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衛國歷史

衛國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5-21 10:26:57

⑴ 春秋戰國時的衛國在現在的哪

衛國,中國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 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今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

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東周時期後由於內亂頻繁而衰弱,公元前660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

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今河南滑縣一帶)。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公元前659年遷衛於楚丘(今河南滑縣八里營鄉殿上村衛國都城遺址),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國。

(1)衛國歷史擴展閱讀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系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進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公元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並,成為其附庸。司馬遷《史記·衛康叔世家》明確記載「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為元君。元君為魏婿,故魏立之。」封君是戰國時期諸侯國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諸侯,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為國。

公元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公元前252年,魏殺懷君改立女婿衛元君為衛君。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君。

並將把他移到野王(今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⑵ 春秋戰國存在最長的諸侯國有哪些

在周王室分封的各諸侯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是衛國,共立國907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唯衛國獨存,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將衛君角廢為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

衛懿公下令,凡是向他進獻仙鶴的人,都可以得到賞賜。當然,對於一個國君來說,如果他僅僅賞賜向他進獻仙鶴的人,也實屬正常。但是,衛懿公覺得這樣還不夠,他還根據仙鶴的品種、毛色,給仙鶴封了爵位,讓仙鶴和國內的大夫享受同等的政治待遇。於是,衛國人就開始對衛懿公越來越不滿意了。

公元前660年,狄人大舉南侵,直奔衛國而來,衛懿公慌忙之中召集軍隊迎敵。將士們紛紛對衛懿公說:請國君派您的鶴將軍前去迎敵吧!

這個時候,衛懿公才知道惹了眾怒,為了安慰將士們,只好將那些仙鶴全都放掉,並決定帶領將士前去抗擊狄人。然而,此時衛國軍心不齊,又是倉促應戰,很快就潰敗了。此時的衛懿公倒是很有骨氣,守著衛國的大旗不願離去,被趕來的狄人砍為了肉泥。

衛國大夫弘演因出使陳國,躲過這些滅國這禍,等他回到衛國,衛國已經淪陷。弘演來到戰場,找到了衛懿公那堆血肉模糊的爛肉,悲痛之中,他抽出配刀,劃開自己的肚子,將衛懿公的肉泥放到自己的腹中,說:「主公屍骸不全,無法收葬,就用我的身體給你做棺木吧!」說完,就倒地而亡。

衛懿公雖然昏庸,死後還有忠臣從容仆死,著實讓人動容。

後記

衛國雖然在齊國的幫助下,最終在曹地(今滑縣道口鎮東)復國,但是,從此也成為了大諸侯國附庸了。秦滅六國之時,衛國之所以獨存,這是因為,衛國先是魏國的附庸,秦滅魏國後,衛國自然也就變成了秦國的附庸。到了秦統一天下時,衛國只剩下都城那麼大的地盤,滅與不滅,意義並不在了,這也算秦始皇給姬姓家族留下的最後一點尊嚴。隨著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國家正式宣告滅亡。

⑶ 西周時期的弱國衛國是如何開國的

說起衛國,熟悉春秋戰國歷史的人可能會說,這個國家在春秋時期就是個“跑龍套”的嘛!東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因為昏庸的衛懿公給寵物仙鶴們加官進祿,使得衛國上下無不憤慨“人不如鳥”,結果導致衛國被野蠻的狄人所滅。後來是靠著宋國和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相助,衛國才得以復國。受此重創,此後的衛國一直只能在列國中充當二三流角色,到了戰國時期更是默默無聞,淪為強國的附庸。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因為衛國實在太窩囊,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都沒興趣滅它;直到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廢衛國末代君主衛君角為庶民,衛國才正式宣告滅亡。它也算因“弱”得福,成為西周時期1200多個諸侯國中最後亡國的諸侯國。

不過,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衛國在春秋戰國時很弱,就以為它一開始就那麼弱。相反,在幾乎整個西周時期,它都是當時最重要的封國之一,而且差不多是面積最大、軍事實力最強的封國,有“諸侯之長”的頭銜。那衛國最初為什麼會這么牛逼呢?這還要從他的第一代國君說起。


