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期中
『壹』 初三化學期中考試試題
2011-2012學年九年級人教版初中化學期中測試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S:32 Si:28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Fe:56
一. 選擇題(本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將它的編號填入下表對應的空格中。)
1. 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 汽油揮發 B. 玻璃破碎 C. 空氣液化 D. 鋼鐵生銹
2. 下列物質中所含氯元素化合價最高的是( )
A. HClO4 B. HCl C. C12 D. HClO
3. 新制的蒸餾水不宜用於養金魚,是因為蒸餾水中含有較少的( )
A. 氧元素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氫元素
4. 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氧氣具有可燃性
B. 氧氣能提供動植物呼吸
C. 氧氣能支持燃燒
D. 某些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能燃燒
5. 在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若通風不暢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氣體是( )
A. 氧氣 B. 氮氣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6. 空氣的凈化問題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各組中成分均屬於空氣污染物的一組是( )
A. SO2 CO NO2 B. CO2 HCl N2
C. CH4 CO2 H2 C. SO2 N2 O2
7. 汽車尾氣中主要含有NO、CO等氣體,為減輕污染,北京市對所有汽車均強制給汽車安裝「三效催化凈化器」,反應為:2CO+2NO N2+2CO2,其中被氧化的物質為( )
A. NO B. CO C. N2 D. CO2
8.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有黑色固體生成
B.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產生
C.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質生成
D.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有淡藍色火焰產生,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9. 氮化硅(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溫,可用於製造業、航天工業等。氮化硅屬於( )
A. 金屬單質 B. 非金屬單質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10. 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為未來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氦3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
11. 香煙燃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許多強致癌物和有害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學式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學校應當成為無煙場所
B. 尼古丁由碳、氫和氮三種元素組成
C. C10H14N2中,碳、氫、氮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0:14:2
D. CO易與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攜氧能力降低
12. 根據下表中列出的幾種常見的氣體和空氣的性質,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
項目 空氣 A(甲烷) B(二氧化硫) (氨氣) (氯化氫)
0℃、101kPa時的密度
(g/L) 1.29 0.72 2.86 0.77 1.63
20℃、101kPa時1體積
水中溶解氣體的體積 / 0.033 40 680 500
13.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 傾倒液體 D. 加熱液體
14. 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火災,不會留下任何痕跡而使物品損壞,最適宜的滅火器具是( )
A. 高壓水槍 B. 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C. 乾粉滅火器 D. 泡沫滅火器
15. 安全意識,是人類生存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下列實驗操作比較安全的是( )
A. 用鼻子直接嗅未知氣體的氣味
B. 用嘴品嘗未知物質的味道
C. 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乾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燈火試驗
D. 先加熱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後通入氫氣
16.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於2004年5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酒後駕車已成為一種違法行為。交警通常用一種「酒精檢測儀」檢查司機呼出的氣體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標,其反應原理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變為綠色的化合物X。則X的化學式應為( )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S
17. 在由CO2和O2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測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則混合氣體中CO2和O2的質量比為( )
A. 2∶1 B. 1∶2 C. 11∶4 D. 11∶7
二. 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它的編號填入下列的括弧中。若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錯選、多選均不給分;若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給1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給2分,但只要選錯一個就不給分。本題共5小題,10分。)
18. 近日,專家否認了「味精緻癌」的說法。實驗表明,味精在100℃時加熱半小時,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鈉)生成焦谷氨酸鈉,其對人體的影響甚微。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 谷氨酸鈉受熱不分解
B. 谷氨酸鈉在加熱下生成焦谷氨酸鈉是物理變化
C. 大量食用味精有利於身體健康
D. 實驗是研究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19. 將一個乾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燒杯內壁上出現細小的水珠;將燒杯迅速倒轉過來,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推斷蠟燭的組成為( )
A. 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B. 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肯定沒有氧元素
