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信貸申論

校園信貸申論

發布時間: 2021-05-21 01:44:53

什麼是「校園貸」,它又帶來了什麼

1、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

2、帶來的影響:

a、校園貸款 是具有高利貸性質。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 貸款活動 ,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b、 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c、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d、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❷ 校園網貸作文2000字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條理,文章不能文不對題,雜亂無章,最好的辦法就是列提綱,腦子里有這么一個輪廓,再細細描繪。描繪過程中,要現實,不能寫什麼「公雞下蛋」之類的,否則會鬧笑話。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

❸ 談談你對校園貸的看法,夠1000字就行了

寫作思路: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正文:

拿青春賭明天,是大多數人現在的生活狀況,什麼房貸、車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就是在這樣一個物質的社會,逐漸的就出現了一些可以讓你滿足當下生活的新型產業,信用卡、小額貸款相繼誕生。它們的誕生確實給人帶來了方便,但是也相應地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隨著信用卡與小額貸款的誕生,慢慢的出現更多的小型金融機構。在成年人的社會他們沒有辦法佔領一席之地後就將矛頭指向了在校學生。說實話,在校學生的辨別能力還是不夠突出,畢竟社會閱歷還不是那麼的豐富,所以就成了這部分人的首選目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校園貸」油然而生。

在校大學生真的可謂是「魚龍混雜」,其中家世顯赫的不少、貧困的也不再少數,中等水平居多一些罷了,畢竟還是平常人多呀。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多數人,還有就是攀比心理在大學生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校園貸為什麼能夠在大學內得到發展,一大部分還是因為學生的攀比心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女大學生去美容、買名牌包包、名牌化妝品的大有人在,男同學為了面子購買昂貴的電子產品、球鞋啥的,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承受這樣的消費。校園貸憑借自己最低的門檻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可,得以發展,但這個東西你一旦沾上可能會是你永遠的噩夢。

因為校園貸的問題,這幾年已經發生了好多不可挽回的損失。近日杭州發生一起案件,就是校園套路貸的原因,致使一名大學生跳樓身亡,一名致傷,三人自殺後得以救助,還有一部分受影響的學退學以及休學。雖然案件已經破獲,但是校園貸依然還在「橫行霸道」。理性消費,遠離校園貸。

❹ 作文校園網貸心得體會

要點: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

❺ 如何看待大學生借貸,校園網貸的危害和防範措施

近年來,不法互聯網借貸平台瞄準了大學生群體,由於在校大學生涉世未深,對各種安全風險和誘惑抵禦不足,一次落入網貸陷阱,一生悔恨不已!「裸條」借貸、虛假套現、刷單負債等問題對校園安全和學生權益帶來嚴重隱患,校園網貸的危害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深刻的談談大學生如何提高對校園網貸的風險認知:
一、在校大學生應多學習校園網貸風險防範知識,進一步提高防騙技能。
1、網貸的全稱為網路借貸,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
2、認識高利貸陷阱,零門檻、無抵押、線上審核,最快三分鍾到賬,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大學生合法權益。
3、大學生應當樹立理性的金融消費觀念,在提高警惕意識的同時也應不迴避新生經濟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會之前嘗試提高在金融、消費等領域的敏銳性。
4、自覺了解金融信貸和網路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參考文章:《校園網貸陷阱多發,大學生如何提高對P2P網貸的風險認知?》http://jiahao..com/builder/preview/s?id=1570629273821957

❻ 對大學生校園貸款看法作文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一、校園網貸的現狀

自從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台引入中國以來,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就瞄準大學生市場,校園貸的發展極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銀監會下發《關於近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對信用卡的適用對象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從此之後,信用卡在校園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學生市場出現了暫時的空白,校園貸抓住機會,迅速佔領。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國共有網貸平台數量1438家,累計交易額多達千億,涉及的領域和對象都十分廣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學生分析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了60%的學生選擇了分期消費。這些數量龐大的校園網貸通常分為三種:一種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二是個人對個人網路貸款,主要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二、校園網貸的危害

(一)校園網路借貸平台眾多,出於搶占市場和競爭的需要,他們會刻意向大學生隱瞞或提高實際的還款利息,還會以各種理由強迫大學生繳納各種額外的費用,比如咨詢費、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等,這些造成大學生大筆的財物損失。

(二)網貸平台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考慮大學生的收入情況、借款的使用去向、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問題,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助長了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觀。

(三)網貸平台催收還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不文明,如發威脅簡訊、威脅電話、散播學生消息等,不僅泄露了大學生個人信息,也損害了大學生的名譽,給借款大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容易引發大學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自殺的悲劇。

(四)校園網貸的借款對象為大學生,但絕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償還債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將網貸的風險和危害轉嫁給家庭,增加大學生父母及家庭的負擔。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學生在無力償還貸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學校的情況下,會極力鼓吹同學朋友也走上網貸之路,造成更大范圍的受害者,借款大學生也極易採取從多個網貸平台貸款取東牆補西牆、搶劫、盜竊等犯罪手段來獲取資金,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園網貸盛行的原因

