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合影

中學生合影

發布時間: 2021-09-30 18:01:55

㈠ 看到和初中同學在一起的合照,想說的話

時間居然過的這么快,想想那時,我。。。(你們認識的簡潔過程或者對他的印象)。。。唉,現在啊。。。真想不到,這么快。。。

㈡ 初中三年和同學合照累計16000多張照片我是不是非常笨呀

怎麼會是你重感情吧

㈢ 怎麼贊揚初中畢業合影有團隊精神

初中畢業的畢業的合影,他是有許多人分工完成的,比方說需要制定班服啊,還有上位啊,這些都做好了,就能體現出有團隊精神。

㈣ 初中同學的合影,那同學已故,請問合影怎麼處理

留著唄,留作紀念收藏起來,放抽屜里就行

㈤ 初中畢業50人合影怎麼拍

如果是在攝影棚內拍攝,可以用階梯台階站成四排,最下面的人可以多一點,越朝上人就稍微減少一、兩個,整體要比較靠攏。可以用大畫幅相機拍攝,效果肯定非常棒。如果是外景拍攝,可以找一個踏梯分成三排,可以用廣角或標准鏡拍攝。拍攝時最好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拍攝的穩定性就非常高。

中學生追星是否應該

「追星」的積極意義:

盡管世人對少男少女追星現象貶多於褒,對少男少女的追星行為阻多於導,但誰也不能否認,追星還是有其積極的一面。

B——1 「星」成為少男少女人生的奮斗目標和奮斗動力。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伊謝康認為:「少年期最主要的心理現象就是成年感。成年感的主要表現是有了新的抱負水平,即預料他未來可能達到某種地位。」少男少女在他們心目中所崇拜的偶像身上顯示了他們「新的抱負水平。」

少男少女正處於「英雄崇拜期」。他們自覺地為自己選擇了「英雄」,只要選擇准確,這位「英雄」便對他的一生起著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這「英雄」成為他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和動力。

首先我認為不少少男少女所追的「星」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楷模、榜樣,他們將追星的意念、熱情轉化為他們為事業成功而努力奮斗的動力。這種意義上的追星,其實質與「榜樣」教育殊途同歸。

少年人是需要榜樣的,這一點不容置疑。無論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有意識地地其未成年人選擇、樹立榜樣。我們國家歷來重視「榜樣」的教育作用。然而,傳統的榜樣教育模式是歷來以社會樹榜樣的,以倡導少年人去學,這種方式有時難免有不盡人意之處,也就是社會樹的榜樣並非就能得到少年人由衷的敬佩與熱愛。少年人也就未能將這種向榜樣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內在的意願,從而使這種學習流於形式。這樣的例子很多。學雷鋒做好事,便是很普遍的一例。

少男少女們「追星」則不同,「星」是他們自己發現,自己確立的,他們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願地學習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與偶像重合為一。這種學習是自發的,自覺的,時時刻刻都存在的,所以這時候「星」的影響力特別大,感召力也特別強,效果也特別明顯。

當今著名歌星蔡國慶,少年時候便崇拜歌唱演員,希望長大了也到舞台上唱歌。偶然一次聽李谷一的演唱,一下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歌可以這么唱,像談天一樣直唱到人的心裡去。於是,少年蔡國慶立志要像李谷一老師那樣去唱歌,像李谷一老師那樣把歌唱到每一個聽眾的心裡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蔡國慶學習著、探索著、琢磨著自己究竟怎樣唱才能像李谷一老師那樣深受歡迎。最後,蔡國慶終於成功了。如今,他唱紅了中國,也唱出了國門,成為第一位赴日本灌制個人音帶的中國通俗歌手。

最近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柯林頓,也是少年時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那樣去當美國總統的。柯林頓出身貧寒,是從美國偏遠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宮的。小時候的柯林頓原想將來當一名醫生、記者或做一個音樂家。然而1963年的夏天,一次機會,讓他目睹了當時國際政壇明星——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風采,並為之傾倒。當總統肯尼迪握住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雙手的時候,他並不知自己的明星風采影響了柯林頓的一生,美國總統成了柯林頓人生的目標。那年柯林頓才17歲。他從華盛頓一回到故鄉阿肯色州,見到他母親第一件事就是打一包,拿出他和總統握手的照片讓母親看。他母親說:「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後要干什麼。」