進入春秋後,衛國國君多荒淫昏庸、因循守舊,再加上受到戎狄侵襲,地理上又處在四戰之地,老牌的衛國逐漸衰落。當然作為繼承了殷商和周人文明的幾百年舊國,衛國的文化積淀極為深厚,所以衛國出現了子貢、吳起、商鞅等眾多人物,也算從另一角度為華夏文明作出貢獻。

⑷ 春秋時期衛國的發展史

衛國歷史
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後周公(武王之弟)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定都朝歌。
康叔下傳七代到衛頃侯,頃侯用重金賄賂周夷王,衛國成為侯爵。頃侯下傳兩代到衛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時,衛國幫助周室東遷有功,升為公爵。武公時期衛國比較強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兒子庄公即位。衛庄公在位23年去世,兒子衛桓公繼位。桓公溺愛弟弟州吁,導致他在位第十六年(前717年)被州吁殺死。桓公之後弟弟宣公殺州吁繼位,十九年後去世。
衛宣公時衛國諸公子爭奪君位,導致繼承宣公的衛惠公剛登基3年就被趕走。8年後惠公復國,曾結集燕國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兒子衛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窮奢極欲,喜好仙鶴,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衛國,懿公被殺,衛國差點亡國。
衛文公在齊桓公的幫助下復國並遷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兒子衛成公即位。當初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導致成公三年(前632年)晉滅衛,自己差點被毒死。成公回國後做了35年的國君。之後是衛穆公。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兒子衛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兒子衛獻公即位。獻公十八年被趕走,十二年後復辟。獻公在位33年去世,兒子衛襄公繼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兒子衛靈公即位。靈公在位42年去世,孫子衛出公擊敗父親蒯聵自立。
前492年—前477年這十六年間衛國公室大亂,蒯聵、出公父子不顧名分爭奪君位,使衛更加弱小。出公在位37年去世,他的叔父衛悼公攻打出公太子,成為衛君。悼公在位5年去世,兒子衛敬公即位。敬公在位19年去世,兒子衛昭公繼位。昭公在位6年被衛懷公殺死。懷公在位11年又被慎公弒殺。
衛慎公年間,三晉強盛,衛依附趙國。慎公在位42年去世,兒子衛聲公繼位。聲公在位11年去世,兒子衛成侯即位。成侯十六年(前346年)衛自貶侯爵。成侯在位29年去世,兒子衛平侯在位。平侯在位8年去世,兒子衛嗣君繼位。嗣君五年(前320年),衛國自貶爵號為君。
此時衛國僅據有濮陽了。嗣君在位42年去世,兒子衛懷君繼位。懷君三十一年(前254年)懷君朝見魏王。魏安釐王殺死懷君,滅了衛國。前252年魏國讓衛國復國,魏王立他的女婿衛元君即位。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國攻佔濮陽,遷徙衛國於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兒子君角繼位。衛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國統一天下,衛國獨因弱小緣故繼續存國。
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詔廢君角爵位,衛國滅亡。衛立國838年,傳35君。

⑸ 歷史上的小國,古代的衛國位於哪裡

衛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中國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

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5)衛國歷史擴展閱讀: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懷君入朝魏國被囚殺,衛被魏兼並,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婿也是衛懷君之弟衛元君為衛君。

衛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諸侯國國內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諸侯,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為國。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⑹ 春秋時期衛國在哪兒

衛國,中國周朝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第一代國君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衛國立國前後共計907年,傳41君,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衛國疆域大致位於黃河以北的河南鶴壁、安陽、濮陽,河北邯鄲和邢台一部分,山東聊城西部、菏澤北部一帶,首都朝歌,先後建都於楚丘、帝丘、野王。衛武公時一度強盛,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公元前254年,被魏國覆亡,衛國領地已成為魏國的一個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衛國的濮陽等地。公元前239年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縣,衛國名存實亡。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孔子在衛國游學10載,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贊賞「衛多君子,其國無患」。他的後代建立了衛滿朝鮮。
衛國,中國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2]
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3]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於內亂頻繁而衰弱,公元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曹國舊地,今河南滑縣一帶)。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公元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浚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國。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公元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系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進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公元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並,成為其附庸。司馬遷《史記·衛康叔世家》明確記載「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為元君。元君為魏婿,故魏立之。」封君是戰國時期諸侯國擁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諸侯,因此其領地也不能稱之為國。
公元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公元前252年,魏殺懷君改立女婿衛元君為衛君。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⑺ 巔峰時期的衛國有多強春秋時期怎麼走向衰落了

