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金沙中學
❶ 貴州省金沙縣金沙中學的基本信息
學校建立於2013年8月18日,是金沙縣委、縣政府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快普通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步伐,整合、優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實現規模化、優質化、集約式辦學而建成的大型學校,是承載和實現金沙人民教育夢想的大型中學。她地處新城中心地段,為金沙文化教育核心區域。
學校總投資7億元。分為四個功能區—--辦公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總佔地面積475.34畝,教學樓三棟共42283平方米,圖書館一棟4227平方米,行政辦公樓2810平方米,食堂三棟共12543平方米,學生服務中心一棟3387平方米,宿舍樓12棟共65199.6平方米,體育館15850平方米,科技樓12184平方米,藝術館5674平方米,浴室2584平方米,綠地率35%,總建築面積167989平方米。建成後的金沙中學將設240個班,容納學生達12000人、平均班額50人,教職工近千人。目前,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全校有學生5100人。教師280 人,本科以上學歷100%,研究生學歷8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 4人,省級名師1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 60人,高級教師60人。學校設有省級名師工作室,為貴州省首批27個名師工作室的成員之一。學校依託金沙縣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凝集全校智慧,圍繞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示範「四高」核心,堅持「有教無類·出類拔萃」理念,恪守「先成人·再成才·有理想·敢擔當」校訓,著力構建「善教樂學·立德樹人」校風,踐行「敬業·愛生·教書·育人」教風,以生命影響生命,以智慧啟迪智慧,以人格引領人格,實現「勤奮學習·和諧發展」學風。全面育人,育全面的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特色發展,是金沙中學的歷史擔當。我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中,全體金中人一定會朝著既定方向,揚帆起航,書寫新的篇章。
❷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中學(萬人高中)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大概是多少
成績出來後!找自己省的查詢分數的網站,或者找到市的查詢分數網站!!輸入自己的考生號,就能得到分數!或者發布成績的隔天學校
就會通知你來領成績單和畢業證!搜索(2016中考成績)
❸ 貴州省金沙縣金沙中學考多少分可以帶人進去讀
之前是五百分以上可以帶一個人進,不過後面學校好像為了抓教學質量現在沒有帶人的政策了聽說
❹ 貴州畢節市 金沙中學(大高中)教師通訊錄誰能給一份,不勝感激
通訊錄屬於公民個人信息,告訴了就是故意泄露公民個人信息,屬於違法行為。
❺ 金沙縣第一中學的發展歷史
金沙縣建縣前隸屬黔西縣轄。打鼓新場(現城關)為黔西縣九區,乃當時黔北四大集鎮之一。一九三八年十月,中共新場地下黨總支委員會成立,時值抗日戰爭時期,黨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擴大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決定把學校作為革命的重要基地。一九三九年底,地下總支把在新場創辦一所中學列入工作日程。於是總支書記林正良利用區長劉敬書的職務和社會關系,並聯絡部分知名人士,成立了以劉敬書領銜的「中學籌建委員會」。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建校資金與校址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但在申報立案上,卻遭到時貴州省教育廳的刁難,幾經周折,終以「新場玉屏職業中學」名義獲准立案,因校址系建於一八三一年的「玉屏書院」舊址而得名。一九四零年春,玉屏職中正式開學。劉敬書任校董事會董事長,孫抒情任校長。鑒於劉、孫二人很少到校,學校工作實際由林正良主持。潘寰宇主管教務,教師有卓問漁、宋子寬、周自達、毛祖壙、周自楷、趙光遠等。學校名為職業中學,實際開設的是普通中學課程。林正良等人團結進步師生,一面組織建校勞動,一面進行革命思想教育。同年七月十日,幾十位師生組成「玉屏職中抗日救亡農村宣傳隊」,由林正良率領,徒步行程數百里,歷時月余,往返於14個場鎮和遵義地區的泮水等地,演出了《打東洋》、《張家店》、《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話劇;演唱了《流亡三部曲》、《生死到最後》、《黃河頌》等許多革命歌曲。林正良同志總是以身作則,認真工作,每次演出前夕,他都要登台作抗日救亡革命道理的演講,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在我淪陷區的罪惡行徑。並親自參加排練節目和扮演角色。這次宣傳活動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但是由於影響巨大,引起了地方國民黨反動勢力的注意,並上報到省黨部。不久,一紙公文下達,稱「查黔西新場玉屏職業中學內有『奸黨』活動,著該校立即停辦」。於是開辦不到一年的玉屏職中便被扼殺了。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林正良在新場被國民黨保安司令部特務逮捕,並押解到貴陽,關進保管處看守所第三號牢房。林正良同志被鐐銬加身,受盡苦刑,但國民黨特務始終沒有從他的口中獲得任何情報。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林正良被秘密殺害於貴陽保安司令部獄中,時年32歲。他在就義的遺囑中寫道:「今日就戮,視死如歸,實無愧於心也!」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高尚的革命情操。玉屏職中盡管被扼殺於搖籃之中,但是卻為後來的金沙中學的開辦奠定了基礎。這,應該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一九四零年,時貴州省政府派劉宗璟到新場籌備立縣事宜,隨後的一九四一年三月金沙建治完成,七月正式頒印立縣。之後,方伯鸞、曹慕虞、王炎等力促首任縣長劉宗璟創辦一所中學。