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歷史
Ⅰ 懷化的著名人物
懷化出身的名人有:粟裕、滕代遠、譚永華、向警予、向仲華、張秋潭、夏達。
1、粟裕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2、滕代遠
滕代遠(1904—1974),湖南省懷化市麻陽縣人,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7年任中央軍委參謀長。1942年任八路軍參謀長並參與北方局工作。
他是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創始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領導者之一,還是新中國人民鐵路事業的奠基人。1974年12月1日在北京病逝。
3、譚永華
譚永華,男,中國青年演員、導演,出生於湖南省湘西麻陽。他的表演形成了個人自然、平民又極具個性張力的風格。
譚永華是國內頗受歡迎的個性青年男演員,被公認為是在影視作品上表現最佳的演員之一。曾獲得浙江衛視金牌主持人大賽10強,南方電視台特邀專訪人物等榮譽。
曾拍攝電影《B區》、《兄弟》、《空巢老人》、《一路驚魂》等多部影視作品。並憑借《空巢老人》系列榮獲多個電影節獎項和提名。
4、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賢,1895年生於湖南漵浦縣商會會長之家。她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 ,女權主義領袖,無產階級革命家、婦女解放運動領導人之一。
在有跡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記里空坪刑場,年終33歲。
5、向仲華
向仲華(1911-1981),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〇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軍部秘書,第四師政治部秘書長,第十一團政治處主任,紅色中華報社社長。
Ⅱ 懷化古稱什麼
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1942年設縣。1997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懷化地區和縣級懷化市,設立地級懷化市。
懷化市(指地級懷化市,下同)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棲秘繁衍,遺址遍及全市各縣,遺址出土文物極為豐富。遠古為禹貢九州之荊州地。但直到春秋末期楚國向南開發湖南地區並開始征服今貴州一帶才開始建立統治。戰國時楚設黔中郡,懷化市境基本屬楚黔中郡。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08),派司馬錯發兵伐楚,攻佔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設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縣。今天沅陵縣城南窯頭村有秦黔中郡故城遺址。但當時設縣狀況已不可考。
秦亡後,西漢政權建立,懷化市境為荊州刺史轄地武陵郡,但郡治改治義陵,即今漵浦縣城南。設立的縣主要有:沅陵(今沅陵、瀘溪、麻陽縣地)、鐔成(今鶴城區、中方縣和洪江市,以及靖州會同、通道、綏寧縣地,並錯入貴州省境)、無陽(今芷江、新晃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義陵(今漵浦縣地)等。東漢武陵郡改治臨沅(今常德市區),建武六年(30年),省無陽、義陵2縣並入辰陽縣。
三國時屬孫吳,仍為武陵郡地;以後多有變遷,東晉時省鐔成縣並入舞陽縣;南朝齊時改舞陽縣為氵舞陽縣;南朝梁時,辰陽縣改名建昌縣,氵舞漾縣改名龍檦縣。設南陽郡,治建昌;析沅陵縣置夜郎郡。南朝陳將建昌縣復名辰陽縣,析武陵郡置沅陵郡。
隋統一後,懷化市地屬武陵郡、沅陵郡。
唐代州郡並稱。為加強對州郡的監督管理,太宗貞觀十年(636年),又依山河形勢分天下為10道,玄宗時增為15道。懷化市境屬黔中道,治所在今重慶市彭水縣。懷化市境設立的州郡有:辰州盧溪郡,治沅陵;錦州盧陽郡,治盧陽(今麻陽縣地);敘州潭陽郡,治龍檦(今洪江市地);獎州龍溪郡,治峨山(今新晃縣地);晃州,羈縻州,治所在今新晃縣涼傘。除原有的沅陵、龍標(龍檦改名)外,新設置的縣有漵浦(今縣地)、麻陽(今麻陽、鳳凰縣地)、盧陽(今麻陽縣西南)、招諭(今麻陽縣東北及鳳凰縣地)、朗溪(今洪江市及靖州、會同、通道縣地)、潭陽(今芷江縣及鶴城區、中方縣地)、峨山(今新晃縣地)、渭溪(今新晃、芷江縣地)等。
五代十國湖南境內馬殷創立了楚國,懷化市境分屬辰州、錦州、敘州等。
宋代懷化市境屬荊湖北路,治所在鄂州(今武昌)。基本上分屬辰、沅、靖三州。設縣主要有沅陵、漵浦、辰溪、麻陽、盧陽(潭陽縣地改置。今芷江、新晃及鶴城區地)、黔陽(先置於黔江城,後改置黔陽縣)、永平(先改沅州貫保砦為渠陽縣,後改名。紹興八年省入靖州為州治。今靖縣)、會同(三江縣改名。今縣地)等。
元代懷化市地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分屬辰州路(宋辰州)、沅州路(宋沅州)、靖州路(宋靖州)。
明代屬湖廣布政司(治武昌)。省下改路為府,府領州、縣,部分州直隸布政司,也領縣。懷化市境屬辰州府(治沅陵)和靖州(直隸州)。
清康熙三年湖南設省,懷化市境劃歸湖南省,屬辰沅永靖道。設辰州府,治沅陵,轄沅陵縣、辰溪縣、瀘溪縣、漵浦縣;沅州府,治芷江縣(縣丞駐榆樹灣),轄芷江縣、黔陽縣、麻陽縣;靖州直隸州,本轄,下轄會同縣、通道縣、綏寧縣;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析芷江縣晃州堡置晃州直隸廳。
