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20 04:11:10

A. 求"全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謝謝!

個人認為SOP是現代管理化的核心之一,在網上因該找不到,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不停的探討,編寫一部自己的sop不是沒有可能的~~~加油吧~~支持你~~~

B. 什麼叫生物安全體系

雖然葯物和疫苗一直以來都對治療疾病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普遍認為它們並不是最有效的減少疾病損失的措施。現代養殖場需要全面、全方位地考慮,如果環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嚴重而得不到控制,良好的飼養管理措施不能嚴格執行,那麼單純依靠葯物和疫苗並不能有效地保護鴿群。鴿群只有處在良好的環境中時,疫苗和葯物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

構建生物安全體系在硬體和軟體上必須都要下工夫,凡是與鴿群相接觸的人和物都是實施生物安全需要控制的對象,包括鴿舍、鴿、人員、飼料、飲水等方方面面,所以在做好硬體規劃設計和建設基礎上,需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確保生物安全體系達到效果。

硬體

主要是鴿場所在環境和鴿舍建設、鴿場選址和布局建設要科學規劃,盡量遠離其他養殖場和散養戶,遠離大的湖泊、水道、候鳥遷徙路徑和公路。合理布局各功能區(生產區、管理區、病鴿隔離區),避免相互干擾和引起疾病傳播。鴿場內部道路建設要嚴格區分清潔走道和污染走道。盡量密封排污管道。使用機械刮糞收集鴿糞時糞池要設計成密封的,以避免污染物外流且有利於糞便無害化處理。鴿舍的地面和牆壁要能耐受高壓水的沖洗,要建設良好的防鼠、防蟲和防鳥的安全措施。現代化的鴿舍是全封閉式的,能控溫控濕、縱向通風、機械除糞、自動消毒等。

軟體

首先是人的問題,更強調人的因素、人的主動性,強調人對整個養鴿生產環境的控制,而不僅僅局限於對單個鴿及鴿群的管理與控制;同時強調對人員的管理,這些人員包括場主、管理人員、一線工人、服務人員、運輸人員、鄰居、合同工、來訪者及其他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培訓使每個人認識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使他們認識到生物安全是預防疾病、減少疾病危害的有效手段。其次是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消毒池管理制度、人員進出的規章制度、鴿舍內清潔衛生消毒制度、車輛消毒制度、工具消毒制度、墊料消毒制度、病鴿隔離制度和病死鴿無害化處理制度等,鴿場員工應主動、認真執行制定的規章制度。第三是加強飼養管理,盡量避免不同品種的鴿混合飼養,盡可能採用「全進全出」飼養模式,控制飼養密度,供應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避免飼喂霉變或有毒素的飼料,減少或避免各項應激因素。

生物安全體系分3個層次(圖1-1):

圖1-1生物安全層次(1)總體性生物安全

為最基本層次,是整個疾病預防與控制計劃的基礎。包括場地選擇、操作區域及不同鴿品種的隔離、生物密度的降低和野生鳥類的驅除。

(2)結構性生物安全

為第二層次,包括鴿場布局、鴿舍構造、輔助系統或設施(如清潔走道、污染走道、給排水系統、消毒設備、散裝料槽等)的建置。這一層次出現問題時,往往都來不及糾正。

(3)作業性生物安全

為第三層次,包括日常管理程序和具體操作,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和作出相應的調整。合理制定和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和規程,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是對管理者及所有人員切實的基本要求。

生物安全體系歸納來說,科學選址是基礎,合理布局是前提,清潔衛生是根本,完善管理是保證,有效消毒是關鍵,確切免疫是核心,科學用葯是補充。

C. 求助《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原始記錄》

這個不能作假。

D. 我國具體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安全評價、產品標識、生產許可、加工許可、經營許可、進口審批。

E.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什麼 啊 包括病原微生物採集制度、包裝運輸制度、病原微生物接收制度、安全保管制度、