是的,17歲的柯林頓心中出現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這顆星領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自己生存的目標:他要成為這顆星,他要成為美國總統!於是,柯林頓拒絕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樂學院獎學金(盡管他有出色的音樂才能)。他千里迢迢來到華盛大頓特區喬治城大學。20年後,他終於走入了白宮,成為他少年時代就夢寐以求的那顆星——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或許,當柯林頓明星一樣在熒屏、報章飛揚風光的時候,又一顆種子落在了某一個少年人的心田。

20年奮斗有多艱難,唯有柯林頓自己最清楚。用20年的時間去實現少年「星」願,可見「星」的力量多麼巨大。

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一位著名的記者曾對我說:她上中學時最崇拜法拉奇,就是因為這個崇拜,她放棄物理,改學文科,狠傷了常給她吃小灶的老師的心。她有一張大學同學的合影,四位風華正茂的純情少女笑逐顏開,且照片上題有字:未來的法拉奇。如今,這中位女性雖沒有像法拉奇一樣遍訪世界風雲人物,名揚全球,卻也在各自領域幹得格外地如火如荼,大有新聞界「數風流人物還看我輩」之勢,令人刮目相看。

少男少女的「追星」現象,表明他們在為自己尋找、確立偶像,這種偶像在一定程度上正展示了他們「新的抱負水平」。在這個年齡段,少男少女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目標。並自覺地為自己樹立一個追求的典範,並抱以極大的熱情和毅力去追求、去拼搏,這對少男少女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對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以及對事業的成功是很有益處的。

B——2 「追星」過程使少男少女獲得了成功的「秘訣」及成才的方法。

有一位歌星的故事是許多人熟悉的。那時候,歌迷們幾乎都知道她的名字,喜歡她的歌。然而,最早她並不唱歌,練的是二胡。她從小習琴,冬練九寒,夏練三伏,練得一往情深。那時候社會風靡港台歌曲,特別是鄧麗君的歌。那麼委婉,甜蜜,柔情似水。這歌聲如甘露一般,滋潤了籠罩在「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的吼聲中長達十年的人民的心。鄧麗君成了明星,她的歌帶一輯一輯地出,仍然供不應求。練二胡的小女孩也跨入了「追星」的行列,她喜歡歌、喜歡唱,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放棄二胡去當歌星。鄧麗君給了她機會和信心。首先是周圍的人發現了她,16歲的她被推上舞台,觀眾們一下接受了她,她的歌帶也成了歌迷們的搶手帶。她最初被人稱為大陸的「小鄧麗君」。慢慢地,人們發現她有了自己的風格。她一如鄧麗君那樣令觀眾感到親切、溫暖,但她更有少女的純情,更有逼人的青春氣息。她活潑、爽朗、清純、質朴、宛如海邊吹來的一縷涼爽的風,海底閃爍的一枚五彩的貝殼。從學習鄧麗君開始,到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歌星,她走了一條成功的捷徑。她在鄧麗君的歌里發現了自己潛藏的素質,她在「追星」的過程中豐富發展了這種潛藏的素質,最終向社會呈現一個獨特的成功的自我。

幾乎每一個少男少女都渴望成功,渴望在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們崇拜明星,追隨明星,在明星的成功中發現自己潛藏的素質,逐漸加深對社會對自身的認識,不斷地檢驗自己,發現自身的不足,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他們從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悟出他所以成功的原因,總結出他的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訣,並結合自身的條件去實踐。這對於他們盡快地發現自己、盡快成才無疑具有推動作用。以這種方式向社會展示自己的才華,無疑對社會也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B——3 為社會發現人才 向社會推出明星