民國成立後,廢府存縣,保留「道」一級,清辰沅永靖道被改為辰沅道,靖州直隸州改為靖縣。晃州直隸廳改為晃縣。民國11年(1922年),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民國24年(1935年),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范圍的19縣劃為慈石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年), 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年)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縣長。其中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順、瀘溪、辰溪7縣,專員駐沅陵;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7縣,專員駐黔陽;麻陽縣屬第四區。 民國29年(1940年)4月,又將全省重新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沅陵,轄沅陵縣、漵浦縣、辰溪縣、鳳凰縣、乾城縣、永綏縣、瀘溪縣、麻陽縣;第十行政督察區,治會同縣洪江市,轄會同縣、芷江縣、綏寧縣、黔陽縣、晃縣、靖縣、通道縣、懷化縣(1942年設縣)。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後,將原來的行政督察區改為「行政專員行政公署區」,簡稱「專區」。原第九、十區被改為沅陵專區和會同專區。並設立湘西行政區,轄永順、沅陵、會同專區。同時,懷化縣駐地由懷化驛(瀘陽鎮)遷至榆樹灣,黔陽縣駐地由黔城鎮遷至安江鎮。
1950年3月,會同縣駐地由洪江鎮遷至今城關鎮;10月以會同縣洪江鎮行政區域設立洪江市。
1952年9月,撤消湘西行政區和所轄的三個專區,設立湘西苗族自治區和芷江專區。芷江專區轄洪江市及芷江、黔陽、漵浦、綏寧、通道、靖縣、會同、晃縣、懷化、麻陽、辰溪、沅陵12縣,同年11月,芷江專區改名黔陽專區,行署駐地由芷江遷至於黔陽縣安江鎮。今天懷化市的行政區域基本成型。
1953年6月,撤銷洪江市,並入黔陽縣,黔陽縣駐地由安江鎮遷至洪江鎮。同年9月再設洪江市。
1954年5月,撤銷通道縣,設立通道侗族自治縣
1956年6月,撤銷晃縣,設立新晃侗族自治縣。以晃縣以及芷江縣部分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8年6月,黔陽專區的綏寧縣劃歸邵陽專區。
1959年3月,撤銷靖縣,並入通道侗族自治縣。
1961年7月,設立安江市,以黔陽縣的安江鎮及其周邊部分區域為行政區域。1962年10月撤消。同時復設靖縣。
1963年5月,撤消洪江市,並入黔陽縣。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行政專員行署被改為地區行政公署,簡稱「地區」。
1978年12月30日,黔陽地區駐地由黔陽縣遷至懷化縣榆樹灣鎮,並更名為懷化鎮。
1979年4月4日,設立懷化市,以懷化縣的懷化鎮、盈可公社為其行政區域。同年9月1日,復設洪江市。
1981年6月30日,黔陽地區更名為懷化地區。
1982年12月24日,撤消懷化縣,並入懷化市。
1986年9月22日,撤銷芷江縣,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
1987年2月19日,撤銷靖縣,設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1988年10月31日撤銷麻陽縣,設立麻陽苗族自治縣。
1997年11月29日,撤消懷化地區,設立地級懷化市。懷化市轄原懷化地區的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中方縣、鶴城區。合並原黔陽縣和洪江市,新設立的洪江市駐黔城鎮,由省直轄,懷化市代管。
1999年,洪江市雄溪鎮(原洪江市)發生群體事件,為平息事態,以原洪江市行政區域(原黔城鄉除外)從新洪江市分離,設立懷化市洪江管理區,為懷化市政府派出機構。
Ⅲ 懷化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懷化市作為湖南省最大的轄地級市,面積2.7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0萬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懷化市,不但有誘人的美食,還有美麗的風景,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
1928年,被叛徒出賣被抓,同年5月1日被害,犧牲時只有33歲。
開國中將——向仲華農民家庭出身的他,因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一直致力於革命,參與多次戰役,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廣州軍區政委,1979年在廣西指揮自衛反擊戰,此時的他已經是68歲的高齡,1981年於廣州病逝,享年70歲。
除了這些名人,還有教育家王一知、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向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謝杳文、米月娥、少將黃忠誠、曾育生、曹玉清,抗日名將楊伯濤等人。
Ⅳ 你對湖南省懷化市的歷史知道嗎今後會成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懷化市地處湖南西南部,面積2.7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其中侗、苗、土家、瑤等46個少數民族人口約佔40%,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山區城市。
懷化自然景觀豐富多彩,民俗風情濃郁獨特,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發展旅遊業良好條件,是湖南省旅遊業十年發展規劃(2001—2010年)中的重要旅遊城市之一。近年來,根據資源特點和發展現狀,懷化逐步形成了以自然生態、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三大品牌互為補充的旅遊發展態勢。
懷化區位交通優勢明顯
懷化自古有「黔楚咽喉」之稱,是我國東中部輻射大西南的橋頭堡,被譽為「火車拖來的城市」。湘黔、枝柳、渝懷鐵路交匯於市區,320、209、319國道和正在建設的上瑞、長渝、包茂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芷江機場距懷化市區僅30餘公里,沅水6大支流常年通航里程1200多公里,全市即將形成水、陸、空全方位的立體交通網路;「滬(上海)成(成都)」及「呼(呼和浩特)北(北海)」兩條國家一級通訊光纜在懷化交匯。這些使懷化作為大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地位日益凸現。
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加上懷化人民堅持對外開放,恪盡職守、勵精圖治、奮發圖強、艱苦工作,使懷化市城區在近30年裡由一個城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人的邊陲小鎮,快速崛起為一個城區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37萬的中等城市,已成為湘、鄂、渝、黔、桂周邊地區重要的物資、信息、技術流轉中心,經濟輻射面達五省(市、區)周邊44個縣、約9萬平方公里、1500萬人口的廣大區域。