病理科化學試劑管理制度
有毒化學物品
1、主要試劑:二甲苯、乙醇、乙醚、丙酮等。

2、減少可燃物品在實驗室的存儲量,防止發生火災的危險

3、以上試劑應存放在通風良好,遠離火源的地方

4、易燃物品不得與強氧化劑一同保存

5、易燃物品不得放入冰箱保存

6、應急措施:一旦發生可燃、易燃物品的瓶子打碎事件,立即用清水稀釋液體,開窗通風,並通知保衛部門協助做好消防工作。

腐蝕、刺激化學品
1、主要試劑:氫氧化鈉、鹽酸、硫酸、甲醛、冰醋酸等

2、工作人員在搬運、分裝或使用試劑時,做到輕拿輕放,做好防護措施,帶防護鏡及乳膠手套

3、處理以上試劑時,實驗室加強通風,工作人員傳防酸裙,膠鞋,接近水源。

4、試劑存放地應貼有警示標識。

5、應急措施:上述試劑一旦誤與皮膚接觸,應立即除去遮擋的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後請有關醫生救治。

病理科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一)分類收集工作制度

1. 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於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准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2. 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3. 對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葯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葯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註明。

4. 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葯品及其相關廢物的管理,在醫務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指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准執行。

5. 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的處置同(4)。

6. 批量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處置同(4)。

7.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標本及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8.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並及時密封。

9. 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二)醫療廢物產生地工作制度

1. 科室應當設立固定的醫療廢物暫時存放或交接地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的示意圖及文字說明

2. 嚴格區分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醫用固體廢棄物(黃色塑料袋)及醫用銳利廢棄物(防水、耐刺堅固容器),分別放置,嚴格管理。

3. 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4.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5. 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6. 醫療廢物運出後,及時對暫存地點及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7.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三)醫療廢物對外交接、登記制度

1. 依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2. 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及經辦人簽名),登記資料保存3年。

3. 對交接醫療廢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以求盡快解決。

病理科生物病理樣本管理制度

1.實驗室負責人應依照國家衛生主管部門或醫院主管部門的要求保存或運送病理樣本,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實驗室普通病理標本實行責任人保管制,即病理標本在送達病理科至取材前由病理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取材後至病理標本銷毀前由病理報告醫師管理,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特殊病理標本(教學、科研等)由專人保存。做好病理樣本 進出和儲存記錄,建立檔案。

3.保管人妥善保存病理標本,防止病理標本丟失及腐爛。

4.對於病理生物標本應密封分類保存,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防水、防破損、防外泄的要求。

5.病理樣本運送、銷毀時,必須有專人護送,護送人員應接受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培訓,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病理科實驗室操作安全規程

1.實驗室工作人員接觸病人組織或體液等標本時均應戴手套進行操作,但離開實驗室或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

2.微生物實驗室操作要戴口罩、工作帽,要在生物安全櫃或在通風櫃內操作。

3.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放醫療垃圾桶中。

4.注意保持實驗室內空氣的流通。

5.實驗完畢後工作場所要消毒,工作人員應及時洗手。

6.實驗中若發生個人身體損傷,應立即妥善處理。

7.嚴格按垃圾分類要求分裝垃圾。

病理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1、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時,應著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實驗室工作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污染材料的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但離開實驗室或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手套不能隨便放置和丟棄,只能放置在污染區和丟棄在醫療垃圾桶中。

2、在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應加戴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

3、當發生SARS、禽流感疫情時,應戴N95口罩,穿隔離衣,戴護目鏡、工作帽和雙層手套。

4、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5、在使用生物安全櫃或通風櫃時,應在操作前5分鍾打開。

6、實驗室進行體液細胞學檢驗或操作均應在生物安全櫃中或通風櫃進行,進行離心操作時應蓋好離心機機蓋,待停機5分鍾後才能打開機蓋取出離心物品,應在生物安全櫃內打開離心管。

7、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並在醫療垃圾袋上粘貼專用標識。

8、技術人員結束操作後應及時洗手。

9、每天對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後,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並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10、當各作人員身體表面被感染性材料污染時,應緊急沐浴,去除污染。所穿著工作服應進行消毒處理。

