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中考語文常識

中考語文常識

發布時間: 2021-07-31 20:40:07

⑴ 中考語文文學常識

中考語文文學常識總匯
(一)春秋時代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聖父,魯國人,儒家創始人。書為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成。主要作品為《論語》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諸子哲理散文,語錄體,列為「四書」之一。
2•左丘明,魯國史官。主要作品為《左傳》,《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曹崤論戰》、《崤之戰》、《燭之武退秦師》等選自此書。我國第1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史實,富有文學性。
(二)戰國時代
3•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4•列子,名禦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為《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愚公移山》出於此書。諸子哲理散文。
5•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6•荀子•名況,字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主要作品為《荀子》其中《勸學篇》《天論》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
7•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主要作品為《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察今》、《察傳》等出於此書。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
8•屈原,名平。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 《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後世因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離騷》和《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三)兩漢
9•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並稱「班馬」。主要作品為《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等出於此書。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之一,前「三史」之首。
10•班固,字孟堅,「班馬」之一。主要作品為《漢書》《蘇武傳》出於此。開創斷代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前「三史」之一。
11•樂府,主要作品為《陌上桑》、《長歌行》、《上邪》、《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前四者見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後者見南朝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其中《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
12•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追尊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屬樂府歌辭。開創「建安風骨」新風。魯迅稱他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
13、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謚思,後稱陳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
14諸葛亮,字孔明,別號卧龍,封武鄉侯。有《諸葛亮集》,《出師表》出於此。
15•陳壽,字承祚。主要作品為《三國志》,《隆中對》出於此。
16•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靖節,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17•范曄,著《後漢書》,《樂羊子妻》、《張衡傳》等出於此。紀傳體斷代史,前「四史」之一。
18•王 籍 南朝梁代詩人。《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19•元景安,北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20•北朝樂府。主要作品有《木蘭詩》、《敕勒歌》、《折揚柳歌辭》都被收入《樂府詩集》,其中《木蘭詩》為「樂府雙璧」之一。
(五)唐
2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22•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浙江紹興人。主要作品為《詠柳》《回鄉偶書》
23•張繼,唐代詩人,《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24•劉方平,唐代詩人。《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25•張志和,唐代詞人。《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26•王之渙,字季陵。主要作品為《涼州詞》、《登鶴雀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屬邊塞詩派。
27•孟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為《過故人庄》、《春曉》等,結為《孟襄陽集》。
28•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曾任龍標尉,世稱王龍標,七絕聖手。主要作品為《出塞》、《從軍行》。後人輯有《王昌齡集》,善邊塞詩、宮怨詩。
29•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觀獵》、《輛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結為《王右丞集》。蘇軾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0•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為《燕歌行》、《別董大》等,後人輯有《高常侍集》
31•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謝跳北樓》等,結為《李太白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古典詩歌藝術的高蜂。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32•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首創記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33•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34•孟郊,字東野。與賈島並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遊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郊寒島瘦"。長於五言,多寒苦之音。
35•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謚號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摒棄南北朝以來的驕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並「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36•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為《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37•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37•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童區寄傳》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38•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為《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像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39•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影響較大。
40•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秀麗,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41•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主要作品為《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與其父李碾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六)宋
42•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為《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為《範文正公集》。兼工詩詞散文,屬豪放派。
43•晏殊,字同叔,謚號元獻。主要作品為《浣溪沙》、《蝶戀花》等,存《珠玉詞》、《曼元獻遺文》。尤擅小令,風調閑雅,氣象富貴。
4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出於此)。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45•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八大家」之一,與子軾、轍合稱「三蘇」。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46•曾鞏,字子固,謚號文定。南豐人,又稱南豐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元豐類稿》(以年號命名)。
47•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謚號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鄉貫臨川,集為《王臨川集》。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48•司馬光,字君實,封溫國公,謚號文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史界「兩司馬」之一。主要作品為主編《資治通鑒》,《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皆出於此。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上自戰國下至五代計1362年的史實。史書「雙璧」之一。
49•沈括,字存中。晚年居夢溪園。主要作品為《夢溪筆談》,《采草葯》、《雁盪山》、《活板》出於此。
50•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八大家」之一,在書法上與蔡襄、黃庭堅、米蒂並稱「宋四家」。主要作品為《赤壁賦》、《石鍾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結為《東坡文集》。宋代最偉大的文人。能「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開創了豪放詞派。與韓愈並譽為「韓潮蘇海」。
黃庭堅,北宋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出於蘇軾門下,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所學文章《答李幾仲書》。
51蘇轍,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欒城集》。
張俞,宋人。《蠶婦》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52•楊萬里,南宋詩人。《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同辛棄疾是同城人。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古代最重要的女詩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54•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結為《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魔筆記》。中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