懷化旅遊區位良好,處在湖南張家界、鳳凰、桃花源、廣西桂林、貴州梵凈山等著名旅遊區的結合部,有利於將這些旅遊區的遊客導向懷化聚集。特別是從大湘西旅遊發展角度看,懷化的旅遊資源與張家界、湘西自治州互補性很強,同時還是張家界至桂林以至海南黃金旅遊走廊的連接點。加快懷化旅遊業的發展是實現我省西部旅遊產品與外省旅遊產品強強聯合的一著重棋。2005年,懷化市接待國內外遊客49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20億元,旅遊總收入相當於GDP的6%。
懷化旅遊資源特色明顯
特色一 懷化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懷化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商周以來,歷為國、郡、道、州、府設治之所。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文化古跡。這里有楚秦黔中郡郡址和附近規模宏大的戰國、秦、漢墓群,有始建於唐貞觀二年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早的學府——龍興講寺,它比長沙的嶽麓書院還早342年;辭源「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出典之處的二酉藏書洞就在懷化的沅陵縣;有屈原流放九年之久並作《九歌》之故地;有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留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千古佳句的楚南上游第一勝景——黔城芙蓉樓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有華夏大地惟一的抗戰勝利受降舊址——芷江抗日受降紀念園,內陸地區最大的媽祖廟——芷江天後宮等人文景觀;有國內惟一的、規模宏大、稱得上中國商業經濟發展網路全書的明清古商貿城——洪江古商城,它被湖南省政府賀同新副省長譽為塵封千年的商業之都;還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黔城古城、會同高椅古民居和中方荊坪古村。懷化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是向警予、粟裕、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鄉;這里有著名的中央紅軍長征通道轉兵會議舊址——恭城書院,湘西剿匪紀念館,賀龍紅二、六軍團指揮所、劉鄧大軍指揮所等紅色旅遊資源;懷化還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從懷化走向了世界。
特色二 懷化民俗風情奇異多姿。
懷化侗民俗文化特色十分突出,全國5個侗族自治縣中懷化佔有三個半,是中國侗民族的主體地帶,47個不同民族和睦相處。我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的皇都文化村、百里侗文化長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芋頭侗寨等,保持了原汁原味、古色古香、豐富多彩的侗民俗文化。這里夜不閉戶,道不拾遺,一派和諧景象,提前數千年達到了中央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在通道,老百姓家的東西可以隨便吃,老百姓家的酒可以隨便喝;侗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里的侗族大歌、蘆笙舞享譽世界。懷化的巫儺文化、盤瓠文化、稻作文化等也各具特色,內涵豐富。
特色三 懷化山水生態美麗怡人。
懷化處於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沅水自南向北貫穿全境,這就決定了懷化地形復雜,山水相間,處處是景,可謂是步移景異。懷化森林覆蓋率高達65.3%,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不到20%),是全國九大生態良好區域之一。目前,我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生態示範市。有國家、省級以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9處,有位居全國丹霞地貌前十位、面積達168平方公里的萬佛山,湖南最大的水電站——五強溪電站庫區構成的沅陵「千島湖」,漵浦人文丹霞思蒙山水,通道、新晃驚險刺激的生態漂流以及辰溪燕子洞、漵浦飛水洞奇特的溶洞資源等,特別是通道的龍底河漂流絕妙無比,驚險萬分,在那裡住一晚上長壽三年是不可能的,但長壽三十天是可能的,漂流不翻幾次船是不可能的,但受傷也是不可能的,如一不小心掉下河喝口水,沒關系,因為懷化到處都是礦泉水。
Ⅳ 懷化有什麼歷史大人物
比較有名人的有: 滕代遠:平江起義,秋收起義的領導人
Ⅵ 西安與懷化的遠古歷史,有聯系嗎
車牌顏色細分
大型民用車 牌照為朱紅底白字
小型民用汽車 牌照為中綠底白字
公共安全專家專用汽車 牌照為白底紅「GA」黑字
武警專用汽車 牌照為白底紅「WJ」黑字
軍用汽車 牌照為白底紅中文字:「甲、乙、丙……」黑字
大使館外籍汽車 牌照為黑底白字及空心「使」字標志
其他外藉汽車 牌照為黑底白字
試車牌照為藍底白字 數字前有「試」字標志
學習車 牌照為藍底白字,數字前有「學」字標志
臨時牌照 牌照為白底紅字,數字前有「臨時」二字
汽車補用牌照 牌照為白底黑字
民用汽車牌照上有兩行字,上面一行小字是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名字和發證照及監管機關的代號,編號從01-99。民用汽車編號,一般為5位數字,即從00001-99999。編號超過10時,就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即A代表10萬、B代表 11萬、C代表12萬,最後一個字母Z代表33萬。英文字母中的I和O避而不用,以免和數字中的1和0(零)混淆
全國汽車牌照號詳解(各省市區)
北京[京]
A B(計程車) C E F H G(遠郊區縣)
上海[滬]
A B C (遠郊區縣) D
天津[津]
A B C E(計程車)
重慶[渝]
A 直屬車輛管理所
B 江南車輛管理分所
C 永川車輛管理所: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大足縣、綦江縣、榮昌縣
