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校園詐騙
❶ 大學生如何防詐騙
不要將個人有效證件借給他人,以防別人用證件做出違法亂紀的事專情然後嫁禍。不屬要將個人信息資料如存摺(金融卡)密碼、住址、電話、手機號碼等隨意告訴他人,以防別人利用所提供的信息盜取財產,或進行勒索。
對陌生人不可輕信,不要將錢物借出。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保持十二萬分的警惕。防止以「求助」或利誘為名的詐騙行為,一旦發現可疑情形,應及時向父母、老師或保衛處(派出所)報告。
注意核實對方相關信息。大學生時間比較充裕,很多去做兼職的學生,賺取外快一方面減輕父母負擔,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但其中有很多騙子公司或是傳銷公司,如果有做兼職的機會,要認真對招聘兼職人員的單位進行反復核實,特別是網路上的公司。
拓展資料
有些同學習慣於把個人之間的交往看做是個人隱私,但必須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絕對保密。
有些交往關系,在自己認為適合的范圍內適當透露或公開,更適合安全需要。特別是在自己覺得可能會吃虧上當時,與同學有所溝通或許就會得到一些幫助並避免受害。
❷ 大學生如何預防詐騙800字
您好。
兼職詐騙
「輕輕鬆鬆在宿舍即可賺錢,讓你的空閑時間也充滿意義吧!怎麼樣,小同學要不要賺些零花錢啊?」
「哦?還有這種好事?需要我做什麼呢?」
「只需交300元保證金,完成我們發布的任務即可返還,之後的任務所得自己都可以留下了!」
「哼,怕是我交了保證金就再也無法返還吧!我要舉報你們,讓更多的同學知道如何防範兼職詐騙!」
部分同學想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騙子針對這種情況,採取在網上、報紙上或在校園內張貼的虛假小廣告進行招聘兼職在校生的方式,誘導學生交納一定數額的入會費、保證金等,並不會返還,也並沒有真實的工作。
傳銷詐騙
自己創業做老闆,投資7000,兩年賺100萬!臨近畢業,小同學要不要跟著我們一起干大事啊?
「投資與收入如此懸殊,這種創業靠譜嗎?」
「不瞞你說,乾的越久掙得越多,等你級別高了,掙大錢不是夢!」
收起你的壞心思,這是傳銷!傳銷是違法的,想要創業,國家和社會都會給予我們支持的!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發展人員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騙子往往打著「創業、就業」的幌子,誘騙大學生參加各類傳銷組織。而深陷傳銷組織,往往會對學生身心皆造成巨大傷害。
校園貸款
「無門檻,利息低,拿錢快!簡簡單單提高你的生活水平!」
「可是我們學生還不起貸款啊,還是不要了不要了。」
「小同學怕什麼,我們這沒有期限,等你以後工作了再還也不遲啊!簽了這個合同,錢就是你的了!」
「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果沒猜錯,你就是放校園貸的騙子,別想騙我!」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這些借貸平台瞄準了學生在城市消費、學習、創業的資金需求以及急速膨脹的消費慾望,推出了表面無利息,實則高利貸的「校園貸」。只要借了校園貸,便是利滾利越滾越多,而越來越大的慾望也使借款人越借越多,最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校園詐騙顧名思義,在校園里可謂十分猖狂!什麼?你覺得校園詐騙離你很遠?來看看小葵給出的真實案例,感受一下可怕的校園詐騙吧!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❸ 大學新生如何防止校園詐騙
1、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露隱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規網站用自己的手機、身份證號注冊內信息。2、現在的手機容安全性能高,是騷擾電話的話會有顯示,看到是騷擾電話就毫不猶豫的掛斷,不要接聽。3、有好友在聊天軟體上向你借錢,最好打個電話給對方確認一下,聽下他的聲音,是你朋友的聲音,又確認他是真的有在聊天軟體上跟你借錢,你再考慮要不要借。4、接到電話說家裡人出事需要錢的,要先打電話回去確認,確認是事實才打錢過去。
❹ 防範校園詐騙作文1000字
防校園詐騙的作文開頭需要點題,指出詐騙現象的相關現象,之後重點描寫針對詐騙大學生今後該怎麼提防。
正文
近年來,互聯網借貸平台瞄準了大學生群體,以貸款平台、校園分期購物平台和電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滲入校園,寧靜的象牙塔成為網路借貸平台爭奪的地盤,近日,人民日報也發文指出,要警惕校園網貸風險。
對此,妙資金融提醒,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因此千萬要保護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貸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資金融理財師在此也將教你如何識別網貸陷阱。
網貸正入侵校園「0利率、0擔保、無服務費」,藉助誘人的公告和「網路+代理」的模式,網貸正在大學生群體中飛速蔓延。而大學生陷入「網貸詐騙」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此前有媒體報道,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一名學生,用十多個同學的信息網貸了70多萬元,自己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們則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嚴重影響學習生活。
此外,也有不少大學生在兼職時候掉入網貸陷阱,被所謂的代理人、業務員等誘騙填寫網貸資料,最後不僅錢財落空,自己還背上借貸的信用污點。人民日報近日發文表示,要警惕校園網貸風險。
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且並沒有形成經濟收入,因此更要保護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貸陷阱,要多一個心眼保持警惕。
