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歷史
1. 蜂蜜的歷史悠久,吃蜂蜜可以抗氧化嗎
蜂蜜含有生育酚(維生素E)、抗壞血酸(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Crane,1975),它們都是抗氧化劑,此外蜂蜜含有的過氧化氫酶(Scheportz,1996)及過氧化物酶(Loyrish,1974),在某種情況下,它們能清除過氧化氫,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一、蜂蜜的抗氧化性
美國全國蜂蜜理事會(NHB)資助伊利諾斯大學食品科學和人類營養系,對蜂蜜的抗氧化劑含量及其性能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弗蘭克爾等人(1998)研究了鼠尾草蜜、柳葉草蜜、桉樹蜜、大豆蜜、車軸草蜜、草木犀蜜、水紫樹蜜、向日葵蜜、蕎麥蜜等14種蜂蜜的19個樣品,發現深色的蕎麥蜜、向日葵蜜、漆椒樹蜜和水紫樹蜜所含的抗氧化劑比鼠尾草蜜、柳葉菜蜜、柑桔蜜、牧草蜜等淺色蜂蜜的含量大10-20倍。蜂蜜色澤深淺余所含抗氧化劑的相關系數R*R=0.634(P<0.001).
二、蜂蜜的抗誘變性
在烹飪肉類和魚類食品時會形成雜環芳香胺,這種化合物能誘發癌症。據報道合成的酚類抗氧化劑及維生素E抑制雜環芳香胺的形成。蜂蜜含有各種酚類化合物,如維生素E,類胡蘿卜素、過氧化物酶,他們在某種環境下都有抗氧化作用。
美國密芝干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和人類營養系夏因和烏斯通諾(2002)研究了幾種蜂蜜和糖,在油煎牛肉餅時,對雜環芳香胺的形成和誘變物總量的影響。他們在每100g牛肉餡里分別加入1g不同品種蜂蜜(蕎麥蜜、車軸草蜜、鼠尾草蜜)或相當於1g蜂蜜的糖(果糖、葡萄糖、蔗糖),仔細攪拌均勻。牛肉餅用不沾電考槃在110℃下每面煎10分鍾。從油煎的牛肉餅提取出雜環芳香胺,提純後用高效液相色譜定量。
各種蜂蜜對雜環芳香胺的抑制總量為:蕎麥蜜55%、車軸草蜜52%及鼠尾草蜜51%。統計分析揭示,不同品種蜂蜜的抗氧化劑含量水平對雜環芳香胺的抑製程度沒有明顯差別。加入果糖或葡萄糖也顯著降低總雜環芳香胺的形成,分別降低42%和41%。加入蔗糖沒有明顯作用。這些結果暗示,在牛肉餡里加入蜂蜜是降低烹飪時雜環芳香胺形成的一種可能方法。
2. 與蜂蜜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
孫亮,是抄孫權的小兒子,做了吳襲國皇帝的天才兒童。有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便派了黃門官去庫房把浸過蜂蜜梅子取來,可取回來的竟然有老鼠屎,便招來庫吏詢問。這種事,庫吏可是堅決不承認的,能動手腳的也就只有他和黃門官兩人,有人提議,將兩人都關起來治罪。孫亮卻有了個好主意,命人將老鼠屎剖開,只見鼠屎外面是濕的,裡面很乾燥。
於是,答案就有了。
孫亮說,如果老鼠屎早就在蜂蜜里,那一定是里外都濕透的,而現在卻是裡面干外面濕,很顯然是剛放進去不久,就是黃門官做的。
機關泄露了,黃門官只得服首認罪。
透過現象才能看到本質,表面現象往往最迷人眼,若不深入細致觀察,就不回得到正確的答案。
還有袁術死的時候要喝蜂蜜水 唐代李林甫口蜜腹劍
3. 蜂蜜的歷史到底有多久它究竟是怎樣被發現的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人對的飲食或者健康格外的重視,有的女性為了養容美顏,常常購買蜂蜜來食用,甚至直接塗抹在臉上替代面膜使用,那麼就有人問蜂蜜的歷史到底有多久?它究竟是怎樣被發現的?蜂蜜最早發現是在原始社會期間,野生的樹洞、岩穴自然是蜜窩了。
總而言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蜜蜂的貢獻,而且現在有很多的地方都在養蜜蜂,一來可以養家糊口,二來可以美容養顏,節約了不少的補品的費用,這實在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呀。
4. 人類食用蜂蜜歷史有多久
人類利用蜂來產品的歷史十分久源遠,其中蜂蜜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甜食。在西班牙巴倫西亞地區的阿拉尼亞洞窟內發現了公元前6000年前後的壁畫。畫中除鹿、野豬等動物外,還描繪了當時採集蜂蜜的情景。這是對溝通了人類與蜜蜂的蜂蜜的歷史進行的最早描繪。類似於養蜂的活動最早出現是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從古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600年)的烏塞爾法老所建造的太陽寺出土的浮雕上描繪了當時養蜂的情景,並有記錄表明當時養蜂作為一種職業已經確立。
5. 古人是何時開始吃蜜的