F 萬州車輛管理所: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巫山縣、巫溪縣、忠縣、開縣、奉節縣、雲陽縣
G 涪陵車輛管理所:涪陵區、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
H 黔江車輛管理所: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河北[冀]
A 石家莊市 B 唐山市 C 秦皇島市 D 邯鄲市 E 邢台市 F 保定市
G 張家口市 H 承德市 J 滄州市 R 廊坊市 T 衡水市
山西[晉]
A 太原市 B 大同市 C 陽泉市 D 長治市 E 晉城市 F 朔州市 H 忻州市
J 呂梁地區 K 晉中市 L 臨汾市 M 運城市
內蒙古
[蒙]
A 呼和浩特市 B 包頭市 C 烏海市 D 赤峰市 E 呼倫貝爾市 F 興安盟
G 通遼市 H 錫林郭勒盟 J 烏蘭察布盟 K 鄂爾多斯市 L 巴彥淖爾盟 M 阿拉善盟
遼寧[遼]
A 沈陽市 B 大連市 C 鞍山市 D 撫順市 E 本溪市 F 丹東市 G 錦州市
H 營口市 J 阜新市 K 遼陽市 L 盤錦市 M 鐵嶺市 N 朝陽市 P 葫蘆島市 V 省直機關
吉林[吉]
A 長春市 B 吉林市 C 四平市 D 遼源市 E 通化市 F 白山市 G 白城市
H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J 松原市
黑龍江
[黑]
A 哈爾濱市 B 齊齊哈爾市 C 牡丹江市 D 佳木斯市 E 大慶市 F 伊春市
G 雞西市 H 鶴崗市 J 雙鴨山市 K 七台河市 L 松花江地區(已並入哈爾濱市,車牌未改)
M 綏化市 N 黑河市 P 大興安嶺地區 R 農墾系統
江蘇[蘇]
A 南京市 B 無錫市 C 徐州市 D 常州市 E 蘇州市 F 南通市 G 連雲港市
H 淮安市 J 鹽城市 K 揚州市 L 鎮江市 M 泰州市 N 宿遷市
浙江[浙]
A 杭州市 B 寧波市 C 溫州市 D 紹興市 E 湖州市 F 嘉興市 G 金華市
H 衢州市 J 台州市 K 麗水市 L 舟山市
安徽[皖]
A 合肥市 B 蕪湖市 C 蚌埠市 D 淮南市 E 馬鞍山市 F 淮北市 G 銅陵市
H 安慶市 J 黃山市 K 阜陽市 L 宿州市 M 滁州市 N 六安市 P 宣城市
Q 巢湖市 R 池州市 S 亳州市
福建[閩]
A 福州市 B 莆田市 C 泉州市 D 廈門市 E 漳州市 F 龍岩市 G 三明市
H 南平市 J 寧德市 K 省直系統
江西[贛]
A 南昌市 B 贛州市 C 宜春市 D 吉安市 E 上饒市 F 撫州市 G 九江市
H 景德鎮市 J 萍鄉市 K 新余市 L 鷹潭市 M 南昌,省直系統
山東[魯]
A 濟南市 B 青島市 C 淄博市 D 棗庄市 E 東營市 F 煙台市 G 濰坊市
H 濟寧市 J 泰安市 K 威海市 L 日照市 M 濱州市 N 德州市 P 聊城市
Q 臨沂市 R 菏澤市 S 萊蕪市 U 青島市增補 V 濰坊市增補
河南[豫]
A 鄭州市 B 開封市 C 洛陽市 D 平頂山市 E 安陽市 F 鶴壁市 G 新鄉市
H 焦作市 J 濮陽市 K 許昌市 L 漯河市 M 三門峽市 N 商丘市 P 周口市
Q 駐馬店市 R 南陽市 S 信陽市 U 濟源市
湖北[鄂]
A 武漢市 B 黃石市 C 十堰市 D 荊州市 E 宜昌市 F 襄樊市 G 鄂州市
H 荊門市 J 黃岡市 K 孝感市 L 咸寧市 M 仙桃市 N 潛江市 P 神農架林區
Q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R 天門市 S 隨州市
湖南[湘]
A 長沙市 B 株洲市 C 湘潭市 D 衡陽市 E 邵陽市 F 岳陽市 G 張家界市
H 益陽市 J 常德市 K 婁底市 L 郴州市 M 永州市 N 懷化市 U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廣東[粵]
A 廣州市 B 深圳市 C 珠海市 D 汕頭市 E 佛山市 F 韶關市 G 湛江市
H 肇慶市 J 江門市 K 茂名市 L 惠州市 M 梅州市 N 汕尾市 P 河源市
Q 陽江市 R 清遠市 S 東莞市 T 中山市 U 潮州市 V 揭陽市 W 雲浮市
X 順德區 Y 南海區 Z 香港澳門進入內地車輛
廣西[桂]
A 南寧市 B 柳州市 C 桂林市 D 梧州市 E 北海市
F 南寧地區(部分劃入南寧市,其它部分成立崇左市)
G 柳州地區(部分劃入柳州市,其它部分成立來賓市)
H 桂林地區(已並入桂林市) J 賀州市
K 玉林市 L百色市 M 河池市 N 欽州市 P 防城港市 R 貴港市
海南[瓊]
A 海口市 B 三亞市
C 瓊北車輛管理所:瓊山市(已並入海口市)、儋州市、瓊海市、萬寧市、文昌市、澄邁縣、屯昌縣、定安縣、臨高縣
D 瓊南車輛管理所:五指山市、東方市、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E 洋浦開發區
四川[川]
A 成都市 B 綿陽市 C 自貢市 D 攀枝花市 E 瀘州市 F 德陽市 H 廣元市
J 遂寧市 K 內江市 L 樂山市 M 資陽市 Q 宜賓市 R 南充市 S 達州市
T 雅安市 U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V 甘孜藏族自治州 W 涼山彝族自治州
X 廣安市 Y 巴中市 Z 眉山市
貴州[貴]
A 貴陽市 B 六盤水市 C 遵義市 D 銅仁地區 E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F 畢節地區G 安順市 H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J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雲南[雲]
A 昆明市 C 昭通市 D 曲靖市 E 楚雄彝族自治州 F 玉溪市 G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H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J 思茅地區 K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L 大理白族自治州
M 保山市 N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P 麗江市 Q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R 迪慶藏族自治州 S 臨滄地區
西藏[藏]
A 拉薩市 B 昌都地區 C 山南地區 D 日喀則地區 E 那曲地區
F 阿里地區 G 林芝地區 H 駐四川省天全縣車輛管理所
J 駐青海省格爾木市車輛管理所
陝西[陝]
A 西安市 B 銅川市 C 寶雞市 D 咸陽市 E 渭南市 F 漢中市 G 安康市
H 商洛市 J 延安市 K 榆林市 U 省直系統(已取消)
