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存藝術
① 藝術培訓學校如何快速招生
第一進行市場分析:
隨著教育培訓行業的迅猛興起,各類型的興趣培訓機構層出不窮。市場競爭下,招生愈來愈難,如何解決藝術培訓班的生源成為一個學校生存的最迫切的問題。以服務教育培訓學校,提供學校管理系統的師說網分析:學校,已然成為培訓學校「兵家必爭之地」。反觀家長,對於這樣的推廣方式已然免疫。家長是培訓學校意向需求用戶,而且數量很大。如何才能讓培訓學校把人拉近碗里來呢?
其次藝術班招生的幾大痛點
第一痛:技窮
師說網進行了市場分析,90%的教育培訓學校招生,還是採用傳統跟風的營銷方式,加上機構有個特點就是集中性,可想而知,大家都用一樣的發傳單、打電話、蹲學校點等這樣的方式,效果就大相徑庭了!我們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幕:用同樣的方式招生,別的學校總是生源不斷。
第二痛:投入比
招生,就需要宣傳與營銷,作為中小微培訓學校的boss,得考慮投出比入產例。如何發費最小的投入,產出最大的效益。
第三痛:人員管理
作為意向用戶數量龐大的藝術班,由於目前的招生方式所限,很難做到及時的二次跟進與溝通反饋。尤其是管理者,又要管理學校內務、教學,還要管理招生。而藝術班實際操作招生操作人員大部分都是兼職,就算有意向,也做不到有效的二次營銷。
三、趨勢分析:
在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家長都在用微信。微信作為一個廉價、有效的推廣渠道,如何利用好也將是生源好壞的一個重要環節。教育+互聯網,讓教育來引領更好的未來。
四、策略+方案:
1、案例分析:
腳丫舞蹈,中小型少兒舞蹈培訓學校。目前兩個班,在校學生20人。最近新開了舞蹈課程,急需輸送生源。試過地推、校園合作、電話等方式,效果不理想,無法解決燃眉之急!
2、工具使用:拼團
在了解師說網系統後,經過與校長的多次溝通,最終用微信線上拼團的方式,進行招生。師說網建議,在拼團工具使用是,策略也是很重要的。師說網建議:從老到新。也就是在拼團中,我們要設置團長價,團長開團,一定要更多的優惠,而且師說網建議用老生(續班的、有號召力的家長),讓團長,完成拼團人數,保障招生效果。
3、效果反饋:
在雙方的積極配合下,10天的拼團活動,給機構新開辦招生30人,順利的完成新開辦的人生源,而且還未下個招生季進行了儲備。
五、總結
利用互聯網工具武裝自己。
② 黃岡中學惠州學校的學校特色
學校在全體教師中倡導「八種精神」、「五種意識」,規定了「十二不準」,並將此作為全體教師的行為規范。「八種精神」,即「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務實精神、人梯精神、團隊精神、協作精神、進取精神和創新精神」;「五種意識」,即「愛校如家的主人翁責任意識、辦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的質量意識、以學校生存與發展為己任的危機與競爭意識、愛生如子關心學生成長的服務意識、關懷學生珍愛學生生命的安全意識」。「十二不準」,即不準抹牌賭博;不準接受家長的吃請和紅包;不準搞任何形式的家教;不準隨意代課、缺課和私自調課(公事和集體聽課除外);不準上課遲到、早退或拖堂;不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隨意停學生的課;不準不備課上課或上課敷衍;不準弄虛作假,泄露考題和答案;不準搞個人單干或拉幫結派;不準在課堂上開通或使用通訊工具;不準私自接收學生到班;不準穿奇裝異服或過分燙發染發。
學校在學生中實行一整套「激賞教育」機制。「激賞教育」就是激勵賞識每一位同學,賞識學生的每一個優點,用賞識的目光捕捉學生的閃光點;賞識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獎勵學生取得的可喜成績;賞識學生的每一份能力,讓有作為的學生擔當重任;賞識學生的每一種特長,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特長。
學校注重培優轉差,在培優方面,主要是注重「從學習方法上培優、從分析能力上培優、從自學能力上培優、從心理素質上培優」。在轉差方面,突出「在思想轉化上做工作、在學習習慣上做工作、在基礎鞏固上做工作、在心理素質上做工作」。
學校第二課堂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良好興趣,彰顯了學生的優秀特長。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為學生搭建施展才藝的舞台,同學們集思廣益、精心策劃編排的節目種類多樣,富於變化,包括歌曲演唱、音樂劇、英語劇、京劇、樂器演奏、詩歌朗誦、快板、舞蹈、武術、魔術等。小演員們拿出他們全部的熱情,傾情表演,盡顯才藝。全體師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磨練自我,審美情趣、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了提高。
全校教職員工從惠州實際出發,努力工作,精心施教,創新發展,成績斐然,在全市或城區調研考試和國家、省、市級學科競賽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好成績:該校高一年級第一次參加全市統考,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全市12000多名學生中,前10名中該校就佔了9位,前20名中該校佔了18位,前100名中該校佔了33位;在2006年度初中數學「華羅庚金杯賽」初一組競賽中,該校派出22名學生參賽,有3名同學獲國家一等獎,7名同學獲國家二等獎,7名同學獲國家三等獎;在2006年全國高中生物競賽中,該校派出16名學生參賽,2人獲省一等獎,1人獲省二等獎,3人獲省三等獎;在中國化學學會2006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中,該校1人獲二等獎;在2006年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該校2人獲一等獎,1人獲二等獎,3人獲三等獎;在2006年全市高一化學競賽中,該校16人參賽,15人獲一等獎。
在其他比賽中,也屢創佳績,如該校學生廖文軒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未來之星東方青少年才藝總動員系列推選活動」。
全校教職員工正團結一心,奮力拚搏,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推行素質教育,積極進行教育的國際合作,實施多元辦學,不拘一格育人才!我們要繼承傳統辦優質教育,與時俱進創嶺南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