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氣壓強
㈠ 求初中物理大氣壓強題目,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啊,初中的
壓力鍋直徑為24cm,限壓出氣口直徑為35mm,限壓閥質量為100g,使用時壓力鍋內外最大壓強差為多少?合多少標准大氣壓?鍋蓋與鍋的介面處應至少承受多大壓力?
水杯盛水,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往杯里裝入大半杯熱水,擰緊瓶蓋,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後,瓶蓋會很難擰下來。
帶有吸盤的塑料管鉤靜止在牆壁上。若將一件衣服掛在掛鉤上,掛鉤仍處於靜止狀態。關於掛鉤說法正確的是 (D)
A.它受到的大氣壓強減小
B.它受到的重力增加
C.它對牆壁的壓力增加
D.它與牆壁的摩擦力增大
在刮龍卷風時,大氣壓可達9*10^4P,在一座面積為200平方米的簡易平頂廠房中,當時的大氣壓是10^5 Pa.如果此時龍卷風從廠房房頂上方刮過,那麼,大氣壓對廠房房頂的作用力可能是______
一個長方體的金屬塊,上、下表面積均是40cm平方,高為5cm,用細線系好後浸沒在水中,它的上表面與水面平行,距離水面10cm。
(1)金屬塊上表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Pa,受到水的壓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下表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pa,受到水的壓力是_______N,方向________。
1. 某水壩高50 m,上游水位40 m,則壩底受到的水的壓強是多大?(條件冗餘開放)
【答案】水對壩底產生的壓強為4×105 Pa。
2.在一個圓柱形水容器里,將一圓柱體A放入水中時有1/5長度露在水面,容器受到水的壓強增大60Pa,若將A壓入水中,容器受到水的壓強將增大多少?
因為 圓柱體密度=4/5水密度
所以 圓柱體被浸沒時所受浮力=5/4圓柱體重力
所以 變化(delta)P=(5/4-1)*P0=15Pa
因為 (delta)P=水密度*g*(delta)h
所以 (delta)h=k(根據上面那個式子自己算.我不詳寫了.這里就設為k)
把剩下的1/5按進去之後,液面會升高k/(4/5)*(1/5)=k/4
所以 (delta)P=水密度*g*k/4=15Pa
3.一底面積為100cm⒉的容器重力是8N深度為30cm重力是40N的水放在面積為
2M⒉的水平面上(g=10/kg)求
(1)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壓強各多少?
(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壓強各多少?
壓力:F=G=40N
壓強:P=F/S=40/[100*10^(-4)]=4000Pa
壓力:F=40+8=48N
壓強:P=F/S=48/[100*10^(-4)]=4800Pa
4.小明家的壓力鍋蓋上標有**鋁製品廠24cm壓力鍋的字樣,他測得限壓閥的質量是100g,排氣孔德直徑為3mm。
這個壓力鍋正常工作時內部水蒸氣的最大壓強相當於大氣壓的多少倍?
鍋蓋至少要能承受多大壓力才能保證安全?
p=G/s=0.1*9.8/(3.14*1.5*1.5*10^-6)
5.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假若它碰到的是一個放在水平地面上容積為8*10^-4立方米的圓柱形容器(器壁厚度不計),該容器的底面積為2*10^-3平方米,裡面裝有4*10^-4立方米的水,一隻烏鴉將地上的小石塊逐個投入瓶內,當瓶內石塊的總質量達到1kg時,水面剛好升到瓶口,烏鴉喝到了水,求:
(1)瓶內石塊的總體積
(2)這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3)瓶內石塊受到的浮力共為多大?
(4)容器對地面的壓強共增加了多少?
容積減去水的體積不就是石塊的體積么 ,水的體積除以容器的面積不就是高度么,根據壓強公式不是可以算壓強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不就是排開的水的重力么,容器對地面的壓強增加量,容器增加了什麼,對,是石塊,石塊有重力,重力增加了,壓強也增加了
6.在底面積為200平方厘米的盛水容器內,有一質量為200g,邊廠為5CM的正方體木塊浮在水面,並浸入2CM,水面離容器底的高度為15CM,若將該木塊從水中去走,這時容器內水的深度是多少?
