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校園充滿愛
A. 要一篇作文題目叫:校園充滿愛
生活像一個萬花筒,不斷演繹著絢麗的色彩;生活像一個五味瓶,蘊藏著酸甜苦辣咸。愛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像我們身邊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只要有愛的地方必定會精彩萬分。
愛在家庭里,愛在風雨里,愛在大自然里,愛在校園里......
那是一個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凜冽。我6點就起來了,天還不是太亮,我穿上棉衣,吃過早飯後,趕緊朝著學校奔去。
來到學校,看到操場早已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到教室我得經過操場,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教室走去,費了好大力氣才走了一小段路, 我不停下腳步抬起頭望去,只見天地白茫茫一片,操場像無限延伸似的,我不能再停留了,因為快要上課了。這時,又有幾個同學從我身邊走過,消失在前方的雪霧中。突然,朦朧的教學樓映入我的眼簾,我有點得意忘形,於是加快了步伐,可是,我的腳一邁,把一塊冰踩碎了,刺骨的涼意和疼痛猛地竄上來。原來,下來有些積水灌入了靴子里,再加上旁邊的厚冰一劃,我的腳腕又被劃傷了。這時,我的朋友鄧康燁發現了這一幕,馬上掏出衛生紙把水吸干,又用干凈的手帕堵住了我的傷口,隨後,他又扶起我,慢慢向衛生室走去。
事後,我又向他道謝,他卻不經意的揮了揮手:『『好朋友之間沒有『謝謝』和『對不起』,這是我該做的。』』鄧康燁的這番話又使我熱淚盈眶。
啊,友愛伴我同行,如果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多麼美好。
B. 求 讓校園充滿愛 的例文!寫的好的+++100F
讓校園充滿愛
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嚴重侵蝕著社會,侵蝕著負有神聖使命的教育隊伍時,我們要提倡陶行知所倡導並親身力行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因為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它象純酒一般讓人目眩。有著它獨特的神聖和威嚴。它給人以智慧,給人以愉悅。那麼作為教育事業的執行者——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在以前也許我會考慮一下才做出回答。但現在我會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作為一個有愛心的老師,當學生身體不舒適時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他的病情,而不應是學習。因為身體是根本,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都是空話。至於學習可以等他身體恢復以後再給以指導。 有不少人指出,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於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過,我卻認為這「高素質」應該是樂於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人。這已經不是「新潮觀點」了。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如果缺乏愛,那麼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得到發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愛的教育」。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教師,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的。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的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的真誠的教育。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我們不應是禮節性的點點頭,而應該是充滿真誠的、感激地深深地鞠躬。面對學生的問候:「老師,你好!」不應是禮貌的點點頭,而應禮貌的回應:「你好!」感情當然不能取得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課堂中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多給學生一些微笑,那麼他們會更自信,對學習會更感興趣的。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的感情是良性循環——教師經常想:「這么好的學生,我怎麼能不想方設法地把他們教育好呢?」學生經常想:「這么好的老師,我怎麼能不好好聽他的教育呢?」——那麼我們的教育便出現成功的曙光了。
教師對學生的真摯的愛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和魅力。有些教師總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現出「高深莫測」、「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從中體驗著自己的「尊嚴」。其實,這不是尊嚴,只是威嚴。真正的尊嚴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應該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該自視「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該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氣溫突降,我們感到寒冷時,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點衣服」;學生生日時,笑眯眯地送上一張賀卡;當新授結束時,關切地問一下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有什麼不理解的嗎?」……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作老師,還會把我們當作朋友,當作長輩……這樣我們就獲得了尊重,同時獲得了尊嚴。這種尊嚴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的肯定,知識的折服和感情的依戀。這樣,我們便把尊嚴的豐碑建立在了學生的心中!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就教育技巧或教育藝術而言,我也存在著一些弱點,但我卻擁有一顆愛心。這顆愛心,使我深深地愛著我的每一位學生;這顆愛心,使我的學生原諒了我的某些不足;這顆愛心,不止一次地使我和我的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這顆愛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也讓學生常常不知不覺地撥動我的情弦……