談到衛國這個國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往往就是“嘬爾小國,不足掛齒”,但其實衛國在剛開始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弱小,它曾經在影響力上也是個大國。但在後來,在其他諸侯國慢慢圖強之後,它卻因為一些內外因素,逐漸衰落了,那它到底是如何衰落的呢?本文這就來給大家聊聊興盛於西周,衰落於春秋的衛國的歷史。

雖然它的存在對於秦統一全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後期的它被迫遷野王時,弱小的已經不引人注意了,它更像是一個自治州縣,算是名存實亡了。但它無疑還是留下了一個好的名頭,畢竟在正式的形式上,它確實是亡於六大強國之後,沒有亡於秦始皇之手,享國祚九百多年,比周王朝的八百年還多。

⑻ 衛國的歷史

衛國周朝諸侯國國君之姓姬姓衛氏,後為姬姓子南氏爵位侯爵衛嗣君時自貶為君國都1.朝歌(河南淇縣治)2. 曹(河南滑縣舊治)3. 楚丘(河南滑縣東)4. 帝丘(河南濮陽縣)5. 野王始封此國者周成王創始年前1112周成王4年始祖衛康叔封滅亡年前209年亡國之君衛君角滅亡原因秦二世廢衛君角為庶人(普通百姓)史書記載史記卷37;春秋左氏傳隱公元年 周文王正妃太姒,生子十人: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冄季載。
周公旦攝政時期,管叔、蔡叔作亂,而周公勘定內亂,命齊、魯、燕諸侯平定夷狄之人,將原本管蔡監管的殷商之民遷到衛,立康叔封為伯,治理衛國。周公旦對這個弟弟十分的照顧與愛護,親自寫了康誥、酒誥、梓材等治國的條陳文章,交給康叔封,讓他據此治理衛國之人。康誥稱「命爾侯於東土」,又雲「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可知康叔封是衛侯。周成王執政後,以康叔封為司寇。
康叔封薨,子牟立,是為康伯。可見,康,並非康叔封的謚號,不然,父子同謚,不合常理。而《世本》則說康伯名髡。宋衷說「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自康叔封開始,衛國就是侯,但是康叔封幾代人都為方伯,監察諸侯,因此自康伯起,六代衛侯都稱伯,是為方伯之伯,而非侯伯之伯,沒有降爵,可見史記所載衛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為侯」不準確。實際上,並不存在衛頃侯賄賂得侯的可能。至於衛頃侯不繼續稱伯,是因為他失德,只好降稱本來的爵位,衛侯。 史載吳延陵季子美康叔、武公之德,可見康叔封、衛武公二者都是治國之君,廣受贊譽。至於史記說衛武公殺兄而自立為君,不足信。殺兄之人,如何能稱作有德之君。
犬戎殺周幽王,衛侯和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於是,周平王命衛為公。衛侯和即是衛武公。
武公在位五十五年,時常自省,博採眾諫,能與臣民共勉,頗有賢君之風。傳說他九十五歲作詩以警惕自己「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
《國語·楚語》有相關記載:「昔衛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以下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於是作《懿戒》,更和《賓之初筵》,以誡嗜酒之風。 衛武公死後,衛國臣民感其德治,作詩《淇澳》歌頌:「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衛國似乎不是弱國,在春秋戰國的爭霸中,衛國一直都沒有入列一等強國之中,這是為什麼呢?考究其緣起,似乎可以從州吁之亂說起。
庄公娶齊國女庄姜,無子。於是庄公娶陳國女為夫人,陳女早死,其妹戴媯也受庄公寵幸,生子完。戴媯死,庄公讓庄姜養育公子完,並立完為太子。庄公還有個寵妾,生子州吁。州吁好兵,而庄公讓他將兵。上卿石碏勸諫,說庶子將兵,必然為亂。庄公不聽,而州吁之亂因此埋下隱患。庄公薨,太子完即位,是為桓公。即位二年,桓公以州吁驕奢而趕走他。州吁與鄭國的共叔段結交,收攏衛國流亡的人,發兵攻打,弒殺了桓公。州吁自立為衛國國君,並打算出兵幫助共叔段攻打鄭國,同時還請宋、陳、蔡等國一同出兵。州吁弒君而自立,衛人不擁戴他,而上卿石碏與陳侯共謀,使大夫右宰丑進食,因殺州吁於濮。於是,迎立桓公弟晉,是為衛宣公。 獻公十三年,獻公讓師曹教宮妾鼓琴,結果師曹很盡責,甚至把學不好樂器的妾鞭笞了。可惜他不是孫武,而衛獻公也不是吳王,人家孫武殺了吳王最喜歡的妾而成為吳國大將,他卻被衛獻公鞭笞了三百下。
