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中校園網
⑴ 校園貼吧(十九中七六屆)
找老同學的話~這沒有人會清楚知道的。
如果有個同學群就好了,在群里好交流。試著找同學群吧?
可以從添加~找群~搜找具體學校名~該校所有的群都會顯示的~
沒有顯示話,那也沒辦法。這兒可以說不會有人知道,只能是自己另找辦法追尋。最好是問老師同學~
⑵ 武漢市第十九中學的學校簡介
武漢市第十九中學,位於漢口自治街242號,原名「私立漢口聖若瑟女子中學」,由義大利天主教武漢教區嘉諾撒修道院院長柏博愛(義大利人)創辦的一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校。
這幢大樓是建築師沙西設計的,他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基本元素全部運用到了設計之中,因而聖諾瑟女子中學堪稱武漢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典型建築整個建築平面呈「U」字型,兩側對稱凸出。樓房立面採用三段式構圖,正面入口三開間設多立克柱式的門斗,上設4根通貫二、三樓層的多立克式壁柱,中部窄條的窗形與兩側大窗相對,使建築更加活潑。牆面為紅磚清水牆,窗戶的上下粉白色,紅白相間,坡屋頂上覆蓋紅瓦。進大樓居中的主入口,進門的上方裝飾有帶宗教色彩的彩繪玻璃,給人一種神秘的滄桑感。
這幢建築內部設計特別重視教學功能這一特點,過道很寬,最寬處超過4米,全部都是水磨工藝。樓梯寬闊並帶有轉角平台,扶手欄桿均飾有雕刻,尤其是每層樓梯的首根水磨石棱型立柱,十分粗獷氣派。內廊兩邊均是教室。高大空曠的空間,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教室高4米以上,而且樓板都是夾三層,在天花板和樓板之間夾沙灰層,用於隔音。
木地板全漆成紅色,玻璃門窗外還另安裝了百葉窗板。所有的門窗、地板、勒線、天花板飾線都是用的上等木料,且細部裝飾均獨具匠心。雖經百年使用,大部分仍保持完好。原來一二樓教室的活動板壁加門,壁門底下有軸輪卡在鐵槽上,可以調整教室的大小以適應班級學生多少,現在已改成固定牆壁了。學校開辦之初為女子小學,後增設高小班。學校自設課程,除安排語文、數學、史地、理化各課外,增加英文、手工、圖畫、音樂各課。
⑶ 邢台市十九中在學校排168名能上本一嗎
邢台市第19中學學校排名168名能上一本嗎?能不能上一本,主要是看你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如何?要根據去年前年你們學校的排名,如果在前168名能不能上一本?
⑷ 大同十九中是幾類學校
二類學校。比普通類稍微高一點兒的學校。
⑸ 蘭州十九中和十一中哪個學校好
十九中好,十九中的教學資源以及硬體設施都是要強於十一中的,而且十九中有三個校區,管理可能也比較精細
⑹ 十九中怎麼樣
十九中的校風較嚴,管理較好。理由如下:
1、十九中的教學師資較強:十九中就版致力於打造一支數權量足夠、素質良好、結構合理、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尊重教師的勞動,尊重教師的創造,關心教師的學習和生活,使來師門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確保教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2、十九中的教學資源較好:十九中引入校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推動教師繼續教育。除依託貴港高中的教學資源,與貴港高中老師集體備課之外,還經常聘請區內外教育名家蒞校講學,外派青年教師到教育先進地區學習、進修,參與校外教學科研活動。
(6)十九中校園網擴展閱讀:
十九中的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每學期都利用校園閉路電視,組織師生觀看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幾年中,組織觀看等影片近20部,激發師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開展大唱愛國主義歌曲、組織愛國主義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美術、書法、文藝創作和表演比賽。
十九中的學生記者團每天採集廣播國際國內、貴港和校內新聞。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國情、鄉情、家情,接受親情、友情、愛國情的熏陶,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增進學生的修養。
⑺ 北京市十九中學算重點學校嗎
北京市十九中抄學不是重襲點學校,學校是一所由北京市教委主管的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學。2010年被定為北京市海淀區示範性普通高中,2011年成為北京市國家級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學校。
北京第市十九中學的前身是於1916年創辦的培元女子小學;1924年改為男女同校,更名為培元小學;1944年增設初中,定名為培元學校。1952年與藍靛廠中學班合並,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7)十九中校園網擴展閱讀:
該校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國際部樓、禮堂、餐廳、體育藝術綜合館、400 米塑膠運動場、足球場等教學場所和設施。
截止到2020年7月,該校在編在崗教職工共286人,其中專職教師269人。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269人,其中碩士42人,博士2人。該校擁有特級教師1名,北京市級骨幹教師5人,區級學科帶頭人20人,區級骨幹教師20人,區級優秀班主任3人。
該校共有三個校區:十九中本部(簡稱「東校區」)、陽春光華校區(簡稱「中校區」)和原45中校區(簡稱「西校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共約153畝。教學班有78個(初中44個、高中30個、國際班4個),學生近3000名。
北京市十九中學-學校簡介
⑻ 十九中是什麼樣的一所學校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位於海淀科技園區建設發展的中心地帶,與人民大學西校門一路之隔,緊鄰西北三環路。學校佔地約75畝(5萬平米),有標準的400米塑膠運動場。目前,學校由於申辦「北京市示範高中校」,校園內部正在進行硬體改造建設工程。
中文名稱: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英文名稱:
網站: http://www.bj19.cn/
類別: 北京
聯系人: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聯系人手機:
電話傳真:
郵件地址: bj19
所在省市: 北京
通訊地址: 海淀區萬泉河路83號
⑼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高中怎麼樣