20.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確方法是( )
A. 用燃著的木條點燃 B. 通過灼熱的木炭
C. 通過肥皂水 D.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1. 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氣體中,碳與氧的元素質量比為3∶5,則該氣體組成可能是( )
A. 由CO或CO2單獨組成的純凈物
B. 由CO和CO2共同組成
C. 由CO和O2共同組成
D. 由CO2或O2共同組成
22. 下圖所示裝置可用於實驗室製取某些氣體,並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下表中所選用的葯品及製取的氣體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選項 選用的葯品 製取的氣體
固體M 液體N
A 大理石 稀硫酸 二氧化碳
B 鋅粒 濃硫酸 氫氣
C 大理石 稀鹽酸 二氧化碳
D 碳酸鈉 稀硫酸 二氧化碳
三. 填空題:(28分)
我們每時每刻都要接觸到化學,學習化學能加深我們對自身和自然的認識。
23. (5分)用名稱或化學式填寫:
①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_________;
② 地殼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__________;
③ 煤氣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
④ 石灰漿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⑤ 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___________。
24.(4分)用數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① 2個鐵離子___________;
② 3個氫氧根離子__________;
③ 氯化鈉中鈉顯+1價___________;
④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5. 下列物質:⑴ 氖氣 ⑵ 液氧 ⑶ 空氣 ⑷ 鐵水 ⑸ 水煤氣 ⑹ 水銀 ⑺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後所得剩餘固體 ⑻ 稀鹽酸 ⑼ 水。用序號按要求填寫:
屬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屬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金屬單質_____________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____________
26. 根據下列要求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① 石灰石高溫鍛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敞口久置於空氣中的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層白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白磷在空氣中發生自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你想喝自製的汽水嗎?小雨同學為你提供了「七喜」汽水成分表(見下圖)。
(1)根據「七喜」汽水的成分表,分析自製汽水所需的原料是:
白砂糖、果汁、食用香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打開汽水瓶蓋,有大量氣體逸出。請你對該氣體的成分進行探究,完成下表:
猜想與假設 驗證方法及操作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四. 推斷題:(8分)
28. 如上圖所示,已知:A、E是兩種金屬單質,其中A在空氣中燃燒時,會發出耀眼的白光,同時生成一種白色固體。試寫出上述各步反應的方程式,並寫出其基本反應類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 實驗題:(15分)
29. 化學實驗室中取用固體葯品時,粉末狀的用___________,塊狀的用_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體積液體葯品用___________,研碎固體用______________。
30.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用A、C裝置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試管中所放葯品的化學式是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當觀察到C中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時就立即收集,待集氣瓶中充滿氣體後,將集氣瓶從水槽中取出,並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如果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B裝置製取的氣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請寫出製取其中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製取該氣體時錐形瓶中放入的物質是_________,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___,用D裝置收集該氣體時,氣體應從__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六. 計算題(本題共1小題,5分)
31. 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0g放在大試管中加熱,過一段時間後,停止加熱,冷卻,稱得剩餘固體的質量為26.16g,然後繼續加熱,至不再有氣體放出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氣為5.76g,求:(1)共收集到 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 ?(3)第一次加熱後,有多少克 分解了?(4)第一次加熱後剩餘的26.16g固體中含有幾種物質?各多少克?
【試題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2. A 3. C 4. A 5. C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C 16. C 17. C
二. 多選題
18. C 19. C 20. D 21. BC 22. C
三. 填空題
23. ① N2 ② Al ③ CO ④ ⑤ CO2
24. ① 2Fe2+ ② 3OH- ③ NaCl ④ H2O
25. 屬混合物的是⑶⑸⑺⑻;屬化合物的是⑼;氧化物的是⑼;
金屬單質⑷⑹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⑴⑷⑹
26. ① CaCO3=====(高溫)CaO+CO2↑
② CO2+ ====CaCO3↓+H2O
③ 4P+5O2======(點燃)2P2O5
27.(1)檸檬酸、檸檬酸鈉
(2)該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把汽水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汽水中逸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四. 推斷題:
28. ① Mg+H2SO4(稀)==Mg SO4+H2↑(置換)
② H2+CuO====(△)Cu+H2O(置換)
③H2O====(通電)H2 ↑+O2↑(分解)
④2Mg+O2===(點燃) 2MgO(化合)
五. 實驗題:
29. 葯匙、鑷子、膠頭滴管、研缽
30.(1)① 酒精燈;② 鐵架台。
(2)高錳酸鉀,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隨氣流進入導管,收集到的氧氣不純。
(3)氫氣、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大理石,稀鹽酸,a。
六. 計算題
31.(1)9.6g (2)5.5g (3)9.8g
(4)二氧化錳5.5g;氯化鉀5.96g;氯酸鉀14.7g
『貳』 初三化學期中試題
這個不會有的,放棄吧!
