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韓國語歷史

韓國語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7-30 10:10:29

⑴ 韓語發展史是怎樣的

韓語
韓語的語系和歷史

對於韓語的系屬劃分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有很多學者主張屬於阿爾泰語系.因為韓語的語音有著母音調和現象和語法上的粘著.但是要證明語言的親屬關系,還需要和阿爾泰語系語言之間的詞彙和語法比較資料,但韓語和阿爾泰語很難進行嚴密的比較,因為1)各語群的古代資料缺乏.2)屬於各語群的語言之間的差異小.3)眾多親屬語言消失.特別是扶余系統語言的完全消失,讓韓語和阿爾泰語系的比較更加困難.

韓語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在朝鮮稱為朝鮮語.現在使用人數約6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中亞等.韓語的詞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

韓語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種不同體系的文字.使用漢字的原因是長期和中國的語言接觸緣故.在初期主要是單詞的借用,後來中國的影響擴大,引入了整個漢字體系.一般認為是在公元4-6世紀左右韓語中開始大量使用漢字.由於長期和中國文化的接觸,現代韓語中有60%左右的詞彙來自漢語.從古代起,漢字就在韓國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

由於漢字是標記中文而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韓文則非常不恰當.因此從韓國的三國時代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最後發現用2種方法來標記.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고".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文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誓記體表記法和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即把漢字的新羅化.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推測吏讀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系,從高麗,朝鮮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訓民正音》創建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韓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雖然韓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韓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韓語字母

子音(母音)(19個)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母音(輔音)(21個)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收音(27個) ㄱ ㄲ ㄳ ㄴ ㄵ ㄶ ㄷ ㄹ ㄺ ㄻ ㄼ ㄽ ㄾ ㄿ ㅀ ㅁ ㅂ ㅄ ㅅ ㅆ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韓語的語法特點: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

韓語的方言:

現代韓語的方言一般分為 ① 平安道方言, ② 咸鏡道方言, ③ 全羅道方言, ④ 慶尚道方言, ⑤ 濟州道方言 ⑥ 中部方言。

韓語和朝鮮語的區別

1)語音方面

單個的輔音、母音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主要是「ㅓ,ㅕ」這兩個母音在韓國語里發得更接近「ㅗ,ㅛ」,而北朝鮮更接近「ㅡ,ㅕ」。在語調上南北有著明顯的差異,總體來說韓國的語調比較高,比較柔;而北朝鮮的則比較低、比較硬。

還有一點也明顯不同,韓國語裡面有「頭音規則」,即北朝鮮的「녀자(女人)、리XX(李XX)」在韓國語里則是「여자、이XX」。

2)詞彙方面。

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韓國語的詞彙更豐富、發展更活躍。而且在外來詞方面,韓國接受得更多,像「와이프(wife)、나이프(knife)」這樣的外來詞在北朝鮮語言里就沒有,北朝鮮一般只會說「안해(妻子)、칼(刀子)」。即便是像「電腦」這樣在南北語言里都借用外來詞的情況,兩者間也會有一些差異,韓國叫「컴퓨터」,而北朝鮮叫「콤퓨터」。

3)語法方面

應該說在語法方面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一些在韓國使用率很高的用法,在北朝鮮則基本不太使用,如韓國語裡面表示猜測的「-나봐요」、"-가봐요"在朝鮮語基本不太使用。

4)日常用語

舉例來說,在說「沒關系」時,朝鮮語說「일없습니다.」,韓國語裡面則說「괜찮습니다.」.再比如,在說「廁所」時,朝鮮語說「위생실(衛生室)」,而韓國語里說「화장실(化妝室)」。

⑵ 韓國語來源歷史

韓字是世界上唯一有確切發明年代和發明人的文字~~

由 公元1443年世宗大王發明~~距今已有566年的歷史~(真實可靠應該有記載)

⑶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朝鮮、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大韓民國的成立、近現代史七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這段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時代。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二、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三、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

