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物理書
我是
廣東
東莞的,我們這邊
語文
、
物理
用粵教,
數學
/
生物
/
化學
/英語用人教,然後
地理
用中圖版,歷史用嶽麓版,供你參考。
我
廣州番禺
,語文是
新課標
,英語是
牛頓
大學出版,其他是人教
② 粵教版的高中物理課本都有哪幾冊書啊,詳細介紹一下它們分別在什麼時間用合適.
本套教材的體系結構是按照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對高中物理課程的模塊化設計的次序編排的,每個模塊編寫一冊教材,共十二冊。
第一、二冊為共同必修教材,面向全體高中學生,注重為學生打好共同的基礎,同時為學生後續課程的選擇和學習作好准備。
選修系列1包含兩冊,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學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的融合,強調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選修系列2包含三冊,側重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學,強調物理學與技術的結合,著重體現物理學的應用性、實踐性。
選修系列3包含五冊,側重讓學生較全面地學習物理學的基本內容,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較為深入地認識物理學在技術中的應用以及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③ 有哪本參考書是有物理3-3粵教版的嗎
人教版物理3-3主要是熱力學部分,包括分子動理論,理想氣體,熱力學定律。在三本選修中是最簡單的,自學應該沒問題
-
④ 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書和粵教版的高中物理書具體的不同是什麼
一、部分知識呈現方式不一樣:例如「曲線運動」這一知識點人教版用了一章來呈現,知識板塊整合的非常嚴密,學生好用,但教師需要補充更多的資料。粵教版用了兩章來講述,分別為「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做了合理的切分,教師教學方便。
二、欄目設置不完全一樣:比起人教版,粵教版更注重課外活動建議,比人教版多設置了「本章小結」和章末「習題設置」。
三、插圖使用不完全一樣:粵教版的實物情景圖、現場圖片、現場模擬圖多於人教版;熱膠版的數理功能圖多於粵教版的。
四、試驗項目設置有差異:人教版試驗方案設計注重同步對比法的運用;粵教版試驗方案設計注重物理問題的探究性和實驗方案的開放性。
(4)粵教版物理書擴展閱讀
粵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 認識運動
第二節 時間 位移
第三節 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第四節 物體運動的速度
第五節 速度變化的快慢 加速度
第六節 用圖像描述直線運動
本章小結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時間和位移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⑤ 急需粵教版物理必修三電子書
這個也有好幾個版本的小夥子,不知道你到底需要那些版本
⑥ 廣州高中理科《物理》是用的粵教版的那幾本教材
是使用選修的3-1、3-2、3-4、3-5的。
⑦ 九上粵教版物理的《中學教材全解》和《教材幫》那個更好注意是物理,而且要難的。
兩本書各有特點,教材幫更全面一些,講解更詳細一下,具體更適合高中生,應該是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
⑧ 粵教版高中物理書分別為哪些
本套教材的體系結構是按照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對高中物理課程的模塊化設版計的次序編排的,權每個模塊編寫一冊教材,共十二冊。
第一、二冊為共同必修教材,面向全體高中學生,注重為學生打好共同的基礎,同時為學生後續課程的選擇和學習作好准備。
選修系列1包含兩冊,側重物理學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學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的融合,強調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選修系列2包含三冊,側重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學,強調物理學與技術的結合,著重體現物理學的應用性、實踐性。
選修系列3包含五冊,側重讓學生較全面地學習物理學的基本內容,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的思想和方法,較為深入地認識物理學在技術中的應用以及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⑨ 廣州粵教版高中物理選修有幾本
選修1系列2本:來1-1、1-2
選修自2系列3本:2-1、2-2、2-3
選修3系列5本:3-1、3-2、3-3、3-4、3-5
在廣東的話,文科只學1-1,理科高二學3-1、3-2、3-3、3-5,高三一般就不講新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