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2010北京中考物理

2010北京中考物理

發布時間: 2020-11-20 15:13:34

㈠ 2010北京市中考物理答案

http://e.sina.com.cn/shiti/2010/0628/0956012007.html

㈡ 2010北京中考物理多選題答案

記不清楚了 記得有兩個 三個選項的 兩個兩個選項的 三個選項的好像一個是ABC , 還有一個是 ABD 倆選項的記不清楚了 15題ABD 14題ABC

㈢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試題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一、試卷分析:
1、單選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點評 分值 難度 主觀難度系數
第1題 電學 電學各物理量的單位 今年對電學基本物理量和單位的考察採取了新的樣式,與物理學史相關聯,體現出了對學生物理素養的考察。 2分 簡單 0.91
第2題 光學 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光現象的辨析 屬於常規題目,體現了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的考察,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1
第3題 電學 常見導體和絕緣體 此題屬於基本物理常識考察。 2分 簡單 0.91
第4題 力學 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屬於常規題目,體現了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的考察,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2
第5題 熱學 液化現象 屬於常規題目,考察了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辨析能力,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0
第6題 電學 電能的轉化方式 此題考察能量的轉化方式,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1
第7題 力學 杠桿的分類 屬於常規題目,考察了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辨析能力,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2
第8題 熱學 蒸發的影響因素 屬於常規題目,考察了對物理過程影響因素的辨析能力,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1
第9題 力學 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估測 此題屬於基本物理常識考察。 2分 簡單 0.91
第10題 電學 動態電路分析 此類題目屬於歐姆定律的常規題目,本題中滑動變阻器和定值電阻可視為整體進行分析,體現了電學中整體法的應用。 2分 中等 0.70
第11題 電學 安全用電和電路設計 本題考察了家庭電路的基本結構,同時將串並聯的基本特徵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2分 中等 0.75
第12題 力學 (1)浮沉條件;
(2)液體壓力壓強基本計算 本題的邏輯分析過程是非常清晰的,緊密圍繞兩點:(1)通過浮沉狀態由物體密度巧算液體密度(2)液壓問題的常規解題步驟即先壓強後壓力。 2分 難題 0.45
2、多選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點評 分值 難度 主觀難度系數
第13題 熱學 (1)內能的影響因素及轉化方式;
(2)分子動理;
(3)比熱容應用 本題考察了學生對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3分 簡單 0.87
第14題 力學 (1)雜訊的控制;
(2)聲音的特性 本題考察了學生對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3分 簡單 0.89
第15題 電學 電和磁相關知識 本題是易錯題,側重對控制變數思想和物理規律表述嚴謹性的考察。屬於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考察。 3分 難題 0.55
第16題 力學 慣性和受力分析 本題屬於易錯題,考察學生能否利用物理規律正確全面的分析實際情景的具體物理過程的能力。 3分 難題 0.57
3、填空題部分
題號 知識
模塊 具體考點 點評 分值 難度 主觀難度系數
第17題 光學 遠視眼的矯正 明確體現了中考說明的命題意圖 2分 簡單 0.92
第18題 力學 參照物的識別 考察了相對運動問題中的基本技能。 2分 簡單 0.92
第19題 熱學 沖程做功中能量轉化 本題屬於多數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2分 簡單 0.90
