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踩踏事故
9月26日,昆明發生小學生踩踏事件,小學生在學校活動安全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深刻汲取這次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嚴防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近年發生的校園踩踏事故
2013年2月27日 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秦集小學發生一起因擁擠而引起的踩踏事件,4人搶救無效死亡,10餘名學生受傷。
2010年11月29日 新疆阿克蘇市第五小學課間操時,學生從樓上蜂擁而下,前面的學生摔倒後引起踩踏,共有41名學生需住院治療,其中7人重傷。
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潭市轄區內的湘鄉市私立育才中學發生慘重的校園踩踏事件,一名學生在下樓梯的過程中跌倒,引起擁擠踩踏,造成8人死亡,26人受傷。
2009年11月25日,重慶彭水縣桑柘鎮中心校下午放學時,學生在一樓、二樓樓梯口發生擁堵、踩踏,造成5名學生嚴重受傷,數十人輕傷。
2009年11月3日,衡陽常寧西江小學在准備做課間操時,由於人多擁擠,學生下樓時發生嚴重的踩踏事故,6人受傷。
㈡ 如何預防校園踩踏事故
預防校園踩踏事故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學校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踩踏應急預案,管理要到位,責任要到人,層層簽到責任狀,分工明確,學校領導做好督查檢查,發現不認真負責的人員及時的批評,警告,嚴重的做出嚴肅處理。
2、學校和班級都要每學期開展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會議或班會,告訴學生如何避免發生踩踏,踩踏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讓學生牢記安全第一,做好文明走路,不擁擠。
3、學校開展好學生的應急演練演習,做到平時,在大課間的時候,做體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快速的下樓,進行集合,但是在下樓之前,告訴學生如何下樓梯,走那個樓道,遇到擁擠怎麼辦,教師要維持好秩序,保證學生安全。
4、教師要值好班,特別是晚上,晚自習的時候,教師要認真負責,巡查,及時查看樓道的照明設施是否完好,要是損壞,要及時的更換,來不及的時候,要做好學生的疏導工作。
5、平時就安排好學校各個年級學生的行走路線,行走時間,人多的學校可以錯開時間,分年級班級下樓,讓學生養成日常的良好習慣,發現不靠右行的學生,要及時的批評教育,發現故意搗亂的學生要給予嚴厲的批評。
㈢ 湖南校園踩踏事件的事故經過
以湖南乃至一些縣級中學的標准衡量,湘鄉市私立學校育才中學堪稱一流。這所佔地120多畝的私立中學,氣勢不凡的五層教學樓頂覆蓋著琉璃瓦,教學、生活、體育設施齊全。
在湘鄉市教育部門有關幹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7日晚發生事故的教學樓。這座教學樓大體呈回字形結構,大樓四個方向都有樓梯通達一層,樓梯寬度約1.5米以上。發生這起事故的樓梯口,位於教學樓與學生宿舍最近的一處。事發當晚,天降大雨。學校規定,晚上9時10分下晚自習,9時30分就必須熄燈就寢。孩子們為了躲雨、為了早點回寢室,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通道,一時間,人流高度密集。 該校初三學生小傑(化名)回憶說,7日晚9時10分下晚自習後,他從4樓的教室走到3樓樓梯口時,發現好多同學擠成了一團。人流緩緩擠到二樓至一樓的樓梯間,擁擠變得更加厲害。突然,有七八人摔倒在樓梯間的平台上。
小傑說,前面的學生摔倒後,後面的學生還以為前面有人在故意攔他們,於是拚命往前擠。小傑感到被人從背後猛然一推,往前便倒。危急時刻,他用右手撐在地上,頭頂在一個靠在牆角的同學的腳上,身體下面還有一個同學,上面也有一個同學壓著他。
小傑說,因為自己無法脫身,心裡十分害怕。後來看見不停閃動的手電筒光,知道是老師來了,心想這下有救了。 相對小傑而言,不滿12歲的初一學生小午(化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小午的父親孫文龍稱,孩子被擠壓昏迷後,被學校老師送到醫院,經醫院初步診斷,後腦出現骨裂,頭皮有淤血。
發生事故的地點,殘留著一汪血跡。據事發時最早趕到現場的老師和踩踏中僥幸生還的學生們說,事故發生時,先是有1名女生滑倒。後面潮水般湧上來的人流,一層疊一層地壓了上去。在面積只有3至5平方米的樓梯間,瞬間就堆積了幾十人。壓在下面的學生,因為嚴重的擠壓、窒息,非死即傷。
㈣ 如何預防校園踩踏事故
措施1:整治班級超編
針對出現踩踏事故學校的問題,學校超規模招生是誘發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針對這些學校普遍存在大班額的現實和安全隱患較多的現狀,提出有效的事故防範要求,要花大力氣徹查、整治。一方面,這些學校要盡可能將大班額、低年級學生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另一方面,嚴格按計劃招生,嚴格控制班額,小學每班45人,中學每班48人。
措施2:非寄宿學校不能強迫晚自習
對走讀中小學不許強迫晚自修的規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已發文明確規定,如果不是寄宿制的學校,不能強迫學生參加晚自修。初中學校晚自習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在晚自習下課時,一定要有老師在場疏導交通,引導學生有秩序走下樓道。
措施3:加強應急疏散演習