55•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並稱「蘇辛」。人稱「詞中之龍」。主要作品為《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色兒》、《永遇樂》、《清平樂》等。宋詞中成就卓異者,繼承並發展了蘇軾的豪放詞風,開拓了詞的表現范圍。
56•文天祥,字宋瑞,履善,號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為《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有《文山先生全集》。愛國情懷,激昂動人。
57•志南,南宋詩僧。《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58•葉紹翁,南宋。《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七)元
59•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並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60•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61•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62•劉基,元末明初人政治家、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所學課文《賣柑者言》。
(八)明
63•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游傳》,簡稱《水滸》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對後世農民起義發生了巨大影響。
64•羅貫中,元末明初人。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國》),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
65•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為《西遊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66•魏學依,字子敬,浙江嘉興人。所學課文《核舟記》。
(九)清
67•漲潮,清代人,編撰文言短篇小說集《虞初新志》,《口技》、《核舟記》出自該小說集。
112•《古詩十九首》:無名氏作,它繼承了樂府民歌中抒情詩的技巧,又吸收了《詩經》、《楚辭》的營養,用自然、樸素的語言表達深摯的感情,它代表了漢代五言詩的藝術高峰。
113•《玉台新詠》:詩集名,南朝陳徐陵編,共十卷,書成於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後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集。它收錄的大多是漢樂府詩。有代表性的詩作有《孔雀東南飛》等。
11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不僅在歷史著作的撰寫方面作出了光輝的榜樣,還為散文的敘事,議論和小說、戲劇的題材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115•《晏子春秋》:記載齊國晏嬰言行軼事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文章有較濃厚的文學色彩。
116•《樂府詩集》:詩集名,宋郭茂倩編,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有民歌作文人創作,也有仿作。
117•《三國志》:西晉陳壽著。是一部紀傳體分國史。分《魏志》《蜀志》《吳志》共三十八卷。
118•《春秋三傳》:指《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
119•《漢書》,東漢班固撰,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共一百篇,體制承襲《史記》,但又有變,分為「八表」、「十志」、「十二本紀」、「七十列傳」,它記述了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歷史。其成就亦很高,對後來的斷代史產生了很大影響。
120•《論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篡,主要記述孔子言行,孔子答弟子和當時人的話,也有弟子互相談論他們聽到的孔子的話。全書以記言為主,是一部語錄體著作。
121•《資治通鑒》: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綜合了各朝「紀傳體」斷代史的成果,把上起戰國,下至五代長達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以年月為經,史實為緯,依時代順序貫通起來敘述。書名意思是「鑒於人事,資於治道」,即吸收歷代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作為封建統治者治理國家、人民的借鑒。
122•《夢溪筆談》:是用筆記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著,書中共六百零九條筆記,內容涉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以及政治、軍事、法律,文學、藝術等方面,不少創造性見解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123•《西遊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全書共一百回,取材於唐僧取經的故事,刻畫了孫悟空的形象,表現了他蔑視權威,不畏強暴,除惡務盡的戰斗精神,可以說,整部書是孫悟空的戰斗史。
124•《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羅貫中著。它是我國歷史小說的開山之作,藝術上的突出成就是戰爭描寫。
125•永州八記:唐代柳宗元所寫的有連續性的山水游記,共八篇,後人稱為《永州八記》,其中《小石潭記》最有名。
126•《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著名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又名《忠義水滸傳》,全書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領導的農民起義為題材,明確地提出了「替天行道」的斗爭綱領,塑造了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漢的英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也真實描述了封建社會中農民革命必然遭到失敗的歷史悲劇。
127•《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優秀的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著,全書共五十四回,由許多彼此獨立的故事連綴而成,主要內容是批判各種類型的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祿觀念,著重抨擊科舉制度,刻畫士人的種種丑態,暴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在藝術上,諷刺手法超過了以前任何作品。
128•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中的《國風》,《楚辭》中的《離騷》,都是古代作品,對後代文學很有影響,故常以「風騷」並舉,後來「風騷」直接指代《詩經》、《楚辭》。
129•《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我國最偉大的長篇小說。共一百二十回,全書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通過賈府的興衰歷史的敘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敗,揭示了封建制度瀕於崩潰和必然滅亡的命運。
130•《伊索寓言》,古希臘寓言集。所選課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31•《克雷洛夫寓言集》,作者克雷洛夫,俄國著名寓言家。
132•《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課文《漁夫的故事》出自此。
(十四)綜合常識
133•民間故事:是一種立足於現實而富有幻想的口頭文學作品,有四個特點:A完整的故事情節B鮮明的人物性格C語言口語化D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白蛇傳》、《牛郎織女》、《孟姜女》、《梁祝傳奇》。
134•神話:指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理解,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神話最大的特點就是藉助想像來表達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中國神話,多見於《山海經》:我國地理名著。內容多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尤」、「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
中國常見的神話故事:女媧造人、盤古開天、嫦娥奔月、後羿射日等。
西方神話,多為希臘神話。相關神話人物:
(1)宙斯(羅馬神話稱為朱庇特),希臘神話中最高的天神,掌管雷電雲雨,是人和神的主宰。
(2)阿波羅,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主管光明、青春、音樂、詩歌等,常以手持弓箭的又少年形象出現。
(3)雅典那,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城邦的保護神。
(4)潘多拉,希臘神話中的第一個女人。貌美性詐,私自打開宙斯送她的一隻盒子,裡面裝的疾病、瘋狂、罪惡、嫉妒等禍患,一齊飛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間因此充滿災難。「潘多拉的盒子」成為「禍災的來源」的同義語。
(5)普羅米修斯,希臘神話中造福人間的神。盜取天火帶到人間,並傳授給人類多種手藝,觸怒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崖,受神鷹啄食。是一個反抗強暴、不惜為人類犧牲一切的英雄。
(6)斯芬克司,希臘神話中的獅身女怪。常叫過路行人猜謎,猜不出即將行人殺害;後因謎底被俄底浦斯道破,即自殺。後常喻「謎」一樣的人物。埃及獅身人面像同名。
135•傳記,又叫人物傳記,是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一種應用文,體裁屬於記敘文樣式的一種。傳記分兩類:自傳和他傳。主要特點:「實錄」。表達方式:記事為主,兼插議論。
136•四大文學體裁,小說、散文、詩歌、戲劇。
137•戲劇,是一種以表演藝術為中心的綜合藝術。主要特點a尖銳的矛盾沖突;b人物、場景、情節高度集中;c人物語言個性化、行動化和口語化;
戲劇包括話劇、歌劇、舞劇。
舞台說明,戲劇劇本中說明性的文字叫「舞台說明」,內容包括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作用:a刻畫人物性格b展開故事情節
138•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小說中的人和事,不同於生活中的人和事(記敘文幾種樣式中的人和事)。如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人物「我」就不能等同於作者魯迅。
小說結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幾個部分。
根據小說的篇幅容量,一般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說三類,篇幅特別短小的叫微型小說。
小說為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描寫。描寫分: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此外,還運用細節描寫和白描手法來刻畫人物。
在塑造人物上還交替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如《孔乙己》。
此外,小說還運用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環境描寫作用:a烘託人物性格b推動情節發展c交代時代背景d渲染氣氛
139•散文,是一種篇幅短小,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散文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應用范圍最廣泛,語言表達方式更靈活,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無所不可。「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結構的主要特點。根據散文表達方式的側重點,可分抒情性散文、敘事性散文、議論性散文三類。
140•通訊,對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進行具體報道的叫通訊。
通訊分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如《扶搖直上九天》、《搶財神》。
人物通訊如《永不後悔的選擇》、《草莽英雄》。
141•新聞,包括標題、導語、主體三個部分。標題通常是新聞內容的提要,導語是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主體介紹有關情況或進一步突出中心。
新聞標題可由:引題(交代基本情況,烘托氣氛)
正題(表示主要事實和中心)
副題(對正題作補充說明)三部分組成。
142•特寫,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段,細致地加以描述,如《苦練》。
143•書信,分兩類,日常書信和專用書信。專用書信。指的是生活書信以外的各種社交書信,如慰問信、祝賀信、介紹信、求薦信、商業書信(商務信函、營業申請書)等。