四、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五、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1910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1919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犧牲。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六、大韓民國的成立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

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七、近現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

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3)韓國語歷史擴展閱讀:

箕子朝鮮(約前1122 ~前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華夏族)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武王伐紂成功後,曾經去尋找箕子,後來在武王勸說下,箕子同意歸附周王室。諸侯分封時,箕子被封為諸侯,其封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向西與燕國接壤,此後的八百年裡,箕子朝鮮一直以周朝的諸侯國存在。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野史《三國遺事》造謠說,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現代韓國人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無論如何,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范疇,既非韓國人的祖先,也不是韓國的歷史政權。

⑷ 韓國語發展史

韓語的語系和歷史

對於韓語的系屬劃分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有很多學者主張屬於阿爾泰語系.因為韓語的語音有著母音調和現象和語法上的粘著.但是要證明語言的親屬關系,還需要和阿爾泰語系語言之間的詞彙和語法比較資料,但韓語和阿爾泰語很難進行嚴密的比較,因為1)各語群的古代資料缺乏.2)屬於各語群的語言之間的差異小.3)眾多親屬語言消失.特別是扶余系統語言的完全消失,讓韓語和阿爾泰語系的比較更加困難.

韓語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在朝鮮稱為朝鮮語.現在使用人數約6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中亞等.韓語的詞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

韓語的標記方法分為漢字和韓文,漢字是表意文字,而韓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種不同體系的文字.使用漢字的原因是長期和中國的語言接觸緣故.在初期主要是單詞的借用,後來中國的影響擴大,引入了整個漢字體系.一般認為是在公元4-6世紀左右韓語中開始大量使用漢字.由於長期和中國文化的接觸,現代韓語中有60%左右的詞彙來自漢語.從古代起,漢字就在韓國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

由於漢字是標記中文而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韓文則非常不恰當.因此從韓國的三國時代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最後發現用2種方法來標記.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고".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文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誓記體表記法和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即把漢字的新羅化.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推測吏讀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系,從高麗,朝鮮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訓民正音》創建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韓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雖然韓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韓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韓語字母

子音(母音)(19個)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母音(輔音)(21個)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收音(27個) ㄱ ㄲ ㄳ ㄴ ㄵ ㄶ ㄷ ㄹ ㄺ ㄻ ㄼ ㄽ ㄾ ㄿ ㅀ ㅁ ㅂ ㅄ ㅅ ㅆ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韓語的語法特點: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

韓語的方言:

現代韓語的方言一般分為 ① 平安道方言, ② 咸鏡道方言, ③ 全羅道方言, ④ 慶尚道方言, ⑤ 濟州道方言 ⑥ 中部方言。

韓語和朝鮮語的區別

1)語音方面

單個的輔音、母音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主要是「ㅓ,ㅕ」這兩個母音在韓國語里發得更接近「ㅗ,ㅛ」,而北朝鮮更接近「ㅡ,ㅕ」。在語調上南北有著明顯的差異,總體來說韓國的語調比較高,比較柔;而北朝鮮的則比較低、比較硬。

還有一點也明顯不同,韓國語裡面有「頭音規則」,即北朝鮮的「녀자(女人)、리XX(李XX)」在韓國語里則是「여자、이XX」。

2)詞彙方面。

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韓國語的詞彙更豐富、發展更活躍。而且在外來詞方面,韓國接受得更多,像「와이프(wife)、나이프(knife)」這樣的外來詞在北朝鮮語言里就沒有,北朝鮮一般只會說「안해(妻子)、칼(刀子)」。即便是像「電腦」這樣在南北語言里都借用外來詞的情況,兩者間也會有一些差異,韓國叫「컴퓨터」,而北朝鮮叫「콤퓨터」。

3)語法方面

應該說在語法方面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一些在韓國使用率很高的用法,在北朝鮮則基本不太使用,如韓國語裡面表示猜測的「-나봐요」、"-가봐요"在朝鮮語基本不太使用。

