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霸凌吧

校園霸凌吧

發布時間: 2020-11-22 20:21:32

A. 如何才能減少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

我們在學生時期肯定會見過校園霸凌事件,有很多校霸,他們在學校都為所欲為,而有的學生他們被欺凌了之後都不敢說出來。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如果沒有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話,那就要多聽多看,少說話,少管事,如果威脅到我們自己的安全的話,那麼就應該告訴老師,告訴警察告訴家長。

面對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害怕他們,不然的話就會越來越控制不住,有一些學生,他們明明就是一個孩子。但是他們的內心特別的惡毒,有一些人他們打架的手法極其的惡劣,我覺得絕對不能夠縱容這種事情的發生。有很多人他們在經受過校園霸凌之後都覺得很丟人,不敢說出去。

其實這樣的話我覺得是特別的不負責任,有一些人只是你看了他們一眼,他們就會來打你,或者是什麼樣,有一些人他們根本就是不講道理的,所以我們作為學生本身就應該抵制這種行為。不要做校園霸凌的施暴者,其次,如果不幸遇到這樣的事情的話,千萬不要害怕他們在事情過後一定要把他們的信息告訴家長,老師,警察。

B. 女生遭十二個人圍毆,校園暴力為何屢禁不止呢

近幾年的校園暴力事件真的是挺多的,人們痛心疾首,但是卻有些束手無策。雖然現在的法律已經對校園暴力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這些年少輕狂的人兒未必放在心上,他們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動,還有學校大部分情況下息事寧人態度的庇護。

想要徹底杜絕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首先就是要對學生們加強普法教育,其次是學校加強管理。其實校園暴力的根本是什麼,還是孩子們太自以為是了,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徹底形成,以打架鬥狠為榮,所以才能這樣暴力盲目。

C. 孩子遭受校園霸凌,應該怎麼

「校園霸凌」每天都在上演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許多「校園霸凌事件」被頻繁曝出,引起熱議。是的,校園霸凌,不是一場簡單的「鬧劇」,而是一場殘暴的「亂戰」,並且每天都在上演。

我們總認為成年人的世界更加復雜混亂,可事實上,校園也是一個小型社會,有著同樣嚴酷的叢林法則,而我們的孩子身在其中。保護他們的機會總與我們擦肩而過,當看到他們在「打鬧」時,我們認為,他們的小拳頭和語言攻擊更像是一種不懂事的「小胡鬧」,許多次,我們會一笑了之或者置之不理。但在這「小胡鬧」之下,埋藏著殘暴的「霸凌事件」,受害者被擠壓被拉扯,嚴重傷害身體以及內心。我們的態度決定了「校園霸凌」的繼續發生,許多孩子正在深受其害。

父母是時候提高警覺並有所作為了。

從現在開始,作為父母,我們要補習關於「霸凌」的知識,我們要識別「霸凌」並且做出相應的應急措施。

關於「霸凌」你必須知道這些

關於「霸凌」你必須知道這些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霸凌」。

我們先來看看極其重視「校園霸凌」的外國人是如何嚴格定義它的,挪威學者Dan Olweus則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復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網路詞條上還補充到,就在國外,「欺凌事件」會被非常嚴肅的對待時,中國父母卻不清楚「校園霸凌」的邊界,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卻會被旁觀者認為是玩笑和打鬧,並不重視和面對。

那麼,「霸凌」和玩笑又如何被區分呢?如果孩子們在互動時產生的自然矛盾,不能叫做「霸凌」,「霸凌」是很明顯的一方欺負另外一方,而且有身體和語言上的巨大侮辱,才能叫做「霸凌」。

第二,不同年齡階段的「霸凌」是不同的。

不同年齡階段,出現「霸凌」的原因與情況不同。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出現我們這種定義上的霸凌會比較少。但是孩子9歲以後,出現的霸凌可能是開始起外號和語言嘲諷等等,但是最容易出現霸凌的時期應該是在青春期階段,孩子們的周圍環境變得相對復雜,他們接受的信息比較多,而這個時候,他們獨立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和意願也高了起來。

他們出現了兩類不同的情況,有一類是膽小、容易害怕的孩子,那麼,長期被別人取笑的狀態會出現在他們身上;另一類孩子屬於越來越強勢的孩子,所以,兩者中間會引發矛盾。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被被欺負了,他也不會願意告訴老師和父母,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很羞辱的行為。但這個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了解也越少,孩子就越是會刻意的隱瞞,而老師的觀察也沒那麼細致,所以,「霸凌」通常是會在這樣一個無人知曉的環境中去發生。