V 楊凌高新農業示範區
甘肅[甘]
A 蘭州市 B 嘉峪關市 C 金昌市 D 白銀市 E 天水市 F 酒泉市 G 張掖市
H 武威市 J 定西地區 K 隴南地區 L 平涼市 M 慶陽市 N 臨夏回族自治州
P 甘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青]
A 西寧市 B 海東地區 C 海北藏族自治州 D 黃南藏族自治州
E 海南藏族自治州
F 果洛藏族自治州 G 玉樹藏族自治州 H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寧夏[寧]
A 銀川市 B 石嘴山市 C 吳忠市 D 固原市
新疆[新]
A ********市 B 昌吉回族自治州 C 石河子市 D 奎屯市
E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F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轄縣、縣級市(原伊寧地區)
G 塔城地區 H 阿勒泰地區
J 克拉瑪依市 K 吐魯番地區 L 哈密地區
M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N 阿克蘇地區
P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Q 喀什地區 R 和田地區
軍車牌:
現行軍車牌稱為97式,格式是甲A-12345
第一部分為中文天乾地支,代表解放軍軍種序列:
甲??解放軍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
乙??集團軍
丙??通信和運輸
己??沈陽軍區
庚??北京軍區
辛??蘭州軍區
壬??濟南軍區
寅??南京軍區
辰??成都軍區
戍??廣州軍區
午??空軍
未??海軍
申??總裝備部
第二部分為英文字母,代表下屬分類(不全):
A??司令部、總部
B??政治部
C??後勤部
D??裝備部
G??省軍區
H??倉庫、干休所
K??駐當地鐵路、航空、水運單位軍代處
P??醫院及醫衛院校
S??後勤工廠
第三部分五位數字就是軍事秘密了,不過省軍區第一位是序號,如廣州軍區下轄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各省軍區分別是戍G1、2、3、4、5字頭。
武警車牌:
97式武警車牌格式是:
WJ18-12345
第一部分WJ代表武警
第二部分兩位數為省市區代碼:
01??武警總部
02??河北省
03??內蒙古自治區
04??山西省
05??遼寧省
06??吉林省
07??黑龍江省
08??上海市
09??江蘇省
10??浙江省
11??安徽省
12??江西省
13??福建省
14??山東省
15??廣東省
16??廣西壯族自治區
17??湖北省
18??湖南省
19??河南省
20??四川省
21??雲南省
22??貴州省
23??陝西省
24??甘肅省
25??青海省
2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7??寧夏回族自治區
28??天津市
29??西藏自治區
30??海南省
31??北京市
32??重慶市
第三部分五位號碼,首位代表武警序列,首位為數字的為內務部隊,消為消防部隊,邊為邊防部隊,通為交通部隊,森為森林部隊,金為黃金部隊,警為警衛部隊,電為水電部隊
1、甲A026/027/028是最牛的,路上一定要躲得遠遠的,通天級人物阿……如果甲A026/7/8再掛個警備、安個警燈(車里,中控台上方)……
京ET也很牛,都是和國務院老幹部沾邊的……
京AG6就不說了,也是牛的
掛警備又有安警燈的也不要惹(廢話)……
只掛警備沒警燈的,就是假的了,當然也不排除靠關系搞的牌子,但肯定是有水分的。
023、323,塑封的置於前擋風左下角的,北京市委的車,不是很牛……
安全置於前擋風左下角的,北京市go-vern-ment最高級別車輛,沒人管,比較牛……
國A,置於前擋風下端,國務院的,不用說了,也很牛……
901金融通行證,以前叫免檢通行證也還行……
京安這個正是用來代替警備的,帶原來的警備誰也不撤,沒轍,只好一起用了……
還有就是京A80開頭的,國管局等的車,也牛……
使字牌子前5號的,有外交豁免權……
2、京A81、82、83開頭的也牛,京A88:釣魚台。
庚A,軍區司令部,庚G,北京警備區。甲 A:總參、甲B:總政、甲C:總後、甲D:總裝、未A:海軍司令部、午A:空軍司令部、甲F:軍事院校、甲N:二炮司令部、WJ01:
武警總部、WJ31:武警北京總隊。
京OB,北京市公共安全專家局及下屬各分局。
京OD,北京市公共安全專家交通管理局及下屬各支隊。
京OE,北京市鐵路公共安全專家局。
京A-****警,北京市公共安全專家局及下屬各分局各總隊,警務車如治安防暴巡查等。京A-A***警,法院警務車。京A-B***警,檢察院警務車。
3、025、026、027、028、029都是軍委和總參領導專車,更牛的是020、021、022、023、024,都是中央政治局領導專車。黃色字體警備牌是一級警備,發行量不多,多數用於國家、中央政治局、軍委專用開道車,白色的是普通警備牌,數量多些。
4、京A81是中直國管局,京A83是北京市go-vern-ment。京AG6XXX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專車。有BUICK、A6、S320
5、中國最牛的車是:甲A02156,是黑色德國特製AUDI A8 4.2
6、補充說:白字警備好像是公共安全專家部發的,警備加京安的車證組合可算是一級車證了。還有特別通行、禁毒也比較牛,鐵的,紅的,有備案號。新出一種通字牌也牛。而且,車里都帶紅外線感應的,李委員長原來去河北時,走京石高速就是,車對超速探頭都有反應。所以,通知全部關掉探頭,而且都防彈。
中國車牌的變更
在清光緒27年(1901年)的那個冬天,匈牙利人李恩時(Leinz)將2輛汽車帶入了上海,同年臘月廿一日(1902年1月20日),經公共租界工部局例會上討論,決定暫時先給這兩輛進口「自動車」發放臨時牌照以便管理。至此,拉開了中國汽車「戶口」管理的帷幕。在上海市公共安全專家博物館里,在文化歷史的沉澱中,記者尋覓到了汽車管理發展的腳步……
建國前的車牌
上海的道路交通管理始於晚清,民國時期,由公用局主管車輛牌照發放、機動車駕駛員考核等事務。1902年,伴隨著中國的第一塊牌照的誕生,工部局決定在當年(1902年)下半年增設汽車執照這個專門項目。
據了解,解放前的汽車牌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由各個地方go-vern-ment決定車牌樣式進行發放。一時之間,中國大地上,可以見到各種款式的汽車牌照。
建國後的車牌
而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汽車數量的增長,與時俱進,汽車牌照也數易其容,歷經了三次演變過程。
第一變:順序式
牌照大名:順序式機動車牌照
