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的自然災害

歷史上的自然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8-05 01:13:40

『壹』 世界各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旱災,水災,地質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等~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貳』 中國歷史上其他重大自然災害有哪些

黃河決堤,汶川地震,九八年洪水

『叄』 人類歷史上的嚴重自然災害有那些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洪澇 它是因降雨過多或強度過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澇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遼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為嚴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國家要花大量的資金於防洪措施。近30年來,我國最嚴重的洪澇災害是1975年8月5~7日發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地區,3天最大降雨量達1605毫米(該地區年均降水總量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發,使兩座水庫的土壩漫水潰決,淹沒農田113萬公頃,沖毀京廣鐵路線100公里,死亡數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元。1991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
乾旱 乾旱是久晴。高溫、持續少雨或不雨的氣象災害。在其出現初期,人們並不能感到它的到來,但時間愈長受旱面積擴大,嚴重程度與日俱增。在我國,一年四季均會發生旱災,大部分地區春旱發生機會多、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乾旱發生不僅在時間序列上具有相對集中性,如1470—1949年間北京地區出現的170次乾旱中,有115次是連年發生;而且在空間上具有群發性,如1950年春,內蒙古大部、甘肅河西走廊、冀北、陝北出現乾旱,7~9月長江、淮河、黃河、漢水流域廣大面積出現乾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熱帶氣旋 是一種源於熱帶洋面的低氣壓大氣渦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分成四級:風力6~7級為熱帶低壓,8~9級為熱帶風暴,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12級及其以上為台風。在熱帶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個台風生成(佔全球 38%),7~8月是台風活動盛期,在熱帶洋面生成後,便向西北方向移動,每年平均有7個台風在我國沿海登陸。台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我國近海15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80%是台風造成的)、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前面所說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澇災害,就是由於7503號台風登陸,深人內陸移速減慢、停滯、低壓維持不消而帶來的特大暴雨。台風登陸先後在台、浙。閩、粵、湘愕、贛、冀、豫等10省出現暴雨。其中河南最為嚴重,暴雨面積佔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時為189.5毫米,24/小時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來罕見的洪澇災害。
所謂潮災 是指在強風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風暴潮和巨浪疊加於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過當地警戒水位,摧毀防禦設施,導致洪水泛濫,形成潮災。我國潮災主要是由台風和寒潮引起的。東南沿海倍受台風襲擊,是潮災多發重發區。渤海和黃北部,冬春季節寒潮冷鋒過境,造成渤海7級以上東北大風導致渤海南岸的潮災。
低溫冷害 是在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強寒潮引起急劇降溫。包括我國東北地區夏季氣溫過低,南方冬季的凍雨和寒露季節前後的低溫冷害。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秋季晚稻抽穗揚花,遇上這種天氣造成稻穀空殼、癟粒而減產。1969年1月26日至30比寒潮到達長江流域,降溫14~20℃,冬小麥、油菜和果樹遭受嚴重凍害。1977年10月25~29民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積雪深0.5米,草場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地震 由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一般分為構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與我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各省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556年1月23日陝西華縣8級地震,「是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二萬……」(《嘉靖實錄》)是我國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是本世紀全球10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預報尚屬世界難題。我國在中、長期預測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但能作準確預報的還只佔少數,對這個具高難度的臨震預報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滑坡 它是斜坡上大量岩體和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造成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築物的破壞或被掩埋以及人員傷亡。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為因素的不同影響,滑坡類型是多樣的。我國是多山和多地震國家,有史以來暴雨和地震引起的滑坡頻繁發生,隨著建設事業的發展,又不斷出現水庫。礦山、路塹和山城等的滑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縣迭溪地震時,周圍30里山陵崩、滑,迭溪城與龍池山二個巨型高速滑坡相對而下,堵塞渦江,形成堰壩高160多米;45天後壅塞之水泛溢潰決,沿江數百公里皆受重災。湖北遠安縣鹽池河磷礦,由於地下采空,山體開裂,雨後位移驟增,1980年6月3日凌晨,100多萬立方米的山體突然崩滑,坑口建築物被毀,辦公樓、宿舍、大量礦山機械和280多名員工瞬間被埋入20多米厚的碎石之下。
泥石流 常在雨季突然暴發,山谷雷鳴、挾帶泥砂石塊的渾浩洪流席捲而下,掃盪著前進途中的一切。泥石流災害波及我國23個省、市、自治區,影響山區城鎮工礦、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水路)、農田村寨、水利和各種設施。據鐵路部門資料,我國山區鐵路
有1386條泥石流溝,威脅著3000多公里線路的安全運行。
森林火災 它是由或自然或因人員不慎引發的火災現象。特大森林火災多因乾旱。高溫、大風或雷擊等特殊氣象條件所引起,又往往因估計不足而失控,一旦形成大火又非人力所能及時遏制。我國森林火災損失率隨科技進步和林火管理的加強在不斷降低。但對於林地覆蓋率僅為 13%和人均森林蓄積量不及10立方米的我國,減少損失與提高覆蓋率是同樣重要的。因為森林火災不僅造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給生態和自然景觀帶來嚴重的破壞。1987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過火林地 114萬公頃,佔全國林地的1%。
農林病蟲蟲草鼠害 它是指農作物和森林的病害、蟲害。惡性雜草以及鼠害。就農作物而言,病、蟲、草、鼠會從全國每個人的口中,每年奪走50公斤的糧食和其他食物。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有1200餘種,還有猖撅的鼠害和惡性雜草,如果病蟲大發生並成災的話,對我國的基礎產業一農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肆』 中國歷史上的抗擊自然災害簡述

