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
❶ 如懿的歷史原型
純帝繼皇後(1718—1766),烏拉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佐領那爾布之女。雍正時,封為皇子弘歷之側福晉。弘歷即位後,初封嫻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嫻貴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嫻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後。
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發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後。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1)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人際關系:註:以下是電視劇的人物關系
封號:青櫻格格→側福晉→嫻妃→嫻貴人→庶人→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後(斷發後被收回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四份冊寶,只保留皇後位號,可說是不廢而廢)。
家人:父親烏拉那拉·那爾布,母親郎佳氏,一弟一妹。
丈夫: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帝)。
子女:十二阿哥永璂、皇五女固倫和宜公主愛新覺羅·璟兕、十三阿哥悼瑞皇子愛新覺羅·永璟。
養子:大阿哥和碩定安親王永璜、五阿哥和碩榮親王愛新覺羅·永琪。
姑母:烏拉那拉·宜修、烏拉那拉·柔則(兩位皇後的之和的歷史原型為孝敬憲皇後)。
好友:珂里葉特·海蘭、寒香見、陳婉茵、葉赫那拉·意歡、巴林·湄若、蘇綠筠。
宿敵:高晞月、金玉妍、衛嬿婉、富察·琅嬅、索綽倫·阿箬、博爾濟吉特·厄音珠。
貼身侍女:惢心(中期出嫁)、阿箬(後叛主求榮)、容佩(後期心腹)。
心腹:李玉、江與彬、凌雲徹。
隨從/侍女:三寶、小福子、菱枝、芸枝、水芝。
寢宮:延禧宮→冷宮→翊坤宮。
❷ 歷史上如懿存在嗎 如懿原型是誰 如懿結局怎麼死的
歷史上沒有如懿的存在,如懿原型是烏拉那拉氏皇後。在《如懿傳》中如懿追念故人安然離世。
在《如懿傳》大結局劇情介紹中:
如懿接著回憶這宮中的許多事情,她記得自己初見姑母的時候,這滿宮的紅牆綠瓦,自己就感慨到紅牆可真高啊,自己初見弘歷,是因為一出牆頭馬上,自己當年帶弘歷到城牆上去玩。
弘歷也在城牆上承諾會永遠讓如懿安心。自己嫁入王府的第一日,弘歷看著自己的樣子,自己位置中宮之時,皇上對自己的依賴與信任,如懿都一一記在心裡。
容佩知道這一路走來,如懿的心中一直惦念之人便只有皇上,可如懿如今卻說事到如今,自己早已不再懷念當年的那些事情。如懿感慨自己這些日子時不時想起了很多人。
想到了姑母、阿箬、晞月等人,甚至還有嬿婉。如懿深感宮中無休無止的爭斗令人厭煩,為了恩寵,為了親族,賠了這么多命進去,若永璜和永琪都好好的。
璟兕和永璟都長大了,那該有多好。如懿詢問容佩,若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那些皇上的嬪妃如今會什麼樣子?和自己喝茶說話的人也許就是她們,興許還會有皇上。
如懿和容佩一同品茶,如懿稱這茶已經淡了,讓容佩換一壺新的過來。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望著皇上曾經送給自己的綠梅,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2)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電視劇如懿的人物介紹: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拉那拉氏)。
家道中落之繼後,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後日漸沉穩。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後。卻在位居中宮之後,與乾隆漸行漸遠。
終至斷發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人物原型介紹: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輝發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❸ 如懿是歷史上的誰呢誰的皇後
如懿是歷史上的純帝繼皇後,乾隆的繼後,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共生育二子一女。
