案(武汉)
你在网络搜索处输入:小学美术教案,在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就可以看见的
『肆』 线的表现力美术教案是什么
线的表现力美术教案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 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孩子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
儿童用线绘画的造型特点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线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传 授,又要考虑学生感性获得的条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美术教案分析
分析“线条”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绘画表现形式,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神奇的密码,也是表达画者主观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人类的早期壁画到欧洲的艺术,线条作为绘画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线,分直线、曲线。 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好的教案,能够感受、体验线条的不同形态、质感与组合形式,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
『伍』 幼儿园大班纸条造型教学内容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用纸团、纸绳粘贴出一幅装饰画。类似这样的装饰艺术很多,教材左下角之图例是一种立体装饰艺术品,这是法国第六十七届柠檬节最引人注目和极具创意的展品。本课作业可单独用纸绳或纸团表现或同时使用,参见教材图例。不同的作业方式其要求也就不同: 1.采用纸团粘贴,应让幼儿掌握纸团的制作方法和巧妙组拼成形的方法步骤。纸团贮存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把握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设计制作装饰画时,注意利用“小纸团一点点排成线,一点点连成片”的方法,使画面形式美感增强。 2.采用纸绳粘贴,应让幼儿掌握纸绳的搓捏制作方法和粘贴设计成装饰画的步骤、方法。注意在造型设计时巧妙利用纸绳的松紧使画面的线条出现粗细变化。 3.综合采用纸团、纸绳粘贴成画,应同时掌握纸团、纸绳的制作方法,并根据画面中点、线、面的呈现方式,巧妙利用材料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 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设想: 本课学习空间相容性很强,拼贴的主题可以是人物、动物、风景等。教学设计中先让幼儿了解材料属性和创作方法,再考虑在粘贴过程中幼儿的即时获得。教学过程的安排: 引导——探究——欣赏——表现——迁移。备好材料上课,先拿出范图引导幼儿欣赏,感受材质美感,接着师生共同讨论制作方法、步骤,穿插小组的合作互动,节省制作纸团、纸绳的时间,再排除制作障碍。幼儿作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评价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迁移提供一部分装饰艺术品的图片与实物,将美术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相似的美学原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3.幼儿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师生共同探究)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5.教师规定时间,幼儿合作准备材科。 6.幼儿为几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7.教师讲解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贴双面胶):注意点线面的不同运用。 8.幼儿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9.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10.小组合用材科,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11.幼儿自评、互评作业。 12.拓展延伸:艺术作品欣赏,可选用不同的材料为背景媒介做装饰。 教学反思 : 本课从课题到内容趣味性教强,富有新意,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它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将皱纹纸制成纸绳、纸团,利用点、线进行简单的造型。本课重要的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运用到生活中去。用美装点生活,在生活中创造美。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活动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没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有瓶颈现象,有了想法不敢实践。但这不要紧,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在活动中不断训练幼儿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后,相信幼儿会用自己更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更美妙的五彩世界。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会更注重美术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评述还是,还是外化的美术创作表现,都多鼓励幼儿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讲求时效性。
『陆』 幼儿园教案繁忙的交通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繁忙的交通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2.繁忙的交通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繁忙的交通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思繁忙的交通 课 具 :教师准备有关各种道路和各种汽车的图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种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各种用具。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二、发展阶段 1.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2.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卢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b.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4.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 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 5.讲解作画步骤: (1) 画轮廓: (2)涂色 (3)勾线、涂背景 三、布置作业 作业 :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要求: (1)学生将作业 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 (2)学生们最好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四、学生绘画制作,老师指导。 五、学生自评、互评。 六、课后拓展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