我們都知道,蜜蜂在我國歷史悠久,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大規模的養蜂場出現,不管是養殖技術還是產蜜技術都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資源。尤其是蜂蜜,在我國的應用更是歷史悠久,在很多古書中都有關於蜜蜂養殖技術與蜂蜜生產以及應用的技術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中關於蜂蜜入葯的記載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也還受用,可見古人的智慧並非一般。雖然古人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但是古人還是有錯誤的時候,比如古人吃蜂蜜的時候就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連現在很多傳統飼養的人在取蜜的時候都是用擰的方式來取蜜,對於邊角蜜含有幼蟲和幼蜂的也是一起擰,這難免會讓蜂蜜中含有少量的蜂蛹以及幼蜂的體液,而古代也沒有現在這么好的衛生環境,難免對蜂蜜造成污染,長期下來少量的生蜜是對人沒什麼影響,但是大量的蜂蜜卻讓人中毒。
經過大量的實踐後古人發現了經過高溫的蜂蜜沒有毒,於是採用高溫的方法來對蜂蜜進行滅菌使用,於是就形成了古人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的習慣,也就有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蜜為蜂液,食多則令人毒,不可不知,;煉過則無毒矣」這句話。
6. 百花牌蜂蜜的百花歷史
中國蜂業近代史專家趙國英於2006年曾致電北京百花公司董事長楊寒冰,他在信中說: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百花蜂產品公司在1956年公私合營時並入北京市土產公司蜜蠟經營部的幾家私營蜜店,其中永豐蜜店的歷史最早,在1933年六月出版的《華北養蜂月刊》第五卷第一期中發現了該店「在北平開設已有百餘年」的文字根據,按照中國的老字型大小隨低不隨高計算百花蜂產品應採用永豐店齡為百花的創建時間,以此計算的話百花已有180年左右的歷史。
百花1919年創建的提法是根據1993年出版的《中國蜂業簡史》李林園店定的(百花的前身之一)。2006年6月15日楊寒冰給趙國英先生回信:感謝他的熱情幫助,經與其他領導協商,1919年已宣傳出去不便更改,以避百花隨意自編歷史之嫌。2008年趙老先生又一次提出這個問題,他說:既然歷史脈絡已搞清為何不公開更正,這不單純是企業本身的問題,這關繫到我國蜂業近代史的問題,前者《中國農業網路全書·養蜂卷》誤載我已去信更正,如今你們又將錯誤大張旗鼓的宣揚。老先生措辭激烈,十分氣憤,老先生在信中說:希望你們盡快更正,讓世人了解我國也有百多年蜂業老字型大小。
由於百花公司領導擔心百花的歷史一下由90多年改為170多年,怕引起消費者的誤解,所以沒有貿然提出變更。趙老先生一怒之下,將此事反映到國家商務部,國家商務部責成北京市商務委調查此事。
2013年1月17日百花蜂業多名高層領導專程拜訪中國蜂業近代史專家趙國英老先生,了解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情況。百花蜂業公司為此專門召開了領導班子會議,決定按照趙老先生提供的線索,進一步查閱史料,嚴格論證,並進一步尋訪「永豐」范劍秋的後人或知情者,以確定「永豐」的建店日期,同時也可以追溯到百花創建的歷史。
作為一個學術嚴謹的蜂業史學者,百花的歷史可以將中國蜂業的近代歷史推進100多年,他如何不怒?老先生追根到底的學術作風讓人敬重,他的孜孜不倦,追根溯源才發現了百花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同時也為中國近代蜂業史畫出了厚重的一筆。
7. 冠生園蜂蜜的發展歷史
1903年,僅16歲的廣東人冼冠生隻身漂泊到上海當學徒,從叫賣蜜餞、乾果、瓜子等零食起家。在停業、開業達7、8次後,終於在南京路的易安茶社旁開了一個叫陶陶居的食品小店,並將自已的名字改為冼冠生。
1918年,就在陶陶居剛剛有起色時,卻遭到滅頂之災:永安公司要在這里建大樓吞沒了這塊地皮。陶陶居只好搬到上海南市,另起了個名字叫冠生園。
1923年,冠生園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生」字商標注冊。此後,冼冠生冠生園月餅不僅把他的冠生園又開到了南京路,而且上海的主要街道都有了冠生園的商店。冠生園的產品也在陳皮梅、牛肉乾的基礎上增加了月餅、罐裝果醬、杏仁露等新產品。
1933年他率各部門負責人到日本參觀訪問,得到啟發,回國後制出了杏華軟糖、魚皮花生等產品,這些在我國都是首創的產品還遠銷東南亞各國。
1934年,電影皇後胡蝶剛剛為力士香皂做過廣告後不久,就被冼冠生邀請到大世界,重慶冠生園商標為冠生園的月餅展銷會剪綵,並且請她與冠生園特大月餅合影。隨後,冼冠生將這張照片做成巨幅廣告,上書: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5年之後,冼冠生獲得上海「月餅大王」的美稱。
1937年「8·13」事變爆發,冼冠生捐出了大量食品犒勞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當時馮玉祥將軍特地書寫「現代弘高」四個字贈給冼冠生,以鼓勵他的愛國之舉。上海淪陷後,冼冠生將它的工廠遷往重慶、貴陽等地繼續生產。直到抗戰勝利後遷回上海。
到1949年,冠生園在全國各地設分店37家,已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
1956年, 冠生園進行公私合營。冼氏控股的冠生園股份有限公司解體,上海總部「一分為三」,各地分店企業都隸屬地方,與上海冠生園再無關系。目前,重慶、南京、貴陽、昆明、成都等近10家冠生園均有冼冠生的歷史痕跡。在上海,也有工業冠生園和商業冠生園之分。在全國范圍,也有多家冠生園未統一字型大小。