⑵ 初中所有的語文常識

語文古今人物及語言運用常識
2013年10月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10篇。《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騂,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凈夜》選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短文兩篇》選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7、史成漢,1923年出生於山西定襄縣,蒙古族,七月派詩人,1941年發表詩作,出版了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在祖國面前》、《愛與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理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傑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訣》、《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
9、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師》等。
10、《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詠嘆的特點,普遍採用「賦」、「比」、「興」的手法。
11、《戰國策》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後經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沿用至今。
12、《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國策》,這里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勸是接受的意思。
1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15、《關睢》選自《詩經. 周南》是《詩經》第一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與《關睢》一樣,同屬《詩經》中國風一類,這一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
16、《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史。《史記》和《漢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由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各諸侯國史料編成。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17、莊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後世常「孔孟」並稱。他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約3.5萬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傑出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一出著名社會諷刺喜劇,它也是一出名幕劇。劇中安東民奧與鮑西亞是夫妻關系,鮑西亞與尼莉莎是主僕關系,尼莉莎與葛萊西安諾是夫妻關系,安東民奧與夏洛克是借債者與被借債者的關系。
20、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戊戌派代表人物,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維新變法」其著作為《飲冰室合集》。
21、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課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
22、伏爾秦(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曾兩次被捕入獄,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代表作品有《哲學通信》、《形而上學》。
23、莫泊桑(1850--1893),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說《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他與美國作家歐.享利(代表作《含著淚水的微笑》)、俄國作家契訶夫、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統稱為短篇小說巨匠。課文《我的叔叔於勒》選自短篇小說《羊脂球》。
24、《萬卡》是俄國作家契柯夫的作品。
25、《心聲》的作者是黃蓓佳,她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蘆花飄飛的時候》,以時間為序,圍繞朗讀課文這一中心事件,把小說《萬卡》的故事內容與京京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情感交織在一起,展開故事情節。
26、下列作者與作品、出處、主人公的搭配
魯訊--《故鄉》--《吶喊》--閏土
曹文軒--《孤獨之旅》--《草房子》--杜小康
莫泊桑--《我的叔叔於勒》--《羊脂球》--菲利普夫婦
黃蓓佳--《心聲》--《兒童時代》--李京京
魯訊--《雪》--《野草》
郭沫若--《雷電頌》--《屈原》
巴金--《短文兩篇》--《巴金選集》
高爾基—《海燕》--《高爾基全集》
紀伯倫--《組歌》--《淚與笑》
27、依照課文填空
(1)「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
(2)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趔,而真理是「聖人」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
28、於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物理學獎。
29、語言運用題
仿照畫線的句子,在空白處填寫兩個句子,使之構成排比句。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幾乎都是愛讀書的人,讀書,使人思想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

初中語文知識之文學知識(二)
30、弗朗西施.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主要作品哲學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學方面的《隨筆》。
31、施耐庵,生平事跡不祥,但也有說生於1296年,死於1370年,《水滸》作者。
32、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說家。主要代表作《三國演義》。
33、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說家。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課文《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寫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壯態。
34、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頭下面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號,屬滿州正白旗。主要作品《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有「中國封建社會網路全書」之稱。課文《香菱學詩》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35、《陳涉世家》選自《史記》,作者史馬遷,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他用畢生精力著成了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
36、《唐睢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它是由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策整理編寫的。
37、標出下面句子中最明顯的兩處停頓
臣 誠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答案: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38、《望江南》的作者是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39、《江城子 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負盛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40、《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著名詞人,有《稼軒長短句》。
41、《漁家傲 秋思》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朴、凝練,從題材、情調和藝術方面來說,它都為宋詞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42、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喪夫,所以她53歲所作的《武陵春》反映的就是她處境的凄慘,內心的悲痛。
43、《沁園春.雪》一詞中,想像雪後景色的句子: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44、《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自敘本志和追術先帝的知遇之恩時,寫下的臨危受命的句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4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46、《山坡羊驪山懷古》中表現宮殿萬間都做了土的句子是:蠃,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47、下列關於作品人物、出處、體裁及作者、國別或朝代的搭配
奧楚蔑洛夫--《變色龍》—契訶夫—俄國
孔乙已--《孔乙已》—小說—魯訊—中國
鮑西婭--《威尼斯商人》—戲劇—莎士比亞—英國
狗娃--《變臉》—戲曲—魏明倫—中國
48、《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 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49、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子,北京人,著名作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均收在《老舍文集》里。課文《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
50、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現在屬山西)人,唐代大詩人,著有《白氏長慶集》71卷,《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51、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清代文學家。代表作品《聊齋志異》。
52、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詩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散文集《笑》《往事》。
53、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一生創作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160多篇童話作品。《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
54、《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後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赫耳墨斯,古希臘神話里掌管旅行和商業的神,是宙斯的兒子。宙斯是古希臘神話里的首領。課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與獅子》均選自《伊索寓言》。
55、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代表作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均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56、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蘇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課文《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成語「世外桃源」就出自這篇文章。
57、《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篡而成,共49篇。《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
58、記敘文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結果。
59、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多,字聖陶,以字行。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品收在《葉聖陶集》里。
60、《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零八。《愛蓮說》選自《周公元集》,「元公」是周敦頤死後的謚號。周公頤(1017--1073),字茂叔。通州營道人,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
61、《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466或472--527),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該書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62、《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是蘇聯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歷史三年寫成的,該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主線,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越的斗爭生活。
63、普希金(1799--1837),19世紀俄羅斯偉大民族詩人,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在世界文學史上負有盛譽。主要代表作有:著名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校的女兒》等。課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就是普希金的作品。
64、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著名詩人,並被稱為「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主要代表作有成名作《波士頓以北》等。《未選擇的路》就是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作品。
65、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縣人。主要作品有《李大釗選集》、《李大釗詩文選集》。
66、《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寫的《樂府詩集》,又名《木蘭辭》、《木蘭詩歌》,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樂府詩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熟悉《木蘭詩》中有關句子,課本P101頁。)
67、司馬光(公元1019--1086),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現山西省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主要代表作有《資治通鑒》、《司馬文正公文集》、《稽古錄》。
68、《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主要的編年體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全書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共計1362年。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長於描寫戰爭。課文《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均選自本書。
69、《誇父逐日》選自《山海經》。《山海經》書名,18篇。作者不詳。
70、《雲南的歌會》選自《沈從文散文集》,作者沈從文,湖南風皇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
71、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代表作有《宋學士文集》,課文《送東陽馬生序》就節選自該書。
72、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現在江西永豐)人,宋代文學家、史學家。與韓俞、柳宗元(唐)、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宋)統稱為唐宋八大家。課文《醉翁亭記》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
73、《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門人編寫的一部書,書中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論語》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思想,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主要體制是語錄體,也有對話體和敘事體。從漢朝到「五四」運動以前的2000多年,一直是學童們必讀之書,影響很大。
74、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75、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現濟南)人,南宋愛國詩人。
76、《觀滄海》選自《樂府詩》,作者曹操;《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灣;《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歌》,作者辛棄疾;《天凈沙.秋思》作者是元代馬致遠。其中前三首是詩,《西江月》是詞,《天凈沙.秋思》是小令。
77、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出自王灣《次北固山下》,歷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7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選自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一共寫出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9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
79、《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等36門,主要記載了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崇尚清談的風氣。書中保存了晉代文學藝術等方面較為豐富的資料,富有研究價值。
80、韓非(約前280—前233),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代表作《韓非子》一書,共有20卷,55篇。課文《智子疑鄰》就是其中的一篇。