4)日常用語

舉例來說,在說「沒關系」時,朝鮮語說「일없습니다.」,韓國語裡面則說「괜찮습니다.」.再比如,在說「廁所」時,朝鮮語說「위생실(衛生室)」,而韓國語里說「화장실(化妝室)」。

⑸ 韓語發展史

訓民正音(現稱Hangul)是韓語所使用的字母,為朝鮮朝(一四一八年至一四五零年)的第四代皇帝-世宗大王所創造,於一四四六年十月發表。古時的訓民正音有二十八個字母;而現代韓語有一共有二十四個字母,十四個為子音(聲母)字母和十個為母音(韻母)字母。韓語的語音結構比歐語簡單,每個韓文字代表一個音節,每音節最多有四個音素;而每字的結構最多由五個字母來組成,拼成方塊字的模樣,以便於與漢字同時一起使用。

訓民正音的字母非常容易學習,其形態也異常地符合語音結構的邏輯,所以訓民正音被稱為是世上最易學習和最科學化之一的字母。很多國家的注音符號是由上到下直寫下去,或從左到右橫寫,沒有想過第三種形式-把字母寫成方塊字。

科學化的外表盡表古人的智慧

外表極像符號的字母是由世宗大王和一眾語言學家於十五世紀時沒有儀器的幫助下,做了詳盡的語音分折所創造出來。韻母字母的外表記錄著發聲器官發音時的形態,聲母則由天、地、人的部件所組成(發聲母時的器官位置不變,只是口形有異)。由於字母的創作是經過詳盡的語音分折,所以每個字母的發音準確得來科學化和符合邏輯,而形態也異常簡單。訓民正音字母是以「簡單易學」為宗旨,聰明的人只需三小時就學會,就算愚蠢的人也只需要三天。

字母的排列方法為: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每一個韓文字是由兩個字母至五個字母所組成,每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像國語一樣,每一個音節必需要有至少一個最聲母或復聲母,復韻母是不容許的。

韓語中的漢字、漢語詞彙和純韓詞彙

由於我國古代是一個很強盛的國家,對韓國、越南和日本之文化和語文構成很大的影響力。現時韓語多於一半的詞彙是由中文借過去的(漢語詞彙共占日常韓語詞彙的五至六成,而韓國人的姓名差不多全是中文來的)。這些漢語詞可以用漢字來書寫,但由於每個漢字的發音也可以用韓語字母來表音,所以在這幾年間韓語書刊上所出現的漢字己經大為減少,漸漸用字母表音的方法代替了。漢字在一九五零前還是主要的書寫文字,但韓戰後本土主義冒起,漢字漸漸由韓字注音代替。而北韓跟南韓不一樣,漢字一早就給廢除了。

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遺留了古代漢語中的入聲,所以很多語言學家認為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跟唐宋時的漢語發音差不多,這代表著很多漢字是從唐宋期間被借到韓語中的。而現在韓國的漢字發音跟我國南方的方言相近(例如粵語),我國南方的方言也保留著很多唐宋時代的古音,反而韓語的漢字發音跟現代國語的發音相差得比較遠一點。

這幾百年韓國深受我國的影響下,在韓語使用漢語詞彙是被認為比較有學識和得體的,反而很多歷史由久的純韓詞彙很少被使用或被遺忘了。就是這個原因,韓語中不同的詞彙只表示同一件事物的現象相當普遍(就像漢語的計程車-的士 和 公車-巴士表示同一樣的東西一樣),造成現在韓語所使用的詞彙數目相當高。近年韓國的民間團體提倡多使用純韓詞彙,但對於少用的純韓詞彙的大眾反而覺得很陌生,所以漢韓詞彙並用的方法還會維持相當的時間。

世上三種最難學的語文之一

雖說學習和閱讀韓語字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韓語發音時變音極多,簡音也有不少。文法上也比中文困難得多,所以韓語聆聽和會話是很困難的。

韓語的語序跟中文很不一樣,但跟日語相像。韓語的語序是主詞-受詞-動詞;而中文的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例如:

