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亮化方案

校園亮化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9-25 21:06:40

A. 夜景照明亮化如何做,夜景照明亮化設計方案

1.應滿足城市景觀照明規劃的總體要求。建築的亮度和主光的色溫應該與環境相協調。我們不應該走自己的路,互相比較。
2.需要強調的是,整體燈光藝術效果應符合建築的功能性,體現建築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例如,商業會所可以採用色彩鮮艷、炫目的燈光設計方案,而政府辦公建築如果採用動態的、色彩斑斕的燈光,則會與建築產生矛盾,顯得不倫不類。
3.作為城市的要素之一,建築景觀的燈光控制模式應按照平時、一般節日、重大節日的燈光控制模式進行控制,並保證相應的燈光藝術效果。
4.堅持以人為本,實施綠色照明。我們應該限制干擾光,控制溢散光,防止光污染,保護生態環境。要注重節約能源,選擇節能燈、節能燈和電器配件,合理控制景觀照明的功率密度,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營造舒適和諧的照明環境。
5.要突出重點,兼顧全局。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照明方式,並考慮到建築物在白天和晚上的視覺效果。
6.對具有特殊文化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必須加強保護。其照明設計必須有效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古代園林。

B. 亮化施工方案怎麼

室外景觀亮化工程施工方案
1、 設計概況
2.1概況
照明
系統 設 計 要 求 系統做法 管線類別
a 一層前外牆圓柱正面 泛光燈 距外牆柱200mm膨脹栓固定於室外地坪上 鍍鋅鋼管內穿VV3*4電纜,埋地敷設。
c 前牆兩側玻璃窗前 250W投光燈 膨脹螺栓固定於窗檯上 明配鍍鋅鋼管內穿VV3*4電纜
c 6層正面外牆 條形泛光燈58W 安裝6層外牆底部,脹塞固定 明配鍍鋅鋼管內穿VV3*4電纜
c 6層前牆兩端 350W泛光燈 用膨脹螺栓固定在2700*500豎長條孔內 鍍鋅鋼管延屋面女兒牆明配,地面上埋設,內穿電纜
a 電動門兩側 投光燈400W 燈桿上安裝,安裝於大門兩側,靠圍牆邊安裝 鍍鋅鋼管沿圍牆明配內穿5*6電纜,過大門口埋地。
b 浮雕前 泛光燈70W 扁鋼支架脹拴固定現有地面上。 鍍鋅鋼管沿圍牆明配內穿3*4電纜,過大門口埋地。
b 浮雕前 投光燈70W 扁鋼支架脹拴固定於現有地面上。 鍍鋅鋼管沿圍牆明配內穿3*4電纜,過大門口埋地。
接地 燈具的金屬外殼、穿線管配電箱及線盒均做可靠接地, 4mm2多芯軟銅線接地卡與管連接

這方案在 魯文建築服務網 有,行的話自己去那裡下載吧

C. 亮化設計方案怎麼做

一、分析建築用途,選擇合適的照明方式
建築類型分為辦公樓、商業樓、住宅樓、古建築等,由於建築物的不同用途,其照明設計也不同,如辦公樓通常採用白色,金色和全彩燈光,展現高端時尚感。古建築多採用金色燈光,醫院多採用金色和暖白色燈光,商業街多採用金色和全彩燈光。照明方式可以把不同的照明方式結合起來,可以增強各個面的不同樓體照明效果,更好的增加建築樓體的層次感。
二、根據周邊環境,確定樓體照明亮度
設計之初對周邊環境進行重點分析,根據周邊建築亮度,對設計建築進行初步亮度定位。然後對設計建築的各部位亮度分布作出有序定量的安排。除了整體的亮度控制,還應該有最低高度,均勻度等要求。
三、展現建築情感,合理運用照明色彩
燈具色彩具有一個引導性、情感性和象徵性。樓體照明色彩的巧妙運用是整個樓體照明設計方案中表達建築文化與特點的重要手法之一,對塑造建築完美形象和古典氛圍,以及增強建築吸引力上有著相當關鍵的作用。通過光色彩的運用,可以給人們一個全新的體驗。
四、考慮燈具品質,保證實施效果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還要著重選擇燈具的選材,要選擇適宜且高品質的燈具,並對燈具進行實驗,保證工程實施的效果不同型號的燈具在使功率、光束角相近,實際效果會有很大差異。
五、考慮觀賞角度,嚴格施工標准
燈具安裝的隱蔽性是確定樓體白天魅力和夜間形象的重點,燈具光源被隱蔽安裝,隱藏燈具是必不可少的,合理隱藏燈具和電線,不僅保持了建築的原貌,而且對電線有效合理的保護。