1972年周恩來總理將大白兔奶糖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尼克松。
1993年上海冠生園食品聯合總公司與上海冠生園食品總廠、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廠、上海華山食品廠合並成立了資產經營一體化的冠生園(集團)總公司,主要生產糖果和蜂製品二大系列產品。當年凈資產總額8000萬元,銷售收入2.9億元,出口創匯110萬美元。集團公司確立二層中心管理模式。大白兔商標被認定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與法國達能公司合資成立上海達能餅干食品有限公司。1995年冠生園(集團)總公司與上海發酵食品公司合並,成立新的冠生園(集團)總公司並成立董事會。投資億元與美國桂格公司共同投資建立上海冠生園桂格麥片有限公司。創辦《冠生園報》並舉辦首屆「冠生園員工運動會」,以後每二年舉辦一次。1996年上海工商冠生園實現合並,統一字型大小,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改製成立。創建和扶植一批有品牌、有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品牌公司,同時實施產業結構大調整,破產三家企業(新型發酵廠、上海酒精總廠、上海啤酒廠)兼並二家企業(華光啤酒廠和益民四廠)放小一家企業(上海麵包廠)。引進外資與日本大正制葯株式會社合資生產力保美達保健品(後改名為力保健)。集團公司確立了「三層中心」的管理框架。1997年「借殼」上市,冠生園成為豐華國有股的持股人。
1998年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和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聯手共同投資冠生園,新的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揭牌。主要產品:糖果、蜂製品、酒類、調味品、面製品、冷凍食品、飲料等二十多個系列二千多個品種。企業凈資產11.6億元,銷售收入50億元,出口創匯1100萬美元。冠生園獨家贊助「第六屆上海國際足球錦標賽」。在集團內全面開展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工作。召開「邁向二十一世紀冠生園集團發展戰略研討會」。集團公司提出集中品牌管理戰略,制定品牌管理條例。在公司實行統一司標、統一企業名稱、統一基色調、統一名片、信封、信紙、產品包裝箱,統一VI標准組合。2000年「冠生園」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從而冠生園集團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擁有二個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集團。對上海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進行體制改革,成立冠生園集團技術中心。推行集約化管理,冠生園集團資金結算中心成立。智能化、現代化的冠生園辦公大樓建成,並遷入使用。2001年集團公司提出了資產經營向產品經營轉移是冠生園新世紀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略決策。並舉行「綠色冠生園新世紀發展論壇」大型研討會。翁懋總經理提出了「綠色、無邊界、永續經營」的企業經營理念。冠生園代表中國食品行業參加「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暨技術創新成果」序館匯展。2002年「冠生園」、「大白兔」商標分別被認定為消費者「十大最喜愛的商標」和「十大認知率最高的商標」。集團公司與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合作成為其糖果供應商。大白兔全自動生產流水線項目改造成功。大白兔奶糖獲得上海地區首批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8. 人類最早食用蜂蜜是在什麼時候
我國食用蜂蜜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商代(距今約3300年前後)。最早的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將蜂蜜、蜂臘、蜂子列為上品。
9. 蜂蜜有多少年的歷史
哪么蜂蜜最早記錄時間呢?迨至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在《詩經回·周頌·小毖》有「莫答予荓蜂」的詩句,這是「蜂」字的最早文獻記載。「蜜」字則首見於《禮記。內 則》(前3世紀)。東周時期(前770~前256),出現了現存最早的有關養蜂的文獻——《山海經·中山經·中次六經》(約前3世紀)。其中,「蜂蜜」二 字開始組合成雙音節詞並沿用至今。該文描述了「其狀如人,而二首」的原始蜂窩形狀和「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的祭禱蜜蜂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