愛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C. 我想找(讓校園充滿愛)的演講稿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經歷二十幾年教壇風雨的洗禮,可每每讀到「教師道德」這一詞語,都不免會驚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許的懈怠。幾十年了,而我卻愈發地感到了這一詞語的沉重,乃至感覺到——神聖!我雖備嘗苦辣酸甜,卻也深深認識到:愛――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方面看:看他是否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
一、熱愛學生是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於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方能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讓愛充滿校園
在院黨委和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我院始終把幫困助學工作作為學院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2004年學院根據實際情況,扎實工作、銳意進取,構建並逐步完善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渠道,以獎學金為激勵措施,以勤工儉學為基本途徑,以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輔助,「獎、貸、勤、補、減」五位一體的解困助學體系,從而有效保證了黨和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貧苦而輟學」的承諾在電機學院的切實貫徹落實,並極大的促進學生「自強」、「自立」、「自信」的人格教育。
近年來,學院在上級領導與社會各界的配合下,為更好地幫助困難學生,建立了一系列的幫困體系:
1)學院與各銀行密切協調、協商、協作,出色地完成了在校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的申請、審查、發放工作。2004年有305名學生獲得了國家助學貸款的資助,總金額達183萬元。
2)建立獎學金綜合測評制度,學院設立了國家獎學金、三菱獎學金、綜合獎學金等多項獎勵機制。2004年獲得獎學金的學生達1986名,發放獎金金額達65萬元,受獎面約22.3%,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積極開拓勤工助學崗位,鼓勵品學兼優、生活貧困的學生以工助學。2004年,有493名學生參加了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同時積極拓展校外市場,為719名學生提供了校外企業的勤工助學崗位。
4)認真做好學費減免工作,通過深入調查、排摸、審核後,共為228名學生減免了學費,累計金額達55.0735萬元,減免率為2%,從而有效減輕了困難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使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
5)不斷完善困難補助工作,在院領導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幫困模式,如:發放「愛心助學卡」,「與家庭困難的學生結對子」等愛心活動。全年共為109名品學兼優且生活困難的學生發放了「愛心助學卡」,為這些學生提供免費午餐、減免培訓費、浴資等政策。同時,院領導積極帶頭分別與10名困難學生結對子,在院領導倡導下,各系部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紛紛參與此項活動,幫困結對的開展,極大地激勵了困難學生自強不息,成長成才的信心與決心,發揮了幫困育人的德育功能。2004年初,經濟工程系白血病患者葉佳同學因配對成功,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學院立即在全院開展了「用愛心呵護生命」募捐活動,全院師生為葉佳同學手術順利進行獻出了一份愛心,共募得五萬多元,並給了她巨大的精神鼓勵。此外,每年,院領導還分別帶隊走訪困難學生家庭,為他們送去最真誠的關愛;春節期間,學院特意為留校學生安排年夜飯,院領導親自參加,讓他們也能感到節日的氣氛和大家庭的溫暖。
6)根據學院外地生源逐步增多的情況,學院專門組織非上海生源學生看上海活動,通過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東方明珠電視塔、南京路等上海著名景點,使他們進一步熱愛上海,服務於上海。
學院的關心和呵護,溫暖了困難學生的心,也使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2004年12月29、30日,在院黨委的支持下,學院分別在三個校區召開了「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獻愛心,送溫暖」幫困座談會,有近400名困難學生參加。座談會上,來自各院系的受助學生代表發言,他們匯報了一年來自己在學習、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並以最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對學院的感激,同時紛紛表示將永遠保持「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院精神,勤奮學習,努力成才,共同營造學院良好的校風、學風、考風,將來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才智。校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夏建國老師在座談會上指出,學生出生不能選擇,但未來能夠爭取,鼓勵學生們不要被眼前的暫時困難所嚇倒,要讓貧困來磨練意志,把「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銘記在心,弘揚「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院精神,努力學習,不僅要以優異的成績,更要以擁有完善的人格來贏得尊重,回報社會。夏書記再次表示:社會主義的校園是濟貧幫困、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學院將始終關心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會及時把黨的溫暖送到同學們的心中
