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百合
❶ 怎麼養百合花
一、種植時間
百合適合在秋季的9-10月份種植,此時氣溫正好穩定在15攝氏度左右,非常利於它發芽長出,對於後期生長具有幫助。
五、後期養護
當種球種植好之後,可將盆栽放在背陰處1-2天,之後放在散光處適應,先不要接觸強烈的陽光,遮光保持在60%左右,等到長勢穩定後接觸陽光。
❷ 百合怎麼種
百合種植最好選在秋季的9-10月份左右,選擇較大一些的花盆,土壤需選擇酸性土,添加上沙土、珍珠岩、蛭石等增加透氣。挑選好合適的種球,修剪底部的爛根,放多菌靈溶液中消毒。花盆底鋪層碎石,將土填充進去,種球放在花盆中間栽種。種好之後澆次透水,放在陰涼的地方等待發芽。
在花盆底部鋪上一層碎石,然後將土壤填充進去。種球放在花盆中間栽種進去,然後覆蓋上層土,加土不能加的太滿。種好之後澆次透水,放在陰涼的地方等待發芽,注意好通風,光照不能太強,保持適宜的生長溫度。
(2)怎麼百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如果種植地點不夠理想,百合花葉可能就會被真菌葡萄孢感染。雖然葡萄孢對於特定種類的釀酒葡萄來說是有益的,但會減少葉子上用來產生糖分的面積,而這些糖分能用來產生新鮮的、健康的百合球莖。
百合花喜歡陽光,不過在夏天它們更喜歡保持涼快。挖個10~15厘米深的坑,記得越深越好——這樣不僅能保護百合花度過可能的炎夏,還會為花莖提供很好的支持。
❸ 食用百合怎麼做法大全
一,百合蓮子大棗粥
主料:
蓮子,糯米,大米
輔料:
大棗,枸杞
製作步驟:
1.將百合提前浸泡一晚上,早上摘洗干凈
2.大棗用溫水浸泡15分鍾,洗去大棗中褶皺的灰塵
小貼士:
1.冰糖用小塊的,容易化
❹ 百合怎麼做比較好吃
做法1:西芹炒百合
准備食材如下:西芹350克,百合2個,胡蘿卜幾片,辣椒絲適量,食鹽1茶匙,水澱粉適量
具體做法如下:將西芹去掉老絲之後,清洗干凈然後切成小菱形塊,再將清洗干凈的百合切去根部,分成小塊,根西芹放在一起,然後起鍋加水煮沸,加入1小勺食油,再將西芹百合倒入鍋中焯水至斷生後撈出,然後過涼水,再瀝干水分備用!接著起鍋加油燒熱,將辣椒絲放入鍋中,小火炒香,再倒入西芹百合和胡蘿卜,加入1茶匙食鹽,大火翻炒均勻,再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薄芡,再翻炒均勻,加入少許明油,即可出鍋裝盤!
做法2:銀耳百合湯
准備食材如下:銀耳1朵,百合2個,枸杞1抓,冰糖適量
具體做法如下:將銀耳提前用水泡發,將百合去根後分成小塊,清洗干凈備用,等銀耳泡發之後,去掉根部,再切成小塊,然後起鍋,將銀耳放入鍋中,再加入大量的清水,根據口味加入冰糖,加入1抓枸杞,蓋上鍋蓋大火煮沸,煮沸後再煮15分鍾,然後放入百合,再煮15分鍾即可!
做法3:黑木耳炒百合
准備食材如下:黑木耳50克,百合3個,青紅椒塊適量,蔥段適量,食鹽1茶匙,水澱粉少許
具體做法如下:黑木耳提前泡發,清洗干凈後切成小塊備用,百合切去根部,再分成小塊,跟黑木耳放在一起,接著起鍋加入大量的清水煮沸,加入1小勺食油,然後將木耳和百合放入鍋中焯水,然後撈出控干水分備用,再起鍋加油燒熱,下青紅椒塊,小火炒幾下,然後把木耳百合放入鍋中,加入1茶匙食鹽,放入蔥段,大火翻炒均勻,再加入少許水澱粉勾薄芡即可出鍋!
做法4:秋葵土豆炒百合
准備食材如下:秋葵5根,百合2個,小土豆1個,紅辣椒1根,食鹽1茶匙,雞精1茶匙
具體做法如下:將小土豆去皮後,切成小塊泡水裡備用,百合去根後掰開備用,秋葵切成小塊備用,紅椒切小塊!接著起鍋加入大量的清水煮沸,再加入1小勺食油,然後將所有食材倒入鍋中焯水,斷生後撈出控干水分,接著起鍋加油燒熱,將所有食材倒入鍋中,加入1茶匙食鹽,加入1茶匙雞精,大火翻炒均勻後,再加入少許水澱粉,再次翻炒均勻,加入少許明油即可出鍋!
做法5:紅薯百合糖水
准備食材如下:紅薯2條,百合2個,紅棗5個,冰糖適量
具體做法如下:將紅薯去皮後切成滾刀塊,將百合去根後分開備用,接著起鍋,將紅薯跟紅棗放入鍋中,加入沒過食材2倍的清水,根據口味加入適量的冰糖,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煮沸,煮沸後轉中火煲15分鍾,再放入百合,繼續煲15分鍾即可!
❺ 百合怎麼做
准備材料:銀耳半朵、百合半朵、枸杞10g、蓮子30g、紅棗6顆、桂圓10顆、冰糖適量
製作步驟:
1、銀耳蓮子提前泡發
❻ 百合怎麼做好吃
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百合(干)50克,
調料:白砂糖100克
做法
1.鮮百合(或干百合30克)洗凈、去皮,或是將干百合磨成粉,備用。
2.粳米淘洗干凈,入鍋內,加清水6杯,先置大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將成。
3.加入百合或干百合粉,繼續煮至粥成,再加入糖調勻,待糖溶化即可。
小訣竅
健康提示:
1.本方出於《飲食辨錄》。
2.百合營養豐富,具補益而兼清潤之效,補而無助火之弊,清而不傷正氣,為滋補妙品,最適宜於內有虛火的衰弱症者。
3.常用於肺陰不足、肺熱肺燥所致咳嗽少痰、氣喘乏力、食慾不振、虛熱煩躁者。
食物相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