我 買 車 - 中文語序

我 車 買 - 韓語語序

在主詞或受詞很明顯的事候,主詞或受詞可以省掉。比起中文來說,韓語句子可省掉的部份比中文句子多。韓語句子中的主詞和受詞,跟很多語言一樣是需要加後綴來區分的,但沒有歐語常見的詞性。

韓語有一樣其他語文沒有的特式,那就是「敬語」(尊待語)。對話時要跟據互相的關系(甚至談話內容中的人物)和場合來選用適當的詞彙和語尾。韓語的敬語跟日本的不一樣。跟長輩、陌生人(不論是否真的比你大)談話時,或談話內容中的人物的地位比較自己高時,運用不適當的語尾和詞彙是很失禮的,而不適當地對自己使用敬語,就給人自大高傲的感覺。

現今的南韓的標准韓語以漢城地區之方言為基礎,不同的地區也有其本身的方言,但是使用標准韓語溝通就沒有溝通上的問題。

歷史

根據早期的歷史記載,韓語的由來很不明確,一般都相信韓語由朝鮮人慢慢演變出來的。韓語的特點為聲母諧調,文法和詞彙上跟日語有著很少的關連,屬烏拉阿爾泰語族。

二千年前,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有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公元後七世紀中葉新羅帝國的掘起,那時朝鮮半島的語文被新羅語文統一了。公元後十世紀,一個新的皇朝遷都至半島中間的「開城」,那時開城方言成了朝鮮的國語。十四世紀後期,新建立的朝鮮朝把首到遷到「漢城」,因為漢城跟開城接近的關系,語言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漢字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傳入朝鮮半島,大約公元後三世紀才流行。從那時候開始,韓語是用漢字來書寫的。那時候一篇文章里有些漢字表意,有些只表音而不表意,也可能整篇都是用中文寫成的。從漢字傳入開始,慢慢很多漢語詞彙最代了本身的純韓詞彙。但基於漢字是用來記錄漢文而不是韓語,一般百姓又根本不懂得使用漢字和漢文,所以紀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從訓民正音字母發明後,不能記錄韓語的問題給解決了。但漢字一直都為學術界和政治界所採用,漢字為主的現象到了二十世紀才漸改變。

南韓重新使用漢字

九八年到韓國旅遊的四百多萬外國遊客當中,有大約百分之七十使用漢字,由於他們不懂只有韓字和英文拼音的路牌所以感到不便。於是韓國文化與旅遊部向政府建議解禁漢字的使用,而南韓總統金大中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九簽署了總統令,批准道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

南韓於一九四八年立法規定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一九六八年南韓更以總統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漢字。此後,報章和書本上漢字的比率大幅下降,現在只有書本的封面和報紙的標題使用部分漢字,而內文差不多己經不用漢字了。基於年輕一代接觸漢字的機會比老年和中年的一輩少,形成了漢字文盲增多的現象。

南韓政府表示,由於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漢字所寫成,重新使用漢字有助於改善人民對歷史的了解,也能促進南韓和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而人名和同音異意字用漢字來表示也能改善現時同音字的混亂。使用漢字也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中國、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的遊客。

此禁令解禁後,隨即受到國內維護韓文團體的反對,他們擔心漢韓兩種文字一起使用會使韓字的地位下降,路牌加漢字的做法減低路牌的可讀性,也浪費資金錢。

現時批准使用漢字的范圍只有路牌、人名和同音字,其餘的漢字語還是必需用韓字書寫。為了安撫一些人民不滿的情緒,稍後還有更詳細的語文法列公布。

⑹ 韓語有多久的歷史

韓語的歷史很長。
以前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人們也都是會說,但是無法記錄(1443年世宗大王發明韓國字母之前),所以在這之前的紀錄,書籍都是用漢語的。

⑺ 韓國文字的起源

韓國文字的起源: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

雖然朝鮮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7)韓國語歷史擴展閱讀

韓語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實際上漢語兼具主謂賓、主賓謂以及賓主謂三種結構。如「把」字句可視為主賓謂結構,「被」字句可視為賓主謂結構)。

朝鮮語和日語一樣有著似於阿爾泰語系語言的特徵,阿爾泰語系語言區別於其他語言的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他的粘著性。也就是說,阿爾泰語系語言,是粘著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著在詞干後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

與之相對的是,英語、俄語等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著詞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

而漢語則屬於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依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例句

你的丈夫會讀或者寫韓國語嗎?