D. 以(讓校園充滿愛)寫一篇心靈啟示(主要講了4個大主題,分別為愛祖國、愛家鄉、愛老師、愛自己。)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是世界上一顆罕見的明珠,雖然她不及美國那樣先進,甚至貧窮、落後,但我不會嫌棄,因為我是在她無私的愛之下長大的.高聳的珠峰告訴我們,這里的人們已挺起了胸膛;清新的空氣告訴我們,這里沒有戰火硝煙;爽朗的笑聲告訴我們,這里的人們安居樂業.這個」桃源國度」就是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地大物博,卻因為人口眾多而微不足道;她面積廣大,卻因土地荒漠而大半無用;她雖有諸多大江,卻多是泥沙沉積.但是我們後人,可以從風化的泥土中,讀出她的歷史,讀出她的滄海桑田,讀出她的興衰,讀出她為後人留下的一切.我們愛祖國,正如岳飛精忠報國一樣,她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枝繁葉茂是因為她的功勞.有國就有家,我愛家鄉如愛祖國一般.故鄉是夢中永遠的景緻;故土,是離鄉後最珍惜的物品;故人,是最純潔的鄉情.當年玄藏法師出行,唐太宗將一撮故土置於杯中,讓他喝下,告誡他莫忘故鄉.是啊!祖國大地有許多壯美山河.但惟獨只愛家鄉,因為那兒是我成長的搖籃,那兒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我為家鄉的落後而焦急;為家鄉的進步而自豪;為家鄉的前途而擔憂.縱使我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我依然想捧起一撮故鄉土,一汪故鄉水,一片故鄉葉;它們將隨我長埋於地下,直到風化也緊緊相連.雖然家鄉很美,但出外求學總是不可避免的.於是,校園成了每天都要接觸的地方.校園不像清華般久遠;不像牛津般聞名;不像貴族學校般豪華.但我依然愛著她,因為她給予我知識,給予我最純潔的友誼.她告訴我什麼是美麗,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在她的熏陶下我茁壯成長,如同鮮花受到甘露的滋潤,在她的關愛下我如同幼苗受到陽光的呵護.可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校園,離開這方聖土,去到社會當中,而我心靈深處,依然深深掛念我的母校.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校園!這是心靈的贊美,這是心靈的歌聲,這是心靈的呼喚。
E. 讓校園充滿愛的發言稿
讓校園充滿愛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漢姆柏格先生對體現《兒童權利公約》基本精神的四個原則做了說明①兒童的最佳利益原則 ②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 ③尊重兒童的觀點和意見的原則 ④無歧視原則。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是非標准衡量一切,以成年人心目中的理想的模式為孩子設計未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好孩子一定要聽大人的話」,有人把我們的教育稱為「聽話的教育」,但是「聽話的教育」肯定不利於人的個性的發展。肖川先生說道「完整的愛、健康的愛應當包含五個要素,了解、尊重、關懷、給予、責任,五者為統一整體,缺乏其中之一,愛都是不完整的」
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教師很少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出發來組織學習內容,甚至於一手操辦學生的學習,硬性規定各種各樣的要求,限制學生的個性、自由的發展,佔用學生在校時間。「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有廣闊的市場,在很多的地方都存在這樣的現象,甚至於學生為什麼要考,教師為什麼要考,這樣的問題可能很多人只能是茫然。另外,我們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和處理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好學生,既然是好學生就該聽老師的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缺乏了解、缺乏尊重,長此以往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師不是充滿尊敬而是厭煩,甚至說產生敵對情緒,而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時又常常採用比較粗暴的處理方法,導致惡性循環。
我們的教師往往一味的從自己的心思和願望出發,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地位不是平等、民主的,而是一種專制,體現的是一種教師的絕對權威,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俯下身來看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育人環境,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教學才能得以和諧的進行,整個教學環境才能體會出一種「愛」,一種真正的愛、完整的愛、健康的愛。
F. 作文:讓愛充滿校園
讓校園充滿愛
校園,是同學們的樂園,是同學們學習的天地!但是,校園里如果沒有了愛,那麼,校園就會大大地不一樣,還可能變成同學們最討厭去的地方了,所以大家要有寬容平和的想法,不要讓這個惡夢變成現實!
有一次,我們上體育課時,老師讓我們自由活動,我看見一位同學從小賣部買了一瓶水,喝了兩三口後,一個正在跳繩的同學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水流光了,買水的那位同學不屑地瞪了跳繩的那位同學一眼後,跳繩的同學立刻對買水的同學道歉,結結巴巴地說了句對不起,買水的同學氣憤地跑開了,也沒有對跳繩的同學說沒關系,還對其他同學發泄自己的不滿呢!
假如那位同學對跳繩的同學寬容一點,那麼就不會發生這後面的一系列事了。
還有一次,我們開朝會時,幾個同學不小心弄倒了一位穿新衣服的同學,她的衣服沾上了地上的泥汁,那幾位同學連忙說:「對不起。」而穿新衣服的同學卻說:「沒關系,我回去洗一下就行了」。
那位同學不但不為別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弄臟而生氣,還不把它當回事呢!