第20題 力學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 本題以實際工程背景考察基本物理規律的影響因素。 2分 簡單 0.92
第21題 電學 焦耳定律的基本計算 考察學生對公式掌握的熟悉程度。 2分 簡單 0.82
第22題 電學 (1)電路分析;
(2)歐姆定律靈活應用 串聯電路中電壓變化量與電流變化量和定值電阻的關系。此題技巧性尤為突出。 2分 難題 0.35
第23題 力學 (1)受力分析;
(2)浮力的兩種基本計算:阿基米德原理和彈簧測力計法;
(3)體積變化量關系。 本題要求學生要有較熟練的多狀態分析能力,本題最大的難點在於考察物體露出過程中的體積變化關系,對學生的空間想像和分析能力是個挑戰。 2分 難題 0.30
4、作圖題、實驗題、探究題部分
題號 知識
模塊 具體考點 點評 分值 難度 主觀難度系數
第24題 力學 (1)力示意圖
(2)重力方向 本題屬於簡單題,學生只需按照要求作圖即可得分。 2分 簡單 0.92
第25題 電學 對於電阻箱的認識 認識電阻箱,會根據結果正確讀數是對電學基礎的考察,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2
第26題 力學 對於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本題是常規考題,考察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92
第27題 電學 電表的讀數和計算 此題屬於電學必考題。要求學生正確的讀出電能表的示數,並且能根據數據求出未知電阻值。 2分 簡單 0.92
第28題 力學 利用天平和量筒正確測量物質的密度 此題屬於必考題。學生對天平、量筒的使用非常熟悉了,但是一定要仔細才能避免出錯。 3分 簡單 0.84
第29題 熱學 水的沸騰實驗 本題屬於常規考題,涉及到了對沸騰條件的考察,同時也一石二鳥的考察了對溫度計的正確選擇,屬於簡單題。 3分 簡單 0.91
第30題 光學 平面鏡成像 對於平面鏡成像實驗的考察已經不是新話題,但是本題考查方式非常的靈活,以教師的角度啟發學生思考整個實驗過程,將實驗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都以問題形式考察學生,學生知道其原理但是想將題目准確填寫卻並非易事,此題屬於中等題。 3分 中等 0.81
第31題 電學 電功率與電流電阻之間的關系 本題屬於常規的圖像題,需要從圖像中需找規律,讀出解題的已知條件,找出電阻的值以後,後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此題屬於簡單題。 2分 簡單 0.80
第32題 光學 透鏡成像及其應用 同樣是透鏡的問題考察,此題考察方式別具一格,通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系判斷成像情況,從而引出對於新透鏡的焦距比較,屬於較為靈活的題目,此題屬於中等題目,需要學生信心。 3分 中等 0.75
第33題 力學 杠桿平衡條件 此類題目是2010年的新題型,考察探究實驗中對於因變數和自變數的正比(反比)關系的描述,解題套路固定。 2分 中偏難 0.65
第34題 力學 大氣壓強 考察了學生應用身邊常見物品結合物理規律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及對實驗結論的推理與判斷能力。本題對學生靈活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屬於從09年開始出現的新題型。 3分 中偏難 0.60
第35題 電學 (1)電路設計
(2)歐姆定律
(3)物理實驗的嚴謹性、規范性 本題與往屆相比不再考察多種類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而是考察某種特定環境下的單一類型物理量之間的規律。 7分 難題 0.35
5、計算題部分
題號 知識
模塊 具體考點 點評 分值 難度 主觀難度系數
第36題 熱學 熱量公式 每年必考題目,分值固定,需要學生注意解題規范。 3分 簡單 0.88
第37題 電學 (1)復雜實物電路簡化
(2)會畫等效電路
(3)電學比例式 本題屬於常規考題,與往屆相比模式變化不大,但難度有所下降,仍然圍繞兩點考察:(1)考察學生對復雜電路的簡化分析的基本技能(2)電學比例式的靈活運用。本題關鍵是利用比例式求解。 6分 難題 0.50
第38題 力學 (1)受力分析
(2)豎直滑輪組和水平滑輪組
(3)杠桿平衡
(4)功和功率
(5)從圖像中獲取與分析有效數據 本題是近幾年來最能體現新課標對學生要求的命題趨勢的題目,考察手段靈活多樣,充分體現了對學生有效信息收集,典型模型識別與分析,經典物理思想方法(整體法)應用的能力。 7分 難題 0.25
二、數據統計與分析

0.9以上 0.8-0.9 0.7-0.8 0.7-0.6 0.6-0.5 0.5-0.4 0.4以下
37分 19分 7分 5分 12分 2分 18分

說明:中等偏難題目(黃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題總分值11分,難題(紅色)主要
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題總分值26分。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學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學生不能做的題目分值約18分。