『叄』 初三化學期中試卷(人教版,帶答案)
九年級期中化學測試題
姓名 班級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把正確答案序號填入下表。每小題3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
A.物質 B.物體C.運動D.實驗
2.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方法是
A.計算B.測量C.實驗D.推理
3. 通過觀察和使用食鹽,得出以下不屬於食鹽性質的是
A.白色固體B.調味品
C.易溶於水D.在空氣中很容易變硬
4. 在取用液體葯品時,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 B.1mL~2mL
C.3mL~4mL D.5mL~6mL
5. 實驗室中,不小心將酒精燈碰倒在桌子上燃燒起來,合理簡單的滅火方法是
A.用水沖滅B.用書本撲打撲滅
C.用嘴吹滅D.用濕抹布蓋滅
6. 給50mL液體加熱,需要使用的儀器是下列中的
①試管 ②燒杯 ③試管夾 ④酒精燈 ⑤蒸發皿 ⑥石棉網
⑦鐵架台(帶鐵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關蠟燭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觀察到蠟燭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層
B.蠟燭熔化產生「燭淚」
C.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層水霧
D.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不能被點燃
8. 振盪試管內的液體時,正確的操作是
A.用手緊握試管,用臂晃動B.用手捏住試管,用腕搖動
C.用手緊握試管,上下晃動D.用拇指堵住試管,上下晃動
9.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氣味
B.要節約葯品,多取的葯品放回原試劑瓶
C.塊狀而又無腐蝕性的葯品允許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砝碼要用鑷子夾取
10. 在探究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的活動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圖,則該操作說明該氣體是
A.極易溶於水
B.不易溶於水
C.易溶於水
D.與氣體是否溶於水無關
11. 下列儀器既可以盛放固體又可以盛放液體做加熱實驗的是
①量筒 ②試管 ③燃燒匙 ④集氣瓶 ⑤燒杯 ⑥燒瓶
A.⑤⑥ B.②③C.②③④ D.②⑤⑥
12. 根據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識,區分食鹽和白糖的方法應該是
A.看顏色 B.聞氣味
C.嘗味道 D.測密度
13. 下面使用試管夾夾取試管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A.試管夾從試管口往下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B.試管夾從試管口往下套,夾在試管的上部
C.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上部
D.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盤天平稱量10g食鹽,在稱量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此時他應該
A.調節平衡螺絲向右轉B.減少葯品
C.增加砝碼D.減少砝碼
15.「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主導方向。「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滅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科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 銷毀」等內容。2002年某地在整頓音像市場時查獲了一批盜版光碟,並進行了「綠色銷毀」。下列做法屬於「綠色銷毀」的是
A.潑上汽油焚燒B.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 D.碾壓粉碎後回收再利用
二、填空題(31分)
16.(6分)實驗室現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鹽酸,現要量取15mL的鹽酸,應取mL 的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平放,視線要與 ;若某同學量取液體時俯視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出讀數為15mL,則所取液體的實際體積應15mL(填「<」、「>」或「=」)。
17.(9分)請簡要說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1)傾倒細口瓶的葯液時,標簽沒向著手心
(2)向燃著的酒精燈添加酒精
(3)滴管取用試劑後平放或倒置
18.(6分)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的,
加熱前先使試管在火焰上來回移動,這種方法叫,加熱時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記不可使試管口對著。
19.(10分)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後,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會 。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如右圖),約1S後取出,可以看到在處(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 溫度最高。
(3)再將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 ,片刻後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盪後發現 。 結論:蠟燭燃燒以後的生成物是 。
三、活動與探究(24分)
20.(8分)觀察蠟燭的燃燒,得出下列結論。請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燒就能觀察到的現象(填字母)
(2)哪些是需要燃燒才能觀察到的現象(填字母)
a.自頂端起約1cm以內的燭體是溫的、柔軟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無味白色固體;
c.蠟燭頂端、燭心底部周圍有無色液體,呈碗狀存在
d.一白色燭心貫穿中軸,並延長至蠟燭頂1cm
e.形狀圓柱形,頂部為圓錐形尖出
f.燭心周圍和燭焰上端呈明亮的黃色
g.吹熄後,能看見燭心周圍有白煙上升,並慢慢消失
h.質軟,可用指甲刮出痕跡;
i.若風吹至蠟燭一邊;另一邊碗形頂端的蠟燭將熔成液體並沿燭體落下;
j.如受空氣流的影響,火焰會閃動,且生出黑煙。
除此之外,燃燒時你還觀察到的現象有(寫兩個)
。
21.(16分)圖2-4是某同學設計的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裝置:
(1)請你分析實驗過程中可能有哪些現象發生?