D. 亮化工程實施方案怎麼寫

設計案封面
內容
照明器具表LIGHTING - EUROBAY EB250M CMH GY CWL 230V EBR
燈具資料表
平面圖 照明(位置圖)
測光結果 3D 效果圖 偽色表現圖 空間表面 工作面 等照度圖 (照度) 灰階等照度圖 (照度) 點照度值 (照度) 地板 等照度圖 (照度)
灰階等照度圖 (照度) 點照度值 (照度)

E. 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怎樣寫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F. 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怎樣寫

(一)基本原則

1.整體性:校園綠化應納入學校各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大塊綠化的設計,應考慮能給人以整體感。

2.藝術性:校園綠化主體要體現藝術性,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既要注重整體規劃,又要注意局部景點的藝術魅力。

3.實用性:所種植物必須著眼於長遠規劃,在節省經費、凈化環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優點,爭取以最少的投入,獲最大的效益。

(二)基本設計

所考慮的因素包括:

1.校園主體綠化應該有本校特色。所選樹種、花種要因地制宜,適合本地生長。樹種選擇既要適應生態環境,又要能體現傳統文化。不僅要考慮到易成活、耐修剪、壽命長,又要顧及到物種的多樣性,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

2.綠化樹種應豐富多彩,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並豐富學生的知識。若條件許可,應種植不同葉型、樹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樹種,但應注意不宜種植多刺、有惡臭、易引起過敏的樹種。

3.要注重樹木的環保效應。樹木、草地、花卉均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降溫、滯塵、減噪、殺菌、增加空氣濕度等生態功能。

4.綠地生態效益的大小是綠量決定的,而綠量大小則決定於園林植物葉面積大小。喬灌草合理配置的綠地生態綠量,遠大於草坪和大色塊面積的平面綠量。

大樹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二氧功能是草坪的5倍,吸塵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樹陰下的氣溫比草坪溫度低5℃左右。一塊喬灌草科學配置、結構合理的綠地,空氣濕度可增加54%。反觀單位面積投入情況,喬木僅為草坪的1/10,而後者的養護費用遠大於喬木。由此可見,校園應採用以喬木為主、喬灌草結合的綠化結構。

5.綠化是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綠化能給人帶來清新、舒適的感覺,使室內也充滿生命力。同時植物也是室外空間布局和空間限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重視室內植物的擺放。

下面談談喬木、灌木、觀葉植物、草木花卉的不同作用及影響,以便採用最合理的校園綠化格局。

(1)喬木的應用

喬木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其主幹單一而明顯。常綠喬木樹冠終年翠綠,是優良的造園樹木。樹形有高壯或低矮,並有開花美麗而以觀花為主的樹種。在景觀設計上,必須綜合樹形的高矮、樹冠的冠幅、質感粗細、開花季節、色彩變化等因素加以應用。落葉喬木夏季樹冠綠葉蔽天,冬天落葉,春季萌發新葉或綻開美麗的花朵,其樹形、枝幹線條、質感、色彩等均能隨季節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之後,枝幹間隙能透射陽光,可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在景觀設計作用上,比常綠喬木更加豐富。

推薦樹種:垂柳、廣玉蘭、棕櫚、雪松、白玉蘭、樟樹。

(2)灌木的應用

(觀姿類)觀姿類的灌木,通常以觀賞其美麗的葉形、葉色、樹姿為主,均為常綠性。質感細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大,較適合小庭院利用;反之,質感粗的灌木,在視覺上能使空間變小,較適合大面積寬闊的庭院利用。這種灌木可以通過修剪技術改變造型,增加景觀效果。

推薦樹種:海桐、紅繼木、珊瑚樹、紅葉李、紅楓、紅葉桃。

(觀花類)灌木樹形低矮,基部易分枝成多數枝幹,樹冠變化較大,有常綠或落葉的。觀花類的灌木,其花朵鮮明艷麗,在色澤、質感和樹形的表現上,具有強烈的景觀效果。但開花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很大,在景觀設計時,必須依季節性的色彩、質感變化加以運用。

推薦樹種:

春:杜鵑、山花、月季、梅花;

夏:紫荊、紫薇、梔子花、石榴;

秋:桂花、木芙蓉、木槿;

冬:山茶、杜鵑、臘梅。

(3)觀葉植物的應用

觀葉植物以觀賞美麗的葉形、葉色為主,包括草本植物,屬多年生植物。觀葉植物依需光量不同可分為陽生植物、中生植物(陽陰性)和陰生植物,在造園應用上,必須選擇有適當光照的地點栽植,使其生長繁茂,葉形美觀。