一群少男少女在班上傳抄一本手抄詩集,這本手抄詩集最後突破發行百萬冊的大關。一位女孩精心製作的「明星簿」,向社會推出了文壇明星。

人們一定還記得風靡一時的汪國真熱,記得汪國真《年輕的瀟灑》、《年輕的思緒》、《年輕的風》。那時候,汪國真的詩集出現在每個書攤,在每個少男少女的手中流傳;那時候汪國真的詩集出現了九個盜版本;那時候,汪國真應邀南來北往,去各地簽名售書。汪國真每到一處售書,就會出現一次汪國真熱。人們排起長龍,心急的少男少女擁擠著,叫喊著,唯恐買不到汪國真簽名的書。汪國真那十分質朴的臉也因這種種熱潮漾起了興奮的紅潮。他不想流露得意的神情,然而談起這種種簽名售書的場面,依然掩飾不住內心的驕傲。1991年7月,我曾去浙江寧波采訪,看見滿街都是汪國真前來角城簽名售書的招貼廣告。我隨便問了街邊一個小青年:「汪國真也來你們寧波了!」小夥子點頭:「是呀!我也買到一本。」小夥子眉飛色舞地給我描述當時的情景,告訴我天有多熱、人有多多,連警察都出動了,但最後還是擠翻了桌子,擠碎了玻璃,汪國真揮汗如雨,手酸臂疼,一上午簽了5000多冊書!書賣光了,熱情的追星族員們又追至汪國真住的飯店,要求一睹汪國真的「芳容」,聆聽汪國真的「教誨」,握一握汪國真的手,留一個和汪國真的合影。

實際上這位被全國少男少女熱情追隨的詩壇新星就是他們自己發現的,他們自己推出來的。汪國真上大學時開始學寫詩,一直很勤奮。但是,除了最初兩首打油詩毫不費力地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之外,汪國真的很多詩作都長時間地擱在寫字台的抽屜里。汪國真毫不氣餒,不停地寫,不停要寄,不停的接到退稿,不停要改寄別的報刊。後來,在一些地方報、地方刊物的夾頁里,報縫中,慢慢出現了汪國真的小詩。然而就是這些被編輯們出於填補版面空白而隨意刊出的小詩,卻在少男少女的心中激起了浪花。在很多不被人留意的小報小刊間,少男少女們發現了汪國真,並且不因大刊物大編輯的「輕視」而小看了汪國真,他們視他為自己的明星。於是,有了《汪國真詩集》的手抄本。手抄本在中學課堂里流傳。

出版界被感動了,被這群「小上帝」感動了。終於,中學生們課堂上流傳達室的抄寫本問世了,小女孩精心編輯的詩集也出版了。《年輕的思緒》、《年輕的風》、《年輕的瀟灑》、《年輕的歌》,汪國真的詩集走俏全國,掀起一場令人目瞪口呆的「汪國真」熱。

汪國真詩中的熱情、詩中的哲理、詩中的溫情、詩中勃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一下子深深地迷住了少男少女們。我曾在那時收到一群中學生的信。他們在一次集體過17歲生日時討論起一個話題:怎樣做一個大寫的「人」?什麼叫大寫的「人」?我就這群17歲少男少女過生日的所思所想編了一組節目,並將這個節目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建議少男少女們討論。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呼和中學生朋友紛紛寄來稿件。在很多的稿件中,我都發現了汪國真詩,其中引用最多的就是那首《熱愛生命》。

當然,討論汪國真詩的優劣不是本文作者的初衷。作者肯定汪國真的詩有其明顯的不足,然而,他的詩的確給少男少女以鼓勵、以美感、以熱愛生命以及積極進取的動力。少男少女們自然而然地以汪國真的詩激勵自己,以汪國真的詩傳達自己對生命、對友情、對愛情的理解與嚮往。

少男少女們以自己的內心渴望在萬馬賓士的文壇中找出了「千里馬」汪國真,以自己的熱情追隨向社會推薦了汪國真,在寂寞的詩壇颳起一股青春的風。這也該算是追星一族對社會的貢獻吧。

可見,少男少女的追星現象的確有其積極的因素。除上所述之外,「追星」過程也的確豐富了少男少女的精神生活與業餘生活,豐富了他們的內心世界,給平淡的校園生活增添了新鮮浪漫的色彩。

「追星」的消極因素:

哲學家們告訴我們,一切都是辯證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少男少女追星現象亦如此,而且猶如它的積極意義一樣,它的消極意義也一樣讓人一目瞭然。

C——1 盲目崇拜 新潮游戲

由於少男少女所處年齡的特殊性,局限了他們認識的水平,使得相當一部分少年對自己的青春偶像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和集訓,甚至只是羨慕偶像的外表,甚至僅僅是衣著打扮,使他們的追星行為流為盲目的崇拜與無聊的新潮游戲。

有一回我去參加一個聚會,一群中學生在為一個同學開生日晚會。晚會很熱鬧。當代少男少女五彩繽紛的著裝與打扮令我耳目一新,大為感嘆:我們那時可是清一色的綠軍裝呀!其中有一位男孩的打扮特別引人注目。他穿一身花花綠綠的迷你裝,腦袋中間有長條黑發,四周的頭發全剃了泛著青光。他見我好奇地打量他,便得意地對我說:「你是不是注意我了?這么多人你偏偏留意我,而且你今後還不會忘記我,這就是我所追求的。」