11、當發生皮膚被污染、刺傷時,應當立即脫離污染環境,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如有傷口,應當從傷口近心端向傷口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應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並包紮傷口。立即向所在科室領導及感染(管理)科進行報告,追蹤可能污染源的流行病學資料,認真填寫《利器損傷報告卡》,接受指導和治療。

12、當眼部被污染性材料或液體污染時,應即用沖眼器沖洗之後到眼科就診。

病理科實驗室設備檢測、維護制度

1.實驗室內各種設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關規定,所使用的所有儀器應經過安全使用認證。病理科科供電線路中必須安裝斷路器和漏電保護器。

2.科內大型儀器、設備、精密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登記、建檔,儀器設備的使用者,需經專業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3.科內儀器設備應在檢定和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並按照檢定周期的要求進行自檢或強檢,對使用頻率高的儀器按規定在檢定周期內進行期間核查。

4.主要儀器設備應建立使用記錄,有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相關技術參數和維護記錄,並置於顯見易讀的位置。儀器使用者必須認真遵守操作規程,並做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定期維護儀器設備。

5.儀器設備所用的電源,必須滿足儀器設備的供電要求。用電儀器設備必須安全接地。電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斷路保護時,必須在查明斷電原因後,再接通電源。不準使用有用電安全隱患的設備(如漏電、電源插座破損、接地不良、絕緣不好等)。

6.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異常,隨時記錄在儀器隨機檔案上,維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並做維修記錄。

7.儀器設備使用結束後,必須按日常保養進行檢查清理,保持良好狀態。

8.所有儀器設備應加貼唯一性標識及准用、限用、禁用標志。

9.在壓力容器、大功率用電設備、高速旋轉設備運行期間,必須有人看守,並有處理事故的相應措施及設備。長期用電設備(如冰箱、培養箱)應定期檢查,並記錄運行情況。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誤可能產生某種危害的儀器設備,必須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

11.使用直接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前,必須確認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能正常啟用。實驗工作完成後,必須對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進行相應的清洗、消毒。

12.科內應指定專人對安全設備和實驗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保證其處於完好工作狀態。儀器設備較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定期通電、除濕。有記錄,保持設備清潔乾燥。(例如每年應對生物安全櫃進行一次常規檢測,須特別關注高效過濾器。定期對離心機的離心桶和轉子進行檢查)。

13.冰箱應定期化冰、清洗,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實驗區冰箱內禁止放個人物品及與實驗無關的的物品。

14.所有儀器設備在維修和維護保養前運出實驗室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

病理科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實驗室生物安全小組每月組織一次生物安全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實、實驗室設施、設備和人員的狀態、應急裝備、報警體系和撤離程序功能及狀態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傳染性以及有毒物質的防護、控制情況、廢物處置情況等。

2、科室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檢查、督促生物安全監督員工作,每周進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監督員工作記錄、樣本的運輸、保存、使用、銷毀情況、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消毒和滅菌情況以及感染性廢物的處理情況、生物安全設備的運行、維護情況、防護物資的儲備情況。

3、生物安全監督員負責實驗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個人防護要求執行情況、實驗室人員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規范等,及時發現、糾正違規行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發生。

4、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制定糾正措施或實施整改,並進行跟蹤驗證。

5、按照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檢查記錄,及時歸檔。

6、將自查發現的問題作為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計劃輸出。

7、將自查結果上報醫院相關部門。

8、為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實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製訂本制度。

病理科化學試劑管理制度
有毒化學物品
1、主要試劑:二甲苯、乙醇、乙醚、丙酮等。

2、減少可燃物品在實驗室的存儲量,防止發生火災的危險

3、以上試劑應存放在通風良好,遠離火源的地方

4、易燃物品不得與強氧化劑一同保存

5、易燃物品不得放入冰箱保存

6、應急措施:一旦發生可燃、易燃物品的瓶子打碎事件,立即用清水稀釋液體,開窗通風,並通知保衛部門協助做好消防工作。

腐蝕、刺激化學品
1、主要試劑:氫氧化鈉、鹽酸、硫酸、甲醛、冰醋酸等

2、工作人員在搬運、分裝或使用試劑時,做到輕拿輕放,做好防護措施,帶防護鏡及乳膠手套

3、處理以上試劑時,實驗室加強通風,工作人員傳防酸裙,膠鞋,接近水源。

4、試劑存放地應貼有警示標識。

5、應急措施:上述試劑一旦誤與皮膚接觸,應立即除去遮擋的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後請有關醫生救治。