Did your husband read or speak Korean?

남편이 한국어를 읽거나 쓸 줄 아세요?

參考資料:網路—韓語

⑻ 韓文的發展史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韓語的發展史 [ 標簽:韓語,發展史 ] 匿名 回答:1 人氣:1 解決時間:2010-04-08 15:06 滿意答案民正音(現稱Hangul)是韓語所使用的字母,為朝鮮朝(一四一八年至一四五零年)的第四代皇帝-世宗大王所創造,於一四四六年十月發表。古時的訓民正音有二十八個字母;而現代韓語有一共有二十四個字母,十四個為子音(聲母)字母和十個為母音(韻母)字母。韓語的語音結構比歐語簡單,每個韓文字代表一個音節,每音節最多有四個音素;而每字的結構最多由五個字母來組成,拼成方塊字的模樣,以便於與漢字同時一起使用。

訓民正音的字母非常容易學習,其形態也異常地符合語音結構的邏輯,所以訓民正音被稱為是世上最易學習和最科學化之一的字母。很多國家的注音符號是由上到下直寫下去,或從左到右橫寫,沒有想過第三種形式-把字母寫成方塊字。

科學化的外表盡表古人的智慧

外表極像符號的字母是由世宗大王和一眾語言學家於十五世紀時沒有儀器的幫助下,做了詳盡的語音分折所創造出來。韻母字母的外表記錄著發聲器官發音時的形態,聲母則由天、地、人的部件所組成(發聲母時的器官位置不變,只是口形有異)。由於字母的創作是經過詳盡的語音分折,所以每個字母的發音準確得來科學化和符合邏輯,而形態也異常簡單。訓民正音字母是以「簡單易學」為宗旨,聰明的人只需三小時就學會,就算愚蠢的人也只需要三天。

字母的排列方法為: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每一個韓文字是由兩個字母至五個字母所組成,每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像國語一樣,每一個音節必需要有至少一個最聲母或復聲母,復韻母是不容許的。

韓語中的漢字、漢語詞彙和純韓詞彙

由於我國古代是一個很強盛的國家,對韓國、越南和日本之文化和語文構成很大的影響力。現時韓語多於一半的詞彙是由中文借過去的(漢語詞彙共占日常韓語詞彙的五至六成,而韓國人的姓名差不多全是中文來的)。這些漢語詞可以用漢字來書寫,但由於每個漢字的發音也可以用韓語字母來表音,所以在這幾年間韓語書刊上所出現的漢字己經大為減少,漸漸用字母表音的方法代替了。漢字在一九五零前還是主要的書寫文字,但韓戰後本土主義冒起,漢字漸漸由韓字注音代替。而北韓跟南韓不一樣,漢字一早就給廢除了。

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遺留了古代漢語中的入聲,所以很多語言學家認為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跟唐宋時的漢語發音差不多,這代表著很多漢字是從唐宋期間被借到韓語中的。而現在韓國的漢字發音跟我國南方的方言相近(例如粵語),我國南方的方言也保留著很多唐宋時代的古音,反而韓語的漢字發音跟現代國語的發音相差得比較遠一點。

這幾百年韓國深受我國的影響下,在韓語使用漢語詞彙是被認為比較有學識和得體的,反而很多歷史由久的純韓詞彙很少被使用或被遺忘了。就是這個原因,韓語中不同的詞彙只表示同一件事物的現象相當普遍(就像漢語的計程車-的士 和 公車-巴士表示同一樣的東西一樣),造成現在韓語所使用的詞彙數目相當高。近年韓國的民間團體提倡多使用純韓詞彙,但對於少用的純韓詞彙的大眾反而覺得很陌生,所以漢韓詞彙並用的方法還會維持相當的時間。

