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歷史
A. 蘭溪古城的古城歷史
舊有四門:東謂安政門,南叫明德門,西為清波門,北稱拱宸門。東北水闕門、沿江隆禮門(水門碼頭)以及柳家碼頭、朱家碼頭等三處便門,則於明代增闢。
因歷遭戰禍,年久失修,古城城牆已大部毀圮。現在沿江尚存的600餘米城牆為明正德七年(1512)重築,其餘則為1995年重修,依稀還可領略蘭溪古城的獨特風貌。
西門城樓蘭溪古城舊有南、西、北三座城樓,均始築於明正德七年(1512)。至抗戰時期(1939)為防空襲,便於疏散人員,南、北門城樓隨東、南兩面的城牆一同拆除,西門城樓,則因西面沿江城牆作防洪護岸未拆,而得以保留作懸鍾報警之用。
1985年,西門城樓倒坍。現有西門城樓,於1995年重建。主樓2層,依江而立,氣勢雄偉,為登臨攬勝的佳處。
B. 求蘭溪的簡介
木蘭溪
木蘭溪發源於福建仙游縣西苑鄉仙西村,經仙游縣度尾,大濟,鯉南,蓋尾等鄉鎮進入莆田市城廂區華亭,木蘭陂至三江口入興化灣。木蘭溪全長105公里,平均坡降為0.45‰,多年平均經流量為9.85億立方米.其中木蘭陂至三江口段為25.8公里的感潮段.木蘭溪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其中仙游境內為上,中游,流域面積1017平方公里,地貌類型以低山為主,次為中山,丘陵和盒谷;城廂,荔城,涵江為下游,流域面積715平方公里,地貌類型以平原為主,周圍分布丘陵,台地.木蘭溪橫貫興化平原中部,把興化平原分成南北,西部,俗稱南北洋.土壤類型有水稻土,紅壤,黃壤,沖積土等九個土類,土壤土質主要呈酸性.木蘭溪主要各支流有仙游境內的大濟溪,河長24公里,流域面積76.4平方公里;龍華溪,河長26公里,流域面積113平方公里;柴橋頭溪,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85.4平方公里;仙水溪,河長29公里,流域面積176平方公里;流經仙游,城廂和荔城的延壽溪,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386平方公里,於1958年建成的庫容為4.3億立方米的東圳水庫位於延壽溪中,下游常太鎮境內;興化平原上的南北洋河網,其中南洋河網溝木蘭陂位於距城區約4公里的木蘭溪下游、木蘭山下。它是攔腰截斷木蘭溪的一座古塬,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這里的溪水匯集了自永春、德化、仙游的三百六十六澗水,奔騰入海。因受海潮影響,時常泛濫,給沿岸人民帶來極大的災害。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長樂女子錢四娘攜金來此,選擇在樟林村旁的將軍灘;壘石築陂。陂體工程剛建成,就被洪水沖垮,錢女憤而投水自殉陂。隨後,長樂進士林從世繼錢女築陂志,攜資十萬緡,擇址於下游溫泉重新築陂,也告失敗。
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侯官人李宏與僧人馮智日再次主持築陂,陂址選擇在錢、林築陂遺址之間、溪水廣闊,平緩的木蘭山下。歷經八年,大陂終於建成。陂因建在木蘭山下而得名。
木蘭陂-宋代大型水利工程
木蘭陂包括陂首樞鈕工程、渠系工程和沿溪堤防工程三部分。陂首為堰閘式滾水壩,用巨塊花崗石叢橫鉤鎖迭築。陂全長219.13米陂墩石柱33座,高7.5米,有32孔閘門。陂的南北兩端,建有總長500多米長的護陂堤。陂右修乾渠120餘公里,沿線建陡門、涵洞等三百多處,支渠無數,灌溉南北洋田萬余項。
木蘭陂水利工程有引水、蓄水、灌溉、排澇和擋潮的綜合作用。創建後,中經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元至正間、明永樂間、嘉靖間、萬曆間、清康熙、雍正、乾隆間先後數次維修,保存至今。
為記念建陂者的公德,木蘭溪南岸建有錢四娘、林從世、李宏、馮智日祠廟,分別為:錢妃廟、李長者廟、馮大師廟。錢妃廟即宋時「協應廟」。現已將該廟群為「木蘭陂紀念館」。館內收藏有12塊碑石。其中有明代以來名人撰寫的歷次修陂碑石、1962年冬郭沫若參觀木蘭陂後寫的《詠木蘭陂》詩碑等。新中國成立後,木蘭陂得到保護和整修。1958年新建木蘭倒虹吸管,把東圳水庫的水引進木蘭灌區,擴大灌區面積十餘萬畝。
木蘭陂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長197.8公里,蓄水量達1700萬立方米,北洋河網河道長109.7公里,蓄水量約1400萬立方米。
C. 蘭溪火車站的歷史沿革
蘭溪火車站建於1932年。
D. 浙江蘭溪市簡介
蘭溪市是中國浙江省下轄的一個縣級市,現由金華市代管。面積1310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蘭溪市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和旅遊城市,並有「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浙江省文化歷史名城 」、「中國蘭花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蘭溪市位於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緣。東南鄰金華市金東區、婺城區,西南接龍游縣,西北毗連建德市,東北與浦江縣、義烏市交界。境內有四支山脈,東北部為龍門山;東南為金華山,主峰大盤山,位於蘭溪與金華市婺城區交界處,海拔1310米,為蘭溪最高峰;西北為千里崗山支脈,最高峰尖塢山,位於與建德交界處,海拔977米;南部為仙霞嶺余脈。