這里說的是大災難,即每次塗炭的生靈都在百萬以上,不是個別災難事件,比如一次地震,一次海嘯什麼的。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大的自然災害還沒有造成百萬人口以上的傷亡(最嚴重的邢台大地震死了81萬人,已為歷史之最),但是,當碰到連綿的戰火,錯誤的政治決策,以及腐朽殘酷的統治時,就會對百姓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動輒傷害生靈數以百萬計...... 看看歷史,我們發現每次嚴重的生靈塗炭都是人禍!
中國歷史上幾乎每一個日子都在血雨腥風中飄搖,每一個心靈在皮鞭和飢餓的恐懼中顫抖——於是,每一個救世主先後揭干而起了。中國的專制主義誕生於中國的災亂之中。
僅以戰爭為例,在商朝的《卜辭》中就記載了各種戰爭61次。而據《春秋》記載,在春秋時期242年間各種戰爭448次。到了戰國時期,僅大規模的戰爭就有222次。孟子說,春秋無義戰。豈止春秋!2500年來,哪一場自相殘殺,談得上正義?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人口死亡過半?
秦人嗜好戰爭,他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司馬遷記載:秦國攻魏殺8萬人,戰五國聯軍殺8萬2千人,伐韓殺1萬人,擊楚殺8萬人,攻韓殺6萬人,伐楚殺2萬人,伐韓,魏殺24萬人,攻魏殺4萬人,擊魏殺10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前262年擊趙白起殺盡42萬人,又攻韓殺4萬人,又攻趙殺9萬人……前207年項羽坑秦降兵20萬。
戰國末中國人口2千萬人。可中國軍隊卻遠遠超過歐洲:秦始皇守五嶺用兵50萬,防匈奴30萬人,修長成50萬,造阿房宮秦皇陵的130萬人(其中受宮刑者達70多萬人)。以至於「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漢書?嚴安傳》)。
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一顆流星落下,有人在隕石上刻字:「始皇死土地分」。秦始皇就把隕石周圍居住的人,全部殺了。
秦始皇的後宮姬妾,凡沒有兒子的,全部殉葬。修造墓地的工匠,在葬禮完畢之後,20多萬役卒全部封在墓里,死於非命;以後凡修皇陵的民工都是同樣悲慘的下場。
到胡亥時,賦稅甚至增加到超過農民收入的2/3。

『伍』 歷史上中國北方有什麼自然災害么

北方的自然災害很多,有沙塵暴,蝗災,旱災,水災(主要是黃河),地震,等等。
例如:

1556年1月23日,華縣發生8級強烈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國歷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布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震災損失極其嚴重。民房、官署、廟宇、書院盪為廢墟;較堅固的高大建築物城樓、寶塔、宮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華陰縣城西駐馬橋斷裂,城北大員村地裂數丈,水涌數尺。大荔縣南的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後乾涸。黃河南岸的大慶關和蒲州河堤盡數崩塌。華縣鳳谷山石泉廢為干泉。根據各縣州府志記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83萬人。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隨著旱情的發展,可食之物的罄盡,「人食人」的慘劇發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還有將老人或孩子活殺吃的……無情旱魔,把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從1876年到1878年,僅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災的州縣分別為222、402和331個.共955個。而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干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參見李文梅等《中國近代十大災荒》)

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黃河中游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經多年的歷史資料查證,這次洪水主要來自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匯入黃河的小支流,黃河下游多處決口。1761年洪水花園口斷面洪峰流量為32000立方米 /秒。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備受水患之苦。伊洛河從洛陽至偃師整個夾灘地帶,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師、鞏義、沁陽、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據當時河南巡撫奏摺,總計河南省被水沖十州縣,另有十六州縣禾苗被淹。」
人在大自然的面前都是脆弱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

『陸』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超級嚴重的自然災難

北美黑風暴
1934年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紐約時報》在當天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專題報道.
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小麥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當時美國穀物市場的波動,沖擊經濟的發展.同時,黑色風暴一路洗劫,將肥沃的土壤表層颳走,露出貧瘠的沙質土層,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嚴重製約災區日後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繼北美黑風暴之後,前蘇聯未能吸取美國的教訓,歷史兩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蘇聯新開墾地區先後再次遭到黑風暴的侵蝕,經營多年的農庄幾天之間全部被毀,顆粒無收.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無情的.3年之後,在這些新開墾地區又一次發生了風暴,這次風暴的影響范圍更為廣泛.哈薩克新開墾地區受災面積達2千萬公頃.
北美和前蘇聯的黑風暴災難的發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報復,人類一定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也就是說,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時,還要自覺地做好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否則將會自食惡果.
幽靈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時30分.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
此時,在寒冷的地區,不少人都已沉睡於夢鄉之中.
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響聲.隨即大地像波濤中的航船,頓時失控,在瘋狂、猛烈地顫抖著.緊接著,又從遠處傳來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把人們從酣夢中驚醒.那些正在夜讀、娛樂和工作著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呆了.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房屋便東倒西歪、吱吱作響地坍塌下來.
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地震災禍已經降臨.
那些還未及逃離屋子的人們,都被壓在倒塌下來的亂磚碎石之中.外面,寒風凜冽,漆黑一片,誰也看不到誰,只聽到隆隆的崩塌聲.
忽然,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峰方向傳來.一會兒,山崩地裂,雪花飛揚,狂風撲面而來.
原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巨大雪崩爆發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將山上的冰雪擊得粉碎.瞬時,冰雪和碎石猶如巨大的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幾乎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容加依城,人們驚魂未定,又被隨之而到的冰雪巨龍席捲,大多數人被壓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又使許多人窒息而死.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孟加拉國位於孟加拉灣以北,屬於恆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東高止山脈,東為阿拉干山脈,北為喜馬拉雅山脈.境內有河流230條,每年的河水泛濫都使孟加拉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加之這里地處季風區,印度洋上吹來的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又飽和的水汽向低壓區沖來.當受到山脈的阻擋時,立即降雨.這就使得地勢平坦低窪的孟加拉國難逃水災的侵襲.
水災的發生,加劇了人民的貧困程度,聯合國就此展開了兩項糧食供給計劃.僅一項計劃的實施每年就要耗資2000萬美元.
這樣巨大的損耗卻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過有力的預防措施可使其破壞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國灌溉、水利發展和防洪部長阿尼斯·伊斯拉姆·馬哈茂德在事後說道,「如果我們和印度、尼泊爾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區水利資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這些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話,我們本來可以減輕7月和8月份在這里發生的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的.」他的這番話若早能做到,數以千萬的人民就不會無家可歸.
水災給人民帶來的不僅是貧困、飢餓,同時也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各種疾病在受災區流行,約有80萬人染上痢疾,近百人喪生.這無疑又使孟加拉國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擺脫水災帶來的沉重災難,如何使這個南亞窮國的危機有所緩和,已成為孟加拉國政府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柒』 歷史上有那些嚴重到影響人類歷史的自然災害