世上三種最難學的語文之一

雖說學習和閱讀韓語字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韓語發音時變音極多,簡音也有不少。文法上也比中文困難得多,所以韓語聆聽和會話是很困難的。

韓語的語序跟中文很不一樣,但跟日語相像。韓語的語序是主詞-受詞-動詞;而中文的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例如:

我 買 車 - 中文語序

我 車 買 - 韓語語序

在主詞或受詞很明顯的事候,主詞或受詞可以省掉。比起中文來說,韓語句子可省掉的部份比中文句子多。韓語句子中的主詞和受詞,跟很多語言一樣是需要加後綴來區分的,但沒有歐語常見的詞性。

韓語有一樣其他語文沒有的特式,那就是「敬語」(尊待語)。對話時要跟據互相的關系(甚至談話內容中的人物)和場合來選用適當的詞彙和語尾。韓語的敬語跟日本的不一樣。跟長輩、陌生人(不論是否真的比你大)談話時,或談話內容中的人物的地位比較自己高時,運用不適當的語尾和詞彙是很失禮的,而不適當地對自己使用敬語,就給人自大高傲的感覺。

現今的南韓的標准韓語以漢城地區之方言為基礎,不同的地區也有其本身的方言,但是使用標准韓語溝通就沒有溝通上的問題。

歷史

根據早期的歷史記載,韓語的由來很不明確,一般都相信韓語由朝鮮人慢慢演變出來的。韓語的特點為聲母諧調,文法和詞彙上跟日語有著很少的關連,屬烏拉阿爾泰語族。

二千年前,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有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公元後七世紀中葉新羅帝國的掘起,那時朝鮮半島的語文被新羅語文統一了。公元後十世紀,一個新的皇朝遷都至半島中間的「開城」,那時開城方言成了朝鮮的國語。十四世紀後期,新建立的朝鮮朝把首到遷到「漢城」,因為漢城跟開城接近的關系,語言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漢字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傳入朝鮮半島,大約公元後三世紀才流行。從那時候開始,韓語是用漢字來書寫的。那時候一篇文章里有些漢字表意,有些只表音而不表意,也可能整篇都是用中文寫成的。從漢字傳入開始,慢慢很多漢語詞彙最代了本身的純韓詞彙。但基於漢字是用來記錄漢文而不是韓語,一般百姓又根本不懂得使用漢字和漢文,所以紀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從訓民正音字母發明後,不能記錄韓語的問題給解決了。但漢字一直都為學術界和政治界所採用,漢字為主的現象到了二十世紀才漸改變。

南韓重新使用漢字

九八年到韓國旅遊的四百多萬外國遊客當中,有大約百分之七十使用漢字,由於他們不懂只有韓字和英文拼音的路牌所以感到不便。於是韓國文化與旅遊部向政府建議解禁漢字的使用,而南韓總統金大中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九簽署了總統令,批准道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

南韓於一九四八年立法規定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一九六八年南韓更以總統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漢字。此後,報章和書本上漢字的比率大幅下降,現在只有書本的封面和報紙的標題使用部分漢字,而內文差不多己經不用漢字了。基於年輕一代接觸漢字的機會比老年和中年的一輩少,形成了漢字文盲增多的現象。

南韓政府表示,由於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漢字所寫成,重新使用漢字有助於改善人民對歷史的了解,也能促進南韓和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而人名和同音異意字用漢字來表示也能改善現時同音字的混亂。使用漢字也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中國、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的遊客。