E. 蘭溪名稱的由來
溪以蘭名,邑以溪名。蘭溪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發達。自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迄今已有1320餘年。自古商貿繁榮,物埠民豐,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譽,是浙江中西部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蘭溪市位於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2 9°1'20"—2 9°27'30",東經119°13'30"—119°53'50",東西長67.5公里,南北寬38.5公里,距金華市區20.5公里,杭州132公里,總面積1313平方公里,2013年末戶籍總人口66.67萬人。
光緒《蘭溪縣志》開宗明義載,「邑雖褊小而實當四沖。踞杭嚴之上游,職衢婺之門鑰,南蔽甌括,北捍徽歙。定職方者,謂為浙東之要區,洵不誣也。」婺、衢兩江在蘭陰山麓匯成蘭江,北行至梅城匯新安江而稱富春江,繼續北行,至富陽以下,稱錢塘江。蘭溪自古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
F. 蘭溪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旅遊資源
蘭溪山清水秀,風光秀麗, 人文薈萃,名勝眾多,堪稱歷史文化名城,且旅遊資源豐富,是浙江省南線的重要旅遊城市 。境內有「三江兩山雙洲八大景」。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的有六洞山、 白露山、 蘭蔭山,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雲、呵呵、 無底、漏斗六洞而為江南一絕, 是浙江省級旅遊風景區, 洞巔有棲真古剎, 藏有明代永樂刻本《北藏經》6367卷。蘭溪是五代前蜀畫家貫林、 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晉代黃初平(黃大仙)、 當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 張學良將軍夫人趙一荻 (趙四小姐)的故鄉。陸游、楊萬里、薩都刺、劉伯溫、王守仁、朱 尊、郁達夫、周三畏、戴叔倫、秋瑾等在蘭溪蘭溪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篇。浙江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蘭溪旅遊度假區已開始啟動,在不久的將來,蘭溪將成為浙江省風景旅遊勝地。
蘭溪山靈水秀,風光旖旎,既具文物古董,又多風景名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蘭溪是黃大仙故里;全國諸葛亮後裔最大的聚居地諸葛八卦村被譽為「世界旅遊極品」,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被載入《中國名勝大字典》,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雲、呵呵、無底、漏斗六洞為江南一絕,現為浙江省旅遊風景區;當代名媛趙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長河」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蘭溪名人輩出,載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就有50餘人,五代高僧貫休、宋代名儒金履祥、明代文字家胡應麟、清代戲劇大師李漁、現代文字家曹聚仁、當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等名噪海內外,當代名媛趙綺霞、世界女子鉛球冠軍黃志紅也是耳濡目睹的人物。
G. 浙江省蘭溪市第一中學的歷史變遷
浙江省蘭溪一中始建於是1936年
她的前身是私立擔三初級中學、私立輔成中學、簡易版師范和縣立初級中學。權
1958年定名為浙江省蘭溪第一中學。
1978年被定為浙江省金華重點中學。
1981年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中學。
1995年秋季學校停招初中學生,轉為高級中學。
1998年5月,經過浙江省教委嚴格的評估,
蘭溪一中被批准為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0年5月順利地通過了浙江省教育廳的復查驗收。
1997年9月18日蘭溪一中新校舉行開工。
1998年月12底校舍主體工和全面竣工
1999年月2 月1 日蘭溪一中遷入新校。
蘭溪一中易地搬遷是蘭溪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標志著具有六十多年建校歷史的蘭溪一中以嶄新的風貌駛入新世紀。
H. 蘭溪有哪些著名人物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浙江省蘭溪市游埠鎮仰天田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後,詩名日隆,仍至於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於所居,世壽81。