⑶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

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阿Q正傳》等皆收於《吶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同名電影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fèi)。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著書頗豐,代表作品《家》、《春》《秋》。巴金被認為代表著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的良心

冰心 享年99歲,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

祝你考出好成績

⑷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3) 記敘文的順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按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過程記敘.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後再按時間順序寫事件的經過. 插敘:在記敘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然後再按著記敘原來的事情.
(4)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應該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應該詳寫;與中心有關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應該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應該舍棄.這樣,才能使記敘的中心集中,鮮明,突出.
(5) 記敘文的樣式常見有:對現實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跡作具體報道的通訊.用文字語言和文學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寫.記敘山川景物,旅途見聞為主的游記. 追憶本人或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回憶錄,傳記,訪問記等.它們共同特點是:所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容許隨意誇大或縮小事實,更不能編造虛構,即要有真實性;對所寫的內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鮮明,構思精巧
(6) 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樣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斷,細致地加以描述.
(7) 傳記一般分兩類:一類記敘自己的生平;一類記敘他人的生平。傳記的主要特點是實錄,要求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誇張。傳記在表達上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插入議論,描寫。傳記記敘的順序一般以時間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區別在於人物故事只要具體寫出人物的某個事件或某幾件事就行了。小傳則要求寫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經歷等。人物自傳的繁簡區別在於自傳可以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寫法,可以寫自己全部經歷,也可以寫自己某個時期的經歷。
2 說明文文體知識要點
(1)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稱為說明文。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平實,簡潔。
(2)說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事物間相互區別的標志。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有總說後分說,先主要後次要,先原因後結果,由現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作解釋,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用數字,列圖表。
(5)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和內容分有: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兩大類。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分有: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6)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的區別在於:平實性說明文純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朴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科技信息資料,實驗報告,說明書等。文藝性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輔以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並常用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這類說明文通常稱知識小品或科學小品。
(7)說明文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區別:a 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感,」;說明文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知」。b 記敘文可以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種描寫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說明文的描寫則只能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某鍾形象化的手法,對事物的特徵作一些必要的描繪,主要是起到使說明的事物特徵更具體,更形象。c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以發揮藝術想像,可以誇張,渲染,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在務真求實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動,又真實可信。
3 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1)生活中少不了議論,講道理,發表意見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議論總要提出看法或主張,這種看法或主張就是論點,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就為論據,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即為論證過程。
(3)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有兩大類:事實材料(事實論據)即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理論材料(道理論據)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學原理;自然定律;馬列毛澤東思想。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駁論就是批駁錯誤的觀點。
(5)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借事發表議論,就事說明道理。而從「事」到議。又必須理出並把握兩者的聯系點,才可順理成章地展開議論,這事「一事一議」的關鍵。
(6)議論文常見的有幾種樣式:社論,評論,學術論文,專題討論,雜感,隨筆以及側重1於議論性的講演詞,書信等。在以上樣式中,有理論性較強的,有文藝性較強的。

⑸ 初中常見的語文常識

初中語文必背文學常識大全
一、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三、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⑹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大全