輝發那拉氏於乾隆南巡至杭州時被令先程回京,原因是「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
約1年左右病勢加重,就過世了。
輝發那拉氏雖為繼後,死後乾隆卻不肯為她以皇後等級舉行葬禮。最後她的喪儀僅等同嬪等級而已,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3)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輝發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16歲的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
弘歷即位後一個月,即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將她封為嫻妃。
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嫻貴妃。
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
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後之禮。從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後寶座。
她被立為皇後剛一年半,就於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第二年生下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又生下了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❹ 歷史上的如懿與皇帝的真實感情如何
大家好,我是你們親愛的點點,很高興今天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點點很喜歡在網路知道里和大家探討各種問題。沸沸揚揚宣傳了兩年的《如懿傳》終於播完了。打著“繼《甄嬛傳》後最好宮斗劇”的噱頭,這部劇一經上線就迅速播放量破億,並且引發了大家的討論。歷史上如懿對皇上的感情正如劇中一樣,如懿一直愛著她的少年郎,而她的少年郎卻喜歡許多女人。
在雍正年間,清英嫁入弘歷府,因出身高貴而備受榮寵。乾隆登基後後被封嫻妃,後晉升直至皇後。前半生是如此的如意,也是極其榮幸的。當時的如懿也還不是皇後,當時的皇後是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後來因為與弘歷出遊的時候去世才得已上位。時年32歲。
不過在乾隆三十年事情發生了突變,當年乾隆南巡,過程中,突然皇後被宣布提前回京,回京後就被收回皇後寶冊,裁撤宮人。歷史數據沒有清楚地記錄當時發生的事情。 乾隆皇帝說皇後很瘋狂,並沒有解釋太多。
後來,事情過去了十三年,乾隆自己說出了真相,原來皇上南巡時深夜換上便服登岸遊玩,皇後勸諫並觸犯龍顏,而如懿皇後“自行剪發,國俗所最忌,而彼悍然”。回京後的第二年7月14日,如懿皇後悲情離世,年僅四十九歲。
最後,希望《如懿傳》後續劇情能夠加把油,節奏不要那麼慢。畢竟,周迅的演技僅僅只能夠撐起她個人部分的劇情,涉及不到其他支線。不考慮歷史,只關注“言情”這一塊的話,它也確實是一部適合下飯的劇集。不知道大家對這部劇有什麼看法呢?很高興今天在這里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留言和我一起探討問題。
❺ 為什麼說歷史上的烏拉那拉如懿,是最悲情的皇後
烏拉那拉如懿,跟乾隆皇帝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最後嫁給了他,成為側福晉,後因富察氏去世當上了皇後。本來與皇上有情愫,最後卻孤苦無依,還不如一個妃子有話語權。人人都說她是歷史上最悲情的皇後,主要的原因有她對皇上是真愛,所以對感情的要求就高,後宮妃子勾心鬥角離間她和皇上以及皇上自身的鬼迷心竅等。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乾隆弘歷中晚年時有點鬼迷心竅,被妃子狐媚。令妃巧言令色,給皇上吃補葯,每天縱情女色,實則對身體傷害極大。如懿知道後勸說無果,也正是這個原因讓如懿涼了心,她愛著皇上,不希望他龍體有恙,兩個人就因此正式的成了兩個陣營的人,最終如懿都沒辦法原諒他,就是這些原因導致了如懿的悲苦人生,可見執著愛一個人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❻ 乾隆皇後烏拉那拉如懿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發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
如懿因芸角之事而決定反擊,借眾人之力,設下「毒心」之局。借太後之力,在皇帝龍體「虛弱的時候,以儲位為誘餌引嬿婉入瓮,以皇帝疑心使嬿婉方寸大亂。
借海蘭之力,以凌雲徹的戒指作為證據;借春嬋、佐祿、王蟾之力,成功讓嬿婉招認所有罪行。皇上請求與如懿重修舊好,但是如懿已經看破男女之愛的「蘭因絮果」,只是讓皇上保重。