為什麼在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霸凌」行為呢?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成就動機和社交動機都極具旺盛,而且我們會看到,這樣的「霸凌」事件基本上是以一個群體去欺負一個群體或者是某個個人,這更契合青少年在這個階段的群體心理需求,去欺負別人的群體里可能有一個核心的人物,而其他的人,是在尾隨他的需求去進行這件事的。等到12歲,這個情況就會比較嚴重,青春期的這個階段,孩子們又渴望去進入社會,所以他們整個的生存環境會相對來說更復雜。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受欺凌的孩子為什麼不會告訴父母和老師呢?不告訴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父母的反應過激,過度的介入。也可能是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了之後,他們會覺得被欺負是一個比較羞恥的事情,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告訴別人,越到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所謂的羞恥心就會更強。

所以,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去應對這種霸凌的方式,而不是過多的介入,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好,接下來我們需要學習到底如何幫助遭受「霸凌」的孩子。

父母們如何幫助孩子

父母們如何幫助孩子

當孩子遇到「霸凌」時,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比如孩子回家說他被欺負了,有的父母可能就會說「啊,你怎麼能夠被欺負呢?你怎麼這么膽小啊!」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抱著這個孩子,接納他的情緒,這一步並不難,很多父母能夠做到。

第二步,這一步尤其重要。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他是安全的,家人會和他在一起。另外一定要告訴他,被欺負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他可以大膽的說出事實。

第三步,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以後,向孩子了解全部的情況,也需要向學校的相關部門獲取信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向派出所報案,通過有關部門來了解相關情況,不要只聽取某一方的信息。

第四步,根據上述收集的信息,父母需要做一個理智而正確的判斷了,我們需要去保護孩子,選擇報案或者申訴。如果霸凌事件並沒有發展到不能被解決的地步,建議父母給孩子一個支持,讓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有時,父母強勢介入,反而會引發孩子群體對他更大的不滿。

第五步,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可以做什麼。

第六步,這實際上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工作,那就是孩子從小社交能力的培養。我們往往當事情發生以後才去保護他們,但是比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避免成為霸凌的對象,這意味著需要社交能力。

每個霸凌者都值得被關懷

每個霸凌者都值得被關懷

我們除了關心受害者,我們也需要關心霸凌者的內心需求。我記得有一次上瀕的孩子在做一個采訪時說,霸凌者實際上也是一個被欺負的人,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空虛的。他們希望通過欺負別人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特別是有一些孩子,他們去欺負別人,可能是因為被別人慫恿,可能是因為想做老大,渴望被別人尊重和崇拜,才「霸凌」其他孩子。

我們試問,他們這樣的內心需求是怎麼造成的?為什麼非要用這種方式去滿足自己的內心需要不可呢?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應該關注霸凌者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簡單的批判他們,我們要去了解他的成長過程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把這群孩子從迷失中拉回來,如果他們缺乏了關心和判斷力,也缺乏用正確的方式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關注霸凌者本身,才能減少「霸凌」的發生。

最後,我想說,「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是冷漠。不管是我們是否有關注這個被霸凌的孩子,霸凌的程度卻是在逐漸升級的,在最開始他被欺負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沒有關注到他呢?這個被欺負的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從未被發現,慢慢的發展成一個「霸凌事件」,但這是對被霸凌孩子的一種冷漠;另外霸凌別人的孩子們,我們到底應該去做什麼?教育應該是一件溫暖的事情,而不是相悖的冷漠,作為教育者,真的要關心的,應該是每個人在成長的環境中的內心訴求吧。