一古典文學
(一)春秋時期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由孔子編輯。分風、雅、頌三個組成部分,使用賦、比、興的手法。《伐檀》《碩鼠》
《論語》,記載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和行動,由孔子的弟子編纂。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六則 《侍坐》 《季氏將伐顓臾》《荷 丈人》
《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比較詳細的編年史,記載了春秋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傳是左秋明所作。《曹劌論戰》
(二)戰國時期
《莊子》,莊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學派著作。《惠子相梁》《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言行,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約前372~約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韓非子》,韓非和後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韓非,荀子的學生。《智子疑鄰》
《列子》,相傳是戰國時列禦寇所作。《愚公移山》
《戰國策》,記載戰國時代各國游說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漢劉向整理而成,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
《楚辭》,西漢劉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匯集而成,共17篇。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年),楚國浪漫主義愛國詩人,《離騷》為代表作。
(三)漢朝
《淮南子》,西漢劉安及其門客編輯,為雜家著作。《塞翁失馬》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西漢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繼承父業任太史令。《陳涉世家》
《漢書》,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於獄中,後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蘇武》
《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大約產生於漢代末,最早見於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四)魏晉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觀滄海》《龜雖壽》
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詩》
陶淵明(365~427年),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字潛,字淵明),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
《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三峽》
《後漢書》,南朝史學家范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張衡傳》
《木蘭詩》,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木蘭詩》
吳均,南朝人。《與朱元思書》
(五)唐朝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渙,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涼州詞》《登鸛鵲樓》
孟浩然,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並稱"王孟"。《過故人庄》
王昌齡,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芙蓉樓送辛漸》
王維,字摩詰,曾官至尚書右丞,故世人稱"王右丞",其詩有詩、畫、音樂合一的特色。《觀獵》《鳥鳴澗》《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像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存詩近千首。
《夜靜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望天門山》《秋浦歌》《行路難》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傑出現實主義詩人。曾任工部員外郎,後世稱為"杜工部"。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准確,存詩1400多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畔獨步尋花》《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反映現實,反映民眾的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存詩近3000首。《錢塘湖春行》《憶江南》《賣炭翁》《琵琶行(並序)》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復古代朴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並茂的文章。《馬說》《師說》《原毀》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解(xie)州人。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秀散文、游記、寓言、詩歌等作品。《小石潭記》《童區寄傳》《捕蛇者說》
杜牡,字牧之,號樊川。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江南春絕句》《阿房宮賦》
岑參,詩人,是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劉禹錫,字夢得,著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
崔灝,著名詩人。《黃鶴樓》 (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範文正公集》。《岳陽樓記》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散文、詩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記》《伶官傳序》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著作以史論、政論為主,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著有《嘉 集》《六國論》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東坡全集》《東坡志林》等。《水調歌頭》《浣溪沙》《念奴嬌•赤壁懷古》《題西林壁》《記承天寺夜遊》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提倡變法。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人稱王文公。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王臨川集》等。《傷仲永》《登飛來峰》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花了19年時間主持編寫了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訓儉示康》《孫權勸學》
李清照,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在散文詩詞方面均有成就,後人輯有《漱玉集》。《武陵春》《如夢令》
陸游(1152~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是我國詩人當中創作數量最多的一個,存詩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過小孤山大孤山》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存詞600多首。《西江月》《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號文山,廬陵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寫了許多愛國主義的詩文,被俘不屈,壯烈殉國。著有《指南錄》等。《過零丁洋》《正氣歌》《〈指南錄〉後序》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約派詞人。《雨霖鈴》
周敦頤,字茂叔,著名哲學家。《愛蓮說》
姜夔,南宋詞人。《揚州慢》
(七)元明
關漢卿,號已齋叟,元代雜劇作家,寫了60多種雜劇,現存18種。《竇娥冤》
張養浩
施耐庵,著有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小說《水滸》,是在民間傳說、說書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楊修之死》《群英會蔣干中計》 吳承恩,在民間傳說、雜劇和其他著作的基礎上創作《西遊記》,是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美猴王》

(八)清朝
蒲松齡,字留仙、劍臣,號柳泉,代表作為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狼》《山市》
吳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秀長篇諷刺小說。《范進中舉》
曹雪芹,名 ,字夢阮,好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的最高峰。《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林黛玉進賈府》
龔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己亥雜詩》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改良主義思想家、宣傳家。《敬業與樂業》

近現代文學
(一)魯迅(1881~1936),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一件小事》(1919)、《社戲》(1922)、《孔乙己》(1919)、《故鄉》(1921)、《祝福》(1924)、《葯》(1919)、《狂人日記》(1918)、《阿Q正傳》(1921)是前期小說,除《祝福》選入《彷徨》,其餘均選入《吶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愛農》(1926)是前期散文,《論雷峰塔的倒掉》(1924)、《記念劉和珍君》(1926)、《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1925)、《〈吶喊〉自序》(1923)是前期雜文。《文學和出汗》(1927)、《友邦驚詫論》(1931)、《為了忘卻的記念》(1933)、《拿來主義》(1934)、《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1934)、《人生識字糊塗始》(1935)等是後期雜文。
魯迅小說集有《彷徨》《吶喊》,歷史小說《故事新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野草》,雜文集有《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二)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家、文字學家、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詩集有《女神》《星空》等,歷史劇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卓文君》《武則天》《蔡文姬》等。中學語文課本中有《天上的街市》《屈原》(節選)。
(三)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縣人,小說有《腐蝕》《霜葉紅於二月花》《子夜》《林家鋪子》《春蠶》(與《秋收》《殘冬》合稱《農村三部曲》)。中學語文課本中有《白楊禮贊》《風景談》《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四)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著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記金華雙龍洞》《古代英雄的石像》《蘇州園林》《。
(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紹興人,著名詩人、散文家。《春》《荷塘月色》《綠》。
(六)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戲劇有《茶館》《龍須溝》等。中學課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選自《駱駝祥子》)、《龍須溝》(節選)、《茶館》(節選)。
(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戲劇家,主要劇本有《賽金花》《秋瑾傳》《上海屋檐下》,改編的電影有《林家鋪子》《祝福》《春蠶》,優秀報告文學《包身工》。
(八)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福州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集有《繁星》《春水》等,小說集有《南歸》《往事》等,散文集有《同情》《冰心游記》等。課本里有《小橘燈》。
(九)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四川人,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日》《月》
(十)
三 外國作品 (按漢語拼音順序)
奧斯特洛夫斯基 蘇聯 小說《築路》
巴爾扎克法國小說《守財奴》
巴甫洛夫蘇聯書信《給青年的一封信》
達爾文英國說明文《物種起源》導言
都德法國小說《最後一課》

法布爾法國科學小品《綠色的蟈蟈》

高爾基俄國散文詩《海燕》
高爾基俄國小說《母親》

馬克•吐溫美國小說《競選州長》
莫泊桑法國小說《我的叔叔於勒》
莫泊桑法國小說《項鏈》
歐•亨利美國小說《警察和贊美詩》
普希金俄國詩歌《加入生活欺騙了你》
契訶夫俄國小說《變色龍》
契訶夫俄國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威尼斯商人》
伊索古希臘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古希臘寓言《蚊子和獅子》
初中語文涉及文學文化常識薈萃
一、 名詞解釋:
(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史、子、集
《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二)朝代傳說: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後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後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⑺ 重點重點初中語文中考語文必備知識點