病理科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一)分類收集工作制度

1. 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於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准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2. 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3. 對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葯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葯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註明。

4. 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葯品及其相關廢物的管理,在醫務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指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准執行。

5. 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的處置同(4)。

6. 批量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處置同(4)。

7.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標本及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8. 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並及時密封。

9. 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二)醫療廢物產生地工作制度

1. 科室應當設立固定的醫療廢物暫時存放或交接地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的示意圖及文字說明

2. 嚴格區分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黑色塑料袋)、醫用固體廢棄物(黃色塑料袋)及醫用銳利廢棄物(防水、耐刺堅固容器),分別放置,嚴格管理。

3. 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4.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5. 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6. 醫療廢物運出後,及時對暫存地點及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7.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三)醫療廢物對外交接、登記制度

1. 依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2. 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及經辦人簽名),登記資料保存3年。

3. 對交接醫療廢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以求盡快解決。

病理科生物病理樣本管理制度

1.實驗室負責人應依照國家衛生主管部門或醫院主管部門的要求保存或運送病理樣本,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實驗室普通病理標本實行責任人保管制,即病理標本在送達病理科至取材前由病理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取材後至病理標本銷毀前由病理報告醫師管理,存放在指定的位置。特殊病理標本(教學、科研等)由專人保存。做好病理樣本 進出和儲存記錄,建立檔案。

3.保管人妥善保存病理標本,防止病理標本丟失及腐爛。

4.對於病理生物標本應密封分類保存,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防水、防破損、防外泄的要求。

5.病理樣本運送、銷毀時,必須有專人護送,護送人員應接受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培訓,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病理科實驗室操作安全規程

1.實驗室工作人員接觸病人組織或體液等標本時均應戴手套進行操作,但離開實驗室或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

2.微生物實驗室操作要戴口罩、工作帽,要在生物安全櫃或在通風櫃內操作。

3.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放醫療垃圾桶中。

4.注意保持實驗室內空氣的流通。

5.實驗完畢後工作場所要消毒,工作人員應及時洗手。

6.實驗中若發生個人身體損傷,應立即妥善處理。

7.嚴格按垃圾分類要求分裝垃圾。

病理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1、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時,應著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實驗室工作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污染材料的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但離開實驗室或到污染區以外的地方活動必須脫掉手套。手套不能隨便放置和丟棄,只能放置在污染區和丟棄在醫療垃圾桶中。

2、在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應加戴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

3、當發生SARS、禽流感疫情時,應戴N95口罩,穿隔離衣,戴護目鏡、工作帽和雙層手套。

4、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5、在使用生物安全櫃或通風櫃時,應在操作前5分鍾打開。

6、實驗室進行體液細胞學檢驗或操作均應在生物安全櫃中或通風櫃進行,進行離心操作時應蓋好離心機機蓋,待停機5分鍾後才能打開機蓋取出離心物品,應在生物安全櫃內打開離心管。

7、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應分類收集,並在醫療垃圾袋上粘貼專用標識。

8、技術人員結束操作後應及時洗手。

9、每天對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消毒。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污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後,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污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並視污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10、當各作人員身體表面被感染性材料污染時,應緊急沐浴,去除污染。所穿著工作服應進行消毒處理。

11、當發生皮膚被污染、刺傷時,應當立即脫離污染環境,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如有傷口,應當從傷口近心端向傷口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應當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並包紮傷口。立即向所在科室領導及感染(管理)科進行報告,追蹤可能污染源的流行病學資料,認真填寫《利器損傷報告卡》,接受指導和治療。

12、當眼部被污染性材料或液體污染時,應即用沖眼器沖洗之後到眼科就診。

病理科實驗室設備檢測、維護制度

1.實驗室內各種設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關規定,所使用的所有儀器應經過安全使用認證。病理科科供電線路中必須安裝斷路器和漏電保護器。