此禁令解禁後,隨即受到國內維護韓文團體的反對,他們擔心漢韓兩種文字一起使用會使韓字的地位下降,路牌加漢字的做法減低路牌的可讀性,也浪費資金錢。

現時批准使用漢字的范圍只有路牌、人名和同音字,其餘的漢字語還是必需用韓字書寫。為了安撫一些人民不滿的情緒,稍後還有更詳細的語文法列公布。 6 回答者: songlongyun

⑼ 韓國文字的歷史

韓國文字起源及其發展歷史

韓國人使用傳統的表音文字。韓字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實用的表音文字,得到了文字研究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韓文的文字體系具有出高度的科學性。韓字是由世宗大王(1446年)創造的。

1446年,韓國出現了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其含義正如它的名字所示,是「糾正國民的發音」之意。韓字的創始人世宗大王是韓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一位君王,他心胸寬廣,執政勤勉, 為世人所尊崇。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更還是一位極富激情的學者,他的才能和學識令很多學者驚嘆不已。

世宗大王在忙於國事之餘,喜歡讀書和坐禪。他具有堅持個人主張,決不妥協的性格。對國民的愛惜是他的治國之本,他還常常聽取庶民的意見。以國民的利益為中心來調整國策,以德治天下。

世宗大王在宮殿里設立了名為集賢殿的學問研究院。他經常在這里讀書學習,和學者們討論學術問題,並發行各種書籍。

世宗大王在執政期間深刻體會到普通庶民無法讀寫復雜的中國文字,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進行對話的痛苦,當時的中國文字是接受教育的貴族們的專屬物。

國內的有識之士使用的都是從中國引入的漢字,因此無法充分地表現韓語的發音和感情。普通庶民的上訴也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不僅如此,年積月累的農業耕種經驗和方法也都無法流傳下去。

世宗大王非常同情國民的處境,作為一個想要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的一代明君,他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易學易懂的文字,讓普通的庶民也可以輕松駕馭。

訓民正音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世宗大王在公告序言中寫道:「中國文字是基於中國歷史應運而生的,因此無法清楚的表達韓語特有的語境,無法充分表現庶民的想法和感情。考慮到我國子民的實際情況,我創立了這28個字母。這些文字簡單易學,希望能提高每位國民的生活質量。」從這篇序言中可以看出世宗大王對文化的獨立、國民的繁榮所持的執著和獻身精神。

世宗大王創造的28個字母延續到今天,我們只使用24個字母。
這24個字母如下:

輔音 :

(g,k), (n), (d,t), (r or l), (m), (b,p), (s), (ng), (j), (ch), (k) (t), (p), (h)

母音 :

(a), (ya), (eo), (yeo), (o), (yo), (u), (yu), (eu), (i)

訓民正音初創時有8個基本表音字母,分別是輔音 ",,,," 和母音" .,," 。

將輔音和母音分開是為了能隨意組合輔音和母音,使其發揮組合成音節的功能。訓民正音有別於象形文字,其輔音字母的發音是根據人的發音器官創造的,各個字元由各自不同的音構成,其他輔音只需根據發音的強度在基本字母上增加一筆。

母音是根據天、地、人的形象創造出來的。"." 是模仿圓天,''是模仿平地,'' 是模仿站立之人的形態。其他的母音,如 "(a), (ya), (eo), (yeo), (o), (yo), (u),(yu)" 皆是從這3個母音變化而來的。上述的3個母音現在已不使用。

民正音的出世是一項偉大的創舉。以人的發音器官為基礎創造的輔音字母,依據天、地、人的形態創造的母音均是一項革命性的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

創造韓文表音字母的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認為人類的發音不僅僅是單純的生理現象,還有一股雖然人們看不到,但實際上更強大的力量在支配著這一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的發音和所有的宇宙現象均與陰陽、五行密不可分,並由此推測聲音與季節變化以及音樂必然是相通的。韓語的音節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輔音、母音、尾音,這是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創造韓文字的基礎。尾音不是單獨創建的,而是根據輔音的重復而創,因此韓語是充分有效地結合母音和輔音而成的。