此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為V=5*5*2=50立方厘米
拿走木塊,水的體積減少50立方厘米,水面下降高度H=V/S=50/200=0.25厘米
所以水的深度15-0.25=14.75厘米!
但這樣的結果和題目是矛盾的!
題目說是200克的木塊,浮在水面上的話,浮力應該是等於重力=0.2kg*9.8N/kg=1.96N,排開水的體積V=F浮/ρ水*g=1.96/1000*9.8=0.0002立方米=200立方厘米
但題目說,浸入水中只有2厘米,即排開水的體積只有50立方厘米!!
7.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大氣壓強等於760厘米水銀柱高
B.大氣壓強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氣壓的值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D.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8.地球上大氣壓的存在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但不是任何現象都能證實的,也不是各種運動都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下面的幾種說法中不能證明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機的抽水過程 B.離心式水泵的抽水過程
C.鋼筆吸墨水 D.車輛的行駛
9.測量大氣壓強可以採用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進行。如果測量時是通過在管中注入水進行的,則管的長度應是 〔 〕
A.1米左右
B.0.76米就可以了
C.與管的粗細無關,小於10米即可
D.管長大於10米
10.一個杯子的口徑為10厘米,裝滿水後用硬紙板蓋好,然後倒過來,水並沒把紙板壓下,其原因是 〔 〕
A.水對紙板的粘結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對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氣對板的向上壓力大於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說法都不正確
11.關於大氣壓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氣壓計由山下到山頂,示數增大
B.晴天變雨天,氣壓計示數變大
C.一天中,在同一地區任何時間所測的大氣壓的大小相同
D.冬天比夏天氣壓計的示數增大。
12.有一種用塑料或橡皮製造的掛衣鉤,中間是一個空的「皮碗」,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牆或玻璃上,在鉤上再掛上幾件衣服也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 〕
A.牆對它有吸力 B.玻璃對它有吸力
C.衣釘對牆或玻璃有附著力 D.大氣壓的作用
13.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抽水的。 〔 〕
14.活塞式抽水機最高能將水抽到10.13米高的地方〔 〕
15.如果大氣壓能托起玻璃管中約13米高的酒精,則當時的大氣壓大約是1個標准大氣壓。 〔 〕
16.茶壺的蓋子上打一小孔的目的是減小壺內的壓強,使壺內的壓強等於外面的大氣壓。 〔 〕
17.在一個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裝入20厘米的一段水銀柱,在管內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當水銀封裝的試管水平放置。當管所處的溫度發生變化時,水銀柱將如何移動?為什麼?
18.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規律是,大約每升高12米,大氣壓強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氣壓計在山腳下,測得大氣壓強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該山的高度為1236米,則在山頂上氣壓計的示數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19.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測得所受的大氣壓是700毫米汞柱,若地面的大氣壓760毫米汞柱,問飛機的飛行高度是多少?
20.塑料掛衣鉤的塑料帽的直徑是4.2厘米,計算大氣壓作用在這塑料帽上的壓力多大?(設大氣壓為1個標准大氣壓,並且塑料帽完全密貼在玻璃上)
㈡ 初三物理大氣壓強(要有詳細說明)!!!
我不知道你對這個實驗到底了解多少還有它的注意事項你是不是知道,還是勁量跟你說清楚。
比如,在一個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並倒立在水銀槽中,松開管口,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後不在下降,測量後可知管內外水銀高度差為760MM,這段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等於管外大氣壓.