(2)當紅磷熄滅後,如果進入鍾罩內的水沒有上升鍾罩原來空間的五分之一,你估計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通過這個實驗你能推測氮氣有哪些性質。
(4)該實驗中紅磷為什麼要稍過量些?
期中測試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D D B A D B A B D D C
二、 填空與簡答題(共44分)
16、(每空1分)(1)2N (2)2H2 (3)6H2O (4)Al
(5)NaCl (6)NaOH (7)2Cl- (8)
(9)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 (10)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11)氧化銅
(12)一個鈉離子 (1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17、(每空3分)(1)③⑦⑨ (2)①②④⑤⑥⑧
(3) ①④ (4)②⑤⑥⑧ (5)②⑤⑧
18、(每空2分)13 2 金屬 Al2O3
19、(每空1分)(1)4 二 得到 (2)BD (3)A E (4)C (5)ACE (6)B
四、計算題(14分)
21、(1)(每空1分)3 9 2:4:3
(2) C% = ×100% = 31.6% ------(2分)
(3)38g× ×100% = 12g--------(2分)
(或38g×31.6%=12g)
答:(略)
22、(1)(1分) 100 (2)(1分) 40:12:48(或10:3:12)
(3)Ca% = ×100%=40% ---------------(2分)
(4)200mg÷40% = 500mg ------------------(2分)
=0.5g ------------------(1分)
答:(略)
『肆』 化學期中考試內容初三第幾單元到第幾單元
請問你是那個地方的學校,用的是什麼版本的教材?應該查查上屆的就可以了。
『伍』 九年級化學期中考試
初三考試一般不會太難,上學期主要是書本上的基本方程式,把方程式背好,最好還要背好化合價,這樣就可以防止出現一些沒見過的方程式。
初三還會考區別化合物,混合物,單質等,這個有定義就很容易判斷,一般的體型也就是一道選擇題。
稍微看一下,注意區別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還有常考的一些內容就是一些實驗的步驟,注意點,初中也就幾個實驗,尤其注重製二氧化碳,氧氣,石灰石煅燒,澄清石灰水,煉鐵,也就這幾個了,具體題目你可以自己去找點題目做做,這樣考試的時候更能上手。
還有就是一般會有一道學則題是關於微觀的,一般會有核外電子排布的選擇,最好背好原子序數表裡面的前20位元素,並且能夠靈活應用。
初三上半學期的重點一般是在方程式(理解置換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考實驗題也大部分是方程。
對初三的學生最難的就是推斷題,但是這個也只要把方程熟記於心也就差不多了。
計算類型,方程式一些,就列出式子,一半分就到手了。
我初中化學就這么學的,那個學起來也滿輕松的。中考也就這么寫類型的題目。
『陸』 初三期中化學試題及答案
初三化學上冊綜合試題以及答案
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石塊雕成石獅
B.海水蒸發得到食鹽
C.鐵生銹
D.自行車輪胎受熱爆炸
2、某固體物質受熱後變為氣態物質,這種變化屬於:(
)
A.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3、目前下列化學製品在生活中不準使用的是 (
)
A.含磷洗衣粉
B.可降解塑料袋
C.高效低毒蚊香
D.合成纖維衣服
4、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於化學這門科學研究范疇
(
)
A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B.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C物質的運動形式
D.物質的用途和製取
5、取用固體大顆粒葯品一般用( )
A.手拿 B.葯匙 C.紙槽 D.鑷子
6、向酒精燈內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
A.