據說那是一個已經離開校園的中學生。我問他向誰學的?他說當然是學的明星的風采。我問他這樣打扮有什麼意義,他說:「引人注目」。

還有一位中學生朋友,初一時因采訪費翔而成為中學生人人皆知的小記者,一時間,人們提起她便說:「就是那個采訪了費翔的。」不相識的人見她也必提費翔:他怎麼樣?和電視里一樣帥么?更有甚者,居然把自己的照片、情書給她,請她轉交給費翔。有一個女孩在信中這樣寫:「我羨慕你,因為你生在北京,你擁有了見費翔的機會;我嫉恨你,為什麼是你和費翔合影而不是我!」

這種荒唐的事有很多,由於少男少女所處的特殊年齡段局限的他們認識水平,便得他們僅僅停留在對偶像的外表崇拜上,沒有去探尋明星所以成名的原因,沒有去學習明星所以成功的內在思想方式與艱苦奮斗的精神,而是學一些外表的淺層的東西:說話的腔調,衣著打扮,甚至模仿明星的興趣愛好。如一個怕動物的女孩突然酷愛小貓、小狗,一個爽朗活潑的男孩子突然憂郁沉默起來......等等,這些都是追星追出來的毛病。一旦少男少女的「追星」重點投放在這些技術情節上,追星就成了淺層次的甚至是無聊的新潮游戲。

一些中學生朋友並不懂得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東西才是真正值得自己仿效的,而是一味崇拜,盲目學習,結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這樣的追星不僅浪費了大好時光,還丟失了自身原本很寶貴的自然、純朴。

C——2 丟失自我 空耗青春

我有一位業余接熱線電話的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一個黃昏,一位不肯說出姓名的女孩來電話,說她陷入了一種絕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想死又覺得對不起養育自己的父母,想活又提不起精神,希望我能夠幫助她。

一切的起因都緣於那場搖滾音樂會。那是周末的晚上,好朋友雯雯來約她去聽搖滾。她受母親的影響,覺得搖滾不是「好東西」,便不同意去。可經不住好朋友的糾纏,就撒了個謊跑去,進了搖滾音樂會會場,起初,她覺得周圍的人都有點「病」,神經兮兮的,頭上紮根紅布條,又喊又叫,慢慢地,她也坐不住院了。她也和周圍的人一樣站了起來,隨著台上的歌星一起唱,一起跳。她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她一下覺得心中升起一顆明星,她覺得自己屬於這顆星。

後來的故事幾乎知篇一律。她收集所有的歌帶,把偶像的照片,貼滿整個屋子。她上課下課眼前總晃著那個影子。她瘋了一樣到到處趕場。偶像在哪兒演出,她就系著紅布條,舉著寫著偶像名字的紅旗去哪助威。慢慢地,她功課掉下來了,人瘦下來了,不能控制自己一刻不去想他。終於,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了所有的一切,偷偷「借」了父母1000元錢,寫了一封告別信,帶著簡單的行李出走了,去追隨他的偶像去了。偶像總在人群的包圍中,她始終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剛開始她覺得這樣天天看見他、聽見他的歌聲也滿足了。但一段時間之後,她覺得忍受不住了,她想徹底地擁有她的偶像,哪怕僅僅是一天,一個晚上,甚至一個小時。她住進偶像住的飯店,包了房間,打電話邀請偶像來「坐一坐、聊一聊」。偶像很紳士地謝子她—— 一個小女孩的邀請,很兄長地問候她,希望她回家去。她依然不放棄,依然鍥而不舍地每十分鍾打一次電話,但接電話的再也不是偶像。第二天,她的房間里來了一位偶像的朋友。她哭了。她說:「我只想完全地擁有他一會兒,就一會兒」偶像的朋友說:「這不可能,他要對你負責。他是為了你好。你回家去吧。你應該去上學,你慢慢會忘記的。」

偶像的朋友把她送回家,急瘋了的父母如獲至寶,對人千謝萬謝。沒有責備女兒,反而更加愛護,專門請了保姆在家照看「生病」的女兒,生怕女兒再次出走。可是她說:完了,覺得自己的生命隨著偶像對自己的拒絕一起消失了。她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她覺得自己毫無生存的價值。她生活在絕望中。

......

