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女物理學家

女物理學家

發布時間: 2021-08-05 01:13:04

Ⅰ 中國解放時的女物理學家有

中國解放時的女物理學家有何澤慧 王明貞
何澤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核物理學家 。1914年生於江蘇蘇州,籍貫山西靈石。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
王明貞(1906年10月3日-2010年8月28日)女,江蘇蘇州人,物理學家。
1926~1928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學習。對統計物理學,尤其是玻耳茲曼方程和布朗運動有深入系統的研究,首次獨立地從福克-普朗克(Fokker-Planck)方程和克雷默(Kramers)方程中推導出自由粒子和簡單諧振子的布朗運動。

Ⅱ 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女核子物理學家是誰

吳健雄是世界上研究核子物理學的首席女物理學家,她獲得了許多國家頒予的崇高獎譽,同時有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集於她一身。

吳健雄於1913年生於江蘇省瀏河縣,是一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1936年,吳健雄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獲理學士學位。同年,她留學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深造,1940年,獲博士學位。此後,她在美國史密斯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1956年前,華裔美籍物理學家李政道(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和楊振寧(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對當時的所謂K介子的原子粒子發生了懷疑,認為在這種「弱互相作用」中,自然力可能不是對稱的,這是對物理學的基礎「宇稱守恆定律」表示異議。但是,他倆的發現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驗證。

吳健雄博士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測驗,她將放射性鈷60置於強力磁場之中,將原子排列成一個方向並使之超冷,將無規則的熱運動減至最少,再觀察它的電子散布在什麼地方。結果,她發現鈷放射出來的無數電子,大多數是射向一個方向,和每個原子核旋轉的方向相反。吳健雄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揭示出力並不是永遠對稱的。這樣,她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兩博士有關推翻「宇稱守恆定律」的理論。這個結果使李、楊二博士獲得了諾貝爾獎。

吳健雄在驗證宇稱理論之前,已是國際聞名的第一流的實驗物理學家了。她曾將核子物理學上一種非常微妙的技術應用到生物學上去;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一座建築物的地下室中,安裝了一副新式冷凍機,將原子和原子核「超冷」到絕對零度上一度的百分之一以內。她又是對居間能量核子物理學進行研究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之一。此外,吳健雄還從事加倍「貝他」衰變實驗,擬設法測出比一萬億億年更長的放射性物質的壽命。

1972年,吳健雄受委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米徹爾·普賓物理學講座教授。1973年,榮任美國物理學會的第一位女性會長。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給她頒授了科學、數學和工程學最高獎譽——國家科學勛章。1978年,她榮獲了由許多國家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評判委員會評選的沃爾夫基金獎首次獎金。

Ⅲ 有什麼著名的女物理學家大神們幫幫忙

居里夫人 曾兩次獲諾貝爾獎,1903年的物理獎,1911年的化學獎。她受教育較晚,於1893年獲物理學位,1894年獲數學學位,1903年獲博士學位。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作為論文題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質,發現釷及其化合物的特性與鈾相同。 研究瀝青鈾礦時,她發現了鐳和仆。1910年她成功地分離了純鐳。由於長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她於1934年死於白血病。 何澤慧女,核物理學家。1914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蘇州,祖籍山西靈石。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0年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獲得工程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為院士)。 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45年在德國皇家學院從雲室中首先發現正負電子幾乎全部交換能量的彈性碰撞現象;1946年底,在法國約里奧—居里實驗室與錢三強及另外兩名法國研究生發現了核裂變的三分裂現象;還首先觀察到四分裂現象;1947年初,與錢三強正式發表論文,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轟動,當時許多媒體稱他們為「中國的居里夫婦」;1948年回國,研製出我國自製的分別對質子或電子靈敏的核乳膠,還在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研究、固體徑跡探測技術、空間科學、宇宙射線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吳健雄 當代世界著名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於1912年5月31日誕生在瀏河,1958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5年獲美國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勛章,同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81年義大利總統授予她「年度傑出婦女獎」;1991年她榮獲代表理工界最高榮譽的普平紀念獎章。 王明貞是我國最早的女物理學家之一,也是清華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1942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與丈夫本著不為敵對國家服務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在周恩來的過問下回到中國,並在清華大學任教。 8月28日,有著「中國居里夫人」美譽的女科學家王明貞在北京辭世,享年104歲。她遵守與丈夫俞啟忠一起做 出的承諾,將遺體捐獻給北醫三院供醫學研究。 王明貞 性別:女 籍貫:江蘇 終年:104歲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時間:2010年8月28日 生前住址:北京市清華園新林院 生前身份:物理學家、退休教授

麻煩採納,謝謝!