專題一、語言運用之高頻易錯字詞
1易錯詞語
弊病(蔽) 提綱(題) 滄桑(倉) 脈搏(膊)
貢獻(供) 迥然(炯) 詆毀(砥) 穿插(串)
默契(挈) 文牘(瀆) 掠奪(略) 賞罰(嘗)
姑息(估) 急躁(燥) 作祟(崇) 氣概(慨)
矯健(驕) 瑣屑(鎖) 渙散(煥) 高亢(吭)
駕馭(奴) 簡練(煉) 篡奪(纂) 武裝(妝)
謾罵(漫) 奮發(憤) 跋涉(踄) 謳歌(嘔)
貿然(冒) 寬敞(敝) 蹂躪(揉) 肄業(肆)
部署(布) 教唆(梭) 分歧(岐) 賭博(搏)
演繹(譯) 山坳(拗) 調劑(濟) 融會(匯)
雜沓(杳) 葷腥(暈) 強悍(焊) 振奮(震)
泯滅(抿) 闊綽(卓) 幌子(晃) 輟學(綴)
皎潔(佼) 凋敝(蔽) 規矩(距) 針灸(炙)
手腕(宛) 整飭(傷) 垮台(挎) 證券(卷)
憧憬(瞳) 嚴峻(悛) 熟練(煉) 自恃(侍)
倉皇(愴) 慪氣(嘔) 蔓延(漫) 煩瑣(鎖)
穿戴(帶) 遭殃(秧) 寂寞(莫) 挑釁(畔)
貧瘠(脊) 抉擇(決) 賠償(陪) 坦誠(城)
偌大(諾) 蹣跚(姍) 迸發(並) 精湛(堪)
既然(即) 布置(部) 覆沒(復) 亟待(急)
暮靄(藹) 狂妄(忘) 伶俐(玲) 連襟(聯)
鬆弛(馳) 雲霄(宵) 敬佩(配) 羈絆(拌)
砥礪(詆) 眩目(炫) 嗟商(蹉) 妨礙(防)
剔除(踢) 嘔吐(漚) 諦聽(啼) 感慨(概)
害臊(躁) 范疇(籌) 真諦(締) 寒暄(喧)
誣告(污) 盲目(肓) 附會(符) 精悍(焊)
大致(至) 牆垣(恆) 憤慨(概) 教誨(悔)
瑰麗(魁) 遷徙(徒) 弧度(狐) 秘訣(決)
狙擊(阻) 震撼(憾) 通緝(輯) 蠟紙(臘)
商榷(確) 殺戮(戳) 崛起(掘) 晾乾(涼)
寬恕(茹) 清澈(沏) 嚴厲(勵) 委靡(糜)
拖沓(踏) 隔膜(膈) 良莠(秀) 苦惱(腦)
接洽(恰) 眨眼(貶) 廝殺(撕) 告罄(馨)
懾服(攝) 惆悵(稠) 饒恕(撓) 伸張(申)
漱口(瀨) 驚駭(賅) 蟄伏(蜇) 袒護(坦)
清晰(淅) 聆聽(吟) 調查(察) 報銷(消)
脅迫(協) 鹿茸(葺) 針砭(貶) 脅從(協)
喧鬧(暄) 造型(形) 怠慢(漫) 自詡(翊)
熒光(瑩) 衛戍(戌) 通牒(諜) 渲染(喧)
大概(慨) 昭雪(招) 陡坡(徒) 震撼(振)
淪落(倫) 沮喪(詛) 謁見(竭) 伎倆(技)
魅力(魁) 贍養(瞻) 檄文(激) 楷書(偕)
鶴唳(戾) 慫恿(縱) 掣肘(制) 勉勵(厲)
晌午(響) 恬靜(甜) 薈萃(會) 漫談(慢)
縱容(從) 造詣(旨) 恪守(格) 描摹(瞄)
蛻化(脫) 縝密(慎) 讒言(饞) 惱火(腦)
游弋(戈) 裝訂(釘) 瀕臨(頻) 痊癒(全)
編纂(篡) 涵養(函) 清澈(轍) 引申(伸)
即使(既) 玲瓏(伶) 視察(查) 偏袒(坦)
顛覆(復) 修葺(茸) 憋氣(敝) 逍遙(消)
簡陋(漏) 疲塌(踏) 閃爍(鑠) 拉攏(擾)
荒謬(謊) 悵然(倀) 撒謊(慌) 賺錢(嫌)
諳熟(暗) 倉促(傖) 陷阱(井) 孿生(攣)
2易錯成語
和藹可親(靄) 陳詞濫調(爛) 唉聲嘆氣(哀)
別出心裁(新) 川流不息(穿) 病入膏肓(盲)
殫精竭慮(憚) 黯然失色(暗) 並行不悖(背)
獨出心裁(材) 桀驁不馴(傲) 不假思索(加)
耳濡目染(儒) 獨占鰲頭(鱉) 倉惶失措(慌)
飛揚跋扈(拔) 按部就班(步) 草菅人命(管)
奮發圖強(憤) 白璧無瑕(暇) 層巒疊嶂(迭)
蜂擁而來(涌) 纏綿悱惻(測) 膏粱子弟(梁)
炯炯有神(迥) 面黃肌瘦(飢) 功虧一簣(匱)
苦心孤詣(旨) 明辨是非(事) 詭計多端(鬼)
口乾舌燥(躁) 勵精圖治(厲) 名副其實(符)
海角天涯(崖) 名列前茅(矛) 汗流浹背(夾)
燎原烈火(繚) 明火執仗(直) 鬨堂大笑(轟)
流芳百世(留) 銘記不忘(名) 怙惡不悛(俊)
流言蜚語(非) 謬種流傳(繆) 煥然一新(換)
龍盤虎踞(據) 模糊不清(摸) 積毀銷骨(消)
碌碌無為(錄) 漠不關心(莫) 急不可待(及)
戮力同心(戳) 釜底抽薪(斧) 激流勇退(急)
略勝一籌(愁) 富麗堂皇(黃) 堅如磬石(盤)
落英繽紛(賓) 肝腦塗地(途) 金榜題名(提)
水泄不通(瀉) 感人肺腑(府) 金碧輝煌(壁)
貌合神離(和) 弄巧成拙(絀) 精神渙散(煥)
美玉無瑕(暇) 奴顏婢膝(卑) 嘔心瀝血(漚)
鋌而走險(挺) 蓬篳生輝(篷) 濫竽充數(爛)
休養生息(修) 披肝瀝膽(歷) 離經叛道(判)
喧賓奪主(暄) 披星戴月(帶) 禮尚往來(上)
栩栩如生(詡) 破釜沉舟(斧) 厲兵秣馬(勵)
遐思邇想(暇) 迫不及待(急) 同仇敵愾(慨)
一張一弛(馳) 欺君罔上(惘) 投機倒把(搗)
一籌莫展(愁) 前倨後恭(踞) 圖窮匕見(現)
言簡意賅(該) 輕歌曼舞(漫) 蛻化變質(退)
墨守成規(默) 磬竹難書(磬) 文過飾非(是)
目不交睫(捷) 如法炮製(泡) 無恥讕言(濫)
目光如炬(巨) 歃血為盟(插) 相形見絀(拙)
惱羞成怒(腦) 世外桃源(園) 銷聲匿跡(消)
杳無音信(查) 心浮氣躁(燥) 營私舞弊(敝)
嘆為觀止(只) 形銷骨立(消) 欲蓋彌彰(章)
運籌帷幄(握) 縱橫捭闔(俾) 剛愎自用(腹)
再接再厲(歷) 稗官野史(裨) 責無旁貸(代)
班門弄斧(搬) 仗義執言(直) 可見一斑(般)
英雄輩出(倍) 真知灼見(卓) 名落孫山(深)
置若罔聞(惘) 自暴自棄(曝) 無精打采(彩)
直截了當(接) 敝帚自珍(蔽) 中流砥柱(抵)
慘無人道(殘) 眾口鑠金(爍) 原形畢露(必)
走投無路(頭) 為虎作倀(賬) 好景不常(長)
出人頭地(投) 揚長而去(常) 清澈見底(沏)
稱心如意(趁) 掉以輕心(調) 充耳不聞(沖)
覆水難收(復) 出類拔萃(粹) 三番五次(翻)
鞠躬盡瘁(粹) 待價而沽(估) 虎視眈眈(耽)
詭計多端(鬼) 渾身是膽(混) 豐功偉績(跡)
不計其數(記) 變本加厲(利) 膾炙人口(燴)
寥寥無幾(廖) 雷厲風行(勵) 無獨有偶(禺)
委曲求全(屈) 當仁不讓(人) 含辛茹苦(如)
肆無忌憚(肄) 毛骨悚然(聳) 鬼鬼祟祟(崇)
稍縱即逝(梢) 聞雞起舞(武) 異口同聲(一)
優柔寡斷(憂) 良莠不齊(秀) 不可思議(義)
敲詐勒索(榨) 怨天尤人(由) 貽笑大方(怡)
詞不達意(義) 濫竽充數(芋) 漫不經心(慢)
異想天開(意) 徇情枉法(殉) 相提並論(題)
接踵而來(蹤) 高瞻遠矚(囑) 眼花繚亂(了)
孤注一擲(柱) 人聲鼎沸(頂) 判若兩人(叛)
千錘百煉(練) 沽名釣譽(掉) 惴惴不安(揣)
銳不可當(擋) 明哲保身(則) 懲前毖後(斃)
魚目混珠(渾) 執迷不悟(直) 赴湯蹈火(滔)
處心積慮(集) 粗製濫造(爛) 氣勢洶洶(凶)
指日可待(只) 提心吊膽(調) 談笑風生(聲)
不知所措(錯) 流連忘返(留戀) 元氣大傷(原)
故作姿態(恣) 舉世震驚(振) 一勞永逸(易)
緣木求魚(沿) 偃旗息鼓(揠) 大相徑庭(廷)
循序漸進(尋) 心恢意懶(灰) 如火如荼(茶)
熙熙攘攘(嚷) 漏洞百出(陋) 枉費心機(妄)
照本宣科(喧) 前仆後繼(撲) 推卸責任(懈)
專題二、常考古詩名句梳理