基於上述介紹我們不難看出,韓文的14個輔音和10個母音實際上具備了能夠表達世間一切聲音的功能。

吉林省是地處邊疆的多民族省份,總人口2500萬。全省共有43個少數民族,其中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錫伯族為世居民族。吉林省是朝鮮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國192萬朝鮮族人口中,吉林省有118.2萬人,佔61.6%。其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有83.6萬人。

朝鮮語是我國朝鮮族人民的主要交際工具。作為統一的民族語的朝鮮語在歷史上很早就形成並且定型了。現在使用朝鮮語的人數,國內外合計約有6000多萬。朝鮮文創建於1444年,是在朝鮮李朝世宗時參考漢語音韻和蒙古文以及西方拼音文字創制的,叫做訓民正音,或叫正音文字。

19世紀末,在延邊已經出現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教育活動的私塾,二十世紀初,多處有以教會名義辦起的私立學校。在日偽統治時期,受日本帝國主義奴化教育的影響,延邊朝鮮族曾一度失去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不能公開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但半公開或私下的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卻一直未中斷過。1945年解放和1948年朝鮮族的少數民族地位的確立,為延邊朝鮮族語言文字的普及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延邊地區,以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的朝鮮族教育,1952年基本上普及了小學,1957年基本上普及了初中。現在全州范圍內朝鮮族中,本民族語言文字普及率為90%以上。

⑽ 朝鮮語的起源歷史

起初朝鮮民族沒有自己的語言。語言猶如空氣一般,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沒有自己的語言的痛苦現代人很難想像。 如同拉丁語在中世紀歐洲是超越民族的共同語言,當時日本、越南及東南亞各國人民都廣泛地使用漢字。所以朝鮮半島使用漢字不足為怪。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半島的民眾說的並不是漢語而是韓語,但大家寫出來的卻是漢語。 所以有了一種口語和書面語各自為政的特有現象。學過一些韓語的人都會發現韓語和漢語差別還是比較大,用漢語表達所有的韓語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起初,人們試圖用漢字表達韓語,並出現了「借字標記法」等折中的方法。當時上層統治階層的漢語水平遠高於底層的官吏,因底層的官吏漢語水平有限,往往利用這種兩種語言結合的方式來表達公文正確的意思。這種方法的本質就是在漢字上加上組詞等虛詞,並調整語序的方式來表達。
雖然這種奇特的方式有一定生命力並繼續發展,但用漢字表達韓語難以保證完整性而且效率極低。因為韓語中有不少字很難用漢字的音或者意來正確描述,而且一個漢字有多種意思的情況也很普遍。同時統治階層的漢語水平逐步提高,導致「借字標記法」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小。
這種口語和書面語分離的情況使統治階層覺得十分不便,但對於維持統治地位卻有有利的一面。因為只有統治階層才能學會漢語並參加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是確定政治地位並享受各種經濟利益的保證。所以,創造一個普通老百姓也能輕易學會的語言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事情而且也不是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的事情。 從這一點來看,世宗為了圖普通百姓的方便創造韓語這種語言從政治角度來看也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在這種背景下,世宗知道創造新語言的舉措必定會引起統治階層的不滿和反對。所以他在暗地裡隱秘地開展這個偉大的項目。據說世宗對這個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很多史書上都說世宗本人創造了韓語,至少世宗本人親自參與了這個事情。世宗是朝鮮半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明君,當時有能力創造韓語的人中世宗也是首屈一指的學者。為什麼世宗如此熱衷於創造韓語呢? 也許是因為這是他親自主持的項目,我想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韓語的結構

首先我們要知道語言分為兩種,表意和表音。漢語是最典型的表意字,其特點是漢字的數量非常多。 表音字又分為兩種- 音節文字和音素字,音素字的代表語言就是韓語。表意字的每個字都有具體的意思。 表音字的每個字沒有具體的意思,但表示一個特定的聲音。
對於創造韓語的確切日期時至今日還有不少爭論,但大部分人認可韓語是1443年(世宗25年)創造的。 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語之日」。

熱點內容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