實際上,校園網貸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還是「惡魔」的角色,完全取決於它的使用者。校園網貸亂象的產生,決不僅僅是一方面的問題。

(一)網貸平台

校園網貸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園網貸的名義,實則做著高利貸的生意。在網貸平台上大,學生不需要與借款方見面、簽合同,只需要提供學生證、身分證、銀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證明材料,其門檻很低,而且發放現金的速度快,還對學校和家長保密,這很符合大學生的消費要求。再者,網貸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傳手段誤導和誘導大學生,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網貸的陷阱當中。

(二)學生本身

很多大學生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平時生活優越,對金錢數額沒有很具體的概念,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對家庭情況、還貸能力的盲目樂觀等因素,讓他們容易形成愛攀比、不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校大學生的消費需求,購買能力都比較高,比如電子產品、學習資料、生活用品、聚會應酬、奢飾品等需求,但是資金來源又比較低。總體來說,大學生就是想花敢花,卻又沒錢花。這時候,網路貸款的便捷和低門檻就為他們的超前消費提供了一條捷徑。

(三)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子女已經成年,對子女過於放心,對子女資金來源和資金去向問題,沒有及時的關心和了解。對於子女不理性消費形成的「意外賬單」,出於對子女的責任和關愛,也是不忍心讓子女因此背負上信用污點,多數家長會選擇為孩子造成的後果買單。而家長對校園網貸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知,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間接助長了網貸平台的不合理放貸行為,形成「校園高利貸」。

❼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別讓校園貸成為「校園害」

「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近日,教育部相關人士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回應校園貸問題,明令禁止「校園網貸」,鼓勵正規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引發社會關注。
前不久,陝西21歲大學生小朱因無法償還校園貸而跳江自殺,成為這一灰色金融形式釀成的又一悲劇。而每一起因校園貸引發的不幸背後,都事關學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命運。現實中,非法校園貸以互聯網金融和社交工具為平台,鎖定在校學子為詐騙對象。「零門檻」「無抵押」「高額度」等宣傳遍布陷阱,讓大學生一經借貸便深陷其中。這種病態模式和惡劣影響,早已超出金融領域,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因此,相關部門及時釐清邊界、掃除校園貸的灰色地帶,可說是適逢其時。
校園貸淪為「校園害」的背後,既有社會層面的問題,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命題。正如有人所言,我們的大學生還缺少財商教育。例如,金融被譽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財能力被稱為「公民實現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礎」,金融常識這堂課應該在大學生中普及,尤其是網上借貸流行、電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試想,如果高校能夠與時俱進,多一些金融常識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識中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學生的防騙能力,在培養財商中提升學生的理財才能,那麼學生哪怕看不穿校園貸的套路,也會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視金融知識教育,加強對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無疑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非法校園貸走了,但換個馬甲的新騙局還可能登場。加強財商教育,就相當於為大學生披上抗擊詐騙的盔甲。
業內人士認為,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三是虛榮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當收入滿足不了消費、能力撐不起慾望,該怎麼辦?面對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是否非要進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費?這就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貸款消費已成時代潮流,不必給合理追求貼標簽,更不應被妖魔化。當非法校園貸被禁絕,也應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據報道,目前已有多家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金融機構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
把非法校園貸掃地出門,體現了社會管理、教育管理的與時俱進。莘莘學子有機會掌握現代金融常識,更好地進行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這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我們社會進步的體現。

❽ 談談你對校園網貸的看法

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8)校園信貸申論擴展閱讀

教育部等部門2017年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校園貸的高壓嚴打,前不久沈陽公安就破獲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加大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大學生提供規范、合法的金融服務,從而將不良網貸趕出校園。

❾ 校園信貸的相關作文(議論文)

金融部門應加強對校園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干預,嚴肅查處針對大學生的版違法放貸行為。發揮以案權釋法的作用,加強校園互聯網金融行為的監管,從源頭上杜絕非法「校園網貸」騙局的滋擾,杜絕大學生身陷「校園網貸」悲劇的再次上演。將該事件全都歸咎於P2P網貸平台有失偏頗。學校、家長只注重於學生出好成績,而在大學生金錢觀、人生觀正確引導方面存在紕漏。

熱點內容
五年級教師家訪記錄 發布:2025-09-02 03:44:10 瀏覽:236
2008年考研數學二 發布:2025-09-02 01:20:54 瀏覽:430
不得不的英語 發布:2025-09-01 22:53:22 瀏覽:85
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發布:2025-09-01 21:25:06 瀏覽:843
生物防治的缺點 發布:2025-09-01 20:13:53 瀏覽:176
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發布:2025-09-01 19:42:48 瀏覽:688
老師玩少年 發布:2025-09-01 19:03:20 瀏覽:519
上古卷軸5物理插件 發布:2025-09-01 18:25:33 瀏覽:497
初中語文仿句 發布:2025-09-01 18:10:17 瀏覽:553
百思達數學 發布:2025-09-01 17:44:11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