1.詩中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詩中愛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詩中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詩中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詩中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詩中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7.詩中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 詩中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9.詩中長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0.詩中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11.詩中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2.詩中思鄉: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3.詩中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4.詩中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5.詩中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6.詩中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7.詩中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8.詩中夏: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19.詩中秋: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0.詩中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1.詩中日: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2.詩中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3.詩中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4.詩中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5.詩中柳: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6.詩中樹: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7.詩中雲: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28.詩中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專題三、初中必讀名著常識匯總
1《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明)
主要人物形象 :
①孫悟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動、頑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妖如仇。
②豬八戒:憨厚純朴,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戰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產者、小市民的意識特點。
③唐僧:是個善良閔誠的苦行僧,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有昏庸頑固,是非不分。
主要藝術特色:
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想像超凡,誇張神奇,變形荒誕。
精彩片段
①孫悟空大鬧天宮
②真假美猴王
③孫悟空三調芭蕉扇
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⑤豬八戒高老莊招親
2《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內容 :
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義之士,起義軍中最有威望的領袖。能團結兄弟,網羅人才;多謀善段,有軍事、組織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協性。
②魯智深:正直無畏、見義勇為的豪俠。
③林沖:逼上樑山前逆來順受、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其後變得精明果敢,兇狠潑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義的象徵。勇士的典型,復仇的代表,剛正的義士。
⑤李逵:淳樸、粗魯、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遊民的典型。
主要藝術特色:
①全文結構宏偉完整,眾多人物一個引一個,每個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傳記,傳記間一環套有環。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敘事翔實精彩。
④語言通俗生動,充滿個性化特色。
精彩片段
①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②智取生辰綱
③武松打虎、斗殺西門慶
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大鬧五台山
⑤宋江題反詩
⑥真假李逵
3《朝花夕拾》
作者:魯迅
主要藝術特色
①語言優美、流暢,生動幽默,妙趣橫生。
②敘事充滿奇妙藝術。
主要內容
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②《阿長與〈山海經〉》
③《二十四孝圖》
④《藤野先生》
⑤《無常》
⑥《五猖會》記敘了作者少年時一次看五猖會時發生的波折,控訴了封建家長和封建教育制度對青少年身心的摧殘;
《父親的病》揭露「巫醫不分」的名醫敲詐勒索、封建迷信,鞭撻了復古倒退的反動;
《范愛農》通過一個愛國知識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後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和軟弱性;
《瑣記》歌頌了「不滿現狀」的革命青年。
4《駱駝祥子》
作者:老舍
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子:勤勞正直、誠實善良、純潔憨厚、堅強健壯的車夫,狹隘孤立的個人奮斗思想和殘酷腐敗的黑暗社會使他墮落為吃喝嫖賭、懶惰狡猾、、骯臟猥瑣、自私麻木的行屍走獸。
②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著自己追求幸福的願望,對祥子有真誠的一面,另一是剝削者的意識已滲透她的靈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佔有者、支配者。
