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活中的物理作文

生活中的物理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7-30 08:55:12

Ⅰ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的作文 誰能給我說

就舉一個。。用鉛筆。。當你沒有給削好時你用來扎手手不會很疼不會有針扎的感覺當你學好了後在扎就會很疼。。這是壓強問題,,當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你就感覺到越疼。。生活中有好多物理原理舉不完。。為什麼用火焰的外焰加熱東西因為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Ⅱ 生活中有趣的物理作文300字

有趣的物物交換活動記敘文 初中 1000字「物物交換」就是用自己的東西交換別人的東西,是很受晚報小記者歡迎的活動。周日上午,我在媽媽的帶領下,過了一把物物交換的癮。那天,天高雲淡,陽光明媚,我和媽媽按時來到開元上城前的活動場地上。很多小記者都已經擺好了攤位,躍躍欲試了。我仔細看了看,她們的「寶貝」可真多,有媽媽不用的頭飾,有琳琅滿目的玩具,還有看過的書……沒等我回過神來,媽媽已經把我的「寶貝」擺放的整齊有序。很快,活動開始了!可能是《笑貓日記》吸引人,也可能是我的玩具好玩,我的攤位前很快引來了一大群小記者,她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這本《笑貓日記》是新出的,我還沒看過呢!」「小猴子真好玩!」「呀!還有北京大學的明信片啊,真漂亮!」這時,一句讓我興奮的話在我的耳邊響起:「我可以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換你北京大學的明信片嗎?」「當然可以!」我歡喜地答應著,我的第一位換客拿起明信片,興高采烈的走了。我的攤位前熱鬧了一陣後,很快冷清下來,我意識到我的貨快失去吸引力了。我可不能坐以待斃,於是,我大聲喊道:「快來交換呀,圖書十成新!」我發現周圍的人向我投來異樣的目光,這招不靈,我再換招。我請媽媽幫我看攤兒,自己拿著寶貝「主動出擊」,到別人的攤前尋找客戶。一個小小的舉動,再一次讓我的生意火爆起來,我穿梭在各個攤位間,和很多沒人看攤子的小記者交換著各自的「寶貝」。臨近尾聲,為了把我的尾貨快點換出去,我亮出了「換一送一」的甜蜜誘惑,很快就有人來問:「換一送一,真的嗎?」「當然了!」我的話音剛落,他便說:「我用這個換你的派大星,還送我什麼?」我指了指地上的兩個小書簽,他便心滿意足的拿走了。很快,我帶來的東西全部被換走了。哈哈,我們帶了一包東西來的,走的時候變成了三包。哇塞,三倍啊!提著這三包東西,我和媽媽滿載而歸。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卻能讓別人愛不釋手,所以每樣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這個活動,讓我們開心的同時,還讓我們有機會「換廢為寶」,我期盼著下次物物交換活動的到來。山東臨沂蘭山區臨沂第三實驗小學六年級:尹春暉

Ⅲ 求解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作文急!!!

假期 讀了《生活中的物理》這本書,我發現物理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與人們天天見面的現象。這本書使我感到有許多物理小知識其實就是在我們身邊。

我小時候總以為人們穿上棉衣感覺到暖和是因為棉花會自動發熱,在《生活中的物理》里有一篇文章說明了我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很納悶,繼續看下去才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棉花可以幫助人體把這溫度長久地保持下去—那是因為它有極強的保溫和隔熱性能。

根據《生活中的物理》這本書講述的道理,我做了個小實驗,把兩根冰棍其中一根放在盤子里另一根放在棉衣里,我看到盤中的冰棍很快就化了,在同一時間里棉衣里的冰棍卻沒有化。這個實驗足以說明:人們穿上棉衣會覺得暖和不是因為棉花會自動發熱或產生熱量,而是因為它有很強的保溫和隔熱性能。

讀《生活中的物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生活中的許多物理現象。真正懂得了人們使用棉花製作棉衣為自己保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認識,我從中獲得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只有從小學好科學知識,長大才有可能利用所學和掌握的科學知識為祖國和人民造福。我記得高爾基有句名言「我們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了。」我認為書是知識的海洋,科學是人類進步的生命。我們應該共同去探索這知識的海洋。

有句老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同學們!讓我們永遠以書為伴,從小熱愛科學把書當成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吧!

Ⅳ 生活中的物理的文章

水壺燒開水時水開了為什麼會叫?
原理:氣壓大
小核桃鉗子的原理:杠桿原理

Ⅳ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作文800字

對於物理,總有人覺得它十分難學,對物理抱有畏懼感,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學物理可以從生活中開始。
現在我們所學習的物理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有許多具有深遠意義的發現都是從生活中誕生的。
在生活中學物理,就要細心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嘗試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他們,說明其中的道理。帕斯卡在很小的時候就對事物充滿了好奇,並從不認為一件事「本來就應該……」於是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帕斯卡在不到10歲時,就探究出了聲音產生的原理。並在物理學上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就。
在生活中學物理,不能只僅僅滿足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在課下多看書,通過現代手段學習物理。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見多識廣。如果把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比作一艘船,那麼在某種程度上,課下所獲得的知識便是承載這艘船遠行的江河。做到這一點,就能不斷的進步;做不到這一點,只是永遠停留在「知之者」的境界上了,即使是得到了一個好的成績,也不能使自己感到滿足愉快。
在生活中學物理,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的預習是你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知識,注意到課本上的重難點。課下了還要復習,背誦一下物理定律,多做一些困難的,有陷阱的題目,這些有助於提高成績。