三、試卷總評與建議
1、總體評估:偏重於應用物理知識的考察,注重整體法的受力分析,控制變數法分析問題的思想,為初高中銜接做好鋪墊。試卷平均難度屬於中等偏難,試題的難易梯度明顯,在保證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較好的選拔功能和區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

3、試卷變化規律:與09年試卷對比可看出,今年對於物理規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
較多,在單選題和多選題中,削弱了復雜計算,加強了實驗探究的考察,突出了選擇題的辨 析特性和對學生靈活性及嚴謹性的考察。今年計算大題特別注重學生對有效信息提取和 干擾能力的考察,應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顯,對學生在各種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 出了較高要求。

4、給新初三考生的建議:掌握知識不能停留於表面,應該深度理解,如:力和運動,電磁
現象。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對應方法,舉一反三。注重探究實驗能力的培養,提高分析數據 格及從圖像獲取數據信息的能力,養成實驗語言嚴謹的良好素養。

㈣ 2010北京中考物理難度

簡單的說```兩極分化```簡單的超簡單,難的超難``;22、23、和最後一題中等學生沒做出來``最後一題不是特別難``但整套試卷計算量太大,最後一題的時間太少;沒有時間思考;這次考試基礎好的也都能在80左右;

㈤ 2010北京中考物理22題做法

你好, 本題的分析與解:
http://hi..com/ephemerasylum/album/item/51b3c2f4831d7c1bbd3109da.html
順便附送填空題最後一題, 即 23 題的做法
http://hi..com/ephemerasylum/album/item/7e54d9d2f333523e3af3cf81.html

㈥ 2010北京市中考物理試題第22題

V1測量R1與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器串聯。
V2測量R2與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
R1,R2和滑動變阻器串聯,
當P位於A點時,
UR2-UR1=6V
當P位於B點時,U'R2-U'R1=3V
所以IA=2IB
[1]IA(R1+RA+R2)=IB(R1+RB+R2)
[2]U1/(RB+RA)=U2/(RA+R2)
[3]U1/(R1+RB)=U2(RB+R2)
把數據代入I1-I2=0.5A

㈦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試題23題答案及解析

圖比較小,看不清楚,你先點圖片,然後在查看大圖的窗口裡左鍵按住拖動下,在新彈出的窗口查看,就很清楚了。原題和圖自己有的吧,沒有就追問,我給你補上去。要是看不清楚,告訴我你的郵箱,我給你發過去。

㈧ 2010北京中考物理23題

我也在想這題。
受力分析得 F1=G F2=G-F浮 F3=G-F浮'(第二次浮力)
F浮=F1-F2=7.2N
V物=V排=S容器×h=80cm2×7.5cm=600cm3=6*10^-4m3
ρ液=F浮/(g*V排)=1.2*10^3kg/m3

關鍵在這里 !!!
這里我也不大懂,是抄的,所以你多想想。
物體隨著提升的越來越高,液面高度會降低下來,因此從物體和液體兩方面來考慮V排的減少量
設液面高度降低Δh液,則 S容器*Δh液=S物*(h2-h1+Δh液) 解得Δh液=6cm
V物露=S容器*Δh液
V排'=V物-V物露
接著可求F浮'
最後聯立方程求出G,求出m,再求出密度

㈨ 一道2010北京中考物理試題

是利用了錘頭的慣性.
分析:錘柄在石墩上撞擊後,錘柄的速度為零,
而錘頭原來有初速度,由於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運動,
因此撞擊幾下,松動的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

熱點內容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
物理家庭電路 發布:2025-07-01 13:30:04 瀏覽:464
物理因子 發布:2025-07-01 13:05:18 瀏覽:844
漢樂府詩有哪些 發布:2025-07-01 08:41:05 瀏覽:409
短篇小說班主任 發布:2025-07-01 05:53:13 瀏覽:140
陽春教師待遇 發布:2025-07-01 04:22:37 瀏覽:201
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發布:2025-07-01 04:21:50 瀏覽:167
地理高二輔導 發布:2025-07-01 03:38:34 瀏覽:280
阿波羅在哪裡 發布:2025-07-01 03:16:36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