說完這個故事,那位朋友和我久久無言。崇拜一個人達到如此地步,已將「盲目」兩字推至極限了。對此,我真是覺得非常遺憾,非常心疼:這個女孩不過17歲,她應該擁有花一樣絢麗多彩的生活,擁有朝陽一樣輝煌的前程啊!

陷井常常有美麗的誘惑。

後來,每每看到或聽到哪個女孩喜歡上哪個歌星、哪個影星,我就很想對她講,喜歡是可以的,但你不要輕易崇拜誰。其實你很有你的個性,有你的美麗,你不必依附明星,不必藉助星的光輝照亮你的生命。不要丟失你自己,不要空耗你的青春。為一個遙遠「的星浪費自己的精力,空耗生命中只有一回的青春,實在太不值得了。你說是么?我的小女孩!

C——3 干擾明得的正常生活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明星們喜愛追星族,因為追星族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明星們也害怕追星族,因為很多過分熱情、近乎瘋狂的追星族成員幾乎侵犯了他們的私生活,干擾了他們的正常生活。

一位頗受歡迎的女歌星曾流著淚對記者講述了「追星族」們對她的厚愛:她家的門鈴一個月按壞了7個,她家的電話沒有不呼的時候。每每深夜,她疲憊不堪地演出完了回到居處,總會看到一些字條:你有什麼了不起,想見你是對你的贊譽,你就是不肯出來!看我下次怎麼整治你!還有更難聽的、更慘不忍睹的、滿篇臟字的字條......談起這些,女歌星好看的臉扭歪了:「其實我根本沒在家裡。就是在家我也不可能天天接待來訪者。我要演出,要學習,還需要休息,怎麼可能滿足每個歌迷的願望呢?請你轉告那些愛我的歌迷們,如果他們真心愛我,就請理解我,關照我。」

任何一個有同情心的人都會被女歌星的淚水所打動。追星族們所看到的都是熒屏上、報紙上的星,這些星戴著耀眼的光環,閃著迷人的微笑。但是他們不知道,「星」們台上一分鍾的耀眼,需要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他們不同尋常的成功是因為付出了高於平常人的努力才獲得的。所以,請體諒他們,理解他們,還他們正常人的生活,允許他們有自己的隱私,不要總是到處去打探「星」們的情感問題,去「騷擾」「星們」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真心愛你所崇拜的星,那麼你一定真心希望他(她)過得好,希望她(他)事業成功、生活美滿。那麼,你就會把你對他(她)的愛轉化為你對生活的愛、對社會的愛。

C——4 寵壞明星

這怕是大多追星族難以想到的,也不願承認的,而事實上這樣的事很多。常聽人說某某原先是個很不錯的人,如今派大了,氣兒粗了,一不小心不知哪兒得罪了人家,人家說不幹就不幹,說走人就走人,讓你干著急去。怎麼搞的?寵得吧?

誰寵的?導演?觀眾?

——追星族。

如果僅僅是寵出派頭,那還好說,可是有的明星不僅僅停留在作派上,有的居然仗著名氣、仗著有一群追星族成天追著,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為所欲為了。

我曾在報上讀到過一則報道,說是是早兩年紅得發紫的一位演員到外地拍片,在飯店接來自國外的電話時,由於線路不清楚,竟對飯店接續線員破口大罵,還摔電話砸東西,鬧得烏煙瘴氣。當然這里有演員自身的問題,我以為也是盲目追星的一種消極因素在起作用。

1992年的《北京青年報》上有篇文章叫《泰森斷想》,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據說少年泰森就是個行為不端的小玩鬧,這個底潮兒的小子,成了顯赫一時的拳王,有名有利,便置聲名於不顧,為所欲為起來。除了他這種『劣根性』之外,追星族們對他的嬌寵,不能不說也是他栽了的原因。」

「大凡成了星,便有了崇拜者。亮度越高,追逐者越多。盼著能一睹風采,盼著得到一個親筆簽名,這都屬於一般。偏偏有那麼一些追星族,總想標新立異,甚至要達到他人所不能及的境界。於是,有的明知『星哥兒』已為人夫,『星姐姐』已名花有主,但還是一勁地求愛,並言明:我不在乎。把那一夜風流當成榮耀的資本,大有我能而你不能的自豪。如此環境,泰森也就有了誰還不願與我風流的感覺。既然佔了別人的便宜反被看成施捨,泰森也就不習慣考慮對方的態度了。泰森的世界真腐朽得可以!