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管內外水銀面的豎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傾斜時水銀柱的長度,如果把水銀柱傾斜,測量時也應該豎直測量,而不是傾斜測量,所以水銀柱的傾斜不影響實驗效果,豎直時的水平液面和傾斜時的等高,水銀柱的長度雖然增加,但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仍舊不變。
在玻璃管上面打個洞水銀(上方也受到大氣壓強)再(加上自身的重力),水銀會下降。
括弧內的你要注意。
我想這已經很清楚了。
㈢ 初中物理大氣壓強紙托水
初中物理大氣壓強紙托水實驗--------杯內不能有氣泡!(即:水重力<外部氣壓產生的托力)
液體回可以流動。但紙是固體答。當做這個實驗時。大氣壓通過紙將力均勻的傳遞到水面上。所以不會留出。當拿掉紙後。由於水的流動性。使壓力不均勻。所以就流出來了。
㈣ 初二物理大氣壓強問題 詳細會採納謝謝
你說的是用水做實驗,而不是用水銀。
在托里拆利實驗中,若在管頂開一版小孔,
這樣這根管子就成了兩權端都開口的玻璃管。
這種情況下,管內水面高度與管外水面高度基本上差不多高。
如果管內徑較細,由於毛細現象,管內水面高度可能比管外水面略高一點點。
不會出現水柱向上流的情況。
㈤ 關於初三物理(大氣壓強)
水銀柱產生的壓強P=ρgh,在托里拆利實驗中p=1.01*10^5(pa)
大氣壓強能支持760mm高的水銀柱,能支持10.3m的水柱
㈥ 初二物理大氣壓強
地面上空氣的范圍極廣,常稱「大氣」。離地面200公里以上,仍有空氣存在。雖其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氣柱作用於地面上的壓強仍然極大。人體在大氣內毫不感覺受到氣壓的壓迫,這是因為人體的內外部同時受到氣壓的作用且恰好都相等的緣故。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做了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
從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氣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稱為「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測量通常以水銀氣壓計的水銀柱的高來表示。地面上標准大氣壓約等於76厘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由於測量地區等條件的影響,所測數值不同。根據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水銀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因此76厘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是:
P=13.6×103千克/米3×9.8牛頓/千克×0.76米
=1.013×105牛頓/米2
=1.013×100000帕斯卡
=1amt
=76mmHg
=76托
1mmHg=101300Pa/76=1332.895Pa
==============================================================
1.大氣壓強
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①大氣壓強是指地球上某個位置的空氣產生的壓強地球表面的空氣受到重力作用,由此而產生了大氣壓強.地球上面的空氣層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層的空氣密度較大,高層的空氣稀薄,密度較小.大氣壓強既然是由空氣重力產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氣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小.通常情況下,在2千米以下,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氣壓強降低1毫米水銀柱.
②氣體和液體都具有流動性,它們的壓強有相似之處、大氣壓向各個方向都有,在同一位置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相等.但是由於大氣的密度不是均勻的,所以大氣壓強的計算不能應用液體壓強公式.
③被密封在某種容器中的氣體,其壓強是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氣體分子對容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它的大小不是由被封閉氣體的重力所決定的.
④大氣壓強公式:P=ρ氣gh
2.大氣壓產生的原因
地球周圍包著一層厚厚的空氣,它主要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氦、氖、氬等氣體混合組成的,通常把這層空氣的整體稱之為大氣.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的周圍,總厚度達1000千米,所有浸在大氣里的物體都要受到大氣作用於它的壓強,就像浸在水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水的壓強一樣.
大氣壓產生的原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課本中主要提到的是:空氣受重力的作用,空氣又有流動性,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講得細致一些,由於地球對空氣的吸引作用,空氣壓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來支持它,這些支持著大氣的物體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就是大氣壓強;第二,可以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分子運動論的知識將來初三會學到).因為氣體是由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而這些分子必然要對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不斷地發生碰撞.每次碰撞,空氣分子都要給予物體表面一個沖擊力,大量空氣分子持續碰撞的結果就體現為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力,從而形成大氣壓.若單位體積中含有的分子數越多,則相同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上碰撞的次數越多,因而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大.
利用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大氣層不均勻分布,能造成大氣壓下高上低的現象.
3.托里拆利實驗
托里拆利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具體數值.,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時,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為760mm.
管內留有760mm高水銀柱的原因正是因為有大氣壓的存在.由液體壓強的特點可知,水銀槽內液體表面的壓強與玻璃管內760毫米水銀柱下等高處的壓強應是相等的.水銀槽液體表面的壓強為大氣壓強,由於玻璃管內水銀柱上方是真空的,受不到大氣壓力的作用,管內的壓強只能由760mm高的水銀柱產生.因此,大氣壓強銀760毫米高水銀產生的壓強相等.