B.
C.
D.
7、下列儀器不能用於在酒精燈火焰加熱的是(
)
試管 燒杯 量筒 集氣瓶 水槽 燃燒匙
A. B. C. D.
8、量取15毫升水,可選用( )
A.10毫升量筒
B.20毫升量筒
C.50毫升燒杯
D.100毫升量筒
9、加熱50ml液體時,所需的儀器是 (
)
①試管 ②燒杯 ③酒精燈 ④試管夾 ⑤石棉網 ⑥鐵架台 ⑦三腳架
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10、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確的是( )
A.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B.用火柴點燃酒精燈
C.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
D.用酒精燈的外焰部分給物質加熱
11、請找出適合貼在存放初中化學教學中常用的濃酸、濃鹼葯品櫃上的圖標 (
)
12、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確的( )
A.試管要傾斜,與桌面成45角
B.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在液體的中下部加熱,加熱時還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
C.應使用試管夾,注意從試管底部往上套
D.以上都正確
13、燒杯加熱時用石棉網的目的是 (
)
A.加快反應
B.在鐵圈上易托平儀器
C.使燒杯受熱均勻
D.減慢反應
14、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個小燒杯的質量,記錄結果正確的是 (
)
A. 59.3g B.59.32g C.59.325g D.59.3291g
15、下列實驗儀器中,不能作為化學反應容器的是 (
)
16、用托盤天平稱量5g粗鹽,天平調零後,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移,此時的操作是:(
)
A.減少砝碼
B.添加粗鹽
C.減少粗鹽
D.調節平衡螺母
17、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②加熱前試管外壁的水沒有擦乾;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④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⑤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⑥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管里液體的中下部。其中與之相關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實驗時,對剩餘葯品的處理方法是:(
)
A.倒回原瓶
B.倒入廢水池子里
C.原地拋棄
D.放入指定容器里
19、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物質時,誤將砝碼放在左盤,被稱量物放在了右盤。結果讀出固體質量為4.3克(1克以下用游碼)。固體物質的實際質量為( )
A.4.3克 B.4.6克 C.4克
D.3.7克
20、 某同學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先仰視讀出液體體積為20毫升,該生傾倒出部分液體後,又俯視讀其體積為10毫升。則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
A.大於10毫升
B.10毫升
C.小於10毫升
D.無法判斷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1分)
1、化學變化又叫
,其特徵是______________,常伴隨的現象有 _ _、
____、
_、
_、__________等。
2、液體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時,瓶蓋應 放在實驗台上,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後試劑瓶口與試管口要 ____________,使液體緩緩到入試管。若實驗沒有說明用量,應取____________ml液體。
3、天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態的氫氣可以做火箭推動劑。為了探究甲
烷和氫氣的燃燒有什麼不同,分別在空氣中點燃甲烷和氫氣,在火焰上分別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有水霧產生,倒轉過來,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甲烷燃燒產生了_______又產生了________,罩在氫氣火焰上方的燒杯內有水霧產生,倒轉過來,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未變渾濁,說明氫氣燃燒產生了¬¬¬_______,由此得出結論:甲烷與氫氣的 成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鎂條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
5、化學是一門以_______為基礎的科學,_________是學習化學的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
6、化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環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傾倒液體葯品時瓶上標簽要向著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取用塊狀固體或密度較大金屬顆粒時,用鑷子將快狀固體葯品放入試管口,然後慢慢的將試管豎立起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下列現象說明空氣中存在哪種物質,將物質名稱寫在題後的空格處。
①酥脆的餅干敞口防置在空氣一段時間後變軟了,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
②澄清的石灰水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瓶壁會出現白色固體,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
③小白鼠在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9、如下圖所示,把下列實驗所用儀器的標號和名稱填在橫線上。
① 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體需要用____________。
② 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___。
③ 蒸發液體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
④ 盛放較多量的液體試劑或反應容器___________。
⑤ 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托盤天平盛量葯品時,葯品應放在______邊,
當天平達到平衡時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砝碼