要制定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應急預案,平時加強演練。學校要利用廣播體操的機會,經常性開展緊急疏散演習,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並安排教職工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使應急疏散演習要制度化,常態化,做好防範。但是,演習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
措施4:在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
學校要利用班會課等機會,開展「湖南校園踩踏事件」主題教育,讓老師和學生明白互相踩踏有什麼後果,讓學生明白如何應急疏散,如何珍愛生命。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的後果就會出現踩踏事故、注意防範措施,了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增強學生防範意識。
措施5:建立各項全管理制度
中小學校要盡快健全校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工作的各項職責層層進行分解,落實到人,每一個班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責任。
一是要專門針對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採取措施,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並安排教職工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二是要建立定期檢查制度。要定期檢查樓道、樓梯的各項設施和照明設備,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要加固已損壞的樓梯扶手,更換不符合購置安裝規范的樓梯間照明設施,並落實專人定期檢修,發生損壞及時修復或更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針對個別學校樓道不符合消防標準的情況,要請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到校指導,根據學校規模,進行整改。
三是要制訂教師值班制度。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㈤ 校園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
1.加強內部安全管理
(1)制定預案:要制定《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預案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根據學校的發展不斷完善。
(2)明確責任:學校要健全預防擁擠踩踏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3)落實措施
◎ 加強值班,建立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要有值班老師組織疏導。倡導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強調安全第一,不強調整齊快速。
◎ 強化學校對晚自習的管理。學生晚間自習,必須有教師值班、幹部帶班;當停電或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帶班幹部和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 合理安排班級教室。學校要盡可能將班額大、年齡小的學生班級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教室。
2.開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識的教育:學校要通過慘痛的擁擠踩踏事故的案例,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對學生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嚴重後果,掌握防範措施。
(2)安全行為的培養:培養學生上下樓梯輕聲慢步並靠右行走的習慣,禁止追逐打鬧。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當及時告誡、制止,與學生的監護人溝通。同時,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的訓練,提高學生防範能力。
(3)如何應對擁擠踩踏事故:心理鎮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當出現擁擠踩踏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切忌驚慌失措。要聽從現場老師的指揮,服從大局。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時,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同時盡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暢。
3.加強檢查,完善設施設備
(1)定期檢查:學校要對樓梯通道、照明設施等,定期檢查,及時修理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對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校舍、設施設備,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解決。
(2)確保通暢:學校應在樓道里安裝應急燈,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等通道的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