通常情況下,表示氣體壓強的常用單位有帕斯卡、托、毫米水銀柱(毫米汞柱)、厘米水銀柱(厘米汞柱)、標准大氣壓,它們的符號分別是pa、mmhg、cmhg、atm.
看動畫演示可訪問www.a-sky.com/kj/tl.swf
4.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這里所說的氣體壓強並不是指大氣壓強,而是指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
由於氣體的壓強實質上是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氣體分子與容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因此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氣體體積減小會使氣體分子與容器壁碰撞的次數增多而使壓強增大.
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5.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實驗表明,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減小,氣壓增大時增大,同種液體的沸點不是固定不變的.說水的沸點是100℃必須強調是在標准大氣壓下.
由於氣壓隨高度增加,所以水的沸點隨高度降低,例如:海拔1000米處水沸點約105℃,3千米處約97℃,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頂,水很難沸騰,因而在高山上燒飯要用不漏氣的高壓鍋,鍋內氣壓可以高於標准大氣壓,使水沸點高於100℃,不但飯熟得快,還可以節省燃料.
6.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活塞的移動來排出空氣,造成內外氣壓差而使水在氣壓作用下上升抽出,當活塞壓下時,進水閥門關閉而排氣閥門打開;當活塞提上時,排氣閥門關閉,進水閥門打開,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從進水管通過進水閥門從上方的出水口流出.這樣活塞在圓筒中上下往復運動,不斷地把水抽出來.
7.離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在起動前,先往泵殼內灌滿水,排出泵殼內的空氣,使泵內中心部分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強,當起動後,葉輪在電動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泵殼里的水也隨葉輪高速旋轉,同時被甩入出水管中,這時葉輪附近的壓強減小,大氣壓使低處的水推開底閥,沿進水管泵殼,進來的水又被葉輪甩入出水管,這樣一直循環下去,就不斷把水抽到了高處.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泵,都是利用大氣壓,把水抽上來,因為大氣壓有一定的限度,因而抽水機抽水的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超過10.3米.
8.標准大氣壓強
大氣壓強不但隨高度變化,在同一地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通常把1.01325×10/5(次冪)Pa的大氣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強。它相當於760m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
標准大氣壓強的值在一般計算中常取1.01×10/5(次冪)Pa(101Pa),在粗略計算中還可以取作10/5(次冪)Pa(100KPa)。
9.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
在海拔3000m之內,每上升10m大氣壓強約減小100Pa,每上升120m大氣壓強約減小1mmHg。
[編輯本段]馬德堡半球試驗
在17世紀那個時候,德國有一個熱愛科學的市長,名叫格里克.他是個博學多才的軍人,從小就喜歡聽聽伽利略的故事;愛好讀書,愛好科學;一直讀到萊比錫大學.1621年又到耶拿大學攻讀法律;1623年,再到萊頓大學鑽研數學和力學.他讀了三所大學,知識面很廣,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什麼數理、法律、哲學工程等等,無所不知,無所不通.因此,他能在軍旅中過活;又可在政界中立足;更能在科學界發言.他是1631年入伍,在軍隊中擔任軍械工程師,工作很出色.後來,投身政界,1646年當選為馬德堡市市長.無論在軍旅中,還是在市府內,都沒停止科學探索.
1654年,他聽到托里拆利的事兒,又聽說還有許多人不相信大氣壓;還聽到有少數人在嘲笑托里拆利;再聽說雙方爭論得很激烈,互不相讓,針鋒相對.因此,格里克雖在遠離義大利的德國,但很抱不平,義憤填膺.
他匆匆忙忙找來玻璃管子和水銀,重新做托里拆利這個實驗,斷定這個實驗是准確無誤的;再將一個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氣抽走,木桶就「砰!」的一聲被大氣「壓」碎了!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兩個半球,直徑14英寸,即30多厘米,並請來一大隊人馬,在市郊做起「大型實驗」.