獻公十八年,獻公說晚上要跟卿大夫孫文子林父、甯惠子殖兩人吃飯,二者穿戴朝服,隨時候命。結果天快黑,而獻公像完全忘記了這回事,竟然去射鴻。孫、 甯二人跟著,而獻公不換下皮冠、射服,就直接跟他們說話,這簡直就是侮辱了兩位重臣。而師曹痛恨自己被鞭笞,就唱獻公私下裡的話「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孫林父問蘧伯玉有沒有這么一回事,蘧伯玉說不知道。於是,孫、甯發兵攻打獻公,將其趕走,立其定公弟秋為國君,是為殤公。殤公時期,甯喜與孫林父爭寵奪權,殤公讓甯喜攻孫林父。孫林父逃到晉國,尋找衛獻公,而衛獻公在齊國。齊景公率衛獻公到晉國,而晉平公誘衛殤公結盟,當場抓住他,而衛獻公順利回國,並誅殺甯喜。 滅和廢應該是兩個概念,戰國後期各大國爭霸,衛國日漸衰弱,到了最後只剩下了濮陽城這個彈丸之地了。公元前242年,秦國置東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陽等地,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衛也就名存實亡了。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應該是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給廢了的。公元前254年魏取秦陶郡時,順便把附秦的衛國也滅掉了,可能還給衛君留了個名義,比同魏國的小封君而已,衛至此時最多是「名存」罷了。秦二世廢的也就是這個名義。
諸侯國的封臣才叫「君」衛國在被魏滅之前就自貶號為君了.始皇帝連六國都滅了,要徹底消滅小小的衛國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但是終他一世,始終容許衛國的存在。不加以侵害。由此可見,第一,始皇帝是注意輿論影響的。第二,他並不是一個無目的的暴君,不輕易感情用事。咸陽學宮。始皇帝相當重視文化建設,他要他的傳之萬世的帝國不是一群文盲統治的帝國,而是文化極度繁榮的文明國家。咸陽學宮的建設,是為了比拼戰國極負盛名的齊國稷下學宮。而且在初期應該說他也給了那些博士們極大的言論自由。只是到後來實在容忍不了以淳於越為首的六國那些頑固派們的無禮攻擊,他終於下了焚書令。 焚書和坑儒不是一回事。坑儒這件事情,主要是由幾個術士引起的。術士們老虎頭上拔毛,當然沒有什麼好結果了。皇帝一氣之下活埋了大約460個儒生術士。始皇帝為了這件事情被儒生們罵了2000多年。實在是有點冤枉。這個數字事實上是非常小的。在長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殺人成千上萬的事情多不勝數。但是,這件事情最大程度上得罪了文人儒生集團,所以遺臭千年。試想一下假如殺的是農民而不是儒生,恐怕那些大儒們哪怕多寫一句話也未必願意。第三,衛國長期附秦,等於是秦的屬國,兩國關系也一直不錯,呂不韋,商鞅也都是衛國人,廢衛沒多大必要了。
盡管如此,衛國卻成為生存時間最長的諸侯國之一,立國前後共計838年,傳35君。康叔立國時,定都朝歌。公元前629年衛成公遷都帝丘時,占卜說可以在這里立國300年,後來帝丘(衛遷於帝丘及改名濮陽)果然成了衛國的福地,衛國人在此立國達388年。隨後,衛元君十四年衛國被秦國遷到野王縣(今沁陽),又生存了幾十年。在眾多曾經聲名赫赫的諸侯國紛紛被滅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衛國卻奇跡般地躲過無數次災難,生存到了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到秦二世時才滅亡。很多人對此覺得難以理解。究其原因,人們認為這是因為衛國多賢才,就像「燕趙古來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樣,「衛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遊列國14年,其中在衛國長達10年,也就是因為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吳王的弟弟季札曾經周遊列國,以其遠見卓識聞名天下,他在衛國得出的結論是「衛多君子,其國無患。」