誕辰:1951年
數量:好比天上的星星
特點:自1960年起,公共安全專家機關統一規范牌照大小、標色、材質,並按照全國省、市、自治區序列號排序。其材質由最初的鐵質到1973年改成塑料質,其後於1986年改成鋁合金材質。這種順序式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種車牌組合方式。
樣式:牌照分為兩行,上面一行小字表示「發證機關代碼」,省市區全名+兩位數字序號(01?99,使館車是三位數)。下面一行大字是五位編碼。小車綠牌,大車紅牌,外籍車黑牌(「黑牌車」就是從那個時候叫起的),教練車、試驗車藍牌,等等。上面一行小字的序號表示省內各市,順序和現行的92式的A,B,C……基本相同。從其格式分布中,可以看出有日本車牌格式的蹤影。其具體的發牌方式是,先由工廠批量製作好車牌,然後由車管部門按號牌順序發放給車主。1994年開始逐步被92式取代。
死亡日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
死因:不適應時代發展。這種發放方式在相安無事30多年後,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吉祥號」出現後;許多人走關系要「好號」,引發了很大矛盾。此外,車輛迅猛增加,原有數目也已不能滿足需要。一方面是車管部門有苦難言,相關的管理人員整天被熟人圍著,整天接無數個要號牌的電話。一方面卻是老百姓不滿意,其間也滋生了許多的腐敗。
第二變:九二式
大名:九二式機動車牌照
誕辰:1992年
數量:好比地上的螞蟻
特點:為解決車管部門和群眾之間因車牌號碼而產生的矛盾,也為了杜絕腐敗滋生的土壤。車牌發放實施「電腦選號」,也就是把50個或者100個號牌分為一段(或叫一組),然後輸入微機,讓車主當場隨機抽取。這種方式看似公平、公正,可個別地方的車管部門、個別人,卻暗中私下預留一些號牌,並以不法手段高價出讓、中飽私囊;再加上機動車數量年年猛增,九二式車牌的容量也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樣式:樣式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汽車牌照樣式,從設計不難看出是借鑒了歐共體(現歐盟)的車牌樣式。92式牌照的樣式是1992年定的,最先在********、大慶等地先試行,1994年夏天才在全國大規模換發。與順序性相比,92式只有一行字,字體大了許多。這是為了進一步有利於目視識別和探頭拍照識別,有利於追查逃逸。
死亡日期:2002年8月一度有被個性牌照取代的危險,後被搶救過來。
當時死因:最初設想,92式牌照五位編碼中只有第一位允許字母。這樣編碼理論上只有34萬容量,很多大城市早已飽和。直轄市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京A飽和了還有京C京E京F京H……滬A飽和了還可以用滬B滬D滬E……可省轄市不行。青島把魯B用完了不能去用魯C啊,那是人家淄博的。只能新開一個魯U。廣州、深圳就慘了,廣東把24個字母早就全分配完了,連粵Z都分給港澳了。沒辦法,於是出現了諸如「粵A?3A456」、「粵B?AB123」等新格式。這種新格式最早是廣州深圳發明的,現在許多城市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漢、蘇州也都紛紛採用。
第三變:個性牌照
大名:二OO二式個性化機動車牌照
誕辰:2002年8月12日
數量:7002個
特點:同樣是微機管理,但比九二式號牌在容量上整整大了100位。也就是說,採用這種方式後,北京市可供選擇的機動車號牌將有3600萬個。「二OO二」式號牌資源廣大,可以在字母和數字里表達個人意願。從中也可以反映出車輛管理的演變過程以及演變原因,經濟高速發展、車輛大量進入普通百姓家庭。02式把號碼段容量擴大到了幾千萬,同時實現了個性化選號,最大程度地滿足了車主的心理需求,刺激了汽車消費,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樣式:二OO二」式機動車號牌則採用國際通用的淺底黑字,小型車是白藍漸變色為底,黑字編碼。02式牌照的設計明顯借鑒了美國的車牌格式。美國車牌上面一行小字是州名,中國02式車牌也把表示地名的「發證機關代碼」寫在上面一行(小字)。有一個漢字和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前者是所屬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簡稱,如京、津、浙、粵等,後者是公共安全專家交通管理部門車輛管理所的順序代碼。如:京A,代表城八區的機動車;京G,代表遠郊區縣的機動車。下面的大字是編碼,也模仿美國分為左右兩段的格式。這也是新式號牌最吸引人的地方――車主可以按各自的要求隨心所欲組合車號,譬如把姓名拼音縮寫或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編排到車號裡面去。號碼分為前三位和後三位兩個部分,號牌編號字元的自主編排組合方式共分下列3種,為三位加三位結構,不得缺位:(一)3位英文字母和3位數字,如:ABC"123;(二)3位數字和3位英文字母,如:123"ABC;(三)3位數字和3位阿拉伯數字,如:123"456。
死亡日期:2002年8月21日,剛滿10天時就不幸夭折。
死因:公共安全專家部要求,理由是「技術原因」,具體不詳。而據一些業內專家推測,新車牌與馳名商標、知名公司名稱之間的沖突以及部分車號不符合社會規范,出現了幾個IBM、BTV、SEX、USA911等搞笑版本,可能是新車牌緊急叫停的重要原因。
前景:有望死而復生。有關部門答復是:肯定發放「二OO二式」車牌照,具體時間將視「技術完善」情況而定。
附:部分個性化車牌
■FBI001: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
■UFO001:第一個不明飛行物。
■BMW007:寶馬車與這個牌照一起用可以說是絕配。
■GOD945:上帝就是我。
■CHN001:這個車號產生在深圳,可以說是最尊貴的一個車號了,中國第一號!
■MAN001:男人中的第一!
■YES518:非常肯定「沒錯!我要發!」
■ILU521:ILU寓義「ILoveyou」,「我愛你我愛你」。
■GBB988:乖寶寶叫爸爸。
92是車牌的一些規定
大型民用車,牌照為黃底黑宇
小型農用車,牌照為藍底白字
公共安全專家專用汽車,牌照為白底紅「警」字後面黑字
大使館外籍汽車,牌照為黑底白字及紅色「使」字標志。其他外藉汽車,牌照為黑底白字。
學習車牌照為黃底黑字,數字前有「學」字標志。
試車牌照為白底紅字,數字前有「試」字標志。
臨時牌照為白底黑字,數字前有「臨時」二字。
汽車補用牌照,為白底黑字。
各地發放牌照序列規則不盡相同,有的全市(州、盟)統一按順序發放,有的按照所轄縣市區分號段發放
Ⅶ 懷化有什麼歷史事件
事件:
決定中國工農紅軍命運的「通道轉兵」!
抗日戰爭勝利的「芷江受降」!