校園貸問題頻出,一方面與提供貸款的平台審核存在漏洞有關。如有些甚至舉著身份證拍個照,讀一段話錄個視頻就可通過審核。而另一方面,與大學生自身也脫離不了關系。
事實上,大學生財商觀念方面存在不少誤區。最近,清華大學發布了當代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三成90後大學生期望投資年化收益超過10%,但他們對風險的甄別能力卻明顯不足。
面對各種違規的網貸平台,如何保護好學生自身的安全,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1.保護好個人的身份信息,無論是身份證、學生證還是支付寶、銀行卡賬戶,都不宜隨便透露給他人,哪怕是學校的熟人(包括老師、學長、室友等);
2.正規公司都有正規流程,放貸之前就要求交納費用的貸款公司統統可計為騙子公司,請不要相信;
3.購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綜合比較,同時切忌以貸還貸;
4.以貸款培訓作為入職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為騙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詢;
5.無論在任何場合之下,都要謹慎充當擔保人,否則要承擔貸款連帶責任。
❺ 如何防範網路詐騙和校園貸風險學習心得
1.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理性的消費觀念。
2.自覺抵製片面追求物質享受,抵制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3.普及投資與消費相關的金融知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培養防範「力所不及」的風險和識別各種非法借貸的意識與能力。
4.家長也需要及時和孩子溝通經濟情況,引導孩子合理消費。
❻ 如何防範詐騙
戒除貪婪,勿信「天上掉餡餅」
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貪圖優惠和方便,辦理業務要到正規的營業廳。防止銀行卡詐騙、網上詐騙、電話詐騙,不要相信未經核實的退學費、中獎、捐助等信息、電話,不要貪圖小利以免上當受騙。
2
信息保密,勿泄個人家人密
不要隨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個人情況、手機號碼以及家中的電話號碼等,不要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和家庭聯系方式輕易示人,不要將自己的手機、身份證、學生證、校園卡、銀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給他人使用或交於他人保管。不要填寫各種來歷不明的表格,不要隨意掃描陌生的二維碼,以防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等違法活動以可乘之機。
3
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證件物
一些犯罪分子為了博取同學的信任,會提供偽造的證件(如學生證、身份證),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辨別真偽,防止上當受騙。
4
及時溝通,勿讓騙子鑽空子
參加社會實踐、勤工儉學、實習、求職等到學習和工作場所之外的地點赴約、面試、就餐時,保持通訊暢通,牢記緊急求助電話凡是涉及錢財往來,或要求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的行為,必須三思而後行
5
消息通暢,勿使聯絡有盲區
經常把自己在學校的情況告訴家長,使家長一旦遇到情況能夠迅速辨別真偽。不要單獨與陌生人外出,即使是與同學朋友老鄉有事外出也一定要向老師、家長或同班告知。
❼ 學生如何預防網路詐騙
1、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自覺抵制不良網站。
2、增強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意識。
3、要培育一個理念,就是「網路社會和現實社會同樣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也要對一些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進行防範」。
4、家長或者監護人可以採用一些防病毒軟體的「上網管理」功能模塊來給孩子的網路環境設置白名單以及控制實際用網的時間等等。家長也應提高自身的網路安全常識,和孩子一起共同提高應對網路安全風險的能力。
5、監護人可以協助孩子設置強密碼,而不是簡單的生日或者數字123456等弱密碼。
6、監護人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對郵件或者社交信息進行有效過濾。
7、監護人要引導青少年不要隨意連接不明來歷的Wifi,不要隨意點擊別人發來的鏈接、不要隨意安裝不明來歷的軟體、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等等。
8、教育機構,比如學校也要適時的引導學生正常用網,普及網路安全常識。
❽ 詐騙案頻頻發生在校園,學生如何有效防止詐騙
不隨意泄露身份信息。那種針對性的詐騙發生的開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網專上隨意注屬冊那種要填身份證號的賬號,快遞單和填有各種信息的廢紙妥善處理後再扔,確保信息不會輕易泄露。
不貪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那種說你中了獎要輸驗證碼領獎的簡訊直接刪了就好,電話直接掛了,絕不多聽這些人的話,你聽多了有可能不由自主就信了,不聽不接是正道。
遇到說你銀行卡涉及洗黑錢,家裡出事要轉賬這種信息,不要著急轉賬,先確認一下信息,聯系一下銀行和父母,即使是真的也不耽誤你多長時間,若是假的就避免了一大波損失,謹慎最重要。
不辦看起來很優惠的借貸。最近很火的大學生借貸,大家應該都有了解,那些騙子就是掌握著大家圖便宜的心理來進行敲詐勒索的,父母給的學費是足以讓你度過學年的,所以,不亂花錢是很有必要的。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有些你不能明白是不是騙子的事情拿給同學看一下,就可以從他那裡得到幫助並避免損失。
如果被騙後不要怕丟面子,直接告訴父母並報警,以免之後再次被敲詐勒索。有事找警察叔叔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