2.科內大型儀器、設備、精密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登記、建檔,儀器設備的使用者,需經專業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3.科內儀器設備應在檢定和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並按照檢定周期的要求進行自檢或強檢,對使用頻率高的儀器按規定在檢定周期內進行期間核查。

4.主要儀器設備應建立使用記錄,有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相關技術參數和維護記錄,並置於顯見易讀的位置。儀器使用者必須認真遵守操作規程,並做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定期維護儀器設備。

5.儀器設備所用的電源,必須滿足儀器設備的供電要求。用電儀器設備必須安全接地。電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斷路保護時,必須在查明斷電原因後,再接通電源。不準使用有用電安全隱患的設備(如漏電、電源插座破損、接地不良、絕緣不好等)。

6.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異常,隨時記錄在儀器隨機檔案上,維修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並做維修記錄。

7.儀器設備使用結束後,必須按日常保養進行檢查清理,保持良好狀態。

8.所有儀器設備應加貼唯一性標識及准用、限用、禁用標志。

9.在壓力容器、大功率用電設備、高速旋轉設備運行期間,必須有人看守,並有處理事故的相應措施及設備。長期用電設備(如冰箱、培養箱)應定期檢查,並記錄運行情況。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誤可能產生某種危害的儀器設備,必須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

11.使用直接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前,必須確認相應的安全防護裝置能正常啟用。實驗工作完成後,必須對接觸污染物的儀器設備進行相應的清洗、消毒。

12.科內應指定專人對安全設備和實驗設施/設備維護管理,保證其處於完好工作狀態。儀器設備較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定期通電、除濕。有記錄,保持設備清潔乾燥。(例如每年應對生物安全櫃進行一次常規檢測,須特別關注高效過濾器。定期對離心機的離心桶和轉子進行檢查)。

13.冰箱應定期化冰、清洗,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實驗區冰箱內禁止放個人物品及與實驗無關的的物品。

14.所有儀器設備在維修和維護保養前運出實驗室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

病理科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實驗室生物安全小組每月組織一次生物安全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實、實驗室設施、設備和人員的狀態、應急裝備、報警體系和撤離程序功能及狀態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傳染性以及有毒物質的防護、控制情況、廢物處置情況等。

2、科室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檢查、督促生物安全監督員工作,每周進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監督員工作記錄、樣本的運輸、保存、使用、銷毀情況、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消毒和滅菌情況以及感染性廢物的處理情況、生物安全設備的運行、維護情況、防護物資的儲備情況。

3、生物安全監督員負責實驗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個人防護要求執行情況、實驗室人員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規范等,及時發現、糾正違規行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發生。

4、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制定糾正措施或實施整改,並進行跟蹤驗證。

5、按照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檢查記錄,及時歸檔。

6、將自查發現的問題作為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計劃輸出。

7、將自查結果上報醫院相關部門。

8、為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實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製訂本制度。

以上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F.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

1、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內容包括安全設備、個體防護裝置和措施(一級防護),實驗室的特殊設計和建設要求(耳機防護),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規程。

2、應將每一特定實驗室從立項、建設到使用維護的全過程中有關生物安全防護綜合措施的內容編入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必須設有專職的生物安全負責人。

3、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根據不同的微生物和防護要求分為四個生物安全防護級別。

(6)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操作規程包括:

1、本標准針對不同等級的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所規定的安全操作規程,包括標準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2、針對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應補充規定相應的特殊安全操作規程,也應在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手冊中明列並加以執行。

G.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安全生產必須堅持來的原則:1.堅持安全源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2.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3.堅持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4.堅持管理有制度,培訓有目的,工作有計劃,作業有標准,考評有依據.

H. 生物安全管理手冊和制度有什麼區別

這個東西都是按照自己檢驗科的實際情況編寫的,編寫的依據主要有《GB19489-2008》《生物安全手冊第三版》等內容,還有就是當地疾控辦法的相關管理規定!

I.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去網路文檔中可以搜到成品。

如果需要可以參見GB19489-2008中第七章相關內容,編制自己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熱點內容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
思則佳教育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519
幼兒園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160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