這年5月8日的這一天,美麗的馬德堡市風和日麗,晴空萬里,十分爽朗,一大批人圍在實驗場上,熙熙嚷嚷十分熱鬧.有的說這樣,有的說那樣;有的支持格里克,希望實驗成功;有的斷言實驗會失敗;人們在議論著,在爭論著;在預言著;還有的人一邊在大街小巷裡往實驗場跑,一邊高聲大叫:
「市長演馬戲了!市長演馬戲了—」
格里克和助手當眾把這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再把兩個半球殼灌滿水後合在一起;然後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內形成真空;最後,把氣嘴上的龍頭擰緊封閉.這時,周圍的大氣把兩個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
格里克一揮手,四個馬夫牽來八匹高頭大馬,在球的兩邊各拴四匹.格里克一聲令下,四個馬夫揚鞭催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加油!加油!」實驗場上黑壓壓的人群一邊整齊地喊著,一邊打著拍子.
4個馬夫,8匹大馬,都搞得渾身是汗.但是,銅球仍是原封不動.格里克只好搖搖手暫停一下.
然後,左右兩隊,人馬倍增.馬夫們喝了些開水,擦擦頭額上的汗水,又在准備著第二次表現.
格里克再一揮手,實驗場上更是熱鬧非常.16匹大馬,死勁抗拉,八個馬夫在大聲吆喊,揮鞭催馬……
實驗的上的人群,更是伸長脖子,一個勁兒地看著,不時地發出「嘩!嘩!」的響聲.
突然,「啪!」的一聲巨響,銅球分開成原來的兩半,格里克舉起這兩個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聲宣告:
「先生們!女士們!市民們!你們該相信了吧!大氣壓是有的,大氣壓力是大得這樣厲害!這么驚人!……」
實驗結束後,仍有些人不理解這兩個半球為什麼拉不開,七嘴八舌地問他,他又耐心地作著詳盡的解釋:「平時,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沒有大氣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後,球內沒有向外的大氣壓力了,只有球外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
通過這次「大型實驗」,人們都終於相信有真空;有大氣;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很驚人,但是,為了這次實驗,格里克市長竟花費了4千英鎊.
㈦ 關於初中物理大氣壓強的問題
如果不考慮吸盤重量本來就相等啊
受力分析有錯誤,
受力分析,對下面吸盤受力分析
大氣壓力與砝碼重力平衡
對下面吸盤受力分析,
大氣壓力與手的拉力平衡
(若用高中整體法或者生活常識可知)手的拉力和砝碼重力相等
兩個力本來就一樣大
上盤只受到大氣壓力和手的拉力,砝碼重力是作用在下吸盤上,與上盤無關
有疑問請追問,沒有請選擇採納,謝謝
㈧ 初中物理大氣壓
裝一半的水
則另一半是空氣
而這部分空氣與試管外面的空氣氣壓是相等的
並不會因為它體積小氣壓就低
同環境下氣體的氣壓與體積是沒有關系的
所以水不會流入試管
補充題選
A
因為胸廓擴大時
胸腔氣壓變低了空氣才能被壓入胸腔
㈨ 初中的物理大氣壓強到底是什麼計算和算壓強的普通公式一樣嗎
首先先說大氣壓,個人理解是由於地球引力使得氣體被吸引在地球表面而具有一定的重力。再說壓強,壓強是指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那麼大氣壓強就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大氣壓力的大小。
㈩ 初中物理(大氣壓)
我們選擇水桶的出水口為分析對象,假設一開始的時候,水槽水面比出水口高出h,水桶中的水高出出水口H,水桶內部的空氣的氣壓為p ,大氣壓為P。 平衡時,出水口的水,向上和向下的壓強相等,有
P + ρgh = p+ρgH
用水時,h減小,式子左端就減小,小於右端。 所以出水口受到向下的壓強大於向上的壓強。水就往下流,H減小,水槽的水位相應上升。直到式子兩端再次平衡為止。但是水槽的水位不會回到初始的水位,比原來多少有點降低。 當水位降低比較快,造成水槽水位低於出水口時,就有空氣進入水桶了。 所以用水時你會發現,用水很少時,沒有空氣進入。 當有空氣進入時,都是大團的空氣呼啦一下進去。
說是連通器,也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液面等高,只是兩側壓強相等。
簡單的說,就是:當水槽水減少時,水桶出水口向下的壓強大於了向上的壓強,總壓強是向下的,所以水桶的水就流向了水槽,水槽是水得到了補充,就可以保持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