用了20g,則葯品的質量是__________g
三、實驗探究題(除特殊標記外每空一分,共19分)
1、小明和小紅對市場上銷售的一些分袋包裝的蛋糕發生了興趣,因為蛋糕
『柒』 初三化學上學期的期中試卷
????什麼意思``你是哪人`各地試卷又不同啊`
『捌』 初三化學考三十多怎麼辦,從一開始就沒學好現在期中了,怎麼辦
化學比物理容易得多,物理能學好,學化學不是問題,初三是剛開始學化學,因此提高並不難。兩點建議:基礎東西背會,元素化合價,名詞概念,包括方程式一類。沒有捷徑,背下來再說。多做題,不懂就問。初三化學內容少,出題基本相同,堅持1-2月所有題型看完。
『玖』 初三化學期中考試重點
初三考試一般不會抄太難,上學期主要是書本上的基本方程式,把方程式背好,最好還要背好化合價,這樣就可以防止出現一些沒見過的方程式。
初三還會考區別化合物,混合物,單質等,這個有定義就很容易判斷,一般的體型也就是一道選擇題。
稍微看一下,注意區別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還有常考的一些內容就是一些實驗的步驟,注意點,初中也就幾個實驗,尤其注重製二氧化碳,氧氣,石灰石煅燒,澄清石灰水,煉鐵,也就這幾個了,具體題目你可以自己去找點題目做做,這樣考試的時候更能上手。
還有就是一般會有一道學則題是關於微觀的,一般會有核外電子排布的選擇,最好背好原子序數表裡面的前20位元素,並且能夠靈活應用。
初三上半學期的重點一般是在方程式(理解置換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考實驗題也大部分是方程。
對初三的學生最難的就是推斷題,但是這個也只要把方程熟記於心也就差不多了。
計算類型,方程式一些,就列出式子,一半分就到手了。
我初中化學就這么學的,那個學起來也滿輕松的。中考也就這么寫類型的題目。
『拾』 1初三化學上冊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2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0分)
1.我們生活在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裡,下列色彩是由化學變化 呈現出來的是
A.雨後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燈 C.節日的禮花 D.彩色的圖畫
2.下列物質中,屬於純凈物的是
A.清新空氣 B.加碘食鹽 C.醫用酒精 D.乾冰
3.下列物質中,不屬於氧化物的是
A.A12O3 B.HgO C.HNO3 D.H2O
4.為了經久耐用,在燈泡中可填充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揚州正在大力推廣「LED」綠色節能光源。砷化鎵(GaAs)是光源材料,Ga為+3價,則As的化合價為
A.﹣3 B.﹣5 C.+3 D.+5
6.「低碳生活」已成為熱門話題。下列環境問題與CO2的排放有關的是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層破壞 D.溫室效應
7.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其化學式為CH4,四位同學在討論化學式CH4的意義,其中錯誤的是
8.下列對相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在石灰石上滴上稀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有大量白煙產生
C.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
D.將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溶液變成紅色
9.根據下列反應事實推導出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錯誤的推理是
化 學 反 應 事 實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反應物濃度
B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反應溫度
C
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後迅速分解
催化劑
D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反應物的種類
10.下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包含與不包含關系,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凈物,則在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指出①、②、③、④所屬物質類別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單質、③氧化物
C.①單質、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1.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隱患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廚房內聞到較濃的燃氣味,立即關閉閥門並開窗通風
C.電器著火立即用大量的水撲滅
D.手持燃著的蠟燭進入深洞游覽,發現燭光變弱或熄滅立即退出
1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13.一氧化氮(NO)雖然有毒,但由於其在醫療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譽。下列有關一氧化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氧化氮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0g
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一氧化氮由一個氮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 元素的質量比為1:1
MnO2
14.利用下列反應製取氣體,可用右圖所示裝置的是
MnO2
△
A.2H2O2 2H2O + O2↑
B.2KClO3 2KCl + 3O2↑
△
C.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D.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5.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屬鈉為原料,在一定條件下製得了金剛石,化學方程式為:
3CO2+4Na ===== x R + C(金剛石),則x 、R為
A.1、Na2CO3 B.2、Na2CO3 C.4、Na2CO3 D.2、Na2O2
二、選擇題(每題有1~2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不給分,漏選給1分。每題2分,共10分)
16.下列圖示的各物質(或元素)相對含量錯誤的是
17.某氣體可能由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一種或多種氣體組成,經測定其中只含有碳、氧兩種元素,碳、氧元素質量比為1:2,則關於該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是純凈物 B.可能是CO、CO2的混合物
