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建設意義
1.強化智慧化教學管理監督
建立科學合理、完善健全的智慧化教學管理制度,是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方式。當前智慧化教學的一大問題在於教學的信息化不足,很多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智慧校園提供的智慧環境和技術支持,依舊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如智慧教室的主要教學工具是電子白板和電子書包,教師可以脫離粉筆與書本的限制,展開新穎而高效的教學,有利於增長學生的見識,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拓展學生的思維。
2.發揮智慧校園的德育作用
德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應當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受到重視,並與智慧校園協調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助力。結合智慧校園的特性,校方可以積極展開學生德育工作,通過校園廣播、電視系統,播放積極向上、有趣生動並具有實際德育意義的歌曲、廣告及公益片等,幫助學生塑造基本價值觀念。智慧校園應用一卡通使食堂打飯、圖書館借書等活動免去了人工監督,轉而通過物聯網進行管理。學校和教師應就此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養成禮讓排隊、自覺守紀的良好品德。
3.以人為本,重視實踐
智慧校園建設的目的是給師生帶來更人性化的校園環境和更優質的校園服務。因此加強智慧校園建設,需遵照以人為本的理念。例如,門禁卡的作用是幫助建立更安全的校園環境,保證師生進出校園快速、高效。因此,智慧校園的門禁卡系統在保證基礎安全性能的同時,應盡可能做到簡單快捷,能讓師生迅速通過。
『貳』 智慧校園最終目的是什麼
智慧校園就是智能的服務、教學、學習、管理。
目前的傳統校園現狀是這樣的:
1、信息傳遞延時:口口相傳,張榜公布,校園網通知
2、存在空間障礙:無法在校內每個角落設置公用計算機,無法保障校內公用計算機和網路安全
3、信息獲取被動:目前大部分信息系統偏離在被動獲取信息和主動獲取信息之間。
4、缺乏主動:校領導與教師之間,校領導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5、信息與實物分裂:信息存於實物(如:書本,計算機),無法做到隨時隨地獲取和學習
所謂的「智慧校園」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教師、圖書館、餐廳、停車場、校門、實驗室、會議室、校車、宿舍樓等物體並連接它們,形成所謂的「物聯網」,並通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服務中心將「物聯網」和「軟體應用平台」整合起來,也就是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以提高應用交互的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換言之智慧校園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路學習、融合創新的網路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一句話就是「要做一個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校園。」
智慧校園的核心理念:
促進人與校園的融合;
促進人與信息系統的融合;
促進校園實體和信息系統的融合
實現智慧校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校園信息化管理:學校的主要目標是網路建設,並嘗試將計算機應用到教學管理、教務管理、科研管理方面,這個時候由於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制約,很多都是基於單機版本或C/S架構的系統,由於當時基本上沒有整體規劃、分布式實施的建設原則,因此很多應用系統存在著信息孤島問題。
第二階段是數字化校園:構建以教學、科研、管理為主體的管理型應用系統。伴隨B/S及門戶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學校在此期間建成了統一門戶、統一身份認證及共享公用資料庫標准,並實現了很多面向管理的應用系統。
第三階段是信息化智慧校園:基於物聯網的智慧校園:開放的、創新的、協作的、智能的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教師、學生和管理者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學資源,獲得互動、共享、協作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有效採集、分析、應用和服務。
科貝美育智慧校園的解決方案是以雲服務為支撐,構建一個智能化校園管理平台,以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應用、資源整合為中心,融入到教學、學習、管理等工作領域,最終實現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目標,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該方案分為三部分:
1、教育雲服務——管理者服務系統
系統平台:管理數字校園組織機構,初始化平台信息。
校園平台:新生入學,在校生管理、學生畢業、學生考核、教師考核、教職工檔案、教務管理、成績管理、庫存管理、圖書管理、課題管理等,可對不同的模塊進行統計分析。
辦公平台:辦公發送、會議管理、辦公資產管理、辦公用戶管理、辦公費用管理、車輛管理,有效簡化辦公流程,統計辦公數據。
門戶網站:數字校園門戶,方便了解最新校園信息。
2、教育雲服務——教師服務系統
以教師為中心,建立網路教研系統、網路備課系統、教師學習中心系統、教師評價系統、資源管理與應用系統、家校互通系統、視頻錄播點播系統、遠程網路會議系統、資源寶庫等應用,實現一站式教學工作的信息化。
3、教育雲服務——學生服務系統
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學生評價系統、自主學習系統、互動交流系統、網路互動課堂系統、網路學案系統,實現學生學習的網路信息化,實現遠程學習和異地學習。
『叄』 智慧核對智慧校園有什麼意義