「明星要自愛,這得靠自己。明星還要得到社會的愛護,這就要靠我們大家了。尤其是那喜歡追星的一族,應該知道什麼才是對你心中的偶像真愛,千萬別把他們寵壞嘍!」

我想這一段文字對於熱衷追星的朋友們說來,一定很有借鑒意義。泰森的事總令我聯想起幾年紅極一時爾後進了監獄的某位歌星、某位影星。雖說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是他們自身的原因,但追星族們一味地崇拜、盲目的追逐,委實令他們輕飄飄而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天下老子第一、可以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啦。所以,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追星」只是個人的事,不必別人干預。實際上,每個人的行為都與社會、與他人關聯,所以,在你盡情盡興追逐你所熱愛的「星」們的時候,也請你設身處地地為「星」們想一想吧!

㈦ 初中和同學合照彷彿是異世界亂入的仙女,古力娜扎到底有多美

古力娜扎的顏值確實在娛樂圈中還是屬於上等的。

她的顏值也為她博取了一大群的粉絲。古力娜扎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作為一個地道的新疆美女她的五官分明。確實,每一個看過古力娜扎的人都要驚訝於他的顏值,但是古力娜扎的演技也是她成名的一部分,不相信的話可以看一下她所飾演的一些電影確實給我們很大的震撼。

㈧ 同學聚會,和自己多年未見的初中女同學合影時候應該怎樣合適啊不能和她做太親密的動作,又不想離她太遠

那就還是保留初中那時的朦朧感?何必非要有過親密的動作呢!那就默默站在她身後的位置就好了,這樣既能看見她又與她離得不遠。

㈨ QQ空間初中畢業時大家的合照(合照包括我自己),曬在自己的空間里,多年後大家大學都工作8年了,合照

哈哈~不算是侵犯。

㈩ 什麼理由能讓我要初中畢業合影照

從抽屜裡面取出相冊,翻了翻,無意間小學六年級畢業照出現在我面前,我不經伸出了手指摸了摸,好熟悉的畫面.........好親切的感覺,個個童心未眠~~天使般的面容,個個笑得好燦爛..........不經意間我的嘴角微微笑了一下,夜!很安靜,讓我有足夠的思想去想我在學校里的每一件事,那讀書聲,在操場上的追逐聲......笑聲.........想起這里我又笑了,目光轉向了他身上,那個時候的他好小好小,他沒有笑,只是噘著嘴吧,我站在他後面偏左一個,我們離得好近,唯有這一張照片上才有他,因為是畢業照........看著他,我又想起了我和他的種種事情,那一幕幕又好清晰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真恨不得能穿越時空重新回到那個年代,我寧願什麼都不知道和他一桌學習,吵架,玩鬧,像電視上一樣穿梭時空回去以前........不覺間眼角邊好像有不聽話的東西迷濕了我的眼.......回過神,我質問自已,為什麼還在想他,不是已經事隔幾年了嗎?不是已經忘了他了嘛?為什麼還想他?為什麼我還報有期望?........可是那種感覺真的好難以掩飾,為什麼時不時會流露出來

如今,我已是初中將要畢業了........也照了畢業照,而且做成了水晶相,非常漂亮,我們還全年級500多人照了張大合影,兩張畢業相雖然是120塊呢,我也要了........算是買個美好的回憶,錢這王八蛋是多少都用得完的.......

但拿來看時卻沒有看小學畢業照的那種刻骨銘心的回憶,是不是畢業照是用來留念的,用來回憶的,時間過的越久,越發覺得珍貴……

熱點內容
化學式中考 發布:2025-05-06 17:01:11 瀏覽:854
標題怎麼寫 發布:2025-05-06 15:21:28 瀏覽:128
師生結對 發布:2025-05-06 14:47:53 瀏覽:385
地理編碼系統 發布:2025-05-06 14:30:09 瀏覽:133
豆漿機怎麼用 發布:2025-05-06 13:23:09 瀏覽:413
河北省地理信息局 發布:2025-05-06 13:08:37 瀏覽:257
應力歷史 發布:2025-05-06 12:57:06 瀏覽:477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博客 發布:2025-05-06 12:56:58 瀏覽:344
美國歷史地理 發布:2025-05-06 12:47:54 瀏覽:656
康欣生物 發布:2025-05-06 12:23:04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