如懿在翊坤宮看著從前郎畫師給自己與皇上畫的畫,她拿起剪刀將畫從中剪開,剪下自己的肖像,放入火中。在生命的最後一晚,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
望著皇上曾經送給自己的綠梅,安詳地離開了人世。由於衛嬿婉垮台洗刷冤屈,但乾隆因認為如懿希望自由自在不被宮中所有事約束,於是始終沒有復其位分。
認為這樣也許是放了她。如懿之後,皇帝下令選秀不再選烏拉那拉氏,讓烏拉那拉氏後人都可以以平凡夫妻的身份活下去。
嘉慶四年,乾隆已垂垂老矣,他命人翻找出盛放著如懿斷發的盒子,剪下自己的白發,與如懿的斷發放在一起。
乾隆捧著盒子入夢,恍惚之中彷彿回到了當年的絳雪軒,看著年輕的青櫻向他走來。乾隆安詳離世,此時殿內枯死多年的綠梅終於發了新芽,「情起情滅不由人,花開花落自有時」。
(6)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如懿歷史原型:
純帝繼皇後(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烏拉那拉氏(《清史稿》《清皇室四譜》《玉牒》記載烏喇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烏喇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國孝三年也不舉行,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❼ 《如懿傳》如懿原型是歷史上的什麼人
歷史上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後,被稱為純帝繼皇後。滿洲鑲黃旗出身,地位不低。隨乾隆南巡時候觸動皇帝,之後失寵。相當於掛名皇後,被皇帝收回了實權。如懿傳 如懿歷史原型人物詳細資料
❽ 在《如懿傳》中,哪些情節與歷史史實不相符合
一,如懿姓氏 :「如懿」是雍正的皇後烏拉那拉氏的侄女,從小 自己就被告誡如何秉承著家族的高貴,保留下姓氏的榮耀。但是,通過近幾年的考古研究終於發現,歷史中的乾隆繼後姓氏不是烏拉那拉,而是輝發那拉,雖然都是「那拉」,卻並非一族。如果要追述,那麼入關以前的海西女真烏拉部和輝發部是兩個不同的部落。
五,高貴妃爭寵 : 《如懿傳》的高貴妃頭腦簡單,善於爭寵,原因是有個好爹,因此就為所欲為。歷史中,並非如此,看看她的謚號「慧賢皇貴妃「,乾隆還一改常態,親自定下謚號,而不是先由臣子擬定。高貴妃死後,皇帝也為她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表達的是:有一次去到圓明園,弘歷念及某某宮殿是高貴妃曾住,傷感非常。加之最後讓慧賢陪葬,都可以總結出一個基本的形象:生前,高氏溫柔賢惠,與乾隆感情很好。
總的來說,電視劇為了讓劇情更加曲折,免不了增加一點虛構的情節。但是大體上是按照歷史來的
❾ 乾隆為什麼恨烏拉那拉 歷史上的如懿皇後竟然也不得寵
乾隆皇帝不喜歡烏抄拉那拉氏襲,在太後的敦促下,冊封33歲的烏拉那拉氏為皇後,實際上皇帝對此更不情願。
雖然乾隆並未公開廢後,但在實際上已經把給烏拉那拉氏的所有冊封(皇後、皇貴妃、嫻妃)全部收回,烏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宮,精神與肉體俱受盡折磨,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病逝,時年49歲。
乾隆令以皇貴妃的禮儀安葬第二位皇後烏拉那拉氏,實際上烏拉那拉氏的葬禮級別比皇貴妃還要低。
❿ 《如懿傳》故事發生在哪個朝代
《如懿傳》故事發生在清朝,是由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汪俊執導,周迅、霍建華、張鈞甯等主演的清宮女性勵志劇,於2018年8月20日在騰訊視頻播出。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故事。
(10)烏拉那拉如懿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如懿傳》劇情簡介
新帝登基,青櫻因與乾隆青梅竹馬的情分成為嫻妃,但受到眾人排擠,而太後又與青櫻家族有世仇,青櫻為求自保求太後更名為如懿,如懿危機四伏。
此時,乾隆也同樣面對太後掌權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難題。權力更迭過程中,乾隆與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過難關,直到二人掃清障礙。
乾隆經過多年努力也如願將如懿推到皇後位置,與他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後的如懿卻發現,乾隆已從少年夫君成長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變以及帝王自私不斷顯露,兩人間的情意信任漸漸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