分數線475-480之間吧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海淀區萬泉河路83號)位於海淀科技園區建設發展的中心地帶,與人民大學西校門一路之隔,緊鄰西北三環路。學校佔地約75畝(5萬平米),有標準的400米塑膠運動場。目前,學校由於申辦「北京市示範高中校」,校園內部正在進行硬體改造建設工程。這項工程是2003年底開始的,由海淀區政府貸款為學校建設新的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大樓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計劃2004年7月,新教學樓竣工,其他建築也將在2005年完工。為了在大規模改造學校教學環境的建設中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區教委又撥給十九中一所新校園(陽春光華校區),新校區位於北京十九中西側約200米,佔地13574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563平方米),每個教室都干凈寬敞並配有一流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同時,學校的軟體建設工作也正在積極進行,學校的發展目標是:把北京十九中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具有顯著特色的一流知名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始建於1916年,當時是一所民辦教會學校。1952年,在原來教會學校的基礎上,建立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十九中學初期發展的近十年內,取得了不少驕人的成績,1961年就被北京市教育局定為北京市重點中學。由於文革的影響,80年代的學校辦學進入了困難階段。但全體教職員工沒有氣餒,積極努力,排除困難,不斷進取。從80年代末開始,學校以「特色辦學」的發展思路為先導,大膽改革、開拓創新,學校的辦學水平逐年回升,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從困境中站立了起來,不僅恢復到了文革前的學校水平,還創造了更多的成績,成就了新的發展。
十幾年中,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 「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等稱號。學校有在國內外都頗有影響的「北京市金帆少年廣播民族樂團」;「北京市金帆書畫院」的分院也建在我校。
2002年我校高三畢業生高考錄取率達99.4%,列海淀區所有中學的第一位(統計數據來源於高招辦)。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首先,是學校的帶頭人——校長李江洲同志,他是北京市的知名高級中學校長,北京市政協常務委員。他1989年來到十九中擔任校長,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學有特色」的辦學思想,在學校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帶領學校走出低谷,走向輝煌。
其次,是學校的教職工隊伍。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職員工隊伍,有多位區級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
除了有著過硬的幹部、教師隊伍,學校的「特色辦學」的正確思想也是學校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學校的計算機特色。1994年,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就被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確定為全國首批十所計算機教育教學實驗學校,97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近幾年來,計算機教學更是成績突出,2001~2003年連續三年在全國「六一」計算機比賽中獲一、二等獎,2002年我校學生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高中計算機程序設計組一等獎,2003年我校三名同學被評為區科技新苗,2003年我校學生在海淀區世紀杯計算機比賽中獲15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的成績,在2003年迎春杯賀卡比賽中獲14個一等獎,多個二、三等獎的成績。
目前,學校在師生中實現了計算機教育普及化,全體教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使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應用於日常課堂教學中。初中三個年級開辦了「筆記本電腦網路教學班」。
藝術教育形成學校又一顯著的特色:1986年音樂、美術加強班開始招生至今。1989年成立的國內一流水平的金帆「廣播少年民族樂團」,連續在北京中學生藝術節六連冠,先後代表北京市中學生出訪過新加坡、俄羅斯、德國等國家。
美術教育在我校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美術特長班的學生參加各種美術比賽多次獲獎,雲南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徽設計者就是原十九中美術班的學生。北京市金帆書畫院海淀區分院設在我校,使我校的美術教育更上了一個台階。
在「特色教育」發展的基礎上,學校對基礎教育方面也有嚴格的要求。思路是「科研興校」,以教育科研帶動學校的發展。學校在十五期間承擔了全國十五重點課題2個,市級、區級科研課題6個。教育科研的研究使教師在教學中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全面開展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改革和研究,並結合現代教育的要求,把培養、提高學生的素質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校還探索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學校1995年與柏林的黎麗-布勞恩中學建立了友好關系,每年定期進行師生互訪活動。我校初中、高中的「雙外語」加強班開辦多年,在加強英語的同時開設第二外語——德語,有一部分同學已經自願到德國學習。1996年,我校開辦了「外國留學生班」,開始錄取外國留學生。我校是北京市認定的「教育系統對外參觀窗口校」,和「接受外國學生資格學校」。
建校近90年來,我校為國家培養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憶往昔,無比欣慰;看未來,信心百倍。在新的發展形式下,我校正以「創辦北京市示範高中校」和「新課程改革」為動力,以穩健的步伐向「教學設備創一流,師資水平創一流,校風建設創一流,辦學質量創一流」的發展方向奮進!
⑽ 茂名市第十九中學的學校概況
茂名市第十九中學校園內各項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便利使用,學校環境優美,被評為茂名市園林式單位、美麗校園。教學設施、儀器設備按省一級學校的標准配備,是茂名市現代化教學技術實驗學校。所有教室配備四機一幕,各種輔助教學功能室齊全達標,其中天文台、電視台、校園網路、鋼琴房等設施在粵西地區處於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