物聯網專家丁泉龍博士給予了「智慧核」高度評價。在他看來,要普及智慧教育,打造智慧校園,其關鍵也在於抓住「智慧核」。實際上,作為智慧校園的核心引擎,艾威康在2014年3月20日第二十五屆北京教育裝備展上推出的iCore智慧核既不是軟體,也不是硬體,而是一種設計理念和核心點。它包括四個方面,即頂層設計、規范標准、物聯感知和核心引擎。缺乏了「智慧核」的校園信息化建設將無法實現「智慧」,不能相互融合共享,難以規模化拓展,自然也稱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校園。
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是智慧校園規劃和建設的關鍵,它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比如按照十二五規劃及教育部的發展綱要,在綜合考慮學校未來五年到十年發展狀況的前提下對校園信息化建設怎麼起步、布局、發展進行統一規劃、布局,明確各階段的實現目標,先易後難,分布實施。
規范標准
智慧教育已經列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個,而智慧校園又是智慧教育的實質體現。要做好智慧校園的建設必須有完整的行業標准規范,智慧教育標准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教學環境建設、教育資源建設、教育應用與管理以及教育服務,它將成為指導、規范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標准。
物聯感知
物聯感知是智慧校園中智慧的關鍵,沒有感知就無從產生智慧。智慧校園建設的感知可以包括 環境感知,身份感知,位置感知,行為感知,甚至情感感知。智慧校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學環境的管理,這就需要環境感知(溫濕度,照度,氣體等)的配合實現環境的智慧管理。身份的感知是體現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關鍵。可以通過RFID,手機SIM卡、微信賬號等做為身份的唯一標識,只有感知到身份,後台的大數據才能針對性地推送非常個性化的內容,才有可能做到智慧,提供智慧的信息推送和貼心服務。此外,智慧校園的感知部分還包括能預防青少年不良行為的行為感知和更深入、更高端復雜的情感感知。
核心引擎
智慧校園核心的模塊化引擎涉及到一些智慧校園體系架構中的關鍵的技術。首先,要搭建能夠兼容多方、設計完善的基礎資料庫,做到融合互通,成為未來大數據的重要部分。其次,平台的架構設計一定要考慮規模化,不能僅僅滿足當前的需求,還要考慮未來的大規模應用布局和擴展,尤其是視頻流和分級管理的規模化處理。第三,要有完善、標準的應用介面,以適應未來應用的無縫升級對接。
『肆』 學校應該怎麼實現建設智慧校園
KANKAN AI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到校、離校、食堂、陌生人、辦公區門禁)
校園人臉識別「無感」考勤(攝像頭、伺服器)
智慧控電系統(空調,電燈)
幼兒園晨檢機(身高、體重、體溫、手足口病、機器人互動)
讓校園智慧化,信息化,數字化
『伍』 智慧校園建設能給學校領導帶來什麼好處
首先,智慧校園建設符合國家「互聯網+教育」建設的發展需求,幫助學校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提升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工作效率等。因此,學校可以申請校園號。
『陸』 智慧校園建設對老師和家長有什麼意義
答:智慧校園的建設對老師和家長當然是有意義的,具體的體現在智慧校園的人臉識別系統,校園安全問題一直是這幾年重點關注的地方,也是家長和老師們格外在意的,因為現在小孩在家庭的地位都很重要,這樣運用了中南雲終端的人倆識別技術就有了發揮的空間,它會把學生的面部和指紋做一個備份,這樣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匹配的效果,也能夠阻止外來人員的進入校園。
『柒』 智慧校園的願景是什麼
國內教育信息化領航企業——艾威康技術負責人丁博曾表示,智慧校園的願景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
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促進學校管理標准化、規范化;
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
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路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
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捌』 什麼是智慧校園建設
智慧校園建設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專體化環境的建屬設,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浙江大學提出建設一個「令人激動」的「智慧校園」。這幅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路學習、融合創新的網路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簡而言之,「要做一個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校園。」2018年6月7日,國家標准《智慧校園總體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發布。
(8)智慧校園建設意義擴展閱讀
智慧校園的三個核心的特徵:
一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提供基於角色的個性化定製服務;
二是將基於計算機網路的信息服務融入學校的各個應用與服務領域,實現互聯和協作;
三是通過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學校與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介面。
『玖』 雲校通 是智慧校園的領航者么,對智慧校園建設有什麼意義呢
雲校通,是由萬樹教育開發的以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目標,以刺進智慧校園建設為目的的校園app平台!
雲校通,獨家首創移動智慧校園 · 家長 老師 學生 三方交互平台 · 讓校園更智能、更靈動、更安全