張志和(約730—約810),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城東築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籍貫蘭溪市夏李村。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後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蒲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中國現代作家、學者、記者。浙江第一師范學校畢業1921年到上海教書,後任上海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以散文創作立足文壇,他的骨灰安葬於浙江蘭溪。作品有論著《文史討論集》、《國學概論》、《國學大綱》,散文集《我與我的世界》、《萬里行記》、《文壇五十年》,報告文學集《采訪外記》。
郎靜山(1892—1995),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郎靜山創立的集錦攝影,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一生酷愛攝影,精研攝影藝術創作無數,在20世紀中前期,以集錦攝影獨步天下。郎靜山的作品曾成功地打入世界眾多的攝影比賽。曾經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
盛利(本名盛瓅伊,又名盛瓅,手寫為「王」字旁加個「樂」字),1996年12月20日出生,中國著名童星、央視少兒頻道小主持人,曾出演《家有兒女》第四部、《小院故事》、《愛情手銬》、《大腕小保姆》、《飄逝的紅裙》、《咱村來的大學生》、《寵物醫院》、《瘋丫頭》、《將門風雲》、《東方朔》、《小留學生》、《家有兒女新傳》、《生死大營救》等。擔任CCTV少兒頻道節目主持人,曾參與2002年慶祝北京申奧成功一周年聯歡晚會、2003年CCTV春節聯歡晚會等多場大型晚會的主持與演出,並自編、自導、自演校園短劇《反轉校園之神秘書》(CCTV少兒頻道播出)。曾獲2004年北京「孫敬修杯故事大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創作小說有《我來到另一個星球》、《復姓部落》等。
I. 蘭溪有哪些名勝古跡哇
蘭溪位於浙江省中西部,金衢盆地北緣,是浙江省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和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1313.56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蘭溪歷史悠久,自唐咸亨五年(674年)建縣,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蘭溪地處衢江、金華江和蘭江的交匯點,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繁茂,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美譽。蘭溪民風淳樸,風光秀麗,既富文物古跡,又多風景名勝,擁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諸葛八卦村、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地下長河、東方莎士比亞李漁紀念地芥子園、中國蘭花之鄉——蘭花村等一大批旅遊景區。是浙江省南線的重要旅遊城市。境內有「三江兩山雙洲八大景」。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的有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雲、呵呵、無底、漏斗六洞而被譽為江南一絕,現為浙江省級旅遊風景區,洞巔有棲真古剎,藏有明代永樂刻本《北藏經》6367卷。蘭溪的美景陶醉了歷代文人墨客,陸游、楊萬里、薩都刺、劉伯溫、王守仁、朱 尊、郁達夫、周三畏、戴叔倫、秋瑾等都在蘭溪留下了許多燴炙人口的名詩佳篇。浙江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蘭溪旅遊度假區已開始啟動,在不久的將來,蘭溪將成為浙江省風景旅遊勝地。
蘭溪還是名人的故鄉,東晉大仙黃初平、五代高僧貫休、宋代名儒金履祥、元代文學家柳貫、大學者吳師道、明代文學家胡應麟、大學士趙志皋、清代戲劇大師李漁、現代辛亥革命志士蔣鹿珊、文學家曹聚仁、攝影家郎靜山、當代名媛趙綺霞、著名畫家方增先、世界女子鉛球冠軍黃志紅等都出在蘭溪。
J. 蘭溪鎮的歷史悠久
蘭溪歷史悠久,是個古老城鎮。明朝萬曆年間稱為蘭溪市,清末已成為益陽縣最大的集市。民國元年置行政鎮,其間,廠鋪、牙行、河運業等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湖南省著名集鎮之一。1944年因日本飛機轟炸曾一度衰廢。抗戰後,紡織業興起,並帶動各行各業迅速發展,成為當時全國有名的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