(3)標志明顯:學校要在樓梯台階上畫中間標識線及行進方向指示標志,在樓梯迎面牆壁上懸掛提醒學生上下樓梯注意安全的標志牌,樓道和樓梯的牆壁要有標明逃生方向的燈箱。
㈥ 湖南校園踩踏事件的事故追責
湘鄉市教育等部門表示,湘鄉市育才中學素來以嚴格管理著稱,學校的建築物和建設履行了合法手續。但事故發生的那一刻,逃生的一些記憶,仍發人深省。
一位倖免於難、從人堆中爬出來的孩子說,7日晚9時10分下晚自習後,他從4樓教室走到3樓樓梯口時,看見兩個學生出於淘氣,並排手拉手攔住樓梯口,不讓上邊的人下來。
「當時就有一部分同學擠在一起了。」這個孩子說,「不知誰喊了一聲,要他們先讓人過去,這兩個學生鬆手了,我們就往二樓趕。」
「沒想到,在二樓至一樓的樓梯間,這兩個學生又故伎重演,這時有人摔倒了,七八人摔倒在樓梯間的平台上。」
8日晨,湘鄉市免除朱清華教育局黨委副書記職務,按程序免除其教育局局長職務
湘鄉市有學生親屬稱,這所學校有52個班級,下晚自習後學生往往會選擇從離宿舍最近的一個樓梯口下樓,如此密集的人流,從這並不寬敞的樓梯通過,這本身是否存在隱患? 湘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海球等負責人明確表示,對於事故本身,他們信息公開,絕不掩飾。對於事故的原因和責任,他們將一追到底,絕不姑息遷就。
8日晨,湘鄉市作出決定,免除朱清華教育局黨委副書記職務,按程序免除其教育局局長職務,並在查清事故的基礎上,追究其他人員的責任。
為了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展開調查,湘鄉市公安機關在第一時間對學校校長葉某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學校的董事長李某正在趕回湘鄉市的途中,學校其他董事也被要求隨時接受調查。為了處置事故善後有經濟保證,湘鄉市決定凍結學校資產。湘鄉市教育局已經接管了學校日常管理事務。
4月27日,湖南省湘鄉市人民法院在對湘鄉市育才中學踩踏事件庭審一個多月後,宣布了一審判決。法院認為,育才中學原校長葉繼志犯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育才中學政教處主任陳新威、政教處幹事彭和良犯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㈦ 為什麼要預防校園踩踏事件
2009年12月7日,對湖南省湘鄉市育才學校師生來說是個「黑色星期一」。
當晚9點10分左右,位於湘鄉市東山街道辦事處的育才學校發生學生踩踏事故,8名學生在事故中死亡、26人受傷。
而據媒體報道,此次事故發生前,湖南常寧和重慶彭水已經發生了兩起類似的學生踩踏事故。
當晚9點10分,晚自習下課鈴響起之後,同學們紛紛從教室里走出奔向宿舍。教學樓有左右兩個樓梯,但由於當晚下著雨,大家都選擇了距宿舍較近的右側一號樓梯下樓。下樓的人很多很擁擠,下到一層的同學因為躲雨或止步撐傘而放慢了腳步,後面的同學卻不住地向前推搡。在一層和二層之間的樓道內,因為一名學生跌倒,後面的學生擁擠過來,一層疊一層地壓了上去。在狹窄的樓梯間,幾十名學生瞬間擠成一團,最後導致了8死26傷的慘劇。
「當時我被擠在人群中感覺有些窒息,聽到有人被擠得哭起來,看到有人被推倒,但沒想到8名同學被踩死了。」回憶起昨晚發生的一幕,初一學生小周仍心有餘悸。
據記者了解,在8名罹難學生中,有7名男學生、1名女學生,年齡在11歲至14歲之間,都是湘鄉籍學生。
「如果平時加強對學生們的安全教育,或者真正把安全制度落到實處,也許這次悲劇事件就不會發生。」家長劉正清對記者說。
劉正清認為,學校疏於防範以及學生們對安全應急知識的缺乏,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對此次湘鄉踩踏事故,湘鄉教師李真(化名)給記者總結了3條原因:首先,學校缺乏對安全工作的超前預見性,沒有重視安全隱患的存在,沒有切實可行的預警措施;其次,學校對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督查機制,有的甚至抱有僥幸心理,麻痹大意;再次,學校安全工作沒有納入績效管理,從而使學校領導和教師形成了只重教育教學業績,輕視甚至忽視安全的觀念。
㈧ 校園踩踏事件作文150子
今天做操時,一位五(4)班的同學在下樓梯時不小心摔倒,幸虧在樓道口站崗的老師扶了她一把,這時班主任來了,她扶著受傷的同學走進旁邊的一(4)班,讓她坐下休息。突然,本該在樓上看我們做操的張震老師出現在我面前,他走進一(4)班,對那位受傷的同學噓寒問暖,並查看了她的傷口,所幸沒什麼大礙,只是擦破了點皮而已,我心想:要是樓道口沒有老師站著,這位同學可能就會被上面蜂擁而至的學生壓倒。這讓我聯想到了2010年11月29日,發生在新疆阿克蘇的踩踏事件,在這起踩踏事件中共造成1人病危,6人重傷,34人輕傷,原因是在課間操時間,學生從樓上全部一起跑下來,前面的學生摔倒引起踩踏,樓梯扶手被擠歪,因而發生事故。
這些踩踏事故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這是為什麼呢?第一,學校的安全意識不夠,應該嚴抓校園安全意識,就不會有校園踩踏事件了。第二,老師的失職,老師本來是為了學生而出現的一種職業,老師有責任管理學生的行為。第三,學生的素質不高,老師肯定教導過學生要注意安全,上下樓不要擁擠,可他們卻寧願去爭幾分鍾而受傷,也不願排著整齊的隊伍下樓。
「安全」這個詞,我們天天在說,可要真正做到,卻很難,但我們可以去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㈨ 為了避免校園踩踏事故不再發生,我們要文明有序上下樓梯(修改病句
避免和不再發生重復,去掉一個
㈩ 湖南校園踩踏事件的事故反思
湖南湘鄉校園踩踏事故凸顯我國應試教育弊端,安全教育被忽視,相關教育部門應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堅決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
此次事故發生後,育才學校組織了全校的師生召開了一次追思會。首先,向遇難的8名同學默哀三分鍾,接著專門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輔導,還有就是每一個班現在都已經配備了一名心理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