唐朝開元三年,發生過一起特大蝗災事件,使得整個現在山東地區幾乎顆粒無收,導致面積飢荒,餓死的人到處都是,路邊賣兒賣女都是常事,最後餓的不行了,甚至有些開始吃人肉。

有本書專門寫的就是當時山東河南交界地帶的災情。

但好景不長,開元四年春天,蝗蟲再次席捲而來,甚至比之前更加嚴重。經過上次的事,當地愚昧的刺史,更加認為是上天的懲罰,山東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捌』 歷史上中國的自然災害總與朝代更替有關

每到朝代末期,政府的執行能力就大打折扣,而一旦發生大點的自然災害,國家救助功能就不暢,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為基礎,古代農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下,而人口眾多,一旦政府救助不力,就會出現災民遍地,揭竿而起的現象,政府指揮失靈,就很有可能出現改朝換代的現象,比較典型的就是明末。

『玖』 人類歷史上損失慘重的自然災難有哪些

世界史上的十大災難

天災是導致自然災難發生的起因。在歷史的長河中,世界經受了許多重大的自然災害,遭受嚴重損失。世界上有許多重大災害甚至摧毀了很多城市和國家。本文列出了有史以來10大最可怕和最具毀滅性的自然災難。
1138年-阿勒波大地震

阿勒頗位於死海的北部地區,將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分隔開。從1138年10月到1139年6月這里發生了一系列的地震。受災最嚴重的是哈里姆地區。地震造成約23萬人死亡。
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嘯)

2004年,在印度洋又發生一次大災難,被稱為海嘯。這是一個發生在海底的地震,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和社區破壞。震級大約為9.0級,死亡人數為23萬。
1975年-中國的板橋大壩垮塌

修建板橋大壩是為了抵禦大洪水。然而,在1975年,發生了一場24年未遇的大暴雨。水閘無法承受水的壓力,因此64座水庫決口。大壩崩潰引發洪水泛濫,造成大量的損失。55平方公里的面積被夷為平地,造成23.1萬人喪生。
1976年-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有史以來發生的最大地震之一。它發生在中國河北約有100萬人口的唐山。造成大約24.2萬人喪生。
1642年-開封洪水

開封是河南省的一個城市,位於黃河南岸。1642年,朝廷軍隊為阻止農民叛軍李自成的攻擊放水將該城淹沒。近60萬人因此而死亡。
1839年-印度旋風

在1839年,巨大旋風生成的一個40英尺潮汐波摧毀了港口城市科林加。旋風中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
1556年-陝西大地震

這是有記載以來最致命的一次地震,死亡人數近83萬。地震於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超過97個縣在地震中遭受損失。
1970年-博拉旋風

這是一個熱帶氣旋,襲擊了已改名為孟加拉國的東巴基斯坦。這次災難中的死亡人數在50萬到100萬之間。這也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災難之一。
非洲乾旱

從1981年到1984年,由於20個國家發生乾旱,這些非洲國家蒙受巨大損失。2萬多人由於乾旱而餓死。河流和湖泊因為乾旱而乾涸。
流感大爆發

在1918年到1919年,流感襲擊了全世界,導致世界各地大約3500萬到7500萬人的死亡。

熱點內容
2014年高校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7-02 20:46:07 瀏覽:491
2017高考課標2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02 17:31:04 瀏覽:930
數學解析學 發布:2025-07-02 16:24:26 瀏覽:928
老師上了自己的學生 發布:2025-07-02 13:52:03 瀏覽:43
如何寫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2 13:29:22 瀏覽:531
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7-02 12:31:30 瀏覽:98
柏萊雅眼霜怎麼樣 發布:2025-07-02 11:26:50 瀏覽:295
2017天津數學高考卷 發布:2025-07-02 11:18:39 瀏覽:511
韓劇我的老婆是班主任 發布:2025-07-02 08:55:20 瀏覽:801
辛雷智能物理 發布:2025-07-02 07:44:54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