C.該氣體最多可能的組合有2種 D.該氣體最多可能的組合多於2種
18.有兩種微粒,已知它們的質子數相等,核外電子數也相等。下列關於這兩種微粒的說 法錯誤的是
A.可能是一種分子和一種原子 B.可能是兩種不同離子
C.可能是一種分子和一種離子 D.可能是兩種不同的分子
19.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得到事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區分事實與推論。則關於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後,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紅墨水滴入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正確的是
A.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 B.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
C.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D.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
20.在一定的條件下,向一密閉的容器內加入化學式為A、B、C、D四種物質各20g,充分反應後,測定其質量,得到數據如下:
物 質
A
B
C
D
反應前質量(g)
20
20
20
20
反應後質量(g)
20
30
未知
1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容器內發生了分解反應
C.反應後容器內C的質量為16g D.容器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 + 3D = 5B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4分)
21.(6分)用相應的化學符號填空
①1個氨氣分子 ; ②兩個銅原子 ;
③3個亞鐵離子 ; ④硫化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
⑤太陽上最豐富的元素是 ; ⑥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氣體是 。
22.(6分)許多化學反應中都有水。請按照以下反應類型,寫出化學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參加的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彰顯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請回答下列問題:
(1)部分救災人員感到呼吸困難,因為玉樹地區海拔高,空氣中的O2 ________________。
A.不能供給呼吸 B.體積分數偏小 C.比低海拔地區稀薄
(2)在救災過程中,某些設備需要使用鋰電池。鋰電池中總的化學反應可表示成 :Li+MnO2=LiMnO2,其中反應前後Li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情況是:0→+1,則Mn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情況為:+4→____________。
(3)確保飲用水安全是災後重建的頭等大事,靜置、沉澱、吸附、過濾、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凈水方法。判斷凈化後的水是硬水或軟水,可加入少量肥皂水或用 進行檢驗,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4)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可利用吸附、沉澱、過濾和蒸餾等方法凈化,其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5)國家葯監局公布的抗震救災急需葯械目錄中包括:一次性防護服、活性炭防護口罩、骨科內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護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24.(6分)下圖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請你回答:(1)X= ;
(2)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鈣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
(3)A、B、C、D中屬於同種元素的微粒是 (填序號);
(4)A微粒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微粒的化學性質相似 (填序號);
(5)具有相同原子數和電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等電子體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性質。
下列各組微粒中屬於等電子體的是 (填字母序號)。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來源:Zxxk.Com]
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5.某科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鎂可在氮氣中燃燒生成Mg3N2,設計了如下方案進 行驗證。
步驟l:用盛水的水槽、無底的廢廣口瓶、燃燒匙、蒸發皿、橡皮塞等裝配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准備一隻有一根銅絲穿過的橡皮塞,銅絲末端固定一根鎂條。
步驟2:引燃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卻,觀察到廣口瓶內水面上升的體積約占瓶內水面原上方空間的1/5左右。
步驟3:往水槽中加水使廣口瓶內外水面相平。點燃鎂條,更換橡皮塞,鎂條在廣口瓶內繼續燃燒,發出紅光,放出熱量。待冷卻後廣口瓶內水位繼續上升。|K](1)步驟2的目的是 。
(2)在步驟3「待冷卻後廣口瓶內水位繼續上升」是由於瓶內氣壓 (選填「大於」、「小
於」或「等於」)外界氣壓。
(3)根據上述實驗和你所學的知識,請寫出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的有關化學方程式:
。
26.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長江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 程,最終製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物質的名稱是 ,操作①的名稱是 ,若經過操作①後,所得液
體C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填寫序號);
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緣 b.漏斗下端未靠在燒杯內壁
c.漏斗內液面高於濾紙的邊