推薦植物:甘藍、吊蘭。

(4)草本花卉的應用

草花有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多年生草花。草花具有豐富的色彩,在造園應用上可產生很好的效果,其奼紫嫣紅的視覺效果令人心曠神怡。草花以一二年生的觀花類為主。在花期結束後,必須按季節不同更換其他種類;多年生草花葉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才能連續生長、開花。

推薦花卉:

春(3-5月):瓜葉菊、雛菊、仙客來、一品紅、鳶尾;

夏(6-8月):一串紅、雞冠花、千日紅、石竹、虞美人、鳳仙花、金盞菊;

秋(9-11月):菊、三色堇;

冬(12-2月):牽牛花、水仙。

(5)其它推薦花卉:

荷花、睡花、竹、美人蕉、石蒜、紫藤、常青藤、爬山虎、葡萄、馬尼拉草、三葉草等。

(三)具體規劃

我們大致將校園區域分為五個部分:

1.中心區:以校園中的湖泊為中心,包括四周一片山丘的綠地及行政樓。

2.運動區:包括體育館、籃球場、操場。

3.學習區:科技館、教室。

4.生活區:包括宿舍、食堂。

5.環校綠化帶。

各區由於實際情況不同,需要分區討論。

(1)中心區:該區是校園綠化的主體部分,側重休閑觀賞性。要求樹木造型美觀,常綠,高矮結合:花卉品種多樣,色澤艷麗,四季均有花開;草皮常青,生命力頑強(考慮到有同學會穿越草坪)。

山丘部分:以草坪(馬尼拉草)為主,間或一些樹型優美的灌喬木。如,雞爪槭、合歡、棕櫚、竹、含笑、紫荊、銀杏、紅葉李、紅繼木(適宜大片栽種)、白玉蘭等。

環湖綠化:垂柳。

湖內:適當栽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

行政樓:四周圍以常綠灌木,如珊瑚木、海桐、冬青等。

(2)運動區:此處塵土較大,要注意植物的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的能力。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有:夾竹桃,對粉塵、煙霧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每平方米能吸附灰塵5克,被譽為「綠色吸塵器」。泡桐,葉大多毛,分泌黏液,能吸附粉塵,凈化空氣。榆樹:對空氣中的塵埃有過濾作用。據測定,它的葉片滯塵量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九種抗污能力較強植物之首,有「粉塵過濾器」之稱。同時,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有一定的抗性。

(3)學習區:師生在該區工作學習,選擇樹種,要著眼於創造寧靜的學習環境。而綠化得當,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噪音,因為樹冠有很強的消音作用。據生態專家測試,在路上栽種珊瑚樹、楊樹、桂花樹等,可降低噪音5-7分貝。樹木降低噪音的能力,樹冠較小的喬木或灌木,遠比樹冠高大的大,所以珊瑚樹(法國冬青)是理想的樹種之一。此外,雪松、女貞、水杉、樟樹、海桐等對降低噪音也有較好效果。

(4)生活區:生活區應有一個清新、舒適的環境,綠化時要考慮為同學們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建議種植灌木叢,並以觀賞性灌木為主。如桂樹、臘梅、茉莉等有香味植物。甬道兩旁可種月季、玫瑰、美人蕉、菊花、紫荊等花卉。另外,還可以考慮種植紫藤、葡萄等攀延類植物。

(5)環校綠化帶:應選擇蔭濃、生長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抗煙塵、抗病蟲害的樹種。如,懸鈴木、合歡、槐樹、喜樹、檜柏等。還可選擇高大喬木做外圍防風植物。

(6)其他建議:在學校大門口種植兩棵高大的雪松,體現名校風格。

熱點內容
野狼老師 發布:2025-05-07 06:24:27 瀏覽:84
高中生物動畫 發布:2025-05-07 06:21:05 瀏覽:841
電腦粘貼板歷史記錄 發布:2025-05-07 05:11:26 瀏覽:557
贏盈歷史 發布:2025-05-07 05:04:04 瀏覽:149
化學過濾 發布:2025-05-07 04:41:01 瀏覽:845
化學nbs 發布:2025-05-07 04:00:30 瀏覽:846
數學教學情況 發布:2025-05-07 03:39:48 瀏覽:681
師德師風建設查擺階段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07 02:26:41 瀏覽:954
小學語文筆順 發布:2025-05-07 02:02:28 瀏覽:47
八年級上冊物理概念 發布:2025-05-07 01:23:45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