Ⅷ 懷化城歷代戰役
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1942年設縣。1997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懷化地區和縣級懷化市,設立地級懷化市。
前秦時期
懷化市(指地級懷化市,下同)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棲秘繁衍,遺址遍及全市各縣,遺址出土文物極為豐富。遠古為禹貢九州之荊州地。但直到春秋末期楚國向南開發湖南地區並開始征服今貴州一帶才開始建立統治。戰國時楚設黔中郡,懷化市境基本屬楚黔中郡。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08),派司馬錯發兵伐楚,攻佔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設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縣。今天沅陵縣城南窯頭村有秦黔中郡故城遺址。但當時設縣狀況已不可考。
秦漢時期
秦亡後,西漢政權建立,懷化市境為荊州刺史轄地武陵郡,但郡治改治義陵,即今漵浦縣城南。設立的縣主要有:沅陵(今沅陵、瀘溪、麻陽縣地)、鐔成(今鶴城區、中方縣和洪江市,以及靖州會同、通道、綏寧縣地,並錯入貴州省境)、無陽(今芷江、新晃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義陵(今漵浦縣地)等。東漢武陵郡改治臨沅(今常德市區),建武六年(30年),省無陽、義陵2縣並入辰陽縣。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
三國時屬孫吳,仍為武陵郡地;以後多有變遷,東晉時省鐔成縣並入舞陽縣;南朝齊時改舞陽縣為氵舞陽縣;南朝梁時,辰陽縣改名建昌縣,氵舞漾縣改名龍檦縣。設南陽郡,治建昌;析沅陵縣置夜郎郡。南朝陳將建昌縣復名辰陽縣,析武陵郡置沅陵郡。
隋統一後,懷化市地屬武陵郡、沅陵郡。
唐宋時期
唐代州郡並稱。為加強對州郡的監督管理,太宗貞觀十年(636年),又依山河形勢分天下為10道,玄宗時增為15道。懷化市境屬黔中道,治所在今重慶市彭水縣。懷化市境設立的州郡有:辰州盧溪郡,治沅陵;錦州盧陽郡,治盧陽(今麻陽縣地);敘州潭陽郡,治龍檦(今洪江市地);獎州龍溪郡,治峨山(今新晃縣地);晃州,羈縻州,治所在今新晃縣涼傘。除原有的沅陵、龍標(龍檦改名)外,新設置的縣有漵浦(今縣地)、麻陽(今麻陽、鳳凰縣地)、盧陽(今麻陽縣西南)、招諭(今麻陽縣東北及鳳凰縣地)、朗溪(今洪江市及靖州、會同、通道縣地)、潭陽(今芷江縣及鶴城區、中方縣地)、峨山(今新晃縣地)、渭溪(今新晃、芷江縣地)等。
五代十國湖南境內馬殷創立了楚國,懷化市境分屬辰州、錦州、敘州等。
宋代懷化市境屬荊湖北路,治所在鄂州(今武昌)。基本上分屬辰、沅、靖三州。設縣主要有沅陵、漵浦、辰溪、麻陽、盧陽(潭陽縣地改置。今芷江、新晃及鶴城區地)、黔陽(先置於黔江城,後改置黔陽縣)、永平(先改沅州貫保砦為渠陽縣,後改名。紹興八年省入靖州為州治。今靖縣)、會同(三江縣改名。今縣地)等。
元代懷化市地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分屬辰州路(宋辰州)、沅州路(宋沅州)、靖州路(宋靖州)。
明清時期
明代屬湖廣布政司(治武昌)。省下改路為府,府領州、縣,部分州直隸布政司,也領縣。懷化市境屬辰州府(治沅陵)和靖州(直隸州)。
清康熙三年湖南設省,懷化市境劃歸湖南省,屬辰沅永靖道。設辰州府,治沅陵,轄沅陵縣、辰溪縣、瀘溪縣、漵浦縣;沅州府,治芷江縣(縣丞駐榆樹灣),轄芷江縣、黔陽縣、麻陽縣;靖州直隸州,本轄,下轄會同縣、通道縣、綏寧縣;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析芷江縣晃州堡置晃州直隸廳。
民國時期
民國成立後,廢府存縣,保留「道」一級,清辰沅永靖道被改為辰沅道,靖州直隸州改為靖縣。晃州直隸廳改為晃縣。民國11年(1922年),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民國24年(1935年),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范圍的19縣劃為慈石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年), 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年)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縣長。其中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順、瀘溪、辰溪7縣,專員駐沅陵;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7縣,專員駐黔陽;麻陽縣屬第四區。 民國29年(1940年)4月,又將全省重新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沅陵,轄沅陵縣、漵浦縣、辰溪縣、鳳凰縣、乾城縣、永綏縣、瀘溪縣、麻陽縣;第十行政督察區,治會同縣洪江市,轄會同縣、芷江縣、綏寧縣、黔陽縣、晃縣、靖縣、通道縣、懷化縣(1942年設縣)。
新中國時期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後,將原來的行政督察區改為「行政專員行政公署區」,簡稱「專區」。原第九、十區被改為沅陵專區和會同專區。並設立湘西行政區,轄永順、沅陵、會同專區。同時,懷化縣駐地由懷化驛(瀘陽鎮)遷至榆樹灣,黔陽縣駐地由黔城鎮遷至安江鎮。
Ⅸ 請教湖南省懷化市的歷史沿革拜託各位了 3Q
歷史沿革 宋代以「懷柔歸化」之意設懷化砦,1942年設縣。1998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懷化地區和縣級懷化市,設立地級懷化市。 懷化市(指地級懷化市,下同)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這里棲秘繁衍,遺址遍及全市各縣,遺址出土文物極為豐富。遠古為禹貢九州之荊州地。但直到春秋末期楚國向南開發湖南地區並開始征服今貴州一帶才開始建立統治。戰國時楚設黔中郡,懷化市境基本屬楚黔中郡。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08),派司馬錯發兵伐楚,攻佔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設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縣。今天沅陵縣城南窯頭村有秦黔中郡故城遺址。但當時設縣狀況已不可考。 