如是,金沙縣第一所公辦中學--金沙中學於一九四一年八月建立,借用校址位於文昌宮(現人民醫院),校長由縣政府助理秘書陳燮堂兼任,周定遠任教導主任,教師有黎昌仁、潘寰宇等,首期招生50名學生,其中原玉屏職中學生大約有17名左右。是年冬,陳燮堂將八景宮(東岳廟側殿)改建為校舍,而一九四二年春,學校即遷入新址(現金沙一小)。這年春天,陳燮堂調職,校長由縣長楊仲明兼任,潘寰宇仍任教導主任,教師有董正華、徐志魯、鄭昌、吳國宣、李西俠、賴更生、喻德修等。學校實行春秋始業制,時有一級二班,100餘名學生。一九四三年秋,楊仲明委任國民黨立委委員尹淑賢之弟尹迪生為校長。尹迪生很少到校,學校日常工作由潘寰宇主持。尹迪生離任校長之後,由平壩人毛訓仰接任。一九四四年,金沙中學和城關一小互換校址,學校遂由八景宮遷至玉屏書院舊址(今金沙二小)。為此,後人把玉屏職中看作是金沙中學的前身。日本在徹底覆滅前發動了「黔南事變」,一部分在省城做事或讀書的金沙人乃至外地人紛紛疏散到金沙,其中宋子寬、周自達、周自楷、周德忠、汪慕蘭、王德宣、劉克凡、郭克凱、易希仁等均到金沙中學任教,並使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一九四六年秋,毛訓仰離職,由孫抒情任校長,僅半年,便由毛祖壙接任。兩年之後,毛祖壙離職,由何鏡華出任校長。此時鑒於部分老師離開學校,何鏡華便聘請了華之淳、卓問圖、何維民、馮兆榮、馮玉書、羅啟發、林光貴、江仁炯等任教。到一九四九年春,學校已經發展為初中三個級六個班、300餘名學生的辦學規模。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金沙解放,次年一月,金沙縣人民政府整頓學校,金沙中學仍由何鏡華負責。一九五一年初,畢節專員公署任命宋達兼任金沙中學副校長及教導主任,學校正式命名為「貴州省立金沙初級中學」。增加的新教師有葛發業、王育民等。那時校舍十分簡陋,破敗不堪:四方形磚木結構院落,中有一小天井,教室里擺放幾十張課桌凳;辦公室沒有一張辦公桌,幾位男教師擠在一間屋子裡就算是宿舍。報名注冊時,初三學生7人,初二學生10人,初一新生30餘人,顯得很是寥落。一九五二年,教師「思改」運動後,宋達調黔西中學,李敬文被任命為主持工作的副校長,王建武任教導主任。一九五三年底,學校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成績考核,並以此為依據重新調整班級,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一九五六年秋,金沙中學畢業生參加地區統一中考,全部升入高一級學校,各科成績平均80分以上,名列全地區第一。一九五八年,隨著全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金沙中學增設了高中部和初級示範班(一九六零年停辦),首屆招高一新生24名。這是金沙中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結束了金沙中學沒有高中的歷史。一九五九年秋,金沙縣委決定將金沙中學搬遷到玉屏公社余家莊尚未建成而已下馬的「鋼鐵廠」。一九六零年,將倉庫改建成的教室竣工,學校隨即遷入現址。文革時期,學校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九六八年三月一日,「金沙中學革命委員會」成立,不久,在校學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一九六九年三月,初中恢復招生;
一九七零年,在上山下鄉知青中招收54名高一新生。
文革結束後,因一九七四年金沙縣第二中學建成,於是在一九七八年九月,金沙中學正式更名為「貴州省金沙縣第一中學」。在此期間,孫華山於一九七二年任學校校長,龔代明於一九七八年任學校校長。
一九八零年九月,卓毓湘任金沙一中校長,借著改革的東風,學校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會,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得到了增強。
一九八八年九月,廖忠毅任金沙一中校長,經過班子的努力,學校繼續平穩持續地發展。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金沙一中被定為畢節地區重點中學。
一九九一年九月,陳培正任金沙一中校長,此後,學校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高考教學質量迅速挺進全地區前茅,特別是一九九五年的高考,李蘊瑤同學獲貴州省理科第三名,被清華大學錄取。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代玉金任金沙一中校長,教學質量繼續保持在全地區前茅,其中最典型的是在一九九九年高考中,李果獲貴州省理科第三名,被清華大學錄取,羅淵獲貴州省理科第十名;2003年高考,陳亮榮獲畢節地區理科第一名,周興鑫獲得畢節地區理科第二名,分別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在此期間,學校修建了知行樓,並開始了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工作。代玉金校長調教育局任職後,王松副校長於二零零三年主持學校工作。
時隔一年後的二零零四年八月,邱若桐任金沙一中校長。在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學校的努力下,學校硬體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通過了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對學校進行的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第一次評估驗收。在此期間,學校完成啟智樓的主體工程建設,並確定了學校「厚德、廣智、健體、育美」校訓及「以德修身、體藝兼長、和諧發展」辦學特色的發展思路。
二零零七年三月,駱國江任金沙一中校長,學校繼續完善硬體建設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並順利通過了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復評」驗收和「復查」驗收。二零一零年五月至今,學校行政工作由萬俊利副校長主持,黨務工作由鄧明非副校長主持。