Ⅳ 著名女物理學家10個

1,阿達·洛芙萊斯(1815 - 1852年)

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考慮到著名的女科學家,沒有其他的女科學家的研成果能夠超越她,兩度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全球唯一一位女性,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開創放射性理論。

在190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911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死於白血病,享年66歲。

Ⅳ 當代公認最偉大的女性理論物理學家是哪位

Lisa Randal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isa Randall

Lisa Randall at TED

Born
June 18, 1962 (age 54)
Queens, New York City,United States

Residence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Nationality
American

Fields
Physics

Institutions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rinceton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Alma mater
Stuyvesant High School
Harvard University

Doctoral advisor
Howard Georgi

Doctoral students
Csaba Csáki, Eric Sather, Witold Skiba, Shu-fang Su, Emanuel Katz, Matthew Schwartz, Shiyamala Thambyahpillai, Liam Fitzpatrick, David Simmons-Duffin, Brian Shuve

Known for
Randall– model
Warped Passages

Notable awards
Klopsteg Memorial Award(2006)
Lilienfeld Prize (2007)
Andrew Gemant Award (2012)

Lisa Randall (born June 18, 1962) is an American theoretical physicist and an expert on particle physics andcosmology. She is the Frank B. Baird, Jr. Professor of Science on the physics faculty of Harvard University.[1] Her research includes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fundamental forces and she has developed and studied a wide variety of models, the most recent involving extra dimensions of space. She has advanc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esting of theStandard Model, supersymmetry,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hierarchy problem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weakness of gravity, cosmology of extra dimensions, baryogenesis, cosmological inflation, and dark matter.[2] Her best-known contribution is the Randall–Sundrum model, first published in 1999 with Raman Sundrum.[3]

Ⅵ 為什麼歷史上偉大女性物理學家極少

歷史上偉大的女性科學家就不多......

在科學創立, 發展階段, 1600-2000 年以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 女性受教育和參專與高深研究的機會少屬, 自然, 出現科學家, 物理學家的機會就少

另外, 個人意見(政治不正確), 女性的社會期待, 心理素質, 鑽研精神, 做出偉大發現的精神投入和忍耐寂寞和孤獨的能力 (比一般的忍耐更艱難), 我個人印象, 比同等條件下的男生顯得要差

達到一定層次, 物理學研究, 會很孤獨, 沒人理解, 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 真正出成績前也很難得到認同, 這些, 男性忍耐起來也並不容易, 出幾個瘋子很平常.... 女性呢? 我是不樂觀....

Ⅶ 女的科學家

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物理學家——伊侖娜,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侖娜,由於發現人工放射性,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物理學家——邁特納,奧地利女物理學家,對發現核裂變作出重大貢獻,愛因斯坦稱她為「我們(德國)的居里夫人」。

物理學家——邁爾夫人,由於創立原子核的殼層模型與德國物理學家延森和匈牙利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維格納分享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

物理學家——S.J.貝耳,脈沖星的發現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化學家——霍奇金,由於測定維生素B12的結構獲1964年諾貝爾化學獎。

生物學家——R.富蘭克林,出色的結晶學家和X光衍射技術專家。

生物學家——麥克林托克,美國的女遺傳學家,1983年獲得了遲到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女科學家努斯蘭─沃哈特,德國女科學家,開創了發育遺傳學而分享了199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熱點內容
2014年高校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7-02 20:46:07 瀏覽:491
2017高考課標2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02 17:31:04 瀏覽:930
數學解析學 發布:2025-07-02 16:24:26 瀏覽:928
老師上了自己的學生 發布:2025-07-02 13:52:03 瀏覽:43
如何寫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2 13:29:22 瀏覽:531
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7-02 12:31:30 瀏覽:98
柏萊雅眼霜怎麼樣 發布:2025-07-02 11:26:50 瀏覽:295
2017天津數學高考卷 發布:2025-07-02 11:18:39 瀏覽:511
韓劇我的老婆是班主任 發布:2025-07-02 08:55:20 瀏覽:801
辛雷智能物理 發布:2025-07-02 07:44:54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