秦亡後,西漢政權建立,懷化市境為荊州刺史轄地武陵郡,但郡治改治義陵,即今漵浦縣城南。設立的縣主要有:沅陵(今沅陵、瀘溪、麻陽縣地)、鐔成(今鶴城區、中方縣和洪江市,以及靖州會同、通道、綏寧縣地,並錯入貴州省境)、無陽(今芷江、新晃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縣及鶴城區地,又錯入貴州省境)、義陵(今漵浦縣地)等。東漢武陵郡改治臨沅(今常德市區),建武六年(30年),省無陽、義陵2縣並入辰陽縣。 三國時屬孫吳,仍為武陵郡地;以後多有變遷,東晉時省鐔成縣並入舞陽縣;南朝齊時改舞陽縣為氵舞陽縣;南朝梁時,辰陽縣改名建昌縣,氵舞漾縣改名龍檦縣。設南陽郡,治建昌;析沅陵縣置夜郎郡。南朝陳將建昌縣復名辰陽縣,析武陵郡置沅陵郡。 隋統一後,懷化市地屬武陵郡、沅陵郡。 唐代州郡並稱。為加強對州郡的監督管理,太宗貞觀十年(636年),又依山河形勢分天下為10道,玄宗時增為15道。懷化市境屬黔中道,治所在今重慶市彭水縣。懷化市境設立的州郡有:辰州盧溪郡,治沅陵;錦州盧陽郡,治盧陽(今麻陽縣地);敘州潭陽郡,治龍檦(今洪江市地);獎州龍溪郡,治峨山(今新晃縣地);晃州,羈縻州,治所在今新晃縣涼傘。除原有的沅陵、龍標(龍檦改名)外,新設置的縣有漵浦(今縣地)、麻陽(今麻陽、鳳凰縣地)、盧陽(今麻陽縣西南)、招諭(今麻陽縣東北及鳳凰縣地)、朗溪(今洪江市及靖州、會同、通道縣地)、潭陽(今芷江縣及鶴城區、中方縣地)、峨山(今新晃縣地)、渭溪(今新晃、芷江縣地)等。 五代十國湖南境內馬殷創立了楚國,懷化市境分屬辰州、錦州、敘州等。 宋代懷化市境屬荊湖北路,治所在鄂州(今武昌)。基本上分屬辰、沅、靖三州。設縣主要有沅陵、漵浦、辰溪、麻陽、盧陽(潭陽縣地改置。今芷江、新晃及鶴城區地)、黔陽(先置於黔江城,後改置黔陽縣)、永平(先改沅州貫保砦為渠陽縣,後改名。紹興八年省入靖州為州治。今靖縣)、會同(三江縣改名。今縣地)等。 元代懷化市地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分屬辰州路(宋辰州)、沅州路(宋沅州)、靖州路(宋靖州)。 明代屬湖廣布政司(治武昌)。省下改路為府,府領州、縣,部分州直隸布政司,也領縣。懷化市境屬辰州府(治沅陵)和靖州(直隸州)。 清康熙三年湖南設省,懷化市境劃歸湖南省,屬辰沅永靖道。設辰州府,治沅陵,轄沅陵縣、辰溪縣、瀘溪縣、漵浦縣;沅州府,治芷江縣(縣丞駐榆樹灣),轄芷江縣、黔陽縣、麻陽縣;靖州直隸州,本轄,下轄會同縣、通道縣、綏寧縣;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析芷江縣晃州堡置晃州直隸廳。 民國成立後,廢府存縣,保留「道」一級,清辰沅永靖道被改為辰沅道,靖州直隸州改為靖縣。晃州直隸廳改為晃縣。民國11年(1922年),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民國24年(1935年),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范圍的19縣劃為慈石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年), 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年)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縣長。其中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順、瀘溪、辰溪7縣,專員駐沅陵;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7縣,專員駐黔陽;麻陽縣屬第四區。 民國29年(1940年)4月,又將全省重新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沅陵,轄沅陵縣、漵浦縣、辰溪縣、鳳凰縣、乾城縣、永綏縣、瀘溪縣、麻陽縣;第十行政督察區,治會同縣洪江市,轄會同縣、芷江縣、綏寧縣、黔陽縣、晃縣、靖縣、通道縣、懷化縣(1942年設縣)。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後,將原來的行政督察區改為「行政專員行政公署區」,簡稱「專區」。原第九、十區被改為沅陵專區和會同專區。並設立湘西行政區,轄永順、沅陵、會同專區。同時,懷化縣駐地由懷化驛(瀘陽鎮)遷至榆樹灣,黔陽縣駐地由黔城鎮遷至安江鎮。 1950年3月,會同縣駐地由洪江鎮遷至今城關鎮;10月以會同縣洪江鎮行政區域設立洪江市。 1952年9月,撤消湘西行政區和所轄的三個專區,設立湘西苗族自治區和芷江專區。芷江專區轄洪江市及芷江、黔陽、漵浦、綏寧、通道、靖縣、會同、晃縣、懷化、麻陽、辰溪、沅陵12縣,同年11月,芷江專區改名黔陽專區,行署駐地由芷江遷至於黔陽縣安江鎮。今天懷化市的行政區域基本成型。 1953年6月,撤銷洪江市,並入黔陽縣,黔陽縣駐地由安江鎮遷至洪江鎮。同年9月再設洪江市。 1954年5月,撤銷通道縣,設立通道侗族自治縣 1956年6月,撤銷晃縣,設立新晃侗族自治縣。以晃縣以及芷江縣部分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8年6月,黔陽專區的綏寧縣劃歸邵陽專區。 1959年3月,撤銷靖縣,並入通道侗族自治縣。 1961年7月,設立安江市,以黔陽縣的安江鎮及其周邊部分區域為行政區域。1962年10月撤消。同時復設靖縣。 1963年5月,撤消洪江市,並入黔陽縣。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行政專員行署被改為地區行政公署,簡稱「地區」。 1978年12月30日,黔陽地區駐地由黔陽縣遷至懷化縣榆樹灣鎮,並更名為懷化鎮。 1979年4月4日,設立懷化市,以懷化縣的懷化鎮、盈可公社為其行政區域。同年9月1日,復設洪江市。 1981年6月30日,黔陽地區更名為懷化地區。 1982年12月24日,撤消懷化縣,並入懷化市。 1986年9月22日,撤銷芷江縣,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 1987年2月19日,撤銷靖縣,設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1988年10月31日撤銷麻陽縣,設立麻陽苗族自治縣。 1997年11月29日,撤消懷化地區,設立地級懷化市。懷化市轄原懷化地區的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中方縣、鶴城區。合並原黔陽縣和洪江市,新設立的洪江市駐黔城鎮,由省直轄,懷化市代管。 1999年,洪江市雄溪鎮(原洪江市)發生群體事件,為平息事態,以原洪江市行政區域(原黔城鄉除外)從新洪江市分離,設立懷化市洪江管理區,為懷化市政府派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