(Ⅰ) (Ⅱ) (Ⅲ)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異味和色素,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該過程主要是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3)小剛取少量液體D於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盪,發現有較多浮渣產生,說明液
體D是 水。操作③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經過操作③以後,小剛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五、(本題共2小題,共17分)
27.今年我市化學實驗操作考察的實驗之一是「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現摘錄某同學的實驗過程如下:
①選擇適當儀器,組裝成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向集氣瓶中加水,並倒置 於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氣瓶底部出現氣泡;
④將葯品平鋪於乾燥試管底部,在導管口放置蓬鬆的棉花團,塞上橡皮塞,固定於鐵架台上;
⑤點燃酒精燈加熱,待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
⑥氣體收集完畢,用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從水中取出並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滅酒精燈,後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錳是 。
(2)欲調整試管高度,應調節圖中A、B、C哪個旋鈕: ;
(3)步驟②的正確操作後觀察到的現象是 ;若裝置無破損,
加熱一段時間後,觀察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但導管口仍未產生明顯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實驗步驟中,可能導致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不純凈(水蒸氣不計)的是 ;(填序號)
(5)步驟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試管炸裂,原因是 。
28.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a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若想製取CO2,應選擇圖中的_______裝置,選 用的收集裝置為 (填序號),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CH4)是密度小於空氣、難溶於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鹼石灰的固體混合物製取甲烷。製取甲烷的發生裝置應選擇 (填裝置編號,下同),收集裝置應選 ;請寫出甲烷完全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題共1小題,共7分)
29.三聚氰胺[ 化學式C3N3(NH2)3 ] 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產品。它是一種純白色單斜
棱晶體,無味,密度1.573g·cm-3 (16℃)、熔點354℃;快速加熱升華,升華溫度300℃。溶於熱水,微溶於冷水,極微溶於熱乙醇,不溶於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等。低毒。在一般情況下較穩定,但在高溫下可能會分解放出氰化物。
食品工業中常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方法來測定蛋白質含量。即通過測定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三聚氰胺中含氮量高,加入牛奶後可以提高牛奶中的蛋白含量,使產品在常規檢查中顯得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但三聚氰胺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它是一種禁止用於寵物食品及動物飼料的化學物質, 動物食用後可以使動物發生腎衰竭並導致死亡。
(1)根據上述信息我們知道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質有 ,
化學性質有 (各寫一點)。
(2)三聚氰胺的相對分 子質量為 ,其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
(3)某品牌牛奶的標簽上標有:蛋白質含量2.8g(每100g)。則喝一盒牛奶(250g)相當於同時喝下蛋白質 g。(保留一位小數,下同)
(4)蛋白質種類繁多。若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其平均含氮量為16%。則上述品牌牛奶中氮元素含量為 g(每100g)。(5)若在上述每100g牛奶中添加1g三聚氰胺,則能把「蛋白質」含量提高到 g。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九年級化學答案
一、選擇 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B
A
D
D
C
D
A
C
D
B
A
B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給1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2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題號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D
C
A
AC
三、(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4分)
[來源:學科網]
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5.(4分) (1)除去廣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
點燃
點燃
(2)小於
(3)2Mg+O2 2MgO 3Mg+N2 Mg3N2(2分,寫一個方程式得1分)
26.(8分)(1)明礬 過濾 a c (2)Ⅱ 物理(3) 硬 Ⅰ 較多泡沫
五、(本題共2小題,共17分)
橡皮塞沒有塞緊(1分)
(4)③⑤(1分) [來源:學科網]
(5)冷水倒吸使玻璃試管急速冷卻(或大試管破裂)(1分)
28.(10分)(1)酒精燈 分液漏斗
點燃
(2)B C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方程式為2分)
(3)A D/E CH4 +2 O2 CO2 + 2 H2O(方程式為2分)
六、(本題共1小題,共7分)
29.(每空各1分)
(1)略 (2)126 6:1:14 (3)7 .0 (4)0.5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