大家看吧,這就是寬容的力量,他能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和睦和溫馨,讓愛包圍在我們的身邊吧。有愛的滋潤,我們就會茁壯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
請採納謝謝
G. 校園充滿愛作文
讓校園充滿愛
校園,是同學們的樂園,是同學們學習的天地!但是,校園里如果沒有了愛,那麼,校園就會大大地不一樣,還可能變成同學們最討厭去的地方了,所以大家要有寬容平和的想法,不要讓這個惡夢變成現實!
有一次,我們上體育課時,老師讓我們自由活動,我看見一位同學從小賣部買了一瓶水,喝了兩三口後,一個正在跳繩的同學一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水流光了,買水的那位同學不屑地瞪了跳繩的那位同學一眼後,跳繩的同學立刻對買水的同學道歉,結結巴巴地說了句對不起,買水的同學氣憤地跑開了,也沒有對跳繩的同學說沒關系,還對其他同學發泄自己的不滿呢!
假如那位同學對跳繩的同學寬容一點,那麼就不會發生這後面的一系列事了。
還有一次,我們開朝會時,幾個同學不小心弄倒了一位穿新衣服的同學,她的衣服沾上了地上的泥汁,那幾位同學連忙說:「對不起。」而穿新衣服的同學卻說:「沒關系,我回去洗一下就行了」。
那位同學不但不為別人把自己的新衣服弄臟而生氣,還不把它當回事呢!
大家看吧,這就是寬容的力量,他能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和睦和溫馨,讓愛包圍在我們的身邊吧。有愛的滋潤,我們就會茁壯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
H. 寫一篇《讓愛充滿校園》600字!急現在要
I. 讓愛充滿校園 演講稿
苦悶的校園生活,讓我們越來越麻木,已不知如何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讓我們解放下校園思想,讓愛充滿校園。
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早戀是覺悟真愛的前提。老師們領導們,放棄舊觀念吧,讓我們早戀吧!
請學校別給我處分!我的話講完了,謝謝!
J. 演講稿《讓校園充滿愛》
「和」是一種哲學,「和」是一種境界,「和」是一種藝術,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完美的社會狀態。春風是和諧的,她使堅冰融化,萬物復甦;春雨是和諧的,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古往今來,和諧思想綿綿不絕。從孔子提倡的「禮之用,和為貴」,到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從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到康有為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從孫中山描繪的「大同世界」,到毛澤東的「環球同此涼熱」。悠悠中華幾千年,歷代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無不推崇團結互助的理念,和諧始終是人們最崇高的理想。
而和諧校園,也正是我們九江學院廣大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現在正是我們全校上下全力以赴迎接明年教育部對我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關鍵時刻。和諧,則顯得尤為重要。構建和諧校園,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表現在對人的關心。
那是兩年前的春天,正是鳥語花香的季節,信息學院B0591班鄔燕婷同學突患白血病,家長和親人承受著無比的痛苦奔波於南昌、上海等地求醫,巨額的醫葯費壓得家人直不起腰來。一方有難,全校支援,全校師生員工向鄔燕婷同學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幾天,全校師生捐款兩萬多,班主任李融老師馬上把錢送到她的家中。雖然這錢只是杯水車薪,還抵不上鄔燕婷一個星期的葯費,但它送去了學校的溫暖、同學的友情和老師的關愛。鄔燕婷的家長感激不已,跪在地上,熱淚盈眶。畢竟,這份關愛使獨生女兒又多了一絲的希望……臨離開時,鄔燕婷深情地望著老師,那雙寫滿依依不捨和凄然的眼睛透露出她對生命強烈的渴望,流露出她對青春對愛的期許和眷戀,終於,在廣大師生的關愛之下,鄔燕婷戰勝了病魔,重新又回到了九江學院美麗的校園,又回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身邊。
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教師只有真誠地愛著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里健康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有人把教師比作學生的第一盞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身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彼此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當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給脆弱的心靈以溫暖的慰籍,給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動……校園里充盈著優雅和諧的氛圍,徜徉其間,熏陶漸染,人的心靈也會美化,潛意識里的自尊自愛被喚醒,達到和諧。
和諧是一幅精美的畫卷,令人驚艷,令人回味,和諧是一首超凡脫俗的歌曲,深藏不露,懸梁於耳。它會給空虛的心靈帶來希望,給懵懂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微的靈魂帶來自信。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關愛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