⑼ 《大秦賦》:嬴政滅六國,為何唯獨留下衛國和呂不韋有關

《大秦賦》已經迎來大結局了,盡管外界議論不斷,但它仍然是筆者心中最優秀的一部國產劇。在《大秦賦》的大結局中,大秦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也是大秦四部曲的終極目標,可以說秦國歷代君王的賢明,都在大一統的那一刻得到了意義上的升華。當然,對於這部古裝電視劇來說,戰爭的場面盡管很龐大,可都是在劇情上一閃而過,更多的劇情是講述那些觀眾不喜歡的趙姬、嫪毐的戲份,這就是《大秦賦》的評分不高的緣故。

對此,在筆者看來,戰國末期,秦國之所以沒有消滅衛國,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這是衛國的實力十分弱小,根本不會對秦國造成直接的威脅。在秦滅六國之戰時,衛國早已成為秦國的附庸,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因國小而獨存。一定程度上,衛國當時的疆域范圍,甚至比不上嫪毐、呂不韋等秦國大臣的封地。

⑽ 春秋初年公爵衛國,是如何衰落的

可以說自從衛懿公好鶴亡國之後,衛國已經從春秋初期的一流強國大國徹底淪落為二流弱國小國。在衛文公努力下國力確實有所恢復滅掉邢國但大不如從前。再到春秋期的頻繁內亂: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系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庄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進一步削弱。(至春秋結束已經淪落為三流附庸小國,完全仰仗晉國的庇護鼻息,偶有反抗跟隨齊國)。戰國時候的衛國就更加弱小,被魏國和趙國攻打侵佔大片土地,而且爵位被貶,土地削減,怎一個慘字了得呢。請看司馬遷太史公的記載。先是貶值到侯,然後居然到了君。

衛國的發展興衰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來說明

一、西周時代的方伯到西周晚期的武公全盛

結合文獻和考古來看,基本西周大多數時期衛國都是聲名赫赫的東方方伯,政治地位極高哦,國家強大百姓安寧。開國國君衛康叔,衛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在西周初年鞏固政權過程里他參與征伐殷商舊貴族,安撫殷商舊部很有功勛,《左傳》里也有記載。周公旦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餘民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閑故商墟。

後從康叔、康伯(成康時代代天子東征北伐)到貞伯,衛國的7代國君都是作為方伯出現的,有徵伐的權力,勢力極大。到了衛頃侯的時候國力有所衰弱,所以賄賂送禮給周夷王重新任命其為方伯,而西周時代衛國的鼎盛時期還應當屬衛武公時代。

衛成公沒有審時度勢,這又造成了衛國更大的悲劇。衛國被攻破土地也部分被封給了宋國,可謂慘痛。城濮之戰後獲勝的晉文公為了收拾這個桀驁不馴自以為是的衛國,無所不用其極。先後運用了暗殺、軍事進攻等手段來促使衛國歸附於晉國。

熱點內容
誰有最新網址 發布:2024-05-01 19:54:45 瀏覽:268
丁巴度斯有哪些電影 發布:2024-05-01 19:54:44 瀏覽:48
用電腦把電影主角換成自己的軟體 發布:2024-05-01 19:45:37 瀏覽:998
普通話版韓國電影高清在線觀看 發布:2024-05-01 19:41:28 瀏覽:861
愛情網電影網 發布:2024-05-01 19:40:18 瀏覽:215
一部外國電影 男主跟女主媽媽上床 沒法在一起 發布:2024-05-01 19:36:26 瀏覽:836
宅男觀影 發布:2024-05-01 19:34:31 瀏覽:8
金希貞尹多賢 發布:2024-05-01 19:29:17 瀏覽:973
一個韓劇女主和兩兄弟 發布:2024-05-01 19:25:24 瀏覽:483
韓國電影,一個女人被遙控 發布:2024-05-01 19:16:56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