Ⅵ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作文

我來說說我的生活中的物理故事
一、晴天,准備一盆水和一面鏡子
將鏡子放入盆中水面以下,將陽光折射到室內較暗處,你可以看見棱鏡將太陽關分成7色的結果。
二、乒乓球在地上不小心被踩窩了,沒破裂,真是窩了一處。將窩了的乒乓球放在開水裡面,踩窩的地方會自己恢復成原來的形狀。利用了氣體升溫後體積膨脹的原理。
三、水井頂部打水的轉手,和杠桿的原理相似。打水的旋轉的把手一定是離轉軸中心越遠越省力。這就是力臂越大,做同樣的功,需要的力就越小。

其他的暫時沒想到,你可以多觀察家裡的裝備,好好思考,肯定有很多的想法的。
物理屬於應用科學,所謂應用科學也就是在生活的基礎之上發展、提升的理論知識。你再把那些知識倒過去想想就行了。

Ⅶ 以「生活中的物理「為題 寫一篇3000字作文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再如下面一個例子: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生活中的物理 來自: 免費論文網 www.shu1000.com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生活中的物理 來自: 免費論文網 www.shu1000.com 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對與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物理學科來說,更是時時會用到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於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活躍教學氣氛,簡化概念和規律。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Ⅷ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作文 如棉花

我來說說我的生活中的物理故事
一、晴天,准備一盆水和一面鏡子
將鏡子放入盆中水面以下,將陽光折射到室內較暗處,你可以看見棱鏡將太陽關分成7色的結果.
二、乒乓球在地上不小心被踩窩了,沒破裂,真是窩了一處.將窩了的乒乓球放在開水裡面,踩窩的地方會自己恢復成原來的形狀.利用了氣體升溫後體積膨脹的原理.
三、水井頂部打水的轉手,和杠桿的原理相似.打水的旋轉的把手一定是離轉軸中心越遠越省力.這就是力臂越大,做同樣的功,需要的力就越小.
其他的暫時沒想到,你可以多觀察家裡的裝備,好好思考,肯定有很多的想法的.
物理屬於應用科學,所謂應用科學也就是在生活的基礎之上發展、提升的理論知識.你再把那些知識倒過去想想就行了.

Ⅸ 作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八年級上冊300字

當你聽到我的這聲感嘆時,一定覺得很奇怪:成績優異,樂觀開朗的我有什麼煩惱呀?其實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體型太「豐滿」了,給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會大打折扣。在同學眼裡我是個「胖胖」,可你們不知道,我也有很多煩惱呢。 煩惱一:運動吃力。一次,我和我的幾個同學約好去公園玩。集合後,我們舉行了一次跑步比賽,誰先到達遠處那棵楓樹就算勝利。信心十足的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預備——開始!」前面我還和同學們並肩,可慢慢的,我被他們甩到老遠,我大呼:「停下來!等我一下!」他們卻聽不到。等到我氣喘吁吁地趕到終點時,同學們都已經等我

Ⅹ 初2作文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說明文 500字左右急用~~·

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現象中,其實隱藏了很多簡單的物理知識。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用心觀察,細心體會,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你將會發現,你已來到了五彩繽紛的物理世界,在這兒你將會發現人生的新起點。
「砰!」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的香氣便飄散開來。爆米花個大粒圓,酥脆芳香,是很受小朋友歡迎的一種膨體食品。大米經過爆米機的加工,體積陡然脹大好多倍,難怪人們風趣地把爆米機稱作「糧食擴大器」哩!
那麼,米粒是怎樣被擴大的呢?我們知道,密封在容器中的氣體,都有一個特別的脾氣:溫度增高,壓強就增大。給爆米機加熱的時候,密封在罐里的空氣的壓強逐漸增大;同時,裝在裡面的大米逐漸被加熱,貯存在米里的水分也逐漸蒸發出來,聚積在鐵罐內。罐的溫度不斷升高,罐內的氣壓越來越大,這種高壓阻止米中水分繼續蒸發,使殘存在米中的水分也逐漸升溫升壓,一個個米粒像憋足了氣的小氣球,只因為受到罐內氣壓的約束,它們才不能爆開。當罐內氣壓升高到2—3個大氣壓的時候(這從氣壓表上可以看出),便停止加熱。這時,爆米花的師傅拿一條長布袋套在爆米機的口上,然後打開蓋子。說時遲,那時快,在一聲巨響中,大米噴到布袋裡了。高溫高壓的米粒突然進入氣壓較低的環境中,憋在米粒中的高溫高壓水分,失去了約束力,便急驟膨脹,使米粒迅速脹大,變成了爆米花。物理作為一門大眾的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數不勝數,爆米花中的物理知識應用真可謂冰山一角,我們必須更加努力的學習,積累物理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熱點內容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