主要藝術特色
①獨特的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現者與批判者。
②善於描寫老北京風土習俗、民情世俗。
③語言俗白凝練
④獨特的諷刺藝術。
主要內容
①怒辭楊宅(第五節)
②曹家遇險(第十節)
③晦暗的地獄(第十六節)
④最後的絕望(第二十二、二十三節)
5《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
主要內容
①以歌詠自然、贊美母愛和抒發哲理的詩為最多。
②有許多詩托物言志,以鮮明的形象來比喻或暗示某種人生哲理。
③有的揭露學生時代的黑暗,同情塗炭的生靈,謳歌探索前進道路的先驅者。
①《繁星 一〇》:告誡青年人珍惜青春,勇於奉獻,給人以啟迪和鼓舞。
②《繁星 一二》:「愛的哲學」,是冰心詩歌的核心和主旋律。
③《春水 一〇五》:將母愛、自然、童心三者和諧地織入了詩的經緯。
主要藝術特色
①抒寫生活真實,表現率直的個性。
②詩風清新明麗,俊秀含蓄,富有詩情畫意,格調自然柔和。
③抒情和哲理的完美融合。
6《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笛福
主要人物形象
①魯濱孫:是一個要求個性自由、勇敢冒險、艱苦創業、追求財富的具有積極進去精神的新興資產者的英雄形象。
②星期五:魯濱孫救起的白人俘虜,是魯濱孫忠實的僕人和朋友。
主要藝術特色
①描寫具體逼真,用人物行動具體表現人物性格。
②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注重表現性格的變化和發展。
③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議論來補充、突出人物性格。
主要內容
①挖獨木橋
②製作瓦罐
③開導「星期五」
④自封總督
7《格列佛游記》
作者:斯威夫特(英)
主要內容
全書共四個部分,寫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的旅行經歷,諷刺了英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的君主政體、兩黨制以及政治、法律、財政、教育、文化、藝術等個方面,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現實。
①游小人國時對「高跟」、「低跟」黨的斗爭
②游大人國時和國王的談話
③游飛島國時參觀「拉格多科學院」
④游慧駰國時和馬的對話
主要藝術特色
①將虛構情節、幻想故事和對現實的揭露巧妙結合。
②點面結合,對照寫作,四部游記一正一反地排列。
③絕妙的想像,生動的細節。
8《童年》
作者:高爾基(前蘇聯)
主要人物形象
①阿遼沙:是一個卑視自私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長制手工業者的形象,凶惡殘暴,沒有親情,惟利是圖,寡情薄義。
③外祖母伊凡諾夫娜:勤勞、善良、樂觀、智慧,體現了勞人民的優秀品質。
主要內容
①與外祖父等人聯歡(第三章)
②雅柯夫和奇奇打架(第二章)
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
④報復老師(第十二章)
主要藝術特色
①交替運用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交替描寫的多視角描寫方法。②語言生動活潑,描寫栩栩如生。
③選材獨特,取材於作家的經歷。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
主要人物形象
①保爾:個性倔強,充滿青春活力,不畏困難,勇敢堅強,意志堅定。對共產主義事業抱著堅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爭中鍛煉和黨的教育下成長的共產主義戰士。
②冬尼婭:天真、純朴,醉心於愛情,最後由小資產階級小姐完全變成時代落伍者和寄生蟲。
主要藝術特色
①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
②寫了大量的歷史事件和群眾的英雄業績。
③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加強了藝術感染力,如格言警句、內心獨白、日記、回憶等。
主要內容
①蘇聯紅軍與彼得留拉匪徒開戰(第一部分第七章)
②熔鑄「鋼鐵」的過程(第二部分第二章)
③打消自殺念頭(第三部分第八章)
專題四、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抑後(先)揚、欲揚先抑。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用(名言、資料等)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准確(科學性) 、生動(趣味性)
議論文語言特徵:嚴密
記敘文語言特徵:生動、形象、准確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
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
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 、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 「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
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 、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
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
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
說服力。
風格: 柔婉 豪放 靈秀 庄嚴 綺麗 朴實 繁復 凝練 生動

熱點內容
爽英語 發布:2025-07-28 22:26:23 瀏覽:168
2017學科評估土木 發布:2025-07-28 22:06:54 瀏覽:379
教學q次方 發布:2025-07-28 22:05:18 瀏覽:302
同性教師 發布:2025-07-28 21:49:19 瀏覽:386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發布:2025-07-28 21:44:34 瀏覽:341
證券物理學 發布:2025-07-28 21:27:03 瀏覽:35
化學高中目錄 發布:2025-07-28 20:41:46 瀏覽:881
哪個行信用卡額度高 發布:2025-07-28 20:40:10 瀏覽:290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發布:2025-07-28 20:33:13 瀏覽:829
乙醇的化學名 發布:2025-07-28 20:18:52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