迄今為止,金沙一中已為國家培養合格中學生三萬餘人,其中高中生一萬五千餘人,有五千多人被輸送到高校學習深造。原十四集團軍政委,雲南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培忠;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書記、院長,總政直屬工作後勤部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申萬勝;美國亞特蘭大大學博士生導師趙莎英等均畢業於金沙一中。至2014年9月28日,金沙一中校園總面積為63243平方米,校舍面積為29386平方米,綠化面積為12350平方米;教學班53個,學生3760人;教師183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1人,中級教師56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地級骨幹教師21人,地級教學名師2人,縣級教學名師7人。已建成「4-4-2」理化生實驗室,20間多媒體教室,3間微機室,1間校園網辦公室,40個座位、148種報刊的教師閱覽室,240個座位、82種報刊的學生閱覽室,83250冊藏書的圖書室3間,83台電腦、130萬冊電子圖書的電子閱覽室2間,可容納520人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等。由於金沙一中領導班子與時俱進抓改革,聚精會神謀發展,著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辦學效益,使學校獲得快速而持續的發展,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1998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學校「文明單位」稱號。2001年,省政府授予學校「貴州省普及中小學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稱號。200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學校「紅旗文明單位」稱號。2002年、2006年,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分別授予學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稱號。2004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授予學校全國重點科研課題「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稱號。2004年,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學校「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稱號。2007年,省教育廳批准學校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7年,省教育廳、省環保局授予學校「綠色學校」稱號。2007年,省教育廳授予學校「貴州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評價試點先進學校」稱號。2008年,省教育廳授予學校「貴州省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稱號。撫今追昔,金沙一中以她代代傳承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她嚴謹求實的校風學風中培養了大量人才,鑄就了69年功業。今天,金沙一中的師生員工正朝夕奮斗,以更大的決心和努力,續寫著金沙一中更燦爛的篇章。
❻ 貴州省金沙縣金沙中學的簡介
金沙中學位於貴州省金沙縣新城區,是一所全封閉、寄宿制大型高級中學。
❼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金沙中學團支部叫啥
那個是這個金沙中學的團支部呢,就叫金沙中學團支部是以學校命名的。
❽ 金沙有哪些中學
金沙有的中學有:
位於金沙遺址路附近市青蘇職業中學。四川省成都市市區成都市青羊大道附近。 - 1 公里南。
成都精英計算機專業學校。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二環路西二段77號。 - 1.5 公里東南。
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 (城市物語西南)。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雙新南路1號。 - 1.5 公里西南【39年「術有專攻」的初中辦學歷史,高效的課堂,大幅提升的優生率、有口皆碑的良好校風和規范管理,使學校一直蜚聲成都、四川乃至全國】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西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雙新南路1號。
成都二十中1.5 公里西南 (同育街)。四川省都市第二十中學校 (同育街)。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同育街38號。
成都市石人中學。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文苑路。 - 1.5 公里東【於1 9 9 9年建立起來的一所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青羊區校風示範校。】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 (西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文路。 - 1.5 公里東【一所歷史悠久的國家級重點示範性高級中學;四川省重點中學之一】金牛實驗中學。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中新路2號。2004年學校中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重點率分別為50%、60%、58%,名列全區第一,在全市106所中學中也名列前茅,其中考入四、七、九中的每年近100人。】
四川民盟科技經貿學校。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蜀光路。1.5 公里東北。
❾ 貴州省金沙縣金沙中學的介紹
金沙中學1是貴州省大型高級中學,位於貴州省金沙縣新城區,[1]始建於2012年,投資7億多,建設規模能容納12000學生。2013年8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9月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有80個教學班,5000餘學生,300多教職員工。二期工程於2014年9月投入使用,總工程預計2015年全部完工,屆時成為貴州省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高級中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