別等傷害發生

文章來源:蘭海說成長

D. 關於遠離校園霸凌,創建平安校園的作文

學校是我們大家共同生活和學習的場所,而校園又是一個多麼親切、多麼悅耳的名字。我們的汗水在這里揮灑,我們的眼淚在這里埋下,我們的播種在這里>收獲,我們的成功在這里萌發。校園無私又偉大,也因偉大而無私。可是,在我們這個成長的搖籃里,常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比如:在課間,有些同學愛互相追趕、打打鬧鬧。是的,活潑好動是我們的天性,可在打鬧的同時會發生嚴重的後果有誰能預料得到呢?就說我們學校吧。這是一所有將近兩千學生的學校,每天會出現幾次樓梯擁擠高峰期:早操時,同學們要從各自的教室奔向操場,十幾分鍾後又得返回教室;上午11:35放學,同學們要下樓站路隊;中午2:10上課,本在操場上活躍的學生在上課鈴聲的催促下跑進教室;下午4:30放學時,同學們又得到操場上站路隊。其實學校領導為了將安全事故減到最低,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低年級學生提前五分鍾放學整隊離校,高年級學生按時放學,並安排值日領導和教師在各樓梯口維持秩序,各班>班主任時刻提醒。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部分學生因安全意識淡薄,在樓梯間打鬧,滑樓梯。更有甚者,拿著筆或利器在樓梯間奔走、打鬧。這時誰都會想,如果出了問題,怨誰? 還有,每當放長假前夕,一些中學生因提前放學,跑進了校門。本應該是很正常的事,他們放假了想到母校來看看,門衛也不忍心拒之門外,可誰知卻有那麼幾個總愛打我們的主意。向這個索要幾元錢,向那個索要幾個溜溜球„„如果不給或者反抗,還大打出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的學生是能忍則忍,或者與之斗毆起來。同學們,面對這種情況為什麼不向班主任反應呢?
課間活動時間我們那根安全的弦得綳緊,課堂上也不能麻痹大意呀。在課堂上發生爭吵,並且將手上的筆當作武器的事時有發生。筆的一端尖尖的,如果因自己一時的沖動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彼此會遺憾終生啊!別以為我這是危言聳聽,看看近年來各所學校發生的特大安全事故還不足以嗎?
同學們,我們的家長送我們到學校,不僅僅為了讓我們增長知識,還希望我們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所以,我們應時刻牢記老師的教誨與提醒,課間不追趕、不打鬧;下樓梯時懂得謙讓,做到井然有序,靠右走;不帶利器,不買利器;如被擂肥得立刻向老師反映,以免惡性循環。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美好,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和諧,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健康,為了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放心,讓我們共同努力,關注校園安全,共創平安校園吧!

E. 解決校園霸凌該靠法律還是教育一辯稿

解決校園霸凌靠法律比較好。

減少和預防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除了靠教育外,還有必要舉起法律之劍來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要盡快出台有關校園霸凌的法律,明確霸凌行為的認定標准,明確責任主體和懲罰條例,根據實際修改及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

要將「反校園欺凌」納入學校的教育和制度體系,除了教育學生不得參與欺凌行為之外,還要設立一系列有關欺凌事件的舉報、調查、懲處制度。未成年人作為公民,在觸犯法律後必須承擔相應責任,我們的法律需要更加完善,絕不能讓未成年人成為法外人群。



(5)校園霸凌吧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為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路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九章132條。

F. 為什麼在校園霸凌中,學霸很少會被欺負

校園霸凌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有人會發現學霸很少會被校園霸凌。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為什麼吧。 各位讀者,你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一下。

G. 山東一初中女生遭同學扇耳光,你經歷過校園霸凌嗎

我在初中時期也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那段時光是我人生中最骨灰暗的一段日子,它就像一場噩夢一樣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甚至直到現在還依然會時常做夢夢到那時候的場景,然後從夢中驚醒。

更有甚者,後來有幾次在我放學的路上,那幾個小男孩把我攔住,質問我為什麼要去向老師告狀,害得他們被老師責罰。我說我沒有做錯,我只是在服從老師的命令而已。然後他們就憤怒地 用油漆筆在我的書包上畫得亂七八糟。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回想起來我依然怨恨那些同學。希望世界上少一些校園霸凌。

H. 現在還有校園霸凌嗎

我認為現在還是有校園霸凌的事件出現的。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依舊還是會出現校園霸凌的事件會讓一些人記憶猶新。在之前的時候也有兩部電影,分別是《少年的你》和《悲傷逆流成河》。裡面的有一些校園霸凌的故事情節也是根據現實的真實內容而改編成的,那麼在如今的校園生活中,還是會有一些人喜歡仗勢欺人,從而使得校園霸凌的事件一直出現。

在前段時間也火在了電影院中的《少年的你》裡面也是講述關於校園霸凌事件的相關內容,因為校園霸凌的事件也因此有人自殺,對於青春時候成長的過程中也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對於一些家庭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時常會在校園中有這樣欺凌的事件發生。

I. 以前你身邊的校園霸凌者現在都過得怎樣有沒有受到懲罰

以前,在小學生的時候,有一個霸凌者,他專門欺負比他弱小的人,可是,上了初中以後,他變得很乖,學習也特別認真,現在,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學。

熱點內容
男主班主任 發布:2025-08-05 00:21:52 瀏覽:17
很帥老師 發布:2025-08-04 22:43:17 瀏覽:523
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填空 發布:2025-08-04 21:25:07 瀏覽:603
山東教師資格證考點 發布:2025-08-04 20:05:03 瀏覽:155
星球大戰生物 發布:2025-08-04 19:59:40 瀏覽:60
2015年幼兒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04 19:22:32 瀏覽:813
化學品物流 發布:2025-08-04 16:15:56 瀏覽:409
中國國家地理訂閱 發布:2025-08-04 15:05:37 瀏覽:185
色琪琪校園 發布:2025-08-04 14:24:16 瀏覽